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区化,慈善事业转型新方向

2014-11-16 公益慈善论坛

 提示点击上方"公益慈善论坛"↑一起学行善!

来源: 新华网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刘振杰


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除了重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转型之外,还应当关注社会慈善的转型。社会慈善是形塑社会道德、团结与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是缓和社会冲突矛盾的理想手段。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是推动中国现时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它们对社会慈善的影响显而易见。慈善既是经济活动更是社会活动,是连接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慈善事业进度迟于经济发展


中国的社会转型意味着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城乡二元对立分隔的社会转向开放融合的社会,也从侧重于经济建设转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转型过程十分庞杂和宏大,需要智慧与魄力、从容与耐性。


经济发展对于社会进步往往具有重要作用。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经济转轨,比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要快一些。中国要初步完成经济转轨,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预计在2020年前后,而中国社会结构要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换则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由于慈善事业兼具经济与社会二者的功能与特征,因此其转型的进度会滞后于经济发展而超前于社会结构转型,大体在2025年左右完成由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转型。


有些学者比较乐观,他们认为,在2020年之前就可以实现慈善事业的基本转型,甚至可以通过一次全民慈善运动加快慈善转型的步伐。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国民的慈善意识也有所增强,一旦慈善法、遗产税、赠与税等出台,慈善的外部环境将会大大改善,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也会大有改观。当前,大量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已经涌入慈善领域,许多先富群体的慈善意识也已被唤醒。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慈善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就像中国的国情一样是无法逾越的,高估或者低估当前的发展阶段都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慈善事业在化解社会风险等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这也是我们的差距所在,只有承认差距,才能通过改变缩小差距。


现代慈善事业具备多维特征


延续性


慈善事业并不是仅仅承担临时应急之责,仍然需要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是否具有延续性,应该成为慈善事业能否健康发展、成功转型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慈善事业的管理运作方式、项目的设定以及资金管理的不确定性影响到慈善的可持续性。因此,增强延续性与可持续性应该成为慈善事业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


透明性


当前的慈善事业之所以社会认可度低、公信力不足,主要还是因为其透明度不够,容易藏污纳垢,令人生疑。近几年的负面事件,皆因各慈善组织运作晦暗或者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所致。目前,虽然受内部与外界双重压力要求,透明度大大增加,但与现代慈善规范化建设的差距依然很大。提高透明度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对慈善组织运作的重要期待。


规范性


用“一片乱象,一本烂账”来形容以往慈善生态,虽有些言过其实,但许多时候、许多地方的慈善也确实亟待规范。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运作是慈善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也是慈善事业转型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内部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起点较低,管理运作较为粗放。而现代化的慈善要求科学、精细、规范、效能,这就要求慈善主体自身必须尽快转变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加快转型升级。转型意味着发展,不转型就意味着自我封闭和淘汰。


外部力量的推动


宏观上讲,在当前社会大转型的时代,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慈善事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不可能超然物外,也必须通过加快转型以实现升级发展。微观层面,人们的欲望是刚性增长的,当人们(尤其是贫弱群体)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不可避免地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也成为推动慈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公益慈善知识学习平台

微信公众号 loongzone2006

邮箱:loongzone@loongzone.com

淘宝店:乐善益品 loongzone.taobao.com

(台湾慈济素食产品:香积饭/面、谷物粉、饼干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