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光标曾恐吓多家媒体:写假新闻的记者必须杀掉

2016-09-22 公益慈善论坛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静雯

曾有一个都市报记者前去采访陈光标,采访快结束时,陈光标跟记者打赌,说自己十天内会上头条。几天后,陈光标“被联合国任命为世界首善”的消息出现在网络,记者称接到了陈的电话,问他“看到新闻没”。不过对于陈光标来说,欣喜走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此“联合国”是山寨的,陈本人也很尴尬地表示“可能是受骗了”。

一贯花式作秀的陈光标最善于利用媒体造势,但和媒体的“过节”也从来没断过。

陈光标最近再一次成为焦点,始于“切胃减肥”的传闻。他很快回应,切胃减肥完全是造谣,还在微博上“撒娇”说“又有居心叵测的人开始说‘标哥’坏话了”,声称要找个游泳池“晒身体”,证明身上没疤痕。

真正让陈光标闹心的当然不是“切胃”。9月20日,财新和网易分别推出报道,前者说陈刻假章、假捐款,名为“首善”实则“首骗”,后者揭露他堪忧的财务状况。“切胃”是网易报道中的一个小细节,因为被提到了标题里广为传播。

9月21日,陈光标通过微博宣布,这两篇报道存在多处虚假,公司已经着手起诉事宜,并将于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批驳证据。21日晚间,陈在微博转发了起诉财新传媒获立案的新闻报道。

这些年,媒体同行没少和陈光标扯出恩怨。2014年8月,媒体报道说陈光标在汶川地震中获利20亿,激得陈在微博直接喊出“写假新闻的记者必须杀掉”。这当然只是恼羞成怒之言,但是五年前,确实有过陈光标恐吓记者的消息曝出。

2011年5月,中国经营报记者叶文添在其认证微博上称,因为报道质疑陈光标慈善有假,他和诸多同事、同行的邮箱收到了死亡威胁和尸体照片,并且在网络上遭遇水军围攻。微博提及的知名财经记者赵何娟随后证实,收到了和叶等人一样的威胁邮件,并且已经报警立案。

上述质疑报道刊出后,陈光标先后两次通过电视节目回应质疑。第二档节目播出前,有记者称收到神秘短信,提醒收看节目。但陈本人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叶文添微博中提及的另一位同行、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陈磊在2010年采访陈光标时受到过恐吓,录音被保留,谈话中,陈光标反感记者的提问,说“你们怎么去采访的,何时去的,我都知道,包括住哪个宾馆,坐谁的车……”

不过,一向高调、渴望传播“善名”的陈光标,也不讳言媒体对自己的“意义”。2012年,旁听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他对记者说:“雷锋做好事写日记,我的区别是不写日记,你们媒体帮我写。昨天我捐了2000辆自行车,媒体就记录下来了。”2013年初,陈光标因为一篇评论文章,奖励了一个电视台编辑20万元现金。文章内容评论的是雾霾污染治理,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为陈光标“骑自行车戴绿帽子”的环保秀做了辩护。

多年以来,媒体不断质疑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活动,并试图揭开其背后晦暗不明的政商关系。随着迷离的是非被层层解剖、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崇尚“暴力慈善”的商人同媒体之间的撕扯恩怨,也必会逐渐落幕吧。

陈光标状告财新传媒侵权索赔100万 律师称法院已立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常活跃在舆论场上的“标哥”陈光标,近日再次被卷入舆论漩涡。9月20日,财新传媒旗下财新网刊发了《特稿|陈光标:“首善”还是“首骗”?》。今天(9月21日)下午,陈光标以侵害名誉权、荣誉权为由将财新传媒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目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已经立案。

据悉,在起诉书中,陈光标要求判令被告财新传媒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刊发对原告名誉权、荣誉权构成侵害的相关报道或言论;判令被告在相应的报刊、媒体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判令被告赔偿原告侵权损失人民币100万元;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记者从陈光标委托律师处获悉,21日下午,受陈光标委托,已经将起诉状递交南京秦淮区法院,法院也正式立案受理。


陈光标那些事,该由官方彻查给出定论

作者:伍里川 来源:现代快报

“中国首善”陈光标再次身陷舆论漩涡。

9月20日,两家媒体先后刊发长篇报道,披露业务重心转移到饮料和减肥产品之后的陈光标,并未能如愿顺利转型。因产品滞销,拖欠经销商百万欠款至今未归还;减肥食品项目尚在推进之际,他又与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陷入“到底谁在私刻公章”的纠纷之中,惊动警方介入调查……

回顾陈光标这么多年的种种所为,争议不断。对“首善”不乏褒奖,但伴随着的质疑声似乎从未中断。

9月21日,陈光标本人发布微博,称一些媒体道听途说、恶意诽谤、颠倒黑白,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有关批驳证据。

陈光标有此反应,非常正常。如果报道无误,陈光标本人事实上已经被逼到悬崖边。舆论对素来高调的陈光标越来越不利,还保持沉默,似乎不符合陈光标的风格。

只是,报道“起底”事例众多,加上多年来各种质疑的问题,不知道陈光标打算怎么一一“批驳”?

更具有爆炸性的是,媒体一一举例,指陈的发家离不开官商结合。这些事,有些“传说”已久,但一直缺乏权威结论。悠悠之口“单方”传播,当事人多数情况下不语,官方亦默然,当然也就不了了之。

当然,陈光标再解释、再辩驳,也只是一方之说。观察目下情势,对公众而言,陈光标的回应或许已不是最重要的,官方成立调查组全面介入调查才是迫要的。

以假章风波为例,陈光标又不是没有辩驳过。他给出的说法是自己并不知情,他是发现副总劣迹主动报案。但媒体采访该副总,副总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说法,称伪造公章、买刻章机是公司行为,负责的是陈光标,“这些公章除用于制造假证书,还用于制作假捐赠发票”。

可见,任由双方“隔空”争辩下去,似乎对于厘清真相没有实质性意义。唯有官方及早给出定论,才能消除各种猜测,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

今年8月,现代快报曾就此刊发社评《陈光标公司假章事件,该水落石出了》。目前来看,似乎相关方面的调查进度,远远满足不了公众对真相的渴求。

当然,官方调查不限于此,线索与“端倪”颇多。真相不能总是靠些不清晰的碎片来拼凑。媒体“披露”的陈光标的那些事,需要一个权威结论,陈光标是真的“中国首善”,还是如一些人所言的“首骗”,需要官方用调查真相来界定。缺乏权威结论的褒贬,无论对陈光标本人,还是对公众舆论,都是不严谨、不负责任的。

如果他没有问题,他确实是一个好慈善家,那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事实相反,也没那么可怕,只不过问题的大小应有界定,而不是仍由舆论发挥。

彻查与定论,对任何一方都是一种“解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