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教学实验的“清明上河图”丨AC编辑手记

沈思 AC建筑创作 2019-08-09
编辑手记
谨以此文再次感谢在《AC建筑创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开放式教学专辑中,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各位老师、建筑师和同学,感谢一起工作的主编、实习小伙伴和编辑们。

2014年春节前的某一天,我从清华建院《四月》的主编董磊那里听到这样一个消息:

“学院要请八位建筑师来带设计课,AC要不要来报道一下?”

“唔,都有谁啊?任务书你有么?”

“你能知道的那些有名的建筑师几乎都在名单里,任务书可以跟学生们要。”

导师名单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和角度不同的有趣课题,让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羡慕,当年上学的时候哪里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推动这个报道开展的动力原本简单,我们希望借助这些颇有成就的建筑师聚集而产生的能量爆发,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建筑在这些真正的职业建筑师眼中意味着什么,哪怕只有短短的八周。

所以,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自下而上的报道计划。我们针对新媒体的特点制定了计划,为了突出追踪感,整个报道被分为三个板块:课程开始时和结束后采访每个建筑师,并进行前后对比;每周记录课堂进展和互动;课程结束后的学生收集设计成果及反馈。借助新媒体多媒介和渠道灵活的优势,课堂进展在豆瓣小站上定期更新,建筑师的采访录音则制作成音频节目,发布在荔枝FM的网络平台。春节前我们便开始联络建筑师,并在每个设计组内寻找记录课程进度的志愿者,准备开学后大干一场。

教学现场(2014)

这时我离开学校还不满半年,进入AC工作后再遇师友,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怎么没做设计?

除了少数迫不得已的原因,我想象中的媒体更能满足我的好奇心(虽然后来事实证明好奇心要付出代价),而且从大一暑假把自己的设计做成ppt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开始,我就期待着建筑能够为大众所理解和欣赏,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本来,建造自己的居所就和织布做衣一样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技能,为何现在我们关心时尚却很少关心空间质量?本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或者那样、开放或者封闭的空间里,为何我们从小学习欣赏音乐和绘画,对建筑的评价却一直停留在“大裤衩”和“盖房子”?本来,建筑师应以其职业素养和经验对建筑负责,为何我们常常不仅左右不了政府和大业主的决定,连小业主也没有给予我们尊重和信任?除了做好设计,我们难道不应该做些别的什么吗?

好吧,从理想回到现实,面对这个规模颇大的项目,我还是有些心虚,采访对象都是大咖,绝大部分我从来没有打过交道;8个设计小组里的志愿者同学是否能尽职尽责的完成记录和整理,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采访的第一个对象我选择了直向建筑的董功。大三的时候我在刚刚成立不久的直向实习过一段日子,董总也是“怎么没做设计”的提问者之一。5年时间,直向从三元桥的一间小公寓扩展到二三十人的规模,当年的同事,竟然还有一个人一直在。

开了个好头之后,接下来的采访就哗哗啦啦的进行下去。在这场马拉松一般的采访中,我的感觉或许与参与开放课的同学或许相似,除了对建筑的不同理解,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建筑师原本抽象的形象,在他们的姿态、表情甚至每一个问题的停顿中间变得鲜活起来。

2014年的采访从开课之后的第一周持续到第七周,老师们尚未得知学生的最后设计成果,更多的表达了理念和期待。梁井宇老师的采访是在清华校园里的拾年咖啡进行的,傍晚的咖啡馆十分嘈杂,梁老师和助教青山君轻而和缓的音调却在我们之间拓展出了一块安静的领地,梁老师喜欢举栗子和打比方,采访不知不觉就跨越了下午茶和晚饭的时间。李兴钢李总的采访就十分简短清晰,从中国院的大门进入,找到他的工作室似乎需要穿越密密匝匝的丛林,而他呈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干净谦逊和轻描淡写。拜访马岩松马工的过程很“正式”,前期一直都是媒体负责人与我联络,到了MAD又先被带着参观了一圈,但接下来就出现了颇具戏剧性的转折——午饭时间到,员工和在MAD上设计课的学生排着队来到工作室一角的“食堂”打饭,我们也加入其中。“人民公社”即视感让未来感十足的模型们一下子接了地气。张轲老师带着王硕和鲍威两位师兄组成了一个教学团队,对他们的采访简直就像是一个论坛,三人关注的方向一致却各有看法,我们也听到了所有采访中最为直言不讳的对建筑教育的批评。在同一天接受采访的华黎老师则是另外一种节奏,也许是因为刚上完课比较疲惫,回答问题之前常常沉默片刻。胡越胡总和邵韦平邵总的采访都在北京院偌大的办公室中,显得有些正襟危坐,但是当他们谈起自己上学和工作的经历,眉宇之间便会舒缓起来。而庄惟敏院长的逻辑性极强,总结整个开放课的用意几乎出口成章。

