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什么"女德",不过是教人苟且

2017-05-28 公益慈善论坛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静雯

本周谁最火?丁璇。这个四处宣扬“女德”的“专家”,把广大现代女性都给气坏了。

自行体会一下,一个面相还算亲切的老阿姨,声情并茂地教育你,衣着暴露容易得病,克父母克丈夫克子孙,经常挨打的妻子不容易闹病,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走进伪科学”的节目录制现场。看到“贞操是最好的嫁妆”的时候,我不由得瞅了一眼日历:没错,现在是2017年。早在1917年的时候,有识之士就开始批判这些封建糟粕了,一百年后怎么又回到原地了?

无独有偶。电视剧《欢乐颂2》炒起了一个古董一般的话题,“处女情结”。这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造成了深入灵魂的惊吓。毕竟,我辈提起都市剧,首先想到的是《欲望都市》、《破产姐妹》,提起婚前性行为,默认的道理是“不同居就结婚,这婚也结得太草率了”。可描写当代上海女性情感故事的电视剧,竟安排一个年轻的姑娘,哭着承认婚前性行为是“污点”,太穿越了。

有好些朋友建议我说说“女德”、“处女情结”的话题,起初我是抗拒的。在我刚识字、刚开始渴望读书的年纪里,曾有一次好奇地拿起新华书店里的《女儿经》翻阅,当即遭到了娘亲的喝止。二十多年前,三线小城的家庭教育都知道抗拒的封建糟粕,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丁璇极有可能是真诚的,她也许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讲的那些,真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老阿姨愚昧保守,稍微明白点的人,只会对她一笑而过。可把她奉为座上宾的,都是些体面的单位。我看到一篇报道,记录她给某网站员工讲座,“讲座还涉及诸如旺夫、积德等看似迷信的理论,但通过丁璇的讲述,这些理论变为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引起在场人员的共鸣”。

除了丁璇的讲座,前两年还流行过一阵“女德班”。最著名的“女德班”,还总结出了十六字的“四项基本原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听起来很令人发指吧?可那些女德班,却很有些市场,被依法叫停后,甚至还有学员悲伤喊冤。

丁阿姨和“女德班”的言论都是粗鄙的,但好些精致化了的“丁氏思维”,却更隐蔽、更鬼祟地出没在社会生活中,与活跃在讲台上的丁璇们“相望于江湖”。比如有一家法院公开宣称,抽烟喝酒的女孩子更容易遭到性侵,有些受害人被强奸,是因为“性观念开放”,被挑逗之后没有第一时间保护自己,100多起案例的数据能证明这些观点。在摆事实讲道理的皮相之下,明里暗里指责受害者“不洁”,好些人却还不自觉地给他们点赞呢。“女德”的幽灵,可不止飘荡在开倒车的讲习课里。

这些天人们对“女德”的热烈谈论,让我不由得想起两个曾经的新闻主角,一个是郜艳敏,另一个是马泮艳。

郜艳敏十八岁时被卖到河北的大山深处,被迫嫁给一个羊倌,受尽丈夫的虐待。好不容易与家人相见,却被家人劝“认命”,回到了给她带去屈辱的大山,生儿育女,忍辱负重,留在大山里,做了多年的代课老师。

马泮艳从小失去双亲,12岁时就被伯父“嫁给”29岁的成年人,遭到性侵和殴打,第一次怀孕时还未满14岁。期间她不断逃跑,直到十多年后的2016年,才结束了她带有原罪的婚姻。

留在大山的郜艳敏,因为对当地教育事业的贡献而被歌颂,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成为新闻人物后,她却因为村里的流言蜚语备受煎熬,有人说,她贪污了外界“捐给村子的捐款”,还有人说,她宣扬村子贫穷落后,“搞得女人都不愿意嫁到这里来了”。而不断反抗的马泮艳,尚未讨回她的公道,又因为在微博替自己生病的孩子发起众筹而被指戳“骗捐”。

对两个新闻当事人的“赞颂”或者指戳,都逃不过两个词,“顺从”和“忍耐”。被歌颂,是因为屈从于现实的苦难,隐忍奉献;被质疑、被中伤,无非是因为表现得不够隐忍,不够顺从。这跟丁璇们的“女德”还真是一卦的。丁阿姨那些奇葩的言论,一句话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他人欺辱你,社会歧视你,你顺着就是了,忍一忍,世界和平。最劣质的鸡汤,都不敢这么煲的。

