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儿肠炎,四逆汤与白头翁汤之区别

2017-01-18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21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四逆汤与白头翁汤,皆出金匮要略痢疾门。前者为辛热药,治寒痢;后者为苦寒药,治热痢。寒热之别,悬若云泥,中医临床家必须铭记也。”(编辑/张亚娟)

小儿肠炎,四逆汤与白头翁汤之区别

作者/朱木通


男,9个月。当六个月时,患急性肠炎,发热下痢,日夜十余行,历经各小儿科医生,大抵以氯霉素、盐水注射而已。然而下痢不稍差。但荏苒三月余,热已退,下痢依然,而日渐衰弱、苍白,乃名之慢性肠炎。


原来其父本籍丰原,随父母来嘉居住,在故乡祖父亦为中医,闻讯乃付来处方一剂,函命其依法服用,据云是白头翁汤加槟榔、诃子。配药服用,向晚服初煎,须臾下痢更甚,据说约一小时下痢十余行,至晚上九时左右,不计其数。此时举家恐惶,不知所措,嗣由同事之介绍请我往诊。患儿衰弱之甚,苍白中呈浮肿。腹膨满,微热,口渴,下痢粘液便,尿多而白,手足厥冷,脉微细。对此证,我认为是「少阴利」,应用四逆辈之附子、干姜,反以苦寒白头翁、黄连、黄柏之白头翁汤,所以适得其反,宜其下痢更甚也。用「四逆辈」之茯苓四逆汤。


是夜十时左右服药,旋睡去。翌日全日排有形便共四次。第二日原方,排正常便二次,身体同复暖和,活泼。第三日依然用原方,于是痊愈停药。共计仅服三帖。


按:四逆汤与白头翁汤,皆出《金匮要略》痢疾门。前者为辛热药,治寒痢;后者为苦寒药,治热痢。寒热之别,悬若云泥,中医临床家必须铭记也。此例始误于长期使用氯霉素,由阳证而成为阴证,衰弱。最后以一剂白头翁汤,几乎不可收。不过,其祖父所以拟此方者,只凭传闻而已,所谓“隔海问病”,情有可原。仲师曰:“问不厌其详”,盖戒其不可轻易拟方也。


I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中医廿五年》,学苑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木通。编辑/张亚娟,校对/战士徐、杨秀国。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灵兰中医App】已更新到1.3.5版本,新增了“留言”和“音频定时”功能。看文章想留评,听音频自动关,那就赶紧升级新版本吧。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下载,也可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灵兰中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