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博手记:我为什么喜欢这6座国家馆丨AC现场

2015-07-10 沈小毛 AC建筑创作


随着2015年暑假的到来,已经开幕两个月的米兰世博会即将迎来热闹的高潮,AC君也有幸融入人流观察体验,为大家带来第一手的详细报道。


在上一篇世博手记 理想与现实之间 里,我们记叙了米兰世博会整体规划的实地感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天我们来谈谈国家馆。


我们可以有很多理由对世博展馆这类“建筑”不屑一顾,因为它们只为了被围观而短命的存在,却又要消耗人力和资源;因为它们不承载日常生活和城市功能,而不具真实性。甚至,如果你要去意大利旅行,我会建议你多花时间去博物馆、历史街区或者集市上观察体验,而不是去世博会走马观花。


但站在建筑师的角度,我们总要保有一种面对现实的行动力,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你如何在一片无根的浮萍上,建造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


自从世博会有“主题”以来,国家馆与世博主题、规划之间大致纠结于两种问题:

  • 通过世博会这一平台展现国家形象,还是展示一个国家对某个问题的认识?

  • 用国家馆建筑表现主题,还是通过展览本身表现主题?




接下来聊到的6座国家馆——巴西馆、德国馆、法国馆、英国馆、奥地利馆和斯洛文尼亚馆,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之所以还要写它们,是因为通过现场体验和资料查阅,它们让我明白了何为一座好的国家馆。


先来看看这6座场馆在世博会地图上的分布:



不难发现国家馆场地规模和形状有三种:

  • 一字型,如英国馆奥地利馆的场地;

  • 勺子型,如法国馆德国馆的场地;

  • 一点点型,前面一种的“勺子柄”处。此类型一般面积太小,很难成势,略过不表。但只有一个例外,就是位于世博主轴最末端的爱沙尼亚馆。不知是跟邻居俄罗斯馆商量好了还是心有默契,两座建筑都采用了巨型悬挑,一前一后,一个是夸张的镜面,一个是朴素的木质。相信这“成双成对”是吸引很多人走到世博轴末端的动力。不过,相比于爱沙尼亚馆“盒子”和“秋千”组成的上上下下的丰富空间,战斗民族的“尖刀”当做巨型雕塑来欣赏就好。



▲ 爱沙尼亚馆和邻居俄罗斯馆


▲ 俄罗斯馆



▲ 爱沙尼亚馆 ©比利白


说回一字型和勺子型,两者在狭长的本质上并无差别,此番世博会规划所形成的场地限制(包括狭长和与世博轴遮雨棚的冲突),无疑是一篇命题作文。稍加归纳,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各展馆处心积虑或者毫无考虑的作答,优秀答案们的关键词是退让遮挡


勺子型的法国馆德国馆基地面积比较大,很自然地将“勺子柄”退让了出来。不过法国馆采用了田野景观作为引导,而德国馆通过台阶创造了公共空间。奥地利馆心里装着森林,根本没把世博轴当回事,沿着基地边界严密的兜了一圈还不够,入口前还要种满树,压低再压低,神秘的绿色与水汽一同溢出。英国馆则是半推半就的姿态,原木和锈蚀钢板围出小小入口,飘渺的“蜂巢”在远处召唤。巴西馆进行了完全不同于其他展馆的场地划分,其他场地都是“勺子柄”和“勺子”的关系,巴西馆则是“一根筷子”上托着“一小块烤肉”。这个超级纵深配合着钢结构和绳网形成的“游乐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力,也形成了整个世博园最长的排队。


再细细比较同样用景观作为引导的法国馆和英国馆。


也许因为英国馆的设计师Wolfgang Buttress是个艺术家,已经流传的各种资料中只有一张手绘鸟瞰而没有剖面。所以未到现场之前,我也以为英国馆之要点全在于参数化的“蜂巢”。


但当我从狭小的入口进入花田的迷宫,才意识到前面这一段引导对蜂巢的高潮有多么重要。“初极狭,才通人”,锈蚀钢板的墙壁上开小洞,看进去里面在播放关于蜜蜂和蜂蜜的各种小动画;再往前,小径依然狭窄,直指蜂巢,花丛植处高于视线,茂盛但不招摇;再往前,小路开始分叉,花丛高度慢慢降低,但你依然看不见前面会怎样迂回,蜂巢尚未抵达;偶然在一个岔路里撞见卡座,花丛终于矮到能让人的视线越过,蜂巢到了。虽然我对登上蜂巢这一段路不甚满意,但爬上旋梯抬起头来,我看见了万神庙的空间原型,半透明的、旋转的、金属的、参数化的“万神庙”。