采访现场(2014)

只是所谓计划就是被用来拖延的,采访的进度比我们预计的缓慢许多,8位建筑师的采访从开课第二周的开始持续到第七周才结束,计划中的课程结束回访被简化成了几分钟的视频采访最终剪辑进了短片。课堂记录对于志愿者同学来讲,压力很大,一方面因为他们在课上也需要向老师汇报成果,另一方面从零散的讨论与对话中抽取闪光点,并形成可读性较高的表达,确实需要经验和训练。最终,只有一多半的组勉强完成了课程记录——这样零散的记录,在质量和传达效果上并没有达到“明成教室”(明成教室是同济大学建筑实验班开通的豆瓣小站,用于课程记录和展示,是我们进行报道的榜样之一)的水平;也有好几位老师的采访,因为时间和版权问题,没能制作成广播节目。好在,我们紧锣密鼓的努力终于赶上了终期评图后的第一时间,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出了8位导师的采访、课题任务书和学生的设计成果,并用跟踪记录和采访的素材剪辑了12分钟的纪录短片作为整个报道的总结。这个系列报道在AC微信粉丝刚刚过万的情况下,取得了十多万的阅读量。新媒体的原发大规模报道,用更快的速度、更灵活的媒介,达成了纸刊所不能达到的“媒体性”。

观看记录短片请点击:

纪录短片丨设计课大冒险:清华建筑设计开放教学微报道回顾


评图现场(2014)

2014年的这次开放课,本身已经极其吸引眼球,清华建院的这一动作触动了中国传统大学教育的象牙塔,不是挠挠痒,而是一下子扔了八枚手榴弹。不管是学生、建筑师还是我们,其实并未及细想,便被裹挟到汹涌的潮浪之中,没有什么既定的道路,而只能自己把握方向,从中破浪而行。然而,作为一个大同小异的事件,开放课到了2015年所能带来的冲击大大降低了,从“事件”变为“常态”对教学本身来说是莫大的好事,但是作为媒体此时该如何介入?虽然在2015年的报道开始时,我们还不自知,但是事件和时间的变化,已经将事情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这一年时间,建筑行业继续走低,让资本肾上腺分泌的不再是一个个画城圈地的楼盘,而是全面占领碎片时间、在下线产业攻城略地的互联网创业。以微信为首的新媒体也迎来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大爆发,传统媒体纷纷开通自己的公众号,各种主编和副主编纷纷离职创业,自媒体异军突起,再小的个体和团队都有了发声的渠道,成为生产原创内容的生力军,公众号对新闻的反应速度和内容质量随之水涨船高。大众媒体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建筑师,从“一条视频”塑造的“新浪潮”建筑师们到“梦想改造家”将设计师与普通百姓生活紧密相连——这些似乎描绘出一个扁平的、可全面感知的世界。

但是,如此的爆发迅速消耗了“业余”内容生产者们以“新鲜感”和“兴趣”带动的创造力,在“生产”与“收益”尚无有效模式兑现的条件下,呈现出不可持续的疲态;而真正的建筑专业媒体,在这场爆发中大多换汤不换药,或是依然停留在组稿、审稿、校对的“期刊”层面,或是成为搜集、聚合信息的“平台”,新媒体只不过是搬运工,并没有成为真正会发现故事、讲述故事的“媒体”。

2015年的报道就在一轮一轮的刷屏中靠着惯性开始了,略微带着不知所措,我们心中并不清楚它最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今年的终期评图场地移师建筑系馆新加建的方盒子,8个设计组在上下两层联通的公共空间中同时评图,仿佛极具仪式感的大Party。我们的采访从评图结束开始,持续了两个月。

评图现场(2015)

齐欣齐爷是我孤陋寡闻的媒体生涯中见过的最认真的建筑师,每次沟通细节回复及时而简明扼要,采访稿修改得也滴水不漏。王昀王老师有些顽童气质,说话随意和写字艰涩几乎在两个频道上,临末还给自己换了一个“蒙娜丽莎”版的肖像照。采访崔彤崔总的时候,我们在国科院大学那栋层高不一、来回错层、数不清是几楼的教学楼里迷了路,打电话求助,抬头看见浓眉大眼的崔总站在挑台上向我们招手,就像接下来的采访一样平易而豪爽。徐全胜徐总的采访时间很早,似乎只有在这样的时候,一个4000人大设计院的总经理办公室才能有片刻清净。时隔一年再见马工,他依然喜欢拿老北京举例子,却似乎更疲惫了。在朱锫朱老师事务所的高大窗户外,看到了西山艳红的晚霞,想起采访时候不断追问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有些抱歉。王辉老师真的像老师一样给我上了一节媒体素养课,从提问的角度到关注的方向,再到媒体生存的担忧,唐康硕和张淼两位年轻建筑师十分尽心的准备了学生设计的图纸和ppt,给我一一讲过。采访李虎老师是我第一次去OPEN事务所的新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各种城市研究的分析图,一杯咖啡之后,采访进行得率性直接。

