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可能不知道,今天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日子!

一直在努力的 河南大学 2022-10-13


细雨连绵暮春到,

雨生百谷夏将至。

今天,4月19日

二十四节气里的“谷雨”

春天里的最后一个节气



图片来源:人民网


你可能不知道,今天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联合国中文日


汉字给予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联合国之所以把中文日定在这一天,是因为在中国神话里,“谷雨节”就是人们用来纪念仓颉造字的日子,这是你我都特别有底气骄傲的一个日子——为了我们从小就在学、在用的语言。


视频来源:央视网


文字是我们的记忆,即使穿越千年,文字蕴含的丰厚存储,也不会消失。看完视频,你可能会意识到,原来每一个汉字里,都可能藏着一个你经历过的故事。这一刻,你感受到的不仅是抚慰,也有前人留下的力量。



河南大学与甲骨文的风华百年


1899年

一片甲骨“惊”世界,甲骨文撩开了殷商古都安阳的神秘面纱。


1912年

八朝古都开封,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创办。


林伯襄,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


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大潮中,作为同时代诞生的新生事物,甲骨文与河南大学从历史深处走来,结下了深厚绵长的不解之缘,风华百年。


自建校以来,河南大学历经不同的社会与时代,历经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校名更易,却始终延揽甲骨学人才,大力支持师生投入甲骨文的发掘和研究,培养造就了众多著名的甲骨学家,一直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在甲骨文考释研究、人才培养、活化推广的篇章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下为部分展示)。


董作宾先生(1895-1963),我国现代甲骨学与考古学的重要奠基人。


朱芳圃先生(1895-1973),甲骨学殷商史大家。


石璋如先生(1902-2004),中国考古学泰斗。


尹达先生(1906-1983),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考古学研究的第一人。


孙海波先生,编纂并修订《甲骨文编》


郑慧生先生,在甲骨学商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2009.1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建立古汉字研究所。

2016.9.19


河南大学牵头建设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平台”。



甲骨文是千年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中就甲骨文的传承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百余年来,为深入探究甲骨这一世界性瑰宝,河南大学挖掘、研究与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滞。在“双一流”建设利好形势下,学校甲骨学研究必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贺信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甲骨文研究和应用,更好地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大家都在看




排版:吕 妍

文案/责编:赵 雪



长按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点亮1000个“在看”!
与小河一起不负好时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