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0年的古塔下,他在6万册藏书里织补京城千年的历史

崔勇 AC建筑创作 2019-08-09

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

推开砖塔胡同西头正阳书局的院门,这幅木门联立院中的古塔之下。院内绿植葱茏,各处堆满门墩,上马石各种老物件儿。挑帘入室,略显逼仄的空间里,塞满了崔勇这些年来搜集的与北京城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单是图书就有六万余册。

崔勇是正阳书局的掌柜,80后的北京爷们儿。2007年胡同中的家宅被拆迁,偶从家里资料中得知了从不知晓的家族史。于是决定辞去了外企工作,开始到处搜罗与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有关的各种历史文献和资料,随后成立专营北京历史文化书籍的正阳书局,用自己的行动,拼补出那些未被认真记录的记忆。

2014年,书局搬到有800余年历史的万松老人塔下,运营起北京首个非盈利性公共阅读空间“北京砖读空间”,与生活在京城里的人们发生更多的连接。


本篇文字节选自《“北京砖读空间”:将阅读文化植入文物再利用》

受访人:崔勇,正阳书局创办人,北京首个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北京砖读空间”运营者。

采访时间:2018年7月

文章来源:AC《建筑创作》2018年第2期《从共识到共建-北京市西城区老城更新多元参与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万松老人塔下的门联: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  ©樊昌林


 -从家开始,搜集整座城的记忆- 

 

我对文献的收集始于2007年胡同中家宅的拆迁,在搬家过程中我翻出来很多家族资料,其中有老照片、有曾祖父写的家族回忆录、还有我从不知晓的家族史。因此,我开始查阅高祖父在清末为大栅栏皈子庙题写的碑额《重建文昌祠碑记》和相关的清代科举制度、翰林及土人文化等历史资料。


我从自己的身份出发,关注和研究的范围从一个家庭到院落、胡同、片区乃至扩展到整个北京城。我在搜集历史文献过程中接触到种类繁多的文献和材料:老照片、拓片、票证、档案、口述历史等等,这使我产生个人对文献的判断标准。尽管我只搜集了一小部分,但这才是我开办书店的根本条件,因此正阳书局应运而生。


正阳书局室内收藏的老物件和老地图  ©樊昌林


 -专注京城文化,夹缝中得生存- 


2009年正阳书局开业,实体空间以零售为主,店内几乎没有一本畅销书,都是常销书,大部分书印量都只有两三千本,目的在于为社会、为读者提供与北京有关的高质量历史文献。书局还有另外一部分与实体空间无关的业务,比如馆配业务,网店管理、策展服务、出版工作等。


我们开业之初正是实体书店最不景气的时候,很多大牌的连锁店都关门了,但正阳书局得益于北京的老百姓和关注北京历史文化的读者朋友们的支持,以及后期政府的扶持,幸运地生存下来了。


正阳书局前门店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6760190102v9ii.html


 -与政府共建,活化文物院落- 

 

2013年11月,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依据“保护文物,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计划在万松老人塔下创办一个公共阅读空间,召集了出版发行业界比较有影响力的个人和企业到砖塔胡同考察。


我身为老北京人,对四合院空间和文物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且经营的正阳书局是唯一一家专营北京历史文献的特色书店。于是考察后的三天内,我就根据西城文委的计划要求,第一个提交了空间利用方案,提议建立一家以利用文物来保护文物为宗旨,通过阅读传播北京历史文化的书店。


砖塔胡同与万松老人塔 ©沈思


当时正值实西城区尝试进行扶持实体书店、针对性活化文物利用的。于是正阳书局在2014 年搬迁至万松老人塔,成立了“北京砖读空间”。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非常早、非常有代表性的,由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参与,最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成功案例。


正阳书局与北京砖读空间  ©樊昌林


 -用文化服务反哺公众- 


万松老人塔新址的地段环境和书店定位的契合度很高。而且政府免去了房租,在经济上为书店经营提供了很大帮助,我们把这笔最大的开销节约下来的资金又继续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比如展览、讲座、出版等专项文化活动。正因为政府提供了这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书局才能更从容地经营,更受大家的喜爱。正阳书局的定位介于传统公共图书馆和实体书店之间,人们在这儿可以看书、买书、借书。书局从服务能效到服务特色,很大程度上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化内容上的补充。


