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D打印阿拉伯纹饰墙 扎哈大千博物馆结构施工丨AC建筑周报0907

2015-09-07 周源 AC建筑创作




巴尔夏明(Baalshamin)神庙 3D打印阿拉伯纹饰墙 大千博物馆高层公寓-扎哈 庭院住宅大厦 FPT大学教学楼-武重义 开放式步行街 布达佩斯2015席盖特节搭建装置


巴尔夏明(Baalshamin)神庙


© Bernard Gagnon


这是巴尔夏明(Baalshamin)神庙,是罗马时代腓尼基人的帕尔米拉古城的一部分。这座神庙最初是供奉腓尼基人的巴尔夏明神,后来历经罗马时代和基督教时代,都得到了完好保存和沿用。因此,在这座古建筑身上能看到各种文化交织产生的奇妙文化景象,例如基督教的几何图案与阿拉伯古典花草图案交织在一起。在它的周围,帕尔米拉古城的废墟上依旧可以看到许多兼有罗马与阿拉伯特点的建筑艺术,例如石柱和拱券。这是一片学术圣地,兼有不可取代的考古、文化和历史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巴尔夏明神庙是一座西亚文明史的纪念碑,见证了地中海以东四千年的风风雨雨和沧海桑田。这座神庙于两周前被ISIS炸毁。




在巴尔夏明神庙之外,ISIS迄今已经炸毁了不计其数的“异教”文化古迹。上图是其炸毁尼姆鲁德古城巨大雕像的“宣传片”截图。有消息称,尼姆鲁德古城现在已被完全夷平。




面对这些反人类极端分子的猖狂和某些超级大国的不作为,人们除了心痛是否还有别的办法?来自牛津和哈佛大学的考古学家和工程师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开展了一个抢救计划:“百万图数据库计划”。计划小组将利用3D摄影和GPS技术,对遭到威胁的古迹进行三维扫描和数字重建。在他们计划前往的地区中除了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这样的实质交战区之外,甚至还包括土耳其、伊朗和也门这样的“高危地区”——也许考古学家们比某些政客更悲观或者更清醒。该计划负责人表示,将在2017年前对两千万处古迹进行三维采样。


文明是脆弱的,而政治是野蛮且血腥的。自大的政客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制造战乱,放出了人类之癌。结果文明的证据也许将只能在数字世界中继续存在下去,这不由得让人想到那座冥王星上的人类文明纪念碑,充满了讽刺。


3D打印阿拉伯纹饰墙

© Hansmeyer / Dillenburger


但存在于数字世界之中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虚拟的。两位身兼建筑师与数字工程师等多重身份的跨界者,迪勒博格和汉斯迈耶上周展出了他们的3D打印作品,高达三米的“阿拉伯纹饰墙”。这个作品的建模有多达两亿个分面,最小面0.2mm。打印文件大小超过50G,以细砂和粘结剂为原料的打印机昼夜不停工作了四天。这样一个惊人作品的复杂程度简直让人头晕甚至恶心——但作为一个实验,它却为我们把对3D打印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结合上一条新闻,也许在未来,人类也有将数字古迹通过3D打印技术完全还原的可能——这大概会让人稍稍感觉好受一点。

大千博物馆高层公寓-扎哈


© Julio Carlos


地球的另一边的迈阿密,扎哈亲自操刀设计的“大千博物馆”项目在去年12月开挖之后,上周正式开始结构施工。有人说扎哈的设计总是伴随着狂妄和炫耀的消费主义,至少在工地围墙上署上建筑师的大名,也是个独特的现象。


“大千博物馆”, One Thousand Museum, 其实并不是一座博物馆,而是一座豪华高层公寓,容纳了大量的复式、阁楼,面朝海景,造型浮夸,“消费主义”的评价也许并不算偏颇。




另外不得不说,它的外立面远看也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存在着某种失调或者暗示。

庭院住宅大厦

Image Courtesy of PAR


上次我们提到过MAD事务所的一个“山水城市”设计与“重新思考洛杉矶城市居住方式”设计竞赛。现在这个竞赛里又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高层设计:PAR事务所设计的“庭院住宅大厦”。对于这个设计PAR解释道,他们尝试用叠加的方式把一座高层建筑还原为一系列兼有绿地与庭院式生活方式的住宅,还原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更亲近的生活方式。这个设计无论理念还是具体做法都让人感到眼熟,似乎是王澍“垂直院宅”的忠实追随者。

FPT大学教学楼-武重义

Courtesy of 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


这是越南名建筑师武重义为胡志明市FPT大学所设计的教学楼。似乎最近来武重义的设计手法只剩下往房子上种树这一招了。虽然大家都承认越南的大城市绿化率的确很低,的确需要大量的绿化,可还是让人不禁想问“当年做‘竹翼’的那个充满灵气的武重义去哪了?”

开放式步行街


Courtesy of TEAM 730


MOLEWA国际设计竞赛,或者也叫“庐山国际建筑博览园”,是一个由华严集团与国际建筑师联盟合作举行的设计竞赛。这个竞赛瞄准于用建筑手段回应中国当代社会经济的一系列问题,面向全世界进行招标。上图中则是由墨西哥事务所TEAM 730所设计的一片“开放式”步行街。



TEAM 730认为,建筑师不是规则制定者,而更多的是“建议者”。同时也是为了应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多变性,他们采取了非常灵活有弹性的设计手法。同一片街区可以随时变作不同用途,而所有建筑也相对开放通透。另外来自徽派建筑抽象造型的屋顶组成了一片具有不同深度和空间感的区域,让人流连其中。


关于设计概念的详细介绍可参见:

布达佩斯2015席盖特节搭建装置

Courtesy of Atelier YokYok


TREEDOM,一个为布达佩斯2015席盖特节搭建的装置艺术。他的外形模仿了森林——但更有趣的是它的搭建方式:首先在地上打一根主干,然后安装一系列枝干,接着再用另一根主干在另一头支撑其中一根枝干,如此往复,便形成了一座没有预先固定设计、完全自由的建筑物。这是一种与以往建筑方式完全不同的逻辑,更像是某种即兴创作的“自由建筑”。



专栏作者:周源



AC建筑创作微信号:archicreation

值班AC君:杏仁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AC文章总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