不择手段抢占舆论制高点,即使赢了,也不光彩|大家

老猫在村里 大家



每逢大事,或者事件的关键节点,总要有各种嚼舌头的人,遏止不住地要出来造点乱子。别说,真的能造出来。


就拿眼前事儿来说,关注中国足球的人都知道,8月11日有场特别重要的比赛。北京中赫国安主场对阵广州恒大。前者赢,则积分差距缩小,两个队还能争冠。后者赢,今年联赛冠军也就没太大悬念了,后面比赛已经不多,想追都难。所以说这是重要比赛,是今年中超联赛的分水岭之战。



可也巧了,在前一场比赛北京对阵河北华夏的时候,北京队得到了两个点球。看慢动作,第一个很可能是误判。然后大家就不干了,许多人批评裁判。这也正常。但批评总要基于事实才对。几天之后,网上已经有人开始编故事了,比如北京队连续四年都是点球最多(实际是三年),北京队所有点球都是主场获得(实际有客场点球)……甚至有人振振有辞说北京队21场比赛获得了14个点球(实际是8个)。这些都是谣言。这不暗示北京队有后台吗?接下来就站在“公平”的制高点上,要求足协“严肃赛场纪律、净化赛场空气”,更过分的还提出要求,某某裁判表现不错,足协应该考虑找个这样的。



各种版本传说


许多球迷不看原始数据啊,也没有看比赛。网上看了谣言,就开骂了,还有个别网站故意把这些挑事的、逻辑不清楚的文章置顶。当然,编造事实,诋毁对手,是给别人制造压力的一种方法,就是下作了点。


这也不是网络时代的独创,其实早就有了。听说过“莫须有”吧?


《世载堂杂忆》载,清朝有个进士叫周锡恩的,和张之洞关系挺不错。当时他住湖北黄冈县。有一次这个周锡恩纳妾,姑娘还是同族的女孩儿,知县不干了,这违规啊,就要办周锡恩。没想到这个周锡恩和他怼起来了,知县说:“我必办你。”周锡恩回嘴说:“你不配。”知县说:“我会到省城禀报督抚(张之洞),捉你到案。”周锡恩说:“我还会去省里找老师(也是张之洞),调走你。


这个周锡恩,出了门就奔张之洞那儿了,见面就哭,各种渲染知县侮辱他。说完走了,知县到了,细说周锡恩纳族女为妾和侮辱地方官的事情。只是这张之洞已经先入为主了,就开始和稀泥:算啦算啦,这事儿涉及周家内部争家产,有人中伤周锡恩。我早就知道了,你何必欺负他?


瞧,先嚷嚷有奇效吧?成了县官欺负他了。


知县转不过弯来,跟张之洞说:“不能就这么算了啊,否则,卑职以后怎么面对老百姓啊?”这意思还不明白吗?这事办不了,没威望。


面对老百姓这事就更好解决了。张之洞的办法是:某某地方官员,你和他对调一下吧。知县连自己县里都没回去,一竿子被支走了。


周锡恩真没说大话,可见抢占舆论制高点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还是小事,大事也不是没有。容闳写过《西学东渐论》,里面提到了天津教案。天津天主教堂收留了很多弃婴和孤儿,让他们住在医院里,提供衣食教育。可当时有谣言,说这些孩子要被洋人挖去眼睛,眼睛是用来配药的,或者要用于宗教。谣言越传越广,最终引起激愤,人们放火焚烧教堂和医院,还杀了修女。最后倒霉又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道歉,对内杀戮,官员撤职流放,还赔了巨款,丢尽了脸。当然,从历史角度看,不能把天津教案全都归罪于谣言,它是当时各种愚昧闭塞和内外矛盾的反映。但不可否认的是,谣言起了导火索一般重要的作用。


在这本书里,容闳还讲过他和曾国藩、丁日昌等人费尽心血,办成“幼童出洋肄业局”,送第一批官办留学生出国的事情。留学生出洋之前,曾国藩就去世了,朝中管事的就是李鸿章。肄业局办到第五年,出事了,朝廷新派来个肄业局委员叫吴子登,这哥们从来没出过国,当然对国外的一切包括留学生的各种行为看着不顺眼。可他有话又不直说,而是直接写信给国内朋友,包括李鸿章,絮叨留学生各种不听话、信基督教、不尊重委员、玩的时间多过学习时间,甚至连参加体育运动都作为“恶习”给告状了。这种夸大其辞的渲染,就造成了一种舆论氛围,放任下去,这帮留学生就会失去对祖国的爱,不仅不能有利于国家,还会对国家有害,赶紧召回来吧,早回来早好。


恰好没多久,容闳向西点军校等学校推荐留学生去学习失败,原因不是因为学生不优秀,而是因为歧视。这下吴子登又找到把柄了,他找到和容闳有矛盾的清朝驻美国公使,一起向国内递交各种颠倒黑白的信息,终于,一位御史忍不住了,向朝廷奏请召回留学生。朝廷问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还以为是容闳也同意呢,只好说,那召回吧。



一百多个留学生,原定十五年的学习,就这么夭折了。


后来容闳回国,李鸿章还问他怎么回事,怎么不拦着点儿。其实这件事情,容闳一直被瞒着,事先啥都不知道,和李鸿章的沟通也有问题,知道朝廷旨意后才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以上就是随便举几个例子。其实在历史上,利用谣言或者夸大事实造舆论,终于造成危害的事情比比皆是。谣言存在的土壤,是因为人们没办法及时掌握一手信息,越不掌握一手信息越容易被带节奏,还有就是在逻辑上耍花样,用不准确的信息去暗示某个内幕(其实没有逻辑关系),造成恶劣印象,最后的目的,是施压或者达到某个目的,获取利益。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都会用这类手法打击对手。这一点必须得警觉。自己标榜多么伟光正,使用谣言了,夸大其辞了,就败人品了。


回到足球上来,一场关键比赛前,给对手造一些舆论压力也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把一个裁判的技术性失误夸大为“疑似内定”、“缺乏公平”过分了。说北京队主场气氛压力大,谁的主场气氛压力不大?让球迷怎么做压力不大?你说VAR不介入,就是裁判主观性太强,VAR介入了就是VAR抢戏,那到底介入不介入?


北京队获得点球多,有人用数据分析,是因为禁区压制大,传切配合多,容易造成对方犯规。你就问为什么亚冠国安没点球?还不是因为国内裁判偏向?对不起,亚冠对手强,北京队压不上去。你又问为什么前四个赛季国安不是这个打法还获得那么多点球?这就不讲道理了吧,北京队获得点球最多恰恰是从2017年下半年换教练改打法开始的,此前点球很少,2016年,获得点球最多的是石家庄永昌队,而且……永昌那年降级了。


得不得点球,跟打法、发挥和对阵球队的状态有关,和是否得冠军不存在必然联系,更不能说明“内定”。比赛前施加舆论压力可以,不能给对手泼脏水,这是起码的道义。否则,就算是赢了,也不能算干净的胜利。


大家一周阅读排行

1.黄佟佟 | 马伊琍文章为什么五年之后才离婚

2.杨时旸 | 海清们的真正困境,在于中年人的故事被集体清空

3.刘远举 | 80后指望以房养老,是在刻舟求剑

4.贾嘉 | 名门贵女,天皇表妹,巨富正妻:这些头衔都很好,但她都不要

5.孙佳山丨《哪吒》成爆款,在今日中国是正常还是反常

点击文末在看,帮喜欢的文章冲榜


原标题:《一场足球赛前的口水战》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Read more
    Added to Top Stories

    S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