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玉米爷爷”寻人后续来啦!透露了这些关键信息

东楚晚报 2022-10-08

开发区·铁山区菜农李曦

执着寻找曾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想当面道谢,并退还多收的80元钱

经本报报道,这则温情故事引来社会热议

市民纷纷点赞

许多网友亲切地称李曦为 “玉米爷爷” 

暖心!天太热,为让老人早点回家,黄石一男子做了这件事



至24日,接力寻找好心人的行动仍在继续。

24日上午,面对前来探访的记者

86岁的李曦敞开心扉,道出了内心许久的想法。



01

“不要宣传我,要宣传好人”

记者赶到李曦位于开发区·铁山区奥山星城小区的家里时,已接近11时。空调吹出阵阵冷气,孙女在书桌旁写作业,李曦小眯了一会儿,刚刚醒来。

一见面,李曦就“怪”记者:“我找你们帮忙,不是希望你们宣传我的好,我是被人家帮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多宣传帮我的人。”

对当日发生的事情,老人作了一些补充,希望能多提供一些线索。他说,那天中午,买菜的人早就回家了,街上没有什么人。他筐子里剩下的玉米,都是前面的顾客挑剩下的,说实话,品质一般。那买玉米的中年男子,穿着西裤皮鞋,戴着眼镜,“一看就是有知识的人”。

“他原本走过去了,看到我又折转回来,说要把筐里的玉米都买了。付钱时,我手机没法收款,他全身只有15元零钱。结果他又掏出一张100元,连那15元钱一起都给了我。20元钱的玉米,他给了115元,这哪行?我就不让他走,让他给15元就行,把100元拿回去。哪知道他拿走15元,放下100元,提起玉米就走,说天热,您老早点回家。”李曦回忆。

找钱的过程中,李曦曾问过中年男子贵姓,在哪上班。对方没告诉姓名,只用手朝华新路方向指了下,说单位就在那边。第二天,李曦特意挑了十几个大玉米,在武汉路、华新路上寻找好心男子。根据他的推断,好心男子应该是在华新路上的黄石港区市民之家上班。

为此,他先后去了两回。头一回没有找到。隔天又去,还是没有找到。后来大厅里走来一名女士,耐心听完他的讲述后,说市民之家的工作人员里没有相似的人,我帮你联系报社的记者,或许他们能够帮你。李曦说,他当时心头一热,心里想:又是一个好人!


02

“帮我的人很多,我都记在扁担上”

李曦1936年出生,在圣水泉村长大,后来因为拆迁才搬进商品房。自打记事起,家里就以种菜卖菜为生。从圣水泉村到黄石城区,中间隔着座黄荆山。十几岁时,他和哥哥一起挑着菜翻山越岭,到山的另一侧卖菜,半夜出发,到了天亮才能到达。2004年,李家坊隧道贯通,他坐着公交几分钟就能穿过黄荆山,心里那个高兴难以言说。

按理说,过了60岁,就可以安享天年了,可李曦闲不下来。他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有2400元的养老金,还有医保、老年补贴,生活不愁,但种了一辈子菜,无论如何都放不下老宅附近的两亩地。

地里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每年五月至九月,玉米陆续成熟,李曦到黄石城区的次数随之变得频繁起来。

“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要出来卖菜?”这是李曦每天面对最多的问题。

采访时,记者也问。他笑着回答:“生命在于运动,我趁自己还能走得动路,干得了活,就尽量少给子女添加负担。”

这十几年,李曦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卖菜路上遇见的好人也越来越多。他有个习惯,把好心人的名或姓写在扁担内侧。扁担是竹子做的,好写字,也不容易掉。只可惜,之前那扁担在一次卖菜时断成了两截,没保存下来。现在这根扁担上只记下来一部分人,上面写着:建行陈行长、小李、小袁、黄石港程老师、武商门卫。还有一行小字,因为岁月洗礼已经辨认不清。

“还有很多的好人,既没留名,也没留姓。人家帮我,永志不忘。记得名和姓的,我写在扁担上。记不得的,就记在心里。”李曦说。

那扁担是用黄荆山上的竹子做的,贴肩的一侧被汗渍浸过,泛着淡淡的黄色。写字的那一面,李曦昨天用孙女的马克笔新添了一行字:谢谢好心人。旁边有一节是空的,他说是留给好心男子的,“等找到他,我把他的名字和电话号码都写在上面。”


03

“我老了,不能欠人情债”

扁担上的好人名单,都是真人。

“建行陈行长”名叫陈俊。2014年,陈俊在武汉路上的建行环球支行工作,一次在银行门口遇到李曦,动了恻隐之心,把李曦挑的玉米全买走了。八年来,陈俊先调到建行亚光支行,后调到现在工作的天津路支行,但无论到哪,都把李曦当亲人看待。

“刮风了下雨了,或者累了,我就到建行里面去坐会儿。工作人员不但不会拦我,还会倒水给我喝。我有时候生意不好,卖不完的玉米,都是被陈俊和他的同事买走的。”李曦接着说,“对了,还有一个姓袁的女伢,是建行天津路支行的,一见到我就会笑着打招呼,让我在营业厅的椅子上坐一会儿,给我倒水,很贴心。”

前些日子,李曦卖玉米回家,差点中暑,就在武商黄石购物中心门口打转,不敢进去。“门卫询问后,让我进去乘凉。缓了半个小时后感觉好多了,才回家。那一天,差点就出了问题。”这个好人,就是李曦扁担上写的“武商门卫”。

另外一次在华新水泥厂旧址门口,一位中年女子给李曦送来西瓜。李曦问她的名字,得知姓程,是个老师。回家后,就在扁担上记了一笔:黄石港程老师。

“还有武汉路上一个女志愿者,头一天给我送吃的,第二天又送。”李曦说,这些好人好事,数不过来。

对于那天帮他的中年男子,多日来苦寻未果,老人多少有些伤感。他说,对方一定是故意躲着他,不然不可能见不着面。“我年纪大了,不能欠人情债。”李曦说,无论如何,自己还是想见他一面:“我心里清楚,他不会收这笔钱。但我就是想见见他,说声谢谢。”

记者采访时,李曦的孙女李雨桐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即将上六年级的她告诉记者,爷爷经常跟她讲卖菜过程中遇到的好心人,叮嘱她将来也要做个好人,多帮助别人。


在寻找好人的行动中感受城市温度


帮李曦寻找好心人的行动仍在城市中持续,

有网友留言: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寻找好心男人的行动或许会以失败告终,但爱心却会因此汇聚成河,温暖你我。


在黄石港区市民之家,工作人员早已知悉李曦寻找好心人一事。当日接待李曦的女士,是黄石港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彩。

李彩告诉记者,当天听到李曦的讲述,自己内心也十分感动,遗憾的是,黄石港区市民之家的窗口服务人员中,没有老人讲述的中年男子。“接下来,我们再扩大一下寻找范围,向来市民之家办事的相关单位了解下,希望能找到这位好心人。”李彩说,“在寻找好人的行动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和文明程度。这些好人好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记者 石教灯 黄醒尘 文/图/视频/剪辑)


推荐阅读

编辑丨熊科香

源丨东楚晚报
校对丨钟海涛
审核丨仵 佩
终审丨朱晓源监制丨丁耀坤发布丨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
出品丨黄石日报社
商务合作:
QQ:2936282073(婉婉)
QQ:316154955(lal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