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骗之后,我们更应该聪明地行善,而不是拒绝行善

2016-03-28 公益慈善论坛

【主编说】常有人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但如果只有善良,而无聪明,结果可能是杯具!所以,没有聪明的善良,行之不远;没有善良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善良与聪明,同行才能走远!

被骗,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骗之后,不知自省反思,忽视自己的责任,却一味地怪罪坏人可恶、世风日下,并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捐钱了,再也不相信任何公益组织了。虽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骗子作恶,终究逃不过世间因果、良心与法律的制裁。但最可怕的事,莫过于因为这世上有坏人,你便决定不再做一个好人,拒绝行善,也不再相信这世上还有好人,于是选择了冷漠与逃避,让无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陷于无助与绝望。哀,莫大于心死。你的心,不是被骗子气死的,而是死于你的恐惧与无知。

正因为世上有坏人,我们更要好好地做一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好人!一个有智慧、有勇气的好人!与君共勉!(via公益慈善论坛主编 张以勋)

“宁可被骗也要做好事”是可贵的慈善自觉

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堂吉伟德(职员)



3月26日,@李小璐Super璐 发博称为白血病儿网帖转发汇钱后,对方竟失联。记者获悉,骗子@希望盼望宝宝康复 所用信息为四川德阳苗女士的遭遇,苗女士宝宝重病半年多,治疗费告急才在网上发帖求助,不料遭骗子盗用!……贾乃亮也在微博回复并安慰她(李小璐)道:“宁可被骗了,也要继续把好事做下去,好心一定会有好报,你今天最美丽。”(《华西都市报》3月27日

民间捐款的隐患就在于,由于无法有效鉴别真假,公众很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诱导,并被别有用心者骗捐。演员李小璐的遭遇恰就在此,也让民间慈善的风险暴露无疑。骗子盗用别人的信息骗捐,只是民间慈善潜在的成本之一。在受骗之后,依然有“宁可被骗,也要继续把好事做下去”的坚定信念,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公共良心,也是个体应具有的慈善素养。

不管在哪里,骗与被骗都始终存在,但做不做好事,行不行善举,跟被骗与否之间,其实没有绝对的关联。怕被骗也不应成为拒绝做好事、行善举的理由,否则过于顾虑小概率的风险,而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甚至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存在善念和善举,社会风气也不会得到好转,个体在处于困境之后,难以得到别人的帮助。相比于捐款被骗的成本来说,“不行动”和“不参与”的保护性禁锢,才是最难以承受的社会代价和个体成本。

被骗之后,还有相应的纠错机制,比如冷结账号的技术处理,警方调查的执法干预,都可以让事态出现转变,并依法惩罚作恶者还社会以正义。若是骗子肆意横行,致使好人不行善举,也就意味着善意将会被冻结,社会道德会因此而滑坡。比如现实中,一系列的讹诈事件出现后,很多人在“老人变坏了”的调侃中,变得麻木与冷漠,由此导致了诸多“错过救治时间而死亡”的悲剧。更让人害怕的是,社会不再信奉 “那怕流泪也要把好事干下去”的认知底线,转而支持“从此再也不扶人”的价值判断。

其实,检验一个人的慈善素养,不在于其捐款的数量多少、金额大小,而在于无论经历了多少波折、付出了多少代价,都能做到初心不改,恒守信念,坚持救人于难。自然,一个社会道德的成色,同样取决于个体慈善信念的合成,只有当所有的人都具有“宁可被骗,也要坚守”的行为自觉,才能让社会道德得到巩固和升华。

也正是因为此,很多网友才在评论中提道,贾乃亮在微博中的“宁可被骗,也要继续把好事做下去”话,说出了公众的呼声,也把为什么做好事、行善举的意义,进行了精准的解释。因为除了“好人必定有好报”的传统价值观之外,还有“今天你最美丽”的个体褒奖。善举的价值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与鼓励,这便是对慈善最大的促进与激发。因而,受骗的当事人要有“不怕被骗”的道德信念,社会公众同样要有不吝掌声的价值认同。尤其是,在我们劝自己甚至别人“做好事要留心”之时,如何不让“风险顾忌”而冻结了自己的慈善品质,应成为“李小璐遭骗捐”所带来的公共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