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知乎创始人周源详解社区管理:如何像管理城市一样管理8500万用户?

2017-07-26 李程程 钛媒体

钛媒体 TMTPost.com

TMT |创新| 创业 

关注这个不一样的微信号:钛媒体 ( ID:taimeiti )

知乎创始人、CEO 周源在2017钛媒体 T-EDGE 科技生活节



知乎已经接近8500万人,已经无法通过片儿警的方式去管理,“它就需要有原则和立法的过程,去把规矩定下来”。


钛媒体注:作为中文互联网最为活跃的网络社区之一,知乎已经从最初的虚拟信息小镇,发展成为了一个网络大都市。在内容变为链接人与人之间介质,进而变成商品和服务的今天,知乎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也不仅局限于简单的内容聚合,很多人更为关切的是,这样一个庞大且完整的网络生态城市,到底应该如何搭建与维护。


在钛媒体 2017 T-EDGE科技生活节上,周源发表了主题为《从社区到城市,知识分享这件事》的演讲,分享了知乎是如何运营和管理这座“人口”接近8500万虚拟大都市的观点。


在周源看来,运营和管理虚拟社区,与管理一个城市类似。周源称,在知乎非常小的时候,知乎的管理员团队扮演的角色是小区的居委会大妈。规模增大之后,“我们就会像是片儿警”。而现在,知乎已经接近8500万用户,已经无法通过片儿警的方式去管理,“它就需要有原则和立法的过程,去把规矩定下来”。


在制定社区规则的时候,知乎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反对偏见,也反对谣言八卦。而未来所有人,不仅仅是生活在城市里,更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之中,“通过自己擅长的知识,接触到的信息来连接一切”。

知乎创始人、CEO周源精彩观点


以下是周源在钛媒体 2017 T-EDGE科技生活节上的演讲,经钛媒体记者整理


知识分享的进化和知识城市的雏形


线上社区和真实的城市会有很多不同。 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看过一本书,是美国的一位作家雅各布写的,叫《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从街道街区多样性的角度去剖析一个城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非常有意思。


从我的角度,可以把线上的社区和城市结合起来看,它非常像玩《模拟城市》。现在线上社区交流就是城市的一部分,现在所有大面积的沟通,不是面对面,都是靠线上的方式,通过跨地域、跨时间的方式去完成的。


这个里面存在非常大的关联是什么?有两点。第一个,是线上社区,像知乎这样的社区。作为一个城市,他需要去发现可能性。可能性多出来以后,逐渐的网络化。如果一个城市无法生出可能性和网络化的话,这城市就是死气沉沉的城市。


大概是从2005年到2016年,到今年是12年的时间,我们看到很多知识的变化。其实是发生了3个阶段的变化。从2005年,你会发现以前所有的知识要被我们吸收、使用。那阶段知识首先是变成了一个媒体,是达到可以消费的一篇一篇的文章。在那个时候,最强势的媒介就是门户,最核心要素就是流量。


然后,从2010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随着社交网络崛起,所有的内容开始有机会变成介质。你可以通过内容的方式去认识一个人。知乎上线第一天起,就没有打通过任何社交产品的关系,比如说通讯簿、微博都没有打通过,人和人之间的相识都是通过内容连接在一起。所以,内容和知识在第二个阶段开始变成一种介质。


大概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家谈知识付费比较多。付费的背后是什么?是从一开始的媒体变成介质,到现在变成商品,也可以变成一种服务。


以前我们一直谈了很长时间的红利,有人谈人口的红利,在我看来业务的红利是最大的红利,手机就是最大的业务红利。在2007年,iPhone没有出来之前是那样子的,后来有了智能手机的时候就改变了。


内容产生的连接和沉淀


知识其实也是一样的,它有特别多的可能性。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去年年初,也就是2016年,DeepMind 被收购以后,谷歌在去年1月份宣布说要用 AlphaGo。在他宣布当天,就有一个用户在知乎提出一个问题,与 AlphaGo 相关。


在去年年初1月份的时候,关于人工智能,关于象棋,这些问题都是分散的。这就像一种可能性,它一直在社区里面连接对它们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人。


差不多过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AlphaGo 在开战之前,李开复被邀请回答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博士,他回答了“AlphaGo 能战胜李世石吗?”。王小川说,AlphaGo 一定可以打败李世石。


在不同领域,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用户开始参与讨论以后,这个话题开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他就扩散开了。其中包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师、学者的关注。比如说田渊栋, 他是 Facebook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唯一一个华人,他们是做深度学习算法的,那他们是如何看这个事情的。还包含了很多职业棋手的回答。


比赛完了,2016年3月14号,这个话题已经开始出现很多跨专业用户对它进行的分析。这里有一个叫“断桥”的用户,就去分析了 AlphaGo 人工智能是否能真正用到网络舆情的监控。


到了今年4月份,我们又对这个话题进行了统计。当初在第一个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它得到了1万多个关注。到了今年4月份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衍生出几千个提问,得到了400多万个用户的浏览。在这个话题里面产生的可能性,通过社区的方式得到了很有效的沉淀。


以前用户和用户之间是不认识的。比如说搞网络舆情的用户,他跟做人工智能的用户是互相不认识的。比如在知乎上还有很多业余棋手,大家的人际网络是通过互动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最后的数据是在今年 AlphaGo 和柯洁对战的时候,这个话题获得了 500 万的 UV 用户的浏览。为什么去年一开始没有发生这种变化呢?最初整个传播和用户连接的网络还不存在,这些人还没有关联在一起。而通过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不同领域的人针对这个话题进行内容生产,新建了这个新的网络,一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网络。