正阳书局室内 ©沈思


 -从收集到出版,自发织补京城历史- 


我创办书局的初衷是通过实业的方式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当中,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珍贵的纸质、实物文献,并进行合理利用,而对于历史和文献上的空白,希望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充织补。因此我发起了“正阳文库”,目的是通过收藏以及后续出版工作,构建一个关于北京历史文化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大家通过历史文献可以深入地了解北京。


正阳文库出版的图书资料 ©沈思


正阳文库2018年出版了五本书,其中的作者既有学界泰斗,又有记录坊间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例如朱祖希老师著的《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这本书继承了侯仁之先生历史地理的治学理念,是对朱老师一生从事北京总体规划编制、资料补充工作和治学的总结,是一本非常具有学术性的出版物。此外,我们为一位老街坊邢正德老先生出了一本《银锭桥畔》,书中他回忆儿时,也就是解放前和解放初,在什刹海地区的所见所闻。这两类书籍没有价值高低之分,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献。


正阳书局出版物:《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朱祖希;《银锭桥畔》邢正德


书局拥有与北京历史文化有关的庞大资料文献,尽管与北京丰富的建城、建都历史相比,还并不能完整体现北京的特质,但这些文献是书局在老城更新中所能提供的核心价值。我始终认为编史修志是北京乃至国家的传统,北京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来自民间的、官方的地方志文史资料,这是它至今保留的珍贵传统,也是文化能流传不绝的原因。


 -书香解乡愁,著书以卫城- 


现在有很多社区的居民来“北京砖读空间”看书,以阅读的方式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在了解的基础上他们才能热爱。在书店里,原本不熟悉的邻里相遇寒暄,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而且,当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们捧起一类书时会发现彼此相同的兴趣,会产生价值观和文化观的认同,因此人与人之间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正阳书局院内的露天阅读的读者 ©沈思


书局客群大部分是北京人,但还有很多是客居在北京的外地人或旅客,甚至有很多外国的学者,曾经有一位日本学者赠送给书局一套由他撰写的关于北京的研究著作。根据我的个人观察,近年在书局客群里有两类人特别多,一类是拎着菜篮子的居民,他们把阅读变成了和买菜做饭一样的必备生活方式,让传统回归到自己的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类是拎着旅行箱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把正阳书局看成一个旅游的“打卡圣地”,并且一定要带走一本关于老北京的书才不虚此行。


我认为对北京老城关注的人群是没有任何年龄和地域的标签划分的。尽管读者们来借书、买书都是有着不同目的,但他们都是关注北京历史文化的人。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大家越来越关注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书店的影响力也因此不断扩大。正阳书局现在每天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位访客,周末人更多。总体来说关注北京历史文化的人群从一个小众群体逐渐向大众化发展。


老北京人或和我年龄相仿的这代人,在胡同里住了一辈子都未必了解胡同、北京,因为只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认识北京,而没有从更丰富的渠道去主动地关注获取这些信息。正阳书局和“北京砖读空间”正是给大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北京文化的窗口。



编 辑  |  大木爻




AC《建筑创作》2018年第2期 

从共识到共建

北京市西城区老城更新

多元参与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目录


编者的话

近年北京市西城区城市设计大事记


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保护”:构建格局,完善机制

    邱跃访谈

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时空联系”与公众参与体系

    齐欣访谈

五十载北京老城保护的古建修缮实践与感悟

    马炳坚访谈

用图像传达信息,从身边事理解城市

    宋壮壮访谈

“北京砖读空间”:将阅读文化植入文物再利用

    崔勇访谈

房产经纪机构在北京老城更新中的媒介作用

    马建军访谈

走进千门万户:最基层的街巷治理工作

    高波访谈

我与达智桥胡同

    韩宝森访谈

社区更新:沟通、共识到共同行动

    刘佳燕


我的西城宜居创想

—北京市西城区街区、胡同公共空间创意设计方案征集

方案征集任务书

24×20 北京市西城区街区胡同观察计划任务书

    老墙根街观察报告

    延寿街空间及人群观测报告

居住质量问题

    设计方案

内生公共空间问题

    设计方案 

外生公共空间问题

    设计方案

管理问题

    设计方案

实践性与实验性:方案征集与教学的异同互补

    参与高校教师访谈


更多精彩杂志内页











AC《建筑创作》2018年第2期 

从共识到共建

北京市西城区老城更新

多元参与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官方微店现已预售,限时包邮请长按二维码


或复制淘口令

http://m.tb.cn/h.3UcgNkO


编 辑  |  大木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