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坂茂搭建尼泊尔震后住宅 米兰世博会正在进行中丨AC建筑周报0511

2015-05-11 周源 AC建筑创作




坂茂:纸制永久住宅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米兰世博会:美国馆 米兰世博会:阿联酋馆 皮亚诺美国第一座住宅 盒子=家


坂茂:纸制永久住宅


© Kartikeya Shodhan


坂茂是一个极度热心于利用建筑手段改善贫困和遭受天灾人祸地区人民生活条件的建筑师——或者换句话说,他是个救灾老手。


从1994年在卢旺达开始他的第一个应急建筑项目以来,坂茂的低成本住宅已经出现了从日本神户地震现场到斯里兰卡海啸灾区、汶川地震灾区、意大利地震灾区等许多急需住宅的地方。


比如上图中就是坂茂在印度建造的纸制永久住宅。尼泊尔大地震刚过去两周,坂茂便联合日本“志愿建筑师联网”开启了一个三步方案:首先向灾区输送一批塑料布制作的易搭建帐篷,在几个月后再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搭建一批临时住房。最后,坂茂还将同日本青年建筑师一起为尼泊尔受灾群众搭建一批永久住房。详情可见:http://www.shigerubanarchitects.com/works/2015_nepal_earthquake/index.html


人道主义关怀,这是坂茂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坂茂那擅长轻质可回收材料的建筑风格,其实更像是从近30年救灾建筑建造工作中磨练出的手法。而低价格,却有相当高的质量,这更像是出于一个建筑师的良心。



坂茂在成都的临时小学© Li Jun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 Sergio Grazia


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了。它的主题被定为“希望的田野”,由清华大学Studio Link-Arc联合设计,意在探讨和展示一种自然与城市共存的和谐。具体实现起来,则是在场馆内外都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手段展示一种大片田野上金黄麦浪翻滚、而轻盈的建筑就飘在上面的意象——虽然最后设计中的麦田被换成了菊花,但远看依旧有几分意境。


屋顶结构虽然看起来复杂,实际上则是采用了古老的抬梁结构的设计思路,利用现代设计手法重新演绎了一下。另外覆盖在屋顶上的竹板也不免勾起人们心中的农业情怀,与主题相得益彰。


© Sergio Grazia


同时这些错落的竹板也有效地遮挡了强烈的阳光。


米兰世博会:美国馆

© Saverio Lombardi Vallauri


而同样作为农业主题,美国馆看起来就俗气多了。“美国食物2.0”,听起来甚至像个快餐厅。实际上这个主题关心的是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它的建筑内部只有一条笔直的通路,以及一只用作论坛的玻璃盒子。一面墙上做满了垂直绿化,凑近一看,居然全是蔬菜。


米兰世博会:阿联酋馆

© Foster + Partners


福斯特事务所则为阿联酋馆做了一道狭长的峡谷——12米高,140米长的弯曲墙面除了给参观者独特的空间感受以外,也探讨了如何用建筑自身的影子作为手段进行节能的可能性。另外这整座场馆都是按照LEED标准建造的被动式建筑。只是“节能”这个题目被以石油输出作为经济支柱的国家提出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谷歌新总部


© Google /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BIG海德维克联合设计的谷歌新总部上周收到一个巨大打击——出于多方面考虑,甚至可能大多是基于建筑设计本身是否给城市带来积极影响的考虑,山景城议会将收回给谷歌的四分之三土地面积,用来给LinkedIn以及他们的一组荷兰建筑师建造新总部。这将导致谷歌野心勃勃的四座玻璃建筑最终只有一座能建起来。


另外根据之前的消息,谷歌将在新总部建设中大量采用机器人技术,在节省人工的同时也展现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不知道这是不是山景城管理者们不满的原因之一,毕竟在很多地方,创造就业机会远比使用高科技更重要。


皮亚诺美国第一座住宅


© Paul Clemence


根据纽约时报的消息,伦佐·皮亚诺在美国的第一座住宅设计已经完工了。这座位于南曼哈顿的高层公寓包括近三万平方米的住宅面积,同时还包括了一些诸如自动停车系统之类的高科技。至于它的外表,这里不做评述。


p.s. 【渐渐见见:伦佐·皮亚诺建筑展】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AC微信也推出了相关图文,回复“皮亚诺”获取


盒子=家


© Juust


总有些人隔上几个月就要搬一次家。有些是工作要求,有些则是选择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身边的东西大多轻便紧凑而且数量有限,甚至考虑到有时候搬家会很突然,那么手边总得有些东西是能迅速搬出屋子,运到下一个目的地,然后快速展开就能支撑起一个舒服的居住环境的。JUUST事务所设计了这样一只模块化的箱子,用木头和金属制造,外表看起来很漂亮。



展开之后,则是一套必要的家具,包括床,书架,书桌和椅子,甚至还有一辆自行车。其实想想,基本的舒适生活也并不需要更多东西。多出来的只是无尽的欲望而已。



专栏作者:周源



AC建筑创作微信号:archicreation

值班AC君:杏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AC文章总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