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善良的人们,请守望相助,同心协力 | 微言集(二)

2015-09-26 张以勋 公益慈善论坛

作者:张以勋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

作为中秋节的礼物,奉上《微言集》第二篇!感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对公益慈善论坛的关注与支持!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们!



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落幕,和往年一样,少不了各种批评。但我觉得,慈展会的最优资源其实是“机会”,向企业、公众和同行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习先进或成熟公益项目和模式的机会,交流工作方法、开阔视野的机会,谋求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的机会,结识公益圈内外新朋友的机会,寻找差距反思自己的机会,等等。机会就在眼前,能否抓住,则要看你的能力与造化。如无所获,别怨谁。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这句话其实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因为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关键要看是否用在正确的时机和正确的对象身上。假如人都快饿死了,你要先给鱼让他吃饱,还是强拉着饿得前心贴后背的他学钓鱼?鱼,解决生存问题,渔,解决发展问题!所以必须先分析对方的具体问题和需求,然后决定给鱼还是授渔。


一个合格的慈善项目,一定是建立在真实的需求之上,兼顾受助者、捐助者等相关群体的尊严与自主性,短期可“授之以鱼”以解决基本的生存,长期则应“授之以渔”助其掌握一技之长以积极的态度争取更好的生活。而在执行层面,除了执行者专业高效地实施项目,一定要有受助者参与其中,有所付出;在为动员社会资源而进行的传播层面,则需保护受助者、捐赠者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最好能同时探究和揭示导致受助者陷入困境的社会及制度根源;在项目的透明性方面,也不应仅限于财务公开,更应重视过程透明,让社会能够了解整个项目的运作情况和实施效果。针对项目所进行的评估和监督,也需着眼于是否有利于受助群体自主能力的提升,是否更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等等,同时也要评估此项目在社会性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所谓人人公益,全民慈善,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参与,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有权利、自主自愿地参与,没有太多顾虑,不用为公益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执行力担心,不用怕自己的捐赠会被浪费和贪污,也不被制度阻碍和限制。


当你在做一些超前的事情时,你所能得到的实质性支持不会太多,因为更多人是在观望,也许想看到你成功,但仅限于赞扬和祝福;也许在嘲笑你的“坚持”,觉得你的坚持没有意义。但你相信,这就是机会,这就是使命,不管再难,你也有足够的理由和耐心走下去。因为自己的路只能靠自己走出来,最美的风景不是上天所赐,而由自己创造。因为有理想,因责任与使命而前行,我们才心怀希望,相信未来更精彩。


很多人已经习惯说“公益行业”如何如何,但其实公益不是行业,也不应该是行业。这是因为公益可融入各个行业,成为各个行业生态链中的一环,是构成个人社会生活系统的一个方面。比如环保NGO,应属于环保行业,是环保产品研发与生产企业之外的倡导或研究机构。助学、支教机构,则属于教育行业,是学校教育之外的社会资源支持机构。


公民教育的缺失或徒有其表,必然导致国民参与公共生活之能力低下,缺乏公共意识与精神,在参与建设“互害型社会”的同时深受其害。


在网络上以个人名义求助,钱款进入个人账户的行为,本质上与街头乞讨无异,不同于以利他为目的的慈善募捐。乞讨作为一种自由,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往往起因于未及时获得社会保障体系救助的贫困。但由于缺少第三方核实,捐助者易成为信息的弱势方——容易被欺骗、骚扰。故政府或网络平台有必要以制度规制。


看见他人的慈善行为不符合自己关注的方向,就横加指责,要求别人改变帮助对象,比如指责动物保护者:连人都吃不饱,还去管动物?忘记慈善的对象不只是贫困学生,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群体,还有动物。殊不知,如此狭隘的慈善观,正是对慈善的伤害。


“礼之所存,人心向善;礼之无存,人心不古。”今天我们时常感叹“道德滑坡”,如果人人都因此选择袖手旁观,不敢为善,我们只会离温暖和谐的理想社会更加遥远。做个好人,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依然应当是我们做人的底线与选择。愿天下善良的人们守望相助,同心协力,让恶无处遁形!请珍惜善良!


人心能否向善,在于礼。何为礼?在个人,为内在修养和素质;在社会,为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即良俗;在国家,为公正、平等、扬善抑恶之法,即公序。当礼崩乐坏,人心堕落,人人自危而互害,则善难行。


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需求与他人的苦难进行对比,迫使人们产生道德负罪感而参与慈善,如此有违慈善自发自愿的本意,以悲情绑架爱心的做法,正被普遍而无意识地运用。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也“病去如抽丝”,消除负面影响与习惯性质疑,并非易事,凡事都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果有公益机构宣扬自己“零成本”做公益,全部捐款用在公益项目上,那他要么是在撒谎,要么是有别人承担了成本。之所以如此宣称,无非是想在不知情的捐赠者面前提高自己的声誉,让公众误以为公益不需要付出成本,结果让其他公益机构暗吞苦水,阻滞了整个公益行业的透明化进程。


许多人自以为在做公益,其实做的是慈善,解决的只是个体的需求,即私益,并不涉及慈善对象背后社会问题的解决。但若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慈善对象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社会问题显然与多数人利益,即公共利益有关。解决社会问题,受益的肯定不是特定的个体,而是整个社会。所以说,公益与慈善是不同层面的东西,不能比较范围大小,也不存在谁源于谁的关系。二者共同的源头是对生命及世界的爱。


尊重多元价值观,绝不是藏污纳垢,而是尊重一切善。难题在于,如何透过纷繁辨别善?如何在行动中成就善?因此,爱与智慧的生长至关重要。


当我们把一些概念挂在嘴边时,并不代表我们真的理解了它们。如果还不够理解,甚至从没想过自己是否理解了,对自己所说的话就会缺乏责任,不完整、不正确的认知则会影响行动的方向和结果,导致他人的误解和不信任。但如果你能够使用反诘、辩证及归纳的方法,这些概念就会越来越清晰和完整。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催化和影响而形成,有些影响可能是负面的,有些则是正面的。比如劳模,道德模范,这些标杆人物最容易被自己和社会道德绑架,然后变得不堪重负,压力山大,最后身心俱疲,积劳成疾!尤其是那些在常人看来不可理解的、极端的自我牺牲式的利他行为,行善者自己放不下,停不下来,但却难以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效仿。很多时候,不是行善者病了,而是这个社会病了。如果有人来分担,为这些行善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则不至于令行善者陷于困顿。当行善者越孤独,越被排斥,越会强化他人不愿行善的倾向,坐实“好人没好报”的偏见。解决之道,便是发现并帮助这些行善者有尊严地行善,助其摆脱困境,体面而快乐、幸福而健康地生活,让大家看到:好人,真的有好报!如此,方以影响和带动更多人效仿之,加入行善者的行列,使守望相助、友爱和谐蔚然成风,人人都能从中受益。


除去你的误解,拓宽你的视野。

增长你的智慧,成就你的善行。

创建于2006年12月5日,由个人独立运营(无外来资助)的公益自媒体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最新的公益慈善动态,学习最实用的公益慈善知识和方法,进而理性参与、有效行善。


主编微信zhang_yixun

如果您喜欢本号推送的文章,可长按二维码打赏主编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支持【众筹公益传播官工资】项目

截止9月26日18时,已筹57388.80元(19%),捐款人数:905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