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营公益”的人才宿命

2015-06-27 公益慈善论坛

作者:冯永锋 来源:新浪博客


有一天——其实我已经记不得是不是真有这一天,是不是真有这件事了。我所曾经服务过的某家机构的理事长,心情很是不愉悦,拉我到旁边小饭桌上,悄然地说:“我觉得我们机构的人才素质太差,需要赶紧替换和升级。否则,机构将不机构,环保将难环保,草根将不草根。”


我深知他的意思,而且比他更加“磨刀般的感受鲜明”。但我坚持说,替换不是硬道理,只是坚持现有,持续以事炼人,慢慢地,事情做好了,人才也就生长成型了,花朵也就处处盛开了。人才是通过做事激发出来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更不是到大学里去学成的。


事隔多年,多年以后,我仍旧觉得我坚持的信念有道理。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人才最重要;参与民间,人才更重要。于是觉得有必要,说一说草根环保组织的人才宿命。


对照四十年前,层层肇始的民营商业、民营农业、民营企业、民营事业,在此借用一下,以民营公益、民营环保,来参照之。


先发动自己,再发动社会


某天,在某民营组织的一个会议上,某民营环保组织的人,和我夜谈。他有一个很多人都喜欢的说法,说民营环保组织是“苦行僧”。


我觉得这个想法是要扭转的。也许有人把公益当成了修行的寺庙,到处小兴土木,得一居而安栖。于是,路过这些小庵小庙者,发现拟和尚、准尼姑们,日子过得颇为清苦,生活度得颇为简陋,眉宇之间多少有些困顿之相,于是就觉得公益的人是在做苦行僧,于是就倡议,公益不该是苦行僧。


其实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如今世界,公益之势汹涌澎湃,公益正在大谈商业,大谈互联网,大谈公民社会,大谈社会创新,大谈社区改造,大谈企业家参与。于是,势必就要把公益,尤其是草根公益、民营公益,当成一个职业来对待。


于是,入行者,势必都被民营公益职业人来对待。


“苦行僧”一旦反转,成为公益职业人,“准和尚”一旦真要开始修佛证道,就发现,有太多的不足,有太多的躲懒,有太多的减省和自我优待。


第一大不足,是对解决问题的内动力,不像入行前想像的那么强大和持续。过去的“苦行僧”,多半是避世客或者逃匿者。眼前日常所见的“外面的世界”,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自身并不想真参与去解决问题。自身不是没感知到这些公益难题,但就是不想在感知时抓住机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修炼自己。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入行的头一天,头一周,头一月,头一年,就颓然而退、掉头而走、踅身而返。公益本身为解决社会不易察觉的苦难而生,但不少人,却说出这么奇怪的话:“我觉得公益是很美好的,为什么要让我看到这么多的苦难?”


第二大不足,是缺乏公益效能统计。项目的进度或者说绩效计件,太过于伸缩和泛化。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可此可彼,可真可伪。一个案例,做到一百分是它,做到十分也是它;做到一半可以视为成功,做到十分之一也仍旧可视为成功。参照一下来说,做超市的公司,一平米每年要挣多少钱,是要精心计算的,今年要挣五十元,明年就要想挣六十元。做投资的公司,人均创收率也是要计算的,今年人均要挣二百万元,明年就要挣二百五十万元。做资助的基金会,普通项目官员一个人一年要花出去三百万元,高级项目官员一年可能就要资助出去三千万元。民营草根组织的“人均公益效能”,目前尚未被很多人重视。花钱只是“公益效能”一个方面的指标,其他方面的指标,如果一一建立并考量起来,其结果会很难看。


第三大不足,就是对社会生态系统的了解度极低,而拒绝度极高。这估计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悖论了:一个声称自己要解决社会问题的民营行业,却对真实社会生态系统极不了解。随时可以了解的,坚决不去了解。已经了解了一个维度的,坚决不去通过行动来参透而证实合作和博弈,来拓展到更多的维度。于是,一群对社会生态系统缺乏正解和真知的人,却幻想解决着原有社会生态系统解决不了或者不愿意去解决的问题。一个连自己和机构都发动不了的人,却幻想发动社会、改良政府、优化商业、拯救社会、“治理人类心灵荒漠”。


