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云飞:一年杀130头猪是种怎样的体验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先慈是文盲,但曾随深爱她的四叔,一位村塾老师听过几年“望天书”。什么叫“望天书”呢?就是既不看书也不写字,自然也不考试,听别人读就记下的东西。为何如此呢?那是因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女孩子,在我们僻野乡间还是多不能读书的。但四外公深爱自己的侄女,数年背着她到学校玩,先慈便以一个编外“学生”而背得《三字经》、《增广贤文》及唐诗数十首。
小时苦寒家贫,但先慈即便再累,总是不废夜晚要教我几句她听过的“望天书”,于是我遗传她与父亲的好记忆力就派上了用场,中国古典文化的启蒙就这样登场了。没有读过书的母亲,不仅女红活儿名扬当地,能唱无数盘歌、扯谎歌,至于很多谚语俗语,几乎出口成章。如教我对待朋友,一定要有袍哥广纳的情怀,“君子门前三千客,瘸子跛子都要得”,显然这是孟尝君故事的通俗版。我上学后,特别喜欢读书,无课外书读,就把教材反复读成“油渣”,全部能背下来。母亲见我对书籍这么入迷,就劝诫我说“读不完的书,杀不完的猪”,意思是让我还要有其他娱乐。
我并非没有其他娱乐,但仿佛是前世欠了读书的债,半生以来唯独对阅读持续热爱不废,简直到了有书便可忘记一切的地步。前几天我将去年读的130本书细目贴了出来,一些朋友不相信能读得如此快,甚至有怀疑我是否只读书皮的。其实真要完成背书皮的任务,旧书店开得还不错的舍侄冉大就可以轻松完成,不劳我亲自上阵。若我不是分心做了其他不少事,一年读200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我读书上瘾,就像吸毒的瘾君子难以自制。古人的“三余”时间固是在读书,就是今天的等人或者赶交通工具,乃至走路,都在读书,故读书效率比较高,能读很多书,也在情理之中。
我读书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看,而是读得比较仔细,上面有不少批注与心得。故有时喝醉了酒遗失书籍,第二天醒来会特别痛苦,大有厌世之感。不是心痛那书本身,而是心疼我那些批注。当然也不是我的批注与心得有多么了不起,但它展示了我彼时的精神成长与社会认知。我读书,如是没有批注,没有折页,就仿佛没读过似的。故我读书既不会焚香沐浴,书一读毕,书中批注不少,更不会像不少人读书,新若未触。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要是我读了一本书,你要让我产生“强奸未遂”的感觉,那是不可能的。
说了半天,我2015年到底读了哪些书呢?2015年12月31日,我在敝公微“冉氏艺文志”上发了一则《2015年读书130本观影14部》,罗列得非常清楚,大家可以查看,我就不一一玩书目上的獭祭了。下面我对所读书籍,做个分类性解读,让有兴趣的读者明了我的阅读兴趣及领域。同时给出为什么读这些书籍的理由,并且在130本书中,推荐了18本让大家选择。
▍读了哪些书?
130本书中,我粗粗做了个分类,也把其间的数目大致罗列出来,以便那些认为我读书完全看不出脉络的朋友看看,其中到底有无内在联系。现在很多人受大学分科分专业的畛域影响,总觉得各门学科之间没有多少关系,读书稍微跨一些学科,他就觉得读得太杂,太没有自我约束了。当然每个人的自我期许是不一样的,对我而言,我既不是个纯粹的作家,也不是个纯粹的学者,我只是个爱读书的人而已。作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来说,我的想法就是,喜欢就读,我才不管它是什么领域,因为我不靠读书来写论文、评职称。没有这样的羁绊,庶几能接近罗素意义上“对知识的纯然热爱”的境界。
因为多年来关心中国教育的各个方面,所以不管是学校、社会、家庭诸领域,还是从教育分科之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方面,都在我关注的范围内。130本中有37本关涉到教育,若是把家庭社会学的书籍也划到教育类里,会占所读130本的三分之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教育书籍中又以涉及家庭教育、老师知识更新的为多,这与我的关注重心是吻合的。一来我一直在成都等地开《家庭教育五讲》的课,做教育父母或者准父母的工作。二来我在做更新老师知识,如何教书上等方面的工作,准备将来开一门课叫“教育何以迷人”。我的一句“名言”是,中国教育最应该教育的是强势者,即教育父母与老师,而不是只捏软杮子,让学生受尽其苦。中国教育真要完全转变,当然仰赖政治制度的变革,但我们父母与老师,若是在教育上更为得法,更为了解孩子并理解人性,那么孩子就会减少许多伤害与苦毒。
