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留一个镜头给自己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全媒体记者:郭娜
编辑:杨阳
责编:郭巧

















初心意味着对职责使命的坚守,意味着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自觉。记者节,在创新中回望初心。11月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庆祝第24个中国记者节暨优秀新闻作品表彰活动在秦皇岛电视台演播厅举行,新闻工作者代表共聚一堂,挥洒真情,展示风采,共庆节日。

表彰活动现场。记者 刘双喜 摄

近年来,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充满力量的镜头记录了秦皇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生动实践,采编刊发了一大批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新闻报道,凝聚起全市上下同心、勠力同行的强大正能量。

为培树精品、鼓励先进,今年年初,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了秦皇岛新闻奖2022年度“市内新闻作品奖”活动。共评出获奖作品166件,其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等6件作品荣获特等奖,《“五证齐发”实现拿地开工零时差》等40件作品荣获一等奖,有120件作品获得二等奖。
“做记者14年了,我对这个职业最深的感受就是:好新闻永远在现场,好记者永远在路上。”接过获奖证书,一等奖作品——秦皇岛日报《二十大时光: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采访记者储学敏感慨,“我认为,记者不仅要有‘情怀、责任、担当’,还要保持始终奋斗在一线、在现场,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信赖。”
而怎样才能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表彰活动上,3位媒体人通过一个个新闻背后的故事,去探寻答案。
秦皇岛电视台记者张娜带来《见证•记录——与城市共成长》采访故事,讲述记者行走于家乡沃土,见证了一个个载入城市历史的生动瞬间,记录下一个个普通奋斗者的闪光足迹,也在一次次行走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这几年,我们以《直播12345》为龙头,从倾听群众身边事入手,逐步把新闻广播打造成新闻热线谈话电台。这条新闻热线,无线却有情,像一束光,点亮了城市万家灯火……”秦皇岛广播电台记者王佩禹以《热爱•坚守——与人民同呼吸》为题,通过节目主持人与听众的暖心故事,讲述新闻工作者始终保持“人民情怀”,为人民发声、为群众代言,用拳拳赤子之心守护着城市温度。
媒体融合时代,记者如何从“纸笔走天下”的新闻记录者成长为“拍得了照片、剪得了视频、玩得了直播”的全能新闻人?秦皇岛日报社记者赵笠芯给出了答案。她围绕着《守正•创新——与时代共进步》主题,讲述“全媒体记者炼成记”的故事。她说:“无论媒体报道方式、传播渠道如何迭代更新,我们始终秉持着一条民生理念——那就是‘飞入寻常巷陌,相伴万家灯火’……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求新求变,用更加生动、鲜活、接地气的全媒体报道方式,将秦皇岛好故事讲给大家听。”
活动现场,平日里工作紧张的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充分展示了多才多艺的一面。最后,一首令人澎湃的《追光者》唱出了媒体人的初心,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新闻工作者依然是勇立潮头的瞭望者,永葆初心的追光者。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红琳为秦皇岛新闻奖2022年度“市内新闻作品”特等奖获奖代表颁奖。
链接

秦皇岛新闻奖2022年度“市内新闻作品”特等奖

《秦皇岛日报》系列报道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秦皇岛晚报》系列报道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报道》

秦皇岛电视台 系列报道

《奋斗进行时——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特别节目》

秦皇岛广播电台 系列报道

《秦皇岛智造引领产业升级》

秦皇岛晚报微信公众号 系列报道

《“非凡十年——记者带你看变化”》

秦皇岛电视台 融合报道

《成长的力量——秦皇岛教育频道开播10小时大型全媒体直播》


  

统筹:田哲轶 江虹

审核:卢冀明 刘菡 郭晨蓉

监审:李庆伟终审:何义安 周岩 赵明
热点回顾

跟随小记者,开启秦皇岛博物馆时空之旅

41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8%!

资源再利用,海港区道路养护有妙招

我市首例!斩获国际金奖

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矩阵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