▲ Wolfgang Buttress的概念草图

© www.wolfgangbuttress.com


▲ 越走越矮的花池 © AC 王祥东



▲ 蜂巢“万神庙”

via Archdaily © Hufton Crow


回想整个体验,无论是让人低头观看的小洞动画,还是刻意升高的花丛,就像一台缩小机,用行为和视线诱导我们进入蜜蜂的世界,然后走进蜂巢,自然的和人工的,古典的与未来的,又重叠在一起。所谓用空间营造一个世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罢。



▲ 法国馆和农田景观

© AC记者王祥东


相比之下,法国馆前的景观,就仅作为一个衬托主体的前景,不过依然采取了不与主入口对位的斜向网格、窄路,以拉长进入主体建筑的路径,认识法国田野里常见的作物。当然,场地是勺子型的法国馆不需要像英国馆一样寸土寸金,也能留给主体建筑足够大的面积来形成体量和展览空间——一个木制的“溶洞”,没有特定的路径,抬头低头可以全是展览,也可以全不是。



▲ 法国馆内景

© AC记者王祥东


▲ 法国馆内悬挂的展品


纵观整个世博园,也可以说法国馆将空间和展览结合的最得体,绝大部分展馆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排队等待的空间。日本馆就是让人失望的典型,榫卯结构搭建的木墙有不可思议的高度,隔墙上并排悬挂的木条,用手拨动可以发出清脆的响声——我体验了木头的“高度”和木头的“声音”——但最主要的展览空间竟不过是个由镜子组成的错觉空间。虽然多媒体效果配合空间中成片漂浮的“小浮萍”,确实令人如临幻境,却始终貌合神离,无法过瘾。



▲ 木构墙和人的尺度


▲ 木构墙细节

仔细观察发现墙体本身确实完全使用榫卯搭接,只是为了保持稳定有少量拉结杆件固定在旁边的混凝土楼板上




▲ 日本馆的影像厅

天花板和四面墙全部是镜面屏幕,小浮萍用有弹性的金属杆支撑


多媒体技术营造出来的空间,再如何酷炫,也无法代替真实的感知奥地利馆大受好评的重要原因即在于此。奥地利对“食物”这一主题有独树一帜的解读——Air is Food,空气作为地球生态圈的“食物”如何参与循环以及清洁富氧的空气对人类身心的重要性。


奥地利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只灰色的长盒子,前端略有架空。乍一看以为是清水混凝土,但显然混凝土是不符合世博会展馆的可持续原则的,不可能被大量使用,仔细看便知外立面是经过色彩处理的木材。这与大多数世博展馆追求的材料自然、原真大相径庭,很可疑。疑问先放一边,从排队开始呼吸湿润清凉的空气。整个体验路径由紧贴建筑外墙的环路和上下环路的坡道组成,走下来,建筑的存在感很低。除了建筑形式本身极简单之外,还有三个细节不能忽视:

  • 甫一开始的路径窄且低,完全浸没在植物之中,给人以进入丛林的预设;

  • 口字型平面,墙面全部黑色,而天光集中于遍植树木的中庭,加上树丛中若隐若现的白色霓虹灯,可以与树木互动的电子显微镜,视线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 外墙高,墙的顶部淹没于树冠,建筑的阴影和树木的阴影重叠在一起,彼此不分。


明白了黑色墙面的用意之后,外墙使用“非自然”的灰色木材便可以理解,奥地利馆在刻意消除建筑本身的任何特征,弱化人们对于建筑的感知,以凸显自然和科技共同作用下怡人的“微气候”。



▲ 奥地利馆(左)和隔壁智利馆都是大盒子


▲ 奥地利馆外立面(这张真的是彩色照片,没有PS)



▲ 奥地利馆入口


▲ 平面图和剖面图 via Archdaily



▲ “林间”小路



▲ “林中”的霓虹灯字体和造雾机

via Archdaily © Daniele Madia


▲ 除了黑色,就是树林

via Archdaily © Daniele Madia


▲ 可以互动的电子显微镜

via Archdaily © Daniele Madia


▲ 把显微镜对准目标,就可以显示出科普空气循过程的小动画


德国馆并没有英国馆或者奥地利馆那么动人,但我非常喜欢它一气呵成的开放空间。很少有国家馆愿意把场地接近一半的面积做为开放的广场,并精心布置(比利时馆也有一块广场,但与建筑的关系并不好),相反很多主题馆会这么做。