其次读得较多的是传记类书籍,多达18本。我读这些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解传主的成长历程与事功成就,但我的眼光依旧不脱离家庭教育的范畴。不论是他人写的传记,还是作者的自传,哪怕有为尊者讳或者自我避忌的部分,也还是能从中分析出不少问题。传记读多了,可以看出哪些因素特别是哪些家庭因素,比较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可以做些个案性的统计。比如我读毕北野武的《佐纪与菊次郎》,复看其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就明白他与家庭的关系并不亲密,却因此摆脱家庭桎梏而发展了自己的才华与野性。这一点与中国作家王朔比较相像,我看毕他的《致女儿书》,复看其母薛来凤的回忆录《一家人》,就可以明了他们母子,何以无法融洽相处。不仅无法好好相处,而且带来了相当多的伤害,这伤害在中国特别普遍,非只王朔一家才有。
▲《菊次郎的夏天》剧照
复次涉及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著述达13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黄一农的《社会天文学》、刘绍华的《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病与流动青年》、郑也夫的《神似祖先》等。地理与区域性史学书籍较多,共有11本,主要关涉湖南与台湾。涉及湖南,是因为我要写一本湖南与它省差异性的历史地理文化类书籍,涉及台湾主要是要做一个非常具有排他性的台湾深度文化游的景点路线设计。涉及经济学与经济史的有7种,吴承明先生的《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在经济哲学上给我一些启迪,然其内部自印之《濯足偶谈》,可以看出他兴趣的广泛性,不少篇章是古诗词的。当然赖建成的《经济思想史的趣味》,使去掉了经济思想枯燥的成见,兰小欢《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能从那些我们寻常无知的地方,见出经济学特殊的思考能力来,建议有兴趣者不妨买来一阅。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读了6本心理学著述,斯莱特的《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对了解20世纪的心理学发展及其实验脉络,有不少的助益。而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对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界线,有一些启迪,让我深刻领会了人为什么生下来就有皮肤这个事实。皮肤是人一生下来,与这个世界的一切人事,就自有的界线,可惜这样伟大奇妙的隐喻,很少有人能看得出来。我很高兴藉此书,能将这样有点意思的看法表达出来。
其他的书不好归类,但读得最少当然是自然科学,只读了一本赫利等人著的《爱+恨数学》,这本书不是从数学哲学与数学思想入手,而是掺杂了关于数学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知识,很有意思。其次,小说只读了一种,系阿花同学的《小镇姑娘》,信仰类书籍除《圣经》外,亦只有侯士庭的《师徒之道:跟随真正的导师》。这两个品种,尤其是后者,在2016年会大幅度增加。如此一来,明年的“读书报告”,或可名之曰《几十年读书生涯的转折点到来了》,也许能见证一点我的灵命成长历程。
▍为什么读这些书?
余英时先生在《如何读中国书》一文里,说阅读无非专精与博览两种。其实这也是英国思想家伯林说的刺猬型学(读)者与狐狸型学(读)者的区别。在专精与博览之外,很多人强调阅读经典,在这方面有一些人谈得比较精到,如作家卡尔维诺,他甚至写了一册书《为什么读经典》来谈此事。我觉得经典之需要读,那是光头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无须赘言,因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仰赖于经典多也。再者,阅读中人们注意得最多的,是自己喜欢的领域与感兴趣的东西,这使得阅读及书籍本身,变得多姿多彩,从而使人类文化五彩斑斓,这些都几乎是不需要强调的常识了。
有些小众的书,读者甚少,依然也有人关注,那是因为有些读者有独特的嗜好,有与众不同的关注中心与焦点。就像北京的豆汁,不仅不会流行,消费者也不会太多,但总是有嗜好者,不常去喝两碗,心里就不好受。这样的书,在我们人类历史中,虽然不会太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即便就是一些所谓的名著,读者也未必多,如康德、黑格尔的著作,小说如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我想读完的人大约寥寥无几。别人不好说,这些名著,我是没有读完的。这没什么好可耻的,就像豆汁是北京的一道名食,但喝不来的人依然超多。