所以,到今天有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譬如 AlphaGo 和柯洁对战,作为平台我们其实什么都没有做。产生这些连接,是去年年初通过提问带来的。它产生了大量的可能性,而知乎作为网络分发渠道,这些内容最终是可以在平台上被沉淀的。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不仅是针对 AlphaGo ,每天在知乎上的内容非常多,都可能发生这种连接和沉淀。


完整虚拟知识城市的雏形:多主题+多场景


做一个总结。在去年,整个知乎我们对它的定义已经不仅是一个社区,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平台。在中国互联网,或者是在所有互联网,我们认为社区的价值是土地的价值,我们是去耕地的农民。土地可能是农业用地,也有可能是林业用地、商业用地。


你耕耘的是类似于王府井这样的地方,最后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做高溢价的产品。整个知乎社区重新定义,让它去完成服务、咨询这样的功能,同时我们也将知乎电子书这样的平台纳入到了闭环之中。


为什么是多主体呢?不是只能由用户进行问答。因为我们发现在真实的城市里,用户的个体和机构之间,也会有很强的关联。我们去年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调研了很多的机构,所以到今天知乎也有非常多的机构,它们用问答的方式参与到线上社区的讨论过程之中。


针对多场景,你既可以写文章,也可以做Live ,或者通过咨询的方式去获得一系列付费类的服务。我相信随着这个业务红利的延伸,接下来产生的场景会越来越多。


虚拟知识城市的管理


假设我是一个城市的市长,我希望这个城市是繁荣发展的。繁荣发展不是先招商引资,而是把这个城市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做好。比如说卫生系统、治安系统,排水抗灾害的能力,我们是不是做到了比较好的水平?如果这些好了,大家才会觉得,这个城市是有安全感的。就像纽约从700万的人口增加到900万的人口,是因为把犯罪分子都清理掉了,这与线上的管理非常像。


知乎发展到今天,我们有大量的规则和能力是技术化和产品化的。比如说知乎是有两个机器人,两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第一个机器人是知乎的”悟空”系统。


“悟空”系统是干吗的呢?有些内容,大家可能一看就指导是在广告。他们来知乎是来发小广告的,是发黄赌毒或者刷量的小广告,这些都可以被这个“悟空”系统识别出来。到今年上半年,知乎通过”悟空”系统处理了无数用户自动发布的小广告。这是个越战越勇的机器人,当它把你这个广告模式搞定了以后,就会自主学习,如果你再出类似的东西就很难再骗过它。


而第二个机器人,知乎“瓦力”机器人,是一个扫垃圾的机器人。他是在社区各个评论的角落作甄别,是不是有人产生垃圾评论了?如果发现了,就会把这些内容当成垃圾整理起来清理掉。这个机器人也是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城市里产生很多垃圾,它会以各种方式去把这些内容处理掉,同时也对这些产生恶意行为的用户做出对应处理。


然后,其实我们还有一个社区管理规范。社区管理规范每个月都会有变化,每个月都会增加很多新的情况,我们会把这些新的情况总结成整个社区的管理规范。


在知乎非常小的时候,整个知乎的管理员团队特别像是小区的居委会大妈,很小。只要有用户在吵架,整个小区的人都看得到,我们就会去说,你别吵了。早期是扮演这个角色。然后,知乎大了就像是海淀区,我们就会像是片儿警。而现在,知乎已经接近8500万用户了,这个情况下是无法通过片儿警去管理的,它就需要有原则和立法的过程,去把规矩定下来。


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制定虚拟社区规则


我相信有不少人已经看过,有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在热剧《欢乐颂 2》,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来自应勤的观点:“想找一个处女有错吗?”这个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有2000多个回答。


在知乎社区里面会有很多用户眼睛在监督社区发生了什么。其中有个男用户的观点是:“男人的感情观和择偶观很简单,谈恋爱选择非处女,结婚选择处女。”


我去看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3000多的赞同。但是这个问题当时已经有 1 万多个“发对”、“举报”和“没有帮助”,加上知乎的举报机制,被社区自动管理机制处理掉,被系统折叠起来了。


这个处理是不是就意味着事情已经结束了?后来发现不是。用户就这个问题,又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像这种问题,以后你们管不管?你们怎么管?如果你们管不了,或者管错了怎么办?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拿出来去做分析和研究。这个用户的回答不仅仅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他还是一种歧视和偏见。这样的歧视和偏见的内容在知乎上产生了,并且还在知乎上沉淀下来,那会引发更多的偏见和误解。


所以在制定社区规则的时候,我们会依据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反对偏见,也反对谣言八卦。后来用户说,你们这么去做会很难,还不如往后退一退,做成纯粹的平台,不要管太多。


这是个比较难的选择题,但什么是对的,知乎就会去做。作为平台方,知乎需要把这个社区的管理体系,变成城市运转的基石和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未来:让知识连接一切


其实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很难把未来的知乎跟城市做类比,因为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


未来所有人,其实都不仅仅是生活在城市里,也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之中。以后就是通过自己擅长的知识,接触到的信息来连接一切。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知乎从小型的知识社区开放之后,变成中型的知识社区,这是面向广泛的知识消费者构建起知识平台的过程。这里面会诞生很多新的场景,包括有机会跟各位的合作。希望在各种可能性和想象力之中,知乎能把未来无限延展的知识城市做得越来越好。(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李程程)





*钛媒体“潜在投资”团队,历时半年的深度访谈和数据研究,超过100位行业尖端人物、200位资深观察家投票,以14万字、数百数据图,发布了全球首家产业科技指数,一本厚厚的《T—EDGE汽车科技指数报告》新鲜出炉。


(购买方式:复制链接http://www.tmtpost.com/report/2701942,在浏览器中打开即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