郜艳敏和马泮艳的悲惨经历,当然只是极端的个例,可你没法不承认,即便在平权运动已经初具声势的今日,女性在公私生活中仍旧面临诸多困境,来自职场和家庭的压力和潜在伤害,时常悬在头上,更不要说来自社会舆论的偏见和歧视了,比如“处女情结”和“荡妇羞辱”阴魂不散,再比如,女博士已经赫然成了“第三种人”,仿佛全社会都在操心她们嫁不出去。年龄也是问题。一旦迈入三十岁,女人仿佛就“掉价”了一般。二流日剧《东京白日梦女》讲得就很露骨:三个三十多岁的闺蜜结伴去约会餐厅吃饭,结果没有男士愿意和她们同桌,因为不管是三十多、四十多甚至五十多岁的男人,都只想和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共进晚餐。中国社会或许没有日本那么男权主义,但这一点,估计中国女人心有戚戚。

“顺从”和“忍耐”,其实是以困境“解决方案”的面目出现的。忍受不幸的婚姻,顺从动武的男人,于是家庭就稳定和谐了;自己“守住底线”,就不怕男朋友嫌弃你“不是处女”了;智商太高、太优秀,会让直男癌们自卑?放弃追求学业和事业,不再挑三拣四,早点把自己嫁掉,一切迎刃而解。

总之,女人的困境,都要诉诸女人自己的“反思”和改变,和男权主义者们的欺压毫无关系。当然了,这一切价值观和方法论,都要小心包裹在“自尊自爱”这样的泛道德概念下,这才让貌似做公益的丁璇们有了价值背书,也让那些“女德班”们找到了捞钱的凭据。

但是太显而易见了,“顺从”和“忍耐”,哪里是什么解决方案,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催眠,是对社会丑陋一面的苟且。苟且之下的“自尊”,恰是零自尊。而且,敲黑板,这已经是2017年了,女人早就被鼓励独立自主了,女性权益早就写进了法律,女人并不是没有选择。这时候还宣扬苟且,就不仅low,而且良心也让人怀疑了。

“女德”这个概念本身,就极有可能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伪命题。“德”如果还分男女,那良心分不分男女?



警惕披美德外衣的“恶德”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刘百淞

最近,一些涉及“民间女德班”的视频充斥在互联网上,引发舆论争议。网友对某些“女德讲师”产生种种质疑,诸如“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的荒诞说法,令人大跌眼镜。难道这就是“民间女德班”声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不是!这些“民间女德班”和“女德讲师”传播的不是中华传统美德,而是封建迷信;不是养生知识,而是戕害身心健康的歪理邪说;不是美德,而是“恶德”。

“恶德”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不良的品德,集中表现为巧言令色、危言耸听,占据道德高地对普通人进行误导、干扰甚至控制,从而实现某种特殊目的。“恶德”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迷惑性和煽动性,极易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过程中,要警惕“恶德”披上华丽的外衣,混淆视听,传播封建迷信,扭曲公众的“三观”。

或许,有些人误以为这些“民间女德班”和“女德讲师”从属于儒家。其实不然。他们不过袭取儒学的只鳞片爪,借以吸引公众,博取好感,扩大活动范围。他们与“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价值诉求背道而驰。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们面临不同的文化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有些人对自己的归宿感产生了困惑,对幸福人生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伦理道德的困境感到无能为力。有些人感叹,传统社会推崇的“琴瑟和谐”“相敬如宾”“尔侬我侬”似乎成为稀罕物,夫妻之间“比翼鸟”“连理枝”“并头莲”的关系好像成了奢侈品。

于是,有人祭起“重估一切价值”的大旗,鼓吹道德相对主义,摒弃道德的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此诚所谓“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加剧社会撕裂,为各种腐朽势力的抬头埋下伏笔。

只有覃思敏求,探寻道德的历史发展轨迹,对现阶段的“道德危机”展开反思,才能从中寻找到化解的有效方案。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的信念,使每一个行业都能涌现出率身垂范的道德楷模,示范带动,汇流成海。

我们应该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优秀价值观念,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准确无误地理解和诠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的时代价值。

莫让“恶德”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酵头,这是追根溯源,防微杜渐;激活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化育人心,净化社会风气,这是与时偕行,讲好中国故事,开启美好未来的大手笔。对此,我们责无旁贷。


拒绝浮躁,不再肤浅;沉下心来思考,迈开双脚行动,公益路上愿您与智慧同行。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益慈善论坛(微信号:loongzone2006),一起学行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