读经典,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这些就不用多说了。如果我说你对某领域感兴趣,想有很深的了解乃至欲钻研,那是免不了要读些垃圾书的,这对你可能是个非常大的考验。研究与写作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读了不少让她非常不适的东西,最后抑郁自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她不得不去读让她深感郁闷的东西,从而用生命来做了她研究与写作领域的祭品。我佩服的当代史学家高华,写作了名垂后世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但你看他所罗列的参考书及资料,无一不是大家都可以公开看到的材料。在人人都能见着的史料里,组织与发掘出不同的研究角度、突显其内在逻辑,最终得出能自圆其说的结论,这是高华的研究与那些秘辛似研究与写作,非常不同的地方。
读这些东西,我不知高华是否压抑?我想读这些史料的愉悦程度是不高的,除非在万千垃圾中突然发现了一点闪光的金子。读很多本垃圾书,可能一无所获,我相信高华的研究过程中,一定有这样的经历。遗憾的是,我只与高华通过电话,赠书予他,无由当面请益,不然一定要在这方面与他进行比较深的交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共党史及相关领域的学者,不读垃圾书及史料的概率几乎为零,除非你不想做出独特的研究。我对现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与阅读,当然不能与高华相比,但我知道要研究出一点自己独特的看法,得读大量的垃圾书与原史资料。有不少原始资料,其实充斥着不少经过粉饰装修、故布疑阵、淆乱视听的垃圾,但你得多加对比勘查,才能接近真相与事实一厘米。研究现当代中国历史的事实与真相,不仅要阅读成千上万的垃圾书(材料),而且你研究出的事实与真相,还可能受到各种刁难与打压。这可能在阅读垃圾书的不爽上,加重了一个人的不快乃至压抑,也许高华的英年早逝,不无这样的因素。
▲ 历史学家高华(1954年5月12日-2011年12月26日)
一些读者不理解我130本的读书目录里,为何有《当代贵州大事记》这样的书。他说得客气,谓这样的书“太小众了”。其实这些书,并非什么小众,而是一般读者视之为垃圾,他们看到这样的书籍,一般走避得很远。这很正常,读这样的书,的确无快感可言,有的只是压抑与郁闷,如果你良知尚存的话。因为这样的书,记载了不少不堪的东西,虽然可能是当作事迹来炫耀的东西,但其间的荒谬却是刺人眼目。但你要了解现当代中国历史,这些近乎垃圾的书,你无法越过。唯一的报赏是,你翻检垃圾越多,你发现真相的概率就会有所增加。因为不管怎么样实行思想与编写的大一统,每本这样的“垃圾书”之间,总有许多矛盾之处,有互证对质之效。当然,这就需要你对现当代中国史,有一个通盘的把握,然后在此之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曾编过《反右运动史料知见录编年》,从1957年至今天,单是目录就近十万字,而编辑的右派名录也是成百上千条。我读过不少反右史料(如130本中的《反右派斗争问题解答》),以及亲历者(右派)及其子女的回忆录(如130本中刘志昂编著的《我的父亲》、陈守宁的《我的足迹与历史年轮》),更有一些中高层领导与此有关的讲话,所以能发掘出像《当代贵州大事记》一书里所记载史料的价值。写成了一篇长达8000字的《一个省的反右运动:以〈当代贵州大事记〉为例》的文章,区为五个部分:整风与反右的关系、一个省的反右数字、一个省的反右运动编年、文革中右派的遭遇、一场运动的“烈度”。“烈度”本是个地震方面的词汇,我移植在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中来,如果以后能在统计上做得更为细致,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更为自洽精准,我觉得有一点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史学研究上交叉用力的样本作用。
