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火自焚——索达吉堪布开示“害心的可怕”

2017-10-23 索达吉堪布 达玛妙林

有些愚痴的人真的是害别人的同时把自己的今生来世都毁了。


《杂宝藏经》里有一个公案:以前有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贪欲炽盛,经常趁婆罗门外出之际与其他男子发生不正当关系。这个女人因为婆婆在家里而不能随意纵情,于是就想害死婆婆。但是她非常狡猾,并没有直接下手,反而殷勤孝养婆婆,每天给婆婆吃好的、穿好的。丈夫见她如此,赞叹地说:“你能这样赡养老人,实在是个孝顺的好女人。”她说:“这算不上什么,如果能让母亲得到天界的供养,那才是我的心愿。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办法让母亲转生天界?”丈夫说:“按照婆罗门的传统,如果能投下山岩、跳进火坑,就能转生天界。”妻子说:“如果母亲能这样,就可以享受天界的供养,又何必享受人间的供养呢?”


愚笨的丈夫听信了妻子的话,便在野外挖了一个大坑,在坑里点燃薪柴,然后带着母亲和亲朋好友在坑边欢宴作乐。等到天快黑时,亲朋好友们都离去了,夫妻俩就把母亲推进火坑,之后头也不回就回家了。没想到,在火坑的半中间有一个土阶,婆婆只是掉到土阶上,并没有落入坑底。等他俩走后,婆婆爬出火坑,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途中经过一处森林,因为当时天已经黑了,她害怕遇到虎狼罗刹鬼,就爬到一棵树上过夜。不久有一群携带金银财宝的盗贼也来到那棵树下过夜,见到这些盗贼,老婆婆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后来她憋不住咳嗽了一声,盗贼们听到后以为是恶鬼,吓得丢下财物都跑了。天亮以后,婆婆见没有什么事,便从树上下来,满载财物回到家中。婆罗门和妻子见到她回来特别害怕,老婆婆说:“不要怕,我死后生到了天界。”婆婆又对婆罗门的妻子说:“这些金银财宝是你死去的亲人送给你的。我因为年老体弱,拿不动许多,如果你亲自去,可以随意取。”婆罗门的妻子听后信以为真,也想像婆婆那样投身火坑,她对丈夫说:“母亲因为投身火坑,得到很多财物,如果我也去,肯定能得到更多。”丈夫便为她挖了一个大坑,里面也点燃薪柴,狠心的妻子跳进去后就烧死了。


这是佛经中的一个真实公案,大概的情节是这样的,有时间你们可以自己翻阅。在这个故事里,婆罗门的妻子因为对婆婆产生害心,结果反而以害婆婆的方式害死了自己,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对别人产生害心,最终自己也会感受相应的苦果。其实,只要想一想就会明白,对别人产生害心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


《入行论》中说:“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若谓满我愿,招祸岂过此?”


如果有人一心想害别人,纵然他的心愿实现了,可是别人遭受痛苦又会对自己带来什么快乐呢?如果说别人遭受痛苦是自己最大的快乐,那再也没有比这种恶心更严重的祸患了!

古代曾有一个公案:在一个深山中住有师徒二人,另有一个与他们不和的上师。一天,上师对徒弟说:“煮上好茶!今天我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小僧人问:“听到了什么?”上师说:“与我们不好的那个上师有女人了。”小僧人说:“噢,上师呀,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我还以为您面见本尊得到授记了呢。”帕·单巴桑吉尊者听到此事后说:“幸灾乐祸的上师比破戒造罪的上师罪过还大。”这位幸灾乐祸的上师就是所谓的“恶心武器伤自己”。


在学习了有关害心的道理和公案后,希望以前经常生害心的人尽量改变自己的心态。害心从外面是看不出来的,有些人表面上是很不错的修行人,平时一手拿着念珠一手拿着转经轮,看起来就像观音菩萨一样,可是内心却非常恶毒。这样表里不一很不好。这些人应该观察自己的心态,看看自己一天下来到底产生了多少害心。如果发现自己产生的害心很多,那就要特别注意了,一定要以各种方便法来断除这种心态,否则以后必定会感受难忍的痛苦,那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敬摘录《藏传净土法》




索达吉堪布开示:当今佛教徒的两大误区

‘’大鱼‘’竟长了一百个头

索达吉堪布开示:如何让各方面都圆满?

索达吉堪布开示:应对“挑拨离间”的高招

那些“圣者”们的过往

索达吉堪布警示:你走进的饭店,可能遍满尸体

恭迎一切女性本尊及空行母会集荟供日

“梦中杀生”是否有罪?

索达吉堪布:你最疼爱的家人,不一定是真正的“亲人”

是什么让你得到上师不断的加持?

索达吉堪布开示:入“密宗”至关重要的两点

“灌顶”就正式成为密宗修行者了吗?

索达吉堪布开示:“命中注定”与“奇妙因果”间的碰撞

什么事就连“大菩萨”都无法超越?

不容错过的“两部法”

索达吉堪布告诉你——“秋云、水月”浪漫背后的残酷真相

索达吉堪布开示——法王三原则

索达吉堪布开示:如何健康、事业双赢的奥秘

佛陀为何拒绝用神通来传法?

比顶级钻石价还高, 52 29035 52 15288 0 0 4242 0 0:00:06 0:00:03 0:00:03 4241点开就赚

现在的你,快乐吗?

男女之间的那些事,到底害了多少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