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全媒体记者:周磊编辑:刘伟责编:杨阳
记录自己人生第一张照片的相机、奶奶留下来的泛黄的老房契、小时候家里的门牌号、记录青葱岁月的老录音机……每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承载回忆的故事,它们像一条条纽带将过去与未来相连。
视频:周磊
3月15日,海港区北环路街道玉峰里社区举办老物件主题展,居民们纷纷晒出家中压箱底的宝贝,讲述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追忆时光印记,感怀旧时光。几十件老物件亮相玉峰里社区让居民追忆旧时光。记者 刘双喜 摄缝纫机、老式挂钟、带有拨号盘的电话机、老录音机、门牌号、一摞摞泛黄的信件和老照片……走进玉峰里社区的这间展室,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类老物件,犹如坐上时光机,穿越回过去,见证历史的过往。
一部蓝色的带有拨号盘的老式电话机,铁质的机身有些地方已锈迹斑斑,这是属于刘绍华的珍贵纪念。时隔多年,再次用手指拨起号盘,刘绍华脑海中的回忆再次被唤醒。
老式电话机是居民刘绍华压箱底的宝贝。记者 刘双喜 摄“这部电话是我30多岁时,花两千多块钱安的。当时安电话可抢手呢,我们全家人轮流排了一天队。”刘绍华说,随着时代发展,当时紧俏的宝贝早已被更便捷的通信工具所取代,在家中闲置,她却依然舍不得丢弃,“留下来是个纪念,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见证。”
83岁的赵纯贵与老伴儿并肩站在自己带来的展品前,心潮澎湃。摆放在面前的老照片,父母和哥嫂还是年轻的模样,如今他们早已逝去,只在照片上留下音容笑貌让他怀念。照片旁边,是母亲曾经获得过的奖状,用手抚摸着玻璃的镜面,赵纯贵想起与母亲的温情过往。
83岁的赵纯贵保存着小时候家里的门牌号,多年来历经搬迁始终带在身边。记者 刘双喜 摄
与这些老物件并排放在一起的还有巴掌大的门牌号,写有“仁寿里17”字样的门牌号是赵纯贵小时候家里的门牌,几十年来,历经了搬迁他始终带在身边,“看到它就想起我的家人。”
20世纪70年代的老录音机保存完好,插上电依然能工作。记者 刘双喜 摄58岁的冯会喜带来的老物件是一台20世纪70年代购买的老录音机,“那时候,赶时髦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台,这是我18岁时哭着闹着,家人才给买的。”冯会喜笑着说起当年的趣事。
“这两台相机比我年龄还要大。”49岁的居民董悦华介绍着两台老相机,相机是董悦华的母亲购买的,用它们为她拍下来从出生到幼年的照片,虽然老相机不再时兴,也难以买到配套的胶片,但家里始终珍藏着,“对我们来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展出的老物件中,最大的展品是一台老式缝纫机,它的主人是居民张淑敏。除了缝纫机,张淑敏还带来老式的家织布、自己亲手做的电视机罩、母亲穿过的对襟袄等十多件老物件。
“我喜欢做缝纫活儿,这缝纫机可帮大忙了。早些年,家里大人孩子的衣裳都是用它做的。”张淑敏说,老物件质量好,现在还能使用。她现场踩动踏板,为年轻居民演示缝纫机的使用方法。
玉峰里社区这次展出的各类老物件一共50多件,都是来自辖区居民家中。“我也没想到,短短两三天工夫,能征集到这么多老物件,有些我都没见过。”玉峰里社区居委会主任郭海朋说,老物件承载了居民的记忆和情感。社区举办老物件展,通过展品和照片展示时代变迁和居民生活变化,让大家追忆旧时光,感受如今的幸福生活。
统筹:田哲轶 唐晓辉
审核:卢冀明 刘菡 郭晨蓉
监审:李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