我曾读过一位四川退休干部胡坚的《足迹》,此书薄薄一册,有不少错别字。但他的回忆及其间所记史料,有些在正史中,未必有详细的记录。我对李井泉治川造成三年大饥荒中四川饿死1250万人(前四川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廖伯康回忆录所载)的事情,有比较多的了解。但对于其导致如此局面的事,除了大家所知的川粮外调、大跃进等方面的影响外,还有他下令四川粮票在1960年9月1日突然作废,使民众手中可以购买的4800万公斤粮食,强变为“公有”的重大事件。这是加剧大饥荒中四川饿死如此多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做法可谓全国“独创”。关于这件事,我通过阅读四川省粮食志及相关史料,加上这本《足迹》,写出了一篇《真相埋藏在垃圾堆》里的文章,算比较清楚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要言之,很多很好的研究,都是通过阅读在一般人看来的垃圾书籍所得出的,这就是说,好的研究者与写作者,大体上应是个研究垃圾的高手。让读者不必去翻检垃圾,节省他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时间成本。我在《真相埋藏在垃圾堆里》一文里说:“不少官方出的和私人写的书,视其为垃圾是不过分的。有的书整体上讲无足观,但其间所蕴藏的史料,却为我们提供历史真相指引了路径,为配合其他相关史料,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方向。……就是探索人类过往的历史,也可以通过那些不甚著名的人事之点滴,乃至人类遗弃的垃圾,来进行仔细的研究。考古学所利用的灰坑,其中就有人类的储物坑乃至垃圾坑。研究者可以利用考古发掘的垃圾,来做那个时代人类生活的样态,包括食物在内的日常消费、废弃物品等方面的研究,从而看出彼时的生活质量之高低及相应的时代状况。”
▍130本中推荐18本
我是个乐于分享的人,对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分享特性也利用得比较充分,故从前几年开始,我在网络上开始设置了一个不定期的小栏目,名之曰“冉氏荐书”。固定格式是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然后就是推荐理由。因为每条都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所以每条都不超过140字,评价尽量简短明晰。2015年已经推荐到两百多本了,去年刚好推荐了从编号200至217的18本书。这18本刚好是我2015年所读的,将其每条推荐理由附后,以便大家从这18本书里更加明了我读了哪些书,为何推荐这些书。
当然我必须明确地告知大家,这些书为我所推荐,但不能保证你必然喜欢,甚至在你看来可能读了毫无所得。我当然应该做个靠谱的人及靠谱的推荐者,但人的喜好是如此多样,我没那种所荐者你必然喜欢的野心。如果我存有这样的想法,那必定是不得体的妄念。因为一本书你喜欢与否,与它对你的启迪,以及你此前的知识储备等多种因素有关,而这一点每个人的不同,到了任何人无法臆测的地步。
(1)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广西师大2104年版) 重看杨先生自传,才觉得从开风气之先、到男女平权等方面,她都远超很多耳熟能详的民国女性。她的幽默感、见识与大气是中国女人中稀有的,而且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她与赵元任先生,以及所生的四个女儿都是极有观察作用的范本。
(2)范福潮《父子大学》(上海社会科学2013年版) 此书是关于文革时,一个父亲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自救,而让其免受官方意识形态荼毒的典型例子。此例与电影《美丽人生》、《我是山姆》等合起来证明,如果你真爱孩子,肯在他身上花时间,那么无论再艰难的时刻,你都能给孩子以爱的熏染与安全感。
(3)赖建成《经济思想史的趣味》(浙江大学2011版) 我看经济思想史方面的书有限,读过一点布劳格的文章,但用中文写作的人中,没有比赖先生的书讲得更有效更有趣的了。是书从斯密开始到布劳格结束,条理分明,既有历史纵深,又有现实应对。书末所附对“看不见的手”之分析,亦启人覆盆。
(4)肖伊绯《1939最后的乡愁:重起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线》(清华大学2015版) 此书从摩崖石刻、墓葬、汉阙等方面来进行多次田野调查研究,收入了600张第一手精美图片。作者追踪梁思成等教筑史家的足迹,细致考索其间的古物留存损毁情况,补充纠正了梁先生等人的判析,诚为一部用心之作。
(5)汉伯格《我的爸爸叫焦尼》(湖北美术2007年版) 为研究教育,我读了不少绘本,泥沙俱下,但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爸妈虽然离婚,但孩子围巾的颜色却是由爸妈围巾的颜色组成。狄姆对电影院、皮萨店等他见着的人,都高兴地说我的爸爸叫焦尼。那种爱意实在感人至深,为人父母岂能不动容?