三个问题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一个人,无论在民营公益的哪一个行业,都要在正视社会苦难之后,领取相应的挑战任务,然后,通过持续发动自己,再发动社会。社会一切工具都是可用的,就看你能否善用之。社会一切资源都在焦虑等待你的到来,就看你是否有勇气和智慧去引导和增持之。 先发动自己,再努力发动社会,此为公益人才的第一根基是也。


每个人都是中心,不过是“服务中心”


无论是研究互联网的人,还是研究公民社会的人,都喜欢说,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每个人眼前所见、脑中所想的一切,都属于这个人的身体和灵魂。


于是就要推演一下,几十万年来,几万年来,几千年来,几百年来,几十年来,人类中心进化史。


人类最早的中心,当然是军事。会打架的人,就有号召天下的势力。于是,出谋划策的人、鸡鸣狗盗的人、经商营利的人、读书赋诗、测星作史的人,就会凑过来辅佐。这时候,整个世界,似乎都围绕着这个一个巨大的打斗中心运转。


后来,或者说几乎同时,政治中心、宫廷中心就出现了。上台的人不一定因为拳头大武功高性格狠,反正不管什么原因,他只要上到了“公共治理”的台面上,身边是一班文武大臣,脚下是万千贱民;平互嘴里说的,不是公文就是部委;每天做得最多的事,不是提拔这个人,就是罢免那个官。总究,身居宫廷,运筹世界,人人装出一副管理天下的派头,被以为和自以为是普天世界的唯一中心。当然,会打架的,会盘算的,会写文章的,会做买卖的,会长生不老的,又都熙熙攘攘地凑过来服务之、助成之。


再后来,或者说几乎同时,商业中心出现了。一些擅长做买卖的人发现,其实只需要专心做买卖,也是可以建成商业帝国。里面的配备,其待遇,其证悟,一点都不比军事帝国、政治帝国差。来辅佐他们的人,一样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你想要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


到现在,人类泛中心开始全面出现。稍微是个人,稍微有点专长,稍微肯到处诉说和感染,都可以由小宇宙而爆发为宇宙的小中心。这时候,军事、政治、党派、商业、技术、金融、文史,等等等等,世界上的一切,都可能成为这个自私自益他私他益中心的辅佐,要么成为这个中心的服务对象,要么有意无意地服务着这个中心。


伴随着以个体为中心的时代的出现,党派、国家、各类型的群体性大中心,都将纷纷淡化或者说瓦解。党派之间必将日益趋同,互相之间的竞选和斗争,与其说是为了重振旧有的中心雄风,不如说是垂死挣扎的商业表演。国家之间的铁丝网、地雷阵、子弹墙正一步步降低和削弱,互相之间免签、自由通关、任性行走、喜乐通婚的概率越来越高。倒是大学、宗教这样的思想文化信仰中心,有可能会随史弥坚,但也由原先的群团魅力走向个性张扬。时间越长,其辐射力和影响力可能越宽泛和持久。看一看一所大学有多少来自各世界的多少“学生”就可知,任何一个大学都在独立为一个学术研习和继承、宏扬之中心。看一所寺庙、修道院、教堂、礼拜堂在成为古迹的同时,又仍旧有多少人讲经说法、习经学法就知道,每一座寺庙都将有它们的自有神灵和内核,都将会成为一个个独立延续的人类中心体。


于是,我们顺着“问题小道”又绕了回来。到底中心该如何定义呢?其实很简单,不在于你是不是有内涵的一个人,而在于你是不是通过强烈持续的向社会辐射,而形成你“自有的社会号召力”。一个缺乏社会号召力的人,其“中心感”是不易为社会所察觉的,虽然他可以自己觉得坐拥所有、独霸天下,但社会可能根本不以为然。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你必须有足够的向心力,才可能吸引得一小部分的海水与你保持近距离联动。


我们已经虚拟成长得太久。当每一个人都成为中心的时候,如果一个民营公益行业的从业者,在一个个如此具象、如此明晰的难题面前,从来不肯发动自己,从来不肯感染他人,从来不肯发动社会,那么,肯定无法被社会当成人才,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从“抗拒者”走向“顺从者”