采访现场(2015)

如果说去年我尚且缩手缩脚,害怕暴露自己的“新手”失误而按部就班,今年我却试着放开自己进入交流的情景中,不再仅仅就课题谈教育,而是抱着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好奇,透过他们的选择,想要看清选择背后内在和外在的驱动力。建筑师们对课题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带着对自身成长印记的挖掘、扬弃或者反抗,国内和海外的教育、从业经验,甚至接受专业教育前的记忆形成了时间的厚度。这种厚度与现实一起被放进“理想条件”实验室,进行实验的,不只有两年来近200名学生,当然也有建筑师自己。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命题作文——学校首先发问:建筑师,你想教给学生什么?建筑师将建立在个人历史上的价值观和基于现实的未来抛给学生,而学生们的回答也将成为对他们职业之路的新命题。这其中令人着迷之处,正是这纤纤一脉对于每个命题者和答题者来讲是如此个人化,而汇聚起来却是中国当代建筑现实和未来的一条河流,以及它的河床。

这种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之间的若即若离,也恰似碎片化的新媒体和系统化的纸质媒体之间的相互解释。虽然互联网信息通过超链接和搜索引擎,理论上以无所不包的“网”的形态存在,但这种无差别、虚拟存在的“网”,如果没有线索串联起来,所能被人理解的仅仅只能停留在表面。通常意义的新媒体,快速刷新、追求事件性、时效性,只是增加了点状信息的量,就如同不懂星象的人只能看到星星,却看不到星座。而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体更类似于一条线,经过编辑和撰写者的理解,将点状信息串联成历时性阅读,想要获取线索之外的信息却需要大费周折。基于这样的思考,当两年来16个课题、17篇访谈、32组同学的设计摆在我们面前时,纵使这次教学本身失去了吸引眼球的事件性,其他专业媒体也已经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但我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尝试——将一次有使用后评估的建筑教学当做当代中国建筑精英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试验和传递,将一次事件呈现为一条“河”;将承载外延信息的二维码所当做纸质媒介通向信息世界的入口,把一本纸刊做成一张“网”。

专辑内页

课程任务书

专辑内页

教师访谈

专辑内页

学生作品

专辑内页

推荐书籍、案例、电影及相关注释

也许其他专业媒体的报道,是经过精英化筛选后的“评价”,而AC的专辑,像我们当前的时代一样扁平,院长、建筑师、学生……每个不同层级都在发声,没有谁是明确的主角;有充沛的点状信息量,不是蜻蜓点水般的记录,也不是抽象化的记录,是面面俱到的记录;而这庞大的信息量,并未失去编辑的内在逻辑,通过文字、图片、二维码信息,还是让人感到了聚焦于“建筑学”本身的定义的探索。

因此,在我们心中,这是一次“清明上河图”般的编辑。没有主角、信息庞杂、细节繁多、有血有肉,而又不失图画的节奏。清明上河图,虽然不如文人画有着精英化的提炼和抽象,却是后人直观全面地了解宋代城市生活的最佳途径。我们的专辑也是如此,它是当代建筑生态的长卷写真。

这样的编辑方式,既表达出AC多年精修编辑内功、形成一套AC的编辑方法论,更是表达出一种互联网时代的编辑价值观。充满细节的全景式编辑,真理自会在多方解读中呈现,在我们这个国家动辄“非黑即白”“一言以蔽之”的文化习惯中,补了白。

以整个报道过程作为我职业道路的开端,不敢说成功却足够美好,至少这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开始。

如果我们真的身处于潮浪之中,那么比起破浪,或许更应该像冲浪者一样,愿每个人都能带着自己的历史,在浪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文丨沈思 本期责任编辑、新媒体主管


预告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AC微信将陆续推送——“职业性与教育观: 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专辑中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AC《建筑创作》2015年第4期总第185期

职业性与教育观
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

官方微店现已发售,

请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官方淘宝链接,购买请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

试试淘口令!

长按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即可看到【AC 建筑创作 职业性与教育观 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专辑】淘口令¥AAAXBPeE¥


AC建筑创作,微信号:archicreation

值班AC君:Ma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