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在中国做志愿者总是被人骂? | 原创首发

2015-08-21 张以勋 公益慈善论坛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微信号loongzone2006)

作者:张以勋,公益慈善论坛主编

斗胆撰文,以期抛砖引玉,有请各位移步评论区拍砖、交流~

最近有两篇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一篇是法律人lemoney写的《志愿者成秀场主秀——我所经历的塘沽大爆炸》,另一篇是媒体人杨时旸写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天津大爆炸中的志愿者?》。这两篇文章都将矛头指向参与天津爆炸事故救援的志愿者,并不约而同地为志愿者们贴上了“作秀”的标签,而网上也不乏各种尖锐的批评。

lemoney表示自己在事故发生第二天就投入到了志愿者活动当中。“一开始,我以为志愿者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去参与救灾物资运送的。按照惯例,有总体调度组,负责总体工作;有物资管理组,记录救灾物资的数量和转运情况,各个安置点有接收、运出记录,有物资台账明细,以便查询;有志愿者车队,负责运输物资;有信息中心,及时发布准确的救灾信息。”

但是“除了有志愿者车队和大批怀抱着一腔热血的志愿者以外,我看到的只是随便堆放的救灾物资、没有明确记录、运送和接收没有任何记录、和随便乱发的救灾信息。”“志愿者饱和甚至超数的情况在各个站点都有,人员的浪费,车辆的拥堵,都不利于救灾。”眼前的混乱无序,让lemoney深感失望,认为“戏,过了!”“志愿者成为秀场主秀,个人英雄主义泛滥成灾,权力欲望膨胀爆炸。”“资源浪费演变成奇葩物资供需,小商业者借此怒刷道德颜值,一大波道德绑架开始。”

作为媒体人的杨时旸则指出:“这次事故中,除了最初的那个混乱的夜晚和第二天稍微有些不知所措的清晨,在那之后,其实根本不需要志愿者,或者说不需要现在这个数量级的志愿者,更不需要那么多过剩的,重复的,易坏的物资。”

“当很多人越来越变成“做志愿者状”,把志愿者变成身份标签和积累日后谈资的重大机会,那么他们去往灾难现场的目的就已经变得可疑起来,更不要提,他们缺乏最基本技能的事实。”

那什么是作秀?正好前两日在公益慈善论坛微信公众号(loongzone2006)后台有网友留言发问,我的回答是:“所谓借公益作秀,是指某些人并不以公益慈善目的的实现为目标,而是将公益慈善活动作为其追求社会关注而出名的工具。”由于动机不可证,旁人无从判断一个人去灾区 做志愿者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所以只能察其言,观其行,以结果为导向,判断其是否作秀。如果一个人去灾区做志愿者,但因为条件限制或能力有限,难以实现有效服务灾区的目的,以及出于工作需要而拍照或开展必要的宣传报道,应不属于“作秀”的范畴。

一番铺垫,言归正传:

量变不可无视,质变无须强求

横看让人郁闷,纵观才有信心

不可否认,从“5.12”汶川地震之后的历次自然灾害,到这次天津的“8.12”爆炸事故,我国的志愿服务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也一直都不乏各种批评的声音,民间或官方也一直在做各种培训、各种制度激励与规范。可是,这么多年来我国志愿服务水平真的让人“不忍直视”吗?因为一些未达到期望值的表现就否定所有志愿者的贡献合适吗?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从制度与社会根源入手,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甚至全民化呢?

过去,在国家包办一切的时代,普通公民可能会被当作免费的劳动力,但显然没有太多机会去做志愿者,更不用说成立一个机构专门开展志愿服务,因为整个社会的自组织能力被消磨殆尽。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志愿服务几乎是从“零”开始,随着政府逐步开放“社会闸门”的节奏,一步步发展壮大。

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的统计和测算,“2014年度登记与未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约220.3万家,登记志愿者为6710万人,未登记志愿者4200万人。其中,参与志愿活动的1.09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志愿服务约14.82亿小时,折算价值535.9亿元。”单从数字来看,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当前志愿者群体面临的质疑,其实更多来自对其专业服务能力与成效的不满。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质疑者们更倾向于拿国外志愿服务的先进经验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形成“高期望值”的理想境界与“惨不忍睹”的现状之间的情绪冲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虎爸”模样。可是,这些烦恼其实都是自找的。

俗话说过,“人比人,气死人”。就是因为这种比较是横向的,无视个体的先天条件与成长环境导致的能力差异。同样,国外发达的志愿服务与其社会制度与文化,尤其是宗教信仰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国内不具备同等条件的情况下,羡慕归羡慕,理想归理想,终究无法照搬国外的做法,终究得立足国情现实,一步一步地努力。况且,也要做好即使努力了也未达目标的心理准备。

