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互联网慈善需要“大数据”

2017-03-06 公益慈善论坛

今年两会,互联网慈善成为众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中国致公党中央就此提交提案,提出出台网络募捐的相关法规及实施细则、形成监管合力、加强网络募捐平台动态监管等五条建议。

玩微信的人都会发现,如今在朋友圈求助的人越来越多,亲戚的朋友、同事的同学、同学的同事,各种求捐款、求转发的事情此起彼伏,让我们的同情心忽起忽落,纠结在真假难辨、帮或不帮的矛盾中。

就像致公党中央“规范网络募捐”提案起草者温晓芳所说,“互联网慈善”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它肯定有很多优点,比如说效率高、传播速度快等等,可以让一些真正急需帮助的人很快获得善款。但是,以往的一些案例又让我们不得不心生警惕。现在看来,网上的求助、募捐往往分为三类,一类是完全属实,一类是完全虚假,还有一类则是半真半假。

比如说2015年9月,安徽一女子在男友的养狗场内被咬伤,为了筹措治疗费用,男友张某编造出了女友下班回家时为救女童被狗咬伤的“见义勇为事迹”,这就纯属诈骗,所以张某最终被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再比如罗一笑事件,孩子生病是真实的,但是她家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像网友最初所想象的那样,而且罗一笑参加了医保,治病报销的比例并不低。

面对完全虚假的网络诈捐倒还好说,只要公安机关出手调查,真相就会浮出水面,始作俑者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半真半假的情况,有时就会陷入“灰色地带”的泥沼。此外,即便求助者所说的情况完全属实,募集的善款看病之后若有剩余,其归属也容易引发争议。

如果这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妥善解决,长此以往人们的同情心和善心就难免透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会被“误伤”,而互联网慈善也有可能因此走上穷途末路。因此,出台网络募捐的相关法规及实施细则,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确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在致公党中央的提案当中,建议加强对网络募捐平台的动态监管,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一点可以说很有意义。

以往,我们在很多领域的监管其实都只是一种“审批”,仅仅侧重于事前规范。但是要真正确保事情向既定目标发展,事前、事中、事后的环节就缺一不可。对于网络慈善来说,事前我们需要知道求助者是不是真的身陷困境,事中我们需要知道善款是不是都得到了善用,事后我们需要知道善款有没有“余额”,余下的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处置。

监管“闭环”看上去难度颇大,但事实上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真要做起来却并不一定有多困难。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很多关于大数据的段子听上去都有点“吓人”,比如某些商家能从网络大数据中知道你的家庭住址、几房几厅、开什么车、健康状况,甚至衣服尺码……实际上,虽然这些段子太夸张而且涉嫌侵犯隐私,但在网络慈善方面,让大数据发挥作用却恰逢其时。

一方面,有多少存款、几套房、几辆车等等在一般情况下属于个人隐私,但是一个人倘若向大家伸手求助,那么我们就有理由了解其财产状况,他也必须因为自己的求助行为出让一部分的隐私权。另一方面,让大数据发挥作用,并不等同于无节制地“人肉搜索”,而是需要网络平台和相关部门来牵头,在弄清楚求助者经济状况的同时,又不会过分地泄露其他隐私。

总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慈善的整个过程中,从求助信息的真伪到善款的用途,都需要接受监督。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去把互联网慈善管得太死,让其失去高效、快速的优点。我们期待着,在两会期间,致公党的相关提案可以引发充分讨论,从而最终出台一个完善、合宜的网络募捐法规及其实施细则。

来源:法制晚报 评论员 庞岚


关注公益慈善论坛,一起学行善!

微信公众号:loongzone2006

戳一戳,涨姿势!

理解公益&慈善 | 公益=免费? | “不做”之公益

基金会 | 专项基金 | 基金会捐赠类型 

扫盲:NGO、NPO、社会组织、社会企业

公益人什么样 | 为何会被误解

 看清这些问题再入 | NGO求职指南

鉴别虚假爱心信息 |  识别骗子

如何行善 | 行善的最高境界 | 行善有道 

 志愿者 | 志愿精神  | 怎么做志愿者

 工作原则 | 被误读 | 被人骂 

如何选择NGO | 白岩松谈志愿服务 

风险防范 | 管理误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