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班看这些UP主,怎么能算摸鱼呢?

沧希 哔哩哔哩 2023-01-09



“为什么我很优秀,但就是得不到重用?”


“所在行业不景气,要不要转行?”


“到底能不能和同事做朋友?”


“新人工作,如何不被发现是职场小白?”



在B站的职业职场板块,每天都有许多人,交流着与工作有关的困惑。


那些在B站一路高考、考研走过来的年轻人,终于摇身一变成了打工人,开始为找工作面试发愁。


还好有一群已经上岸了的职场前辈UP主,他们将自己的血泪经验整理成攻略,用视频普渡着无数菜鸟打工人。



这些经验或许有些标题党,什么“人生真相”“趁早知道”这样的标签看起来太过扎眼。


但UP主们总结出的观点,都是自己亲身踩过的坑,句句是肺腑之言。


比如,许多实习阶段或刚入职场的朋友很关心,到底要不要为了融入集体去迎合同事的喜好?


二本毕业逆袭,在互联网从事内容运营多年的UP主@姜Dora在此 就为25岁的职场人分享了她的职场感悟:


“比起学会经营职场关系,学会经营自己更重要。”


姜Dora坦承自己20出头时,是个非常严重的讨好型人格。为了和同事们搞好关系,会帮别人点奶茶、拿快递,如果别人的外表有一点变化,她就会第一时间送上自己的夸奖。



但久而久之,她才发现在职场上活得特别累,其实被人尊重比被人喜欢更重要。


别人如何对待你,往往不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而取决于你创造了什么价值。


她告诉看视频的职场新人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才是职场中最好的生存方式,你不需要去讨好所有人。”


资深职场UP主@鹅姐职场 是一位前顶级快消管培、互联网公司增长总监,B站粉丝33万,面试过上百人,很多应届生都会从她的面试分享中汲取经验。


她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视频是“我32岁才明白的6个人生真相,关于工作、社交和自我成长”。


鹅姐给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扎了不少人的心。


“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要全面发展。但这个社会通常奖励的是,有某个技能特别出众的人。”



鹅姐拿鬼畜区重要原料、小米创始人雷军为例,他的英语是任何一个211大学生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嘲弄一番的,但是他的英语水平却没有阻碍他的社会财富积累。


因为商业认知能力足够强,英语差反而成了一种正面特色,使他整个人更萌,和大众更有亲切感了。



@老蒋巨靠谱 则在34岁之际,为那些正在饱受职场上下级关系困扰的朋友,分享了他认为很重要的一条认知:“把无法改变的人为因素,当作客观环境看待。”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成年人身上的大多数特质,都是你无能为力去改变的。


你能做的,仅仅是针对他的行为特性,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比如你的领导身上有某个缺点,比起抱怨,更好的方式是反问自己“到底能不能忍受他的缺点”。如果能忍受,就积极地去应对,如果不能的话,就重新找份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减少内耗。


虽然“听过很多道理,依旧有可能过不好这一生”,但UP主的金玉良言,真的帮助不少人走出了认知误区,建立更明确的目标。



除了这些宏观的职场观点指引,还有一些职场UP主,一直在做着更为垂直的经验分享。


比如有些才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还没等深入了解一个领域,就在脑海中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面对这些跃跃欲试的朋友,UP主@进击的沈帅波 往往会冷静地浇下一盆凉水,同时帮人避开大坑。


他的频道就像是一台幻想粉碎机,一直专注于创业干货诚意放送。


360行,行行都能给你讲一个破产的真实故事,“反向劝退”了不少头脑发热的创业者。



比如一期讲烧烤创业失败的视频里,他讲到有朋友还没开始经营,就买了十几万的设备。


朋友重金投设备的本意,当然是想提升产品质量,继而把品牌做大做强。


但现实是,这些设备80%实际都派不上用场,还直接导致了店铺因资金不足而遗憾倒闭。


@进击的沈帅波  用一句话调侃这种失败的根源,就是“差生文具多”。



他用讲故事的方式,每天分享一个破产小妙招,让粉丝们看他的视频时,总像看相声一样笑个不停。


比起成功者们的演说,这些失败者的经验,似乎也更适配于想创业的普通人。



那如果你已经顺利地成为了一枚打工人,发掘自己的职场舒适区,就成了一件要紧事。


UP主@王一快 就用两条视频分享了自己的“职场摸鱼术”


很多刚入职场的朋友会觉得,把活赶紧干完,剩下的时间就是自己的了。但是王一快用自己16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大家,“活儿是干不完的”。


如果把职场比作战场的话,那么在不开战的时候,人就需要躲到掩体里面去,也就是稍微摸鱼养精蓄锐一下。



那什么是掩体呢?