所以,我们需要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进行纵向的比较,才会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国志愿服务的进步表现,生起信心,感到欣慰,并对志愿服务事业的未来保持耐心,心怀希望。君不见,我国志愿服务组织不只有“量”的增长,也越来越注重 “质”的培养,除了各机构为麾下志愿者能力建设投入更多资源,各类民办的、官办的志愿者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关的法制规范与体系建设,正在各方努力下持续改善。今日的勃勃生机,与二十多年前的“荒凉”已不可同日而语。

学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哲学部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世间事物都会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志愿服务显然也需要经历一个“量级”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那怕是一年或几年才做过一次志愿者,也是值得赞扬的。因为这是公民责任意识、志愿精神的苏醒与萌芽,是非常值得珍惜与呵护的。如果在一颗种子刚刚发芽的时候就指责它不如硕果累累的大树,除了能证明自己的幼稚与不成熟,没有任何意义。若要让志愿服务的嫩芽茁壮成长,必然需要肥沃的土壤——日渐成熟的志愿文化,和煦温暖的阳光——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滋润心田的雨露——法律制度的激励与保护,自由生长的空间——各种社会组织提供丰富的参与机会和成长支持。

制度失范,才会乱象丛生

行善有道,方能成就爱心

那么,为什么一有灾难发生,就会有很多人一窝蜂似的赶赴灾区做志愿者,然后乱象从生?

看见别人遭灾,想施以援手,实乃所有良善之人的常情,本无可非议。但人们的善念,还需要合适的渠道和机会来落地,以正确的理念和专业的方法来实现,如此方可成为有效的善行。板子全打在志愿者身上,其实并不合适。毕竟,志愿者的“乱”只是表象,只是“果”,要解决问题,就必须透过表象发现本源,发现“因”。然后,方法总比问题多!

原因分析:如众人所见,由于以往政府管得太多太死,社会自治能力不足,加上政策保守,社会组织注册成立不易,能够深入社区,贴近百姓生活的社会组织数量非常有限,也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志愿者培训与激励体系,以及协调使用志愿服务资源的有效机制。于是,很多人虽然想做志愿者,或者已经是注册志愿者,但参与机会非常有限;即便有了参与机会,也常常因为日常管理、业务培训与指导不到位,未能获得积极的服务体验,参与质量并不高,因此未能培养出成熟的志愿服务意识与专业理性的服务素养。

于是,一旦有灾难发生,人们的志愿服务热情被迅速激活,但却如冲开闸门的洪水失去控制,大量志愿者和爱心物资一起涌向灾区,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和任务,只能盲目地流散,无法将志愿者资源分配到最需要、最合适的地方,未被有效利用和引导的志愿者资源被闲置、被浪费,添堵、添乱不可避免,灾民不满,志愿者被无力感、挫败感包围,舆论夹杂着质疑、失望与嘲讽,像一桶桶脏水泼向志愿者。此时,受伤的不只是志愿者的心,更是我们对这个社会走向美好的期许。

对策建议:1、各级政府应加快社会治理创新的步伐,积极为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让数量不断增加、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社会组织能够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志愿服务实践和成长机会,以平衡来自感性的爱心与基于理性和责任的行动,使志愿服务成为公民的生活常态和基本能力;2、需要建立和完善日常与特殊时期志愿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使善的力量得以汇集并合理分流,到达最需要的地方,从而避免形式化、走过场、作秀式的志愿服务浪费爱心资源,挫伤参与积极性,消弱社会认同感。试想,无论是在后方还在灾区一线,如果志愿者们都能够被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各自所长,以平和的心态而非道德优越感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利他行为,社会公众自然会少一些质疑,多一些鼓励与支持。而这样的系统工程,显然不是只靠志愿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就能实现的。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逐渐走向理性与成熟的曲折人生;而成功与否,也不全在于个人的努力是否足够;在不同的制度与环境下,我们的表现可能完全相反。所以,与其指着志愿者的鼻子责骂,不如迈开脚、携起手来协同行动,在帮助志愿者成长的同时,也为之营造更好的服务环境和机制,让每一颗爱心都不落空,也不调零。

推荐阅读:

公益慈善论坛微信号:loongzone2006

主编微信 | zhang_yixun QQ | 875208853

创建于2006年12月5日,由个人独立运营(无外来资助)的公益自媒体平台,专注于公益慈善资讯传播,公益慈善常识普及,希望藉此帮助人们了解公益慈善事业的现状,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学习并运用正确的理念、方法有效地行善。

喜欢我,就关注我! 喜欢这篇文章?打赏主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