当今社会,伴随个体中心主义的出现,各种“群体中心主义”要么在退隐,要么在重新修行,要么就此土崩瓦解。 当今社会,伴随着个体中心主义的出现,一个最快速地获得社会评价的方式,叫“打赏”。每原创一篇文章,每原创一幅照片,每做一件原创的事,都会被社会快速“打赏”。 社会其实一直在“打赏”每一个人。只是过去,过程不明显,方式不张扬,记录不真实,感受不精确。


现在,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出现,随着互联网搜刮遍每一个“创业者”、个体中心实践者的神经,一个人获得社会评价,随时都可以折算为“能量”。继而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增持的能量,去做更多的探险,去解决更艰难的社会问题,去担负更多的责难,去化解更多的寒冰,去迎接更多的压制和反扑。


但在这样的道路上,民营公益行业的从业者,经常会出现“抗拒成性”的人。化用一名国人从上世纪就喜欢引用的诗句来说,“抗拒是抗拒者的通行证,顺从是顺从者的墓志铭”。


目前,以个人有限的简历,遭遇到的抗拒,有那么几类。


第一当然是原先对民营公益、民营环保有误解,一旦残酷的世界真相毕露,马上落荒而逃、掩面疾疾而退。要么以为进来是过家家,要么以为进来是做“人生第五项修炼”;要么以为进来是赏花赏月赏秋香,只要享用美好,无须应对苦难;要么就以为此事与我不相关,何必苦苦相求。


第二就是没想这个行业需要具备那么大的“发动自己,发动社会”的毅力和能力。偶尔发动一下自己可以,兴之所致嘛,金钱为开。偶尔发动一下社会也不妨,兴之所致嘛,创意为开。但持续地、多样地、问题不解决不罢休地,发动自己,发动社会,刀光剑影,百变丛生,就很烦难了。然后就把民营公益想成世界上最艰难困苦的事业,把自己想像成比落难人士还悲惨的公益奴仆。于是乎,工作的动力就会在一夜之间,转化为逃跑、怠工、离弃的动力。于是,每天眼里看到的都是自己和机构的负面消息,谈论的都是自己和行业的“不利趋势”,琢磨的是独立逃亡,还是结伴兵变。


第三就是对资源枯竭和持续陷入无能有本能的恐慌。绝大多数的人是需要确定性的,但民营公益在当今中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无论是自我还是行业,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民营公益的魅力,就在于一群不确定的人,发动不确定的资源,以不确定的方法,挑战一个不确定的难题,获得一些不确定的成果,获取一些不确定的打赏。于是,专业性、韧性、化合能力,每一天都在考验着这个行业的人。大家总是习惯性地希望这个行业至少有一些方面可以确定下来,大家总是习惯在确定性的暖窝里愉悦得久远一些,大家不愿意每天面对那么多不确定性的面孔,还要兴致勃勃地去交往之、沟通之、博弈之、转化之。


民营公益行业本来就没有多少资源,或者说,如果不去开拓,随时可能陷入资源枯竭。聪明的人会在一次次资源枯竭的时候,奋力拓荒,到洪荒大社会中,去挖掘更多的新资源,而不是成天赖在旧资源上做美梦。经验的丰富带来的是解决问题的难度系数的提升,每一个经验的积累,其实都带来新无能区的陷落。聪明的人会不停地让自己陷入无能的状态,进而通过新技巧的习得,而充能,而炼心,而结友,而赢取更多的社会打赏,而解决更不易承接的疑难杂症。


一个人如果要成长,一个行业如果要壮大,就必须放弃抗拒,走向顺从。放弃对这个行业吸引力的抵抗,顺从地参与解决这个行业所必须解决的难题。


从一次抗拒走向一次顺从,还算是容易的。但从持续抗拒走向持续顺从,从持续顺从走向持续的引领和化用,从持续的不确定性走向更持续的不确定性,确实,每天都是民营公益行业面临的挑战,也是这个行业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喜欢的人,会非常迷恋;害怕的人,会非常厌烦。上瘾的人,会持续滑落;忧惧的人,会迅速逃离。


此刻的你,属于哪一个类型?


公益慈善论坛创建于2006年12月5日。8年多来,我们专注于公益慈善资讯传播与公益慈善常识的普及工作,希望藉此帮助人们学习并掌握正确的理念、方法,进而更有效地行善。

公益慈善论坛由个人独立运营,无外界资助

如果您喜欢本号推送的文章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打赏主编


感恩您的支持!

主编微信 | zhang_yixun QQ | 87520885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