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的智慧公益是什么样,灵析和技术宅们是这样想的

2016-09-24 公益慈善论坛

9月24日,灵析携手技术、设计、商业、公益等各个领域各有专长的专业嘉宾,在第五届中国慈展会主办了一场分论坛。分论坛题为 “2020年的公益未来 —— 一场关于智慧公益的跨界对谈” 。来自 IBM、腾讯、随手记、中国扶贫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舒曼设计的六位嘉宾与灵析产品团队围绕技术、数据趋势,一同展望智慧公益未来。

在过去四年里,灵析为超过8000家公益机构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捐款人、志愿者、项目活动数据管理框架,使大量公益机构完成了从0到1的数据管理征程。然而,灵析团队技术负责人郭润苗也表示,相比起商业领域的颠覆型创新,新技术、大数据尚未对公益领域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一个更具颠覆性、想象力的 “智慧公益” 形态必然会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到来。


郭润苗认为,尽管智慧公益还是一个未被严格定义的新兴概念,“技术”、“创新”、“数据” 是智慧公益的三个关键词。技术可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公益团队效力。创新让公益形态不再拘泥于公益机构、个体志愿,产生截然不同的资源组织形式。数据能够让公益跨出公益圈,在全社会范围内以数据丈量善意。更智慧的公益能够对中国社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其他与会嘉宾分别从认知计算、产品设计、云端技术、数字艺术、人工智能的角度对公益发展进行了展望。


IBM 企业公民及企业责任负责人梁伟娜从大数据、认知计算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有效解决重要的社会问题。比如,在与深圳疾控中心合作中,双方共同开发的疾病分析与预测系统能够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同时,梁伟娜也介绍了“IBM公益机构数据行动路线图”概念,在“观察-洞察-预查”三个阶段中,IBM系统地为机构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支持。今年开始的“玩转公益数据”系列活动更是让企业志愿者通过 Watson Analytics 这款数据分析产品帮助机构切实解决公益组织的数据之困,让公益的数据未来提前到达我们身边。


作为一款成功商业产品的经营者,随手科技联合创始人焦义刚从产品需求调研、设计、制作的角度,讲述了随手记与免费午餐之间的透明公益合作详情,深入分析了公众和机构对财务透明的认知现状和困惑,重点阐述了随手记+公益的透明解决方案,系统地说明了怎样用精巧的产品设计成功打造机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随手做公益成为未来潮流。


腾讯云技术总监黄希彤认为未来公益是“用人工智能在云端处理大数据的公益”,他以技术人员的视角提出了未来公益的三要素:人工智能、云、大数据,并且他将这三要素分别与不同公益角度的结合,让与会伙伴看到了未来公益的无限可能性,同时,他认为未来公益的发展也离不开专业志愿者数量的提升,呼吁大家组成各领域的专业志愿队伍,共同促进公益越来越美好。


舒曼设计的王灵远作为一名知名设计师,从新媒体艺术的角度介绍了数据与品牌、时尚、建筑、艺术、装置、展览和音乐等结合能够产生怎样精美绝伦的作品,同时,他也坚信,未来的公益就是数据和公益结合,让数据引导公益的发展,让公益更有魅力。


数字人类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任珏博士通过对内陆、香港和荷兰三个公益个案的分析,提出了“人肉传感器”概念,以人为载体收集、整合定性数据进行定量转化,能够用于公益机构的社会价值影响力评估,更好的衡量公益机构的真实价值,她预测未来的公益就是大家都做社会价值影响大的事情,更好的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的效率。


在问答环节,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颜志涛也分享了对未来公益参与形式的看法。他认为人们未来会更多地在社区中参与到公益中去,不仅仅是献爱心,而是也能够从中获益。同时,电子支付、社交媒体、数据正在影响着公益的参与方式,让公益更可信。


尽管前路漫漫,一个更加“智慧”的,由新技术与大数据驱动的公益未来必然会出现。在论坛,灵析团队也正式宣布成立 “智慧公益基金”。该专项基金托管于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基金款项将应用于动员跨界资源,共同贡献于智慧公益氛围的营造。在许许多多人的努力之下,智慧公益,将是每一个人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