比如你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工作之余发信息和对方吐吐槽,说说心里话,就能让心情愉悦起来。


或者某个工作日早点下班,暂时地不去想工作的事情,去打羽毛球、喝杯酒、冲个热水澡,人就能回血了。


这样做,就是用合适的方式拥有持续战斗力,不让自己积怨,能有个放松的心态去面对工作。


看完了以上UP主们的干货经验贴,可能应届生读者们会觉得,工作好吓人,怎么有这么多麻烦事要去思考呢?


但其实大家面对工作,不用太过焦虑。


最近就有一条这样的视频突然在B站火了起来,UP主@啊咧啊咧啊哈哈 和大学室友分享了两个人毕业5年之后依然“没什么大出息”的经历。截至目前,这条视频已经被播放了340多万次。


两个女孩都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2017届,UP主毕业五年存款5000,室友读研毕业后,上一份工作是在火锅店打扫卫生。



两个人虽然貌似过上了一种高开低走的人生,但在视频里完全没有愁眉苦脸,一个为了考研努力着,另一个想好好学画画。



17分钟,她们的笑容直接治好了网友们的精神内耗。


从去年3月,UP主@全嘻嘻 也找到了自己北大读书时两位宿舍室友@是宇弦啊@世中刚刚好 ,进行了一番不做定论的成长经验分享。


北大毕业阔别十年之后,三个女生又坐在了一起,喝着红酒,聊起了十年来的工作经历。


这期视频,一度上了B站热搜榜首,播放量270多万,引发关注与热议。



这场细致入微的对谈,并不摆出成功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呈现出不同的人生选择之下,殊途同归的面向。


同一个宿舍走出来的三个女孩,毕业后分别选择了外企、国企和创业公司。


她们的履历中不乏兜兜转转的经历,比如换行业、换城市、工作停滞。北大是她们人生的高峰之一,但同时也必须接受自己的普通,与自己和解。



UP主@全嘻嘻 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最后悔的就是期间做了七八份实习,盲目地加入了很多社团。


这些实习和社团她并不喜欢,但当时太着急了。如果让她现在再选择一次的话,她只会加入一个社团,那就是跳舞社团。



而且由于当时极度追求效率,全嘻嘻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消化扎实的知识。


等到工作后,她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看待世界的角度。而她现在的媒体工作,越走到后面,越需要的是人文社科的积淀。


至于怎么使用摄像机、怎么PS、怎么做表格这些技能,其实走上工作岗位再学也来得及。


@世中刚刚好 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是国企。


在确定的规则体系之下,她感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安全感,休4个月的产假也没有关系。大概这就是别人口中“上岸”的感觉。


但做了六年这份工作后,她发现其实自己对于“不确定性”也有内在需求,于是离开了当时的岗位。


右一:世中


@是宇弦啊 的大多数人生选择则以兴趣为导向。


她从商学院毕业,之后陆续跳了三个行业,分别是航空制造业、汽车行业和法律服务。


她曾经gap year一年,日常是看书、在B站发读书视频、买菜做饭,同时做一点翻译的临时工。


享受“废柴”时光的日子里,身边的至亲都会说她在浪费时间,但是她却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状态,“别人所谓的巅峰不是我认为的巅峰”。



直到现在,“女生宿舍对谈”系列已经更新了12期,有情感支撑的真诚分享,启发了很多职场新人去观照自身。


她们都有遗憾,也都走过一些弯路。但彼此不做过多的评判,只是毫无保留的呈现出一段段经历。


很多看了标题不经意点进来的网友,体会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在女生宿舍系列之外,@全嘻嘻 经常会与各个行业的从业者进行对谈,分享着或“卷”或“松弛”的人生感悟。


其中有一期视频,@全嘻嘻 和一位回老家当幼儿园老师的老同学@吕太太太阳 对谈了一次。


这期视频,引发了很多观众对于“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的思考。


吕太阳曾经在迪拜、香港、北京很多城市都工作过,也拿过3万的月薪。但当时的她并没有太多的成长感。


直到偶然去幼儿园观察的一次经历,让她发现原来和小孩子相处,对她来说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


于是吕太阳走入了一个和之前工作毫不相关的领域,回长沙开了一家幼儿园。



或许什么是好的工作,赚多少钱才能幸福,本就没有统一的答案。


不必为了他人眼光做自己不热爱的工作,甚至UP主们的职场干货,也只是为了让你听到另一种声音,从而更好地做出遵从本心的选择。


毕竟生活不是为了工作,工作却从来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作者  |  沧希

编辑  |  worthend

         运营  |  米油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