从世博轴上看过去,平缓的大台阶上是“萌芽”状的半透明结构——太阳树(Solar Tree),大台阶半围合出看台、舞台,舞台旁边不仅做了一块沙滩,竟然还特意设计可以遮阳的沙滩椅……拾级而上,“太阳树”上的有机光伏膜从功能和形象上都扮演了树叶的角色,“树根”扎入下层室内的展览空间,既带来采光,又有通过声音游戏形成互动——一“树”多用,举重若轻。转过平台尽端的休息区,另一侧的窄平台略显无趣,好在下楼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滑梯。


▲ 远看德国馆 © AC 王祥东



▲ 平面图 via Archdaily



▲ 广场和舞台


▲ 走上德国馆 © AC 王祥东



▲ 平台全景



▲ 联通平台和室内的 Solar Tree

via Archdaily © SCHMIDHUBER + Milla & Partner + Nüssli


▲ Solar Tree和有机光伏膜

via Archdaily © SCHMIDHUBER + Milla & Partner + Nüssli



▲ 滑下德国馆


说到游戏,就不能不说“游乐场”巴西馆和“嘉年华”荷兰馆,游戏的精髓不在于手法,而在于任性。人家荷兰就是那么放松的把大篷车、大排档、摩天轮和马戏团帐篷扔进世博园,组合成了“国家馆”,薯条和热狗让我轻易想起贝尔拉格学院隔壁那条街上,每周二出没的集市。如果你还没有忘记5年前上海世博会的“Happy Street”,应该不难理解荷兰人的这种欢快和随性。



▲ 荷兰没有馆 © 比利白


▲ 真的可以坐的迷你摩天轮


巴西馆应该是世博会上最出人意料的国家馆了,除了空间的游戏性之外,视线和体验上的透明更有趣。外表皮和地面层采用网格体系,中间的绳网层是流动性的曲面,再用很平缓的坡道将这个透明空间与旁边的实体空间连接在一起。


外表皮透明并不稀奇(巴西馆确实通过这种透明削弱了体量感的同时强化了透视感),但是当大量承载人行为的中间层也是透明的,多层空间的整体性大大加强。且这种透明比玻璃还透明,不仅有视觉上的,绳网孔洞还让上下层空间的人们彼此有更多听觉、触觉上的感知,加上倾斜的平面带来不安定的刺激,再加上稳定的坡道体验上的对比和围观——这个透明的空间形成了极丰富的层次以及层次之间紧密的关联,产生了一种与周遭空间密度不同的场域,就像把玻璃弹珠放进水中。



▲ 巴西馆外观 © AC 王祥东


▲ 设计概念图 via Archdaily © Filippo Poli



▲ 游戏场的纵深 © AC 王祥东



▲ 侧面看的层次 © AC 王祥东



▲ 地面看的层次 © AC 王祥东



▲ 绳网细部 via Archdaily © Filippo Poli



▲ 坡道与绳网,动与静 © AC 王祥东



▲ 实体内也是纵深空间 © AC 王祥东


与其他几个国家馆相比,斯洛文尼亚馆只是一座“普通建筑”,造型充满几何感和韵律但也谈不上独特,材料自然细节到位却也说不上精致,甚至展览流线其实过于单调,以至于我从这五个三角的另一端出去的时候诧异道:哎?结束了?但在这奇葩绽放与满不在乎并存的世博会上,这么一个天然认真的小清新,就是让人忍不住喜欢。


▲ 斯洛文尼亚馆 via Archdaily © SoNo Arhitekti


也许可以再说说技术,奥地利馆期待微气候模型可以在城市设计中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德国馆据说是第一个采用有机光伏膜的大型公建;也许可以再说说参数化的实现,英国馆的结构设计者 Simmonds Studio在他们的官网上公布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资料,感兴趣的各位可以移步

但我在这些方面都不灵通,于是就浅尝辄止吧。



▲ 对6个国家馆的总结,点击可看大图


也许这6座国家馆,几乎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建筑,我的讨论也仅仅是从自己的感知出发,去追问它们何以给人这样的感觉。在我看来,世博国家馆的基本意义就在于传达和突破——清晰的一以贯之的理念,每一种手法或者技术都是为了说同一句话;以及,剥离开具体的世博会,它们拓展了空间的知觉或者技术的边界,令人难忘。


最后,跟赫尔佐格大叔道个歉,我喜欢的家伙们都违背了米兰世博规划的本意,但我并不认为它们违背了世博会的本意。AC


点击链接阅读关于米兰世博会的更多推送

深读丨名利场之终结:赫尔佐格谈2015世博会总体规划

EXPO2015米兰世博会:让世界耕种起来!

世博手记:理想与现实之间丨AC现场


除注明外照片均由作者拍摄

图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我们联系



AC建筑创作微信号:archicreation

值班AC君:沈小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