(6)简·尼尔森《正面管教》(京华出版社2009年版) 书中的“和善坚定”与“积极暂停”作为概念,让人记忆深刻,但在实际生活中行出来却并非易事。因为情绪管理和时间管理是很多家长的难题。不少家长不花时间陪伴孩子且常常情绪失控,正如王小波说,一切痛苦本质上说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7)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 皮肤与衣服、行走的身隔、居住的房间、嗜好与性格等,在在标示你与他人的不同和界线。可很多人却用情感与关系作为侵略武器,不停践踏他人疆界。此书特能防止把每个独立的土豆炖成一锅土豆泥。
(8)斯莱特《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 斯金纳箱、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哈洛的灵长类动物、埃德尔的海蜗牛等方面的实验,都在斯莱特生动有趣的笔下呈现出来,可以作为心理学门外汉很好的入门读物。人类自我认知的道路需要这样的探索引领。
(9)郑也夫《神似祖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读了一些郑也夫的书,觉得他视野比较广阔,能打通多门学科的樊篱,给读者有趣的启迪。《神似祖先》是他在北大讲授“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一课后的撰述,融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而产生的杂交性智力活动与精神思考,颇为耐读。
(10)关军《无后为大》(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 本书应算是国内第一本认真尖锐、深入讨论为何不生孩子的书,它从教育、伦理、环境、生命诸角度阐述了“无后为大”的因由。有很多人包括一些知识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本能状态中,不曾思考过为何要生孩子的问题。思想自设禁区,莫此为甚。
(11)本特利等《盗言窃行:模仿的科学与艺术》(清华大学2013年版) 在一个强调创新的时代,我们是否有贬低模仿的倾向?其实无论是从众的观念、流行时尚、互相模仿的生活与学习行为,都受到社会规训的鼓励,也得到认知科学最新成果的证实。段子手王尔德说大部人的生活只是对其他人生活的抄袭。
(12)李西闽《彩色鸟在哪里歌唱——写给女儿》(中国中福会出版社2015年版) 中国肯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的父亲不多,我很幸运认识一些这样的朋友,作家李西闽兄便是其中之一。他近作由五封写给女儿的信及五个童话故事组成,我们不仅从中感受到想力的勃郁,更能体会那种起而行之的父亲修为。
(13)赫什等《爱+恨数学》(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晨光熹微中开读是书,读毕第一章《数学起步》就赞叹不已。一位数学家与一位心理学家联合起来对数学文化、成瘾、教育、组织、友谊与合作、性别歧视、数学家心理诸方面做了相当有趣密实的分析。这与我曾读过的克莱因、李维诸人数学著述大为不同。
(14)刘火《随风飘渺》(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版) 是书由读己读经读志三部分组成,但最予我启迪的是读志。作者遍读宜宾地区新方志(含部分旧志),道出四九年后诸多历史细节与生成机制,数据详实。其中《三十年间运动一览》,用数据细说1950—1980年30年间43个运动,可当30年痛史编年看。
(15)淑婵著摄《孩子,你是这样离去的》(2015年自印) 这是一位年轻女子的毕业作品,她用图片及访谈的形式,与不同阶层的人,探谈了堕胎这个在中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唤醒了我们从对生命的普遍漠视到事实存在的认知过程,加深了我们对计生的理性思考,从而拓展了我们对禁忌话题的探雷范围。
(16)刘绍华《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病与流动青年》(中央编译2015年版) 五个世纪以来持续的全球化,流动与速度,改变了人类很多生活样态。人类学的他者角度与在地田野调查的合璧,使其理解他人,细腻繁复,富有创见且会讲故事。寻常议论者的浅薄,在真正的学者努力面前,话语权重不足。
(17)沈勇平《囚笼中的宪政》(香港九江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版) 沈兄因拍摄《百年宪政》、《各国宪政》两片而受陷囹圄之灾一年,出来后他将拍摄过程和狱中生活写出来并公诸于众,其中有些观点我未必同意,但大家可以从中看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人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附录关于第三波民主的长文也一并值得大家仔细阅读。
(18)杨渡、简明仁《带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简吉和台湾农民运动》(南方家园出版社2015年版) 我零星读过些台湾史书,知道文化协会、雾峰事件,但于简吉领导农民反抗日本统治所知有限。阅毕是书则对台湾日治、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历史中,至今不被彰显的那幽暗部分,有了更为深透的理解。
2016年1月6至7日写定,7日修改于成都。
原标题:杀了130头猪
◆◆◆◆◆◆◆◆◆◆◆◆◆◆◆◆◆◆◆◆
《大家》在此等你来!
成为大家读者成员,留下你们的声音
当前,《大家》平台互动通道有:微信后台消息、文章评论功能、大家读者信箱及官方微博等,另外还有日渐壮大的读者微信群,该群旨在聚合更多读者朋友,进行线上交流,即时互动,活动参与,福利回馈,等等。
即日起,微信群向读者敞开大门,有愿意加入我们编读交流群的读者,请通过微信后台发送消息“微信号+申请加入大家读者群”,我们会尽量及时回复并安排。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