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正经”的徐腾,用野生研究撕开平行世界

AC编辑部 AC建筑创作 2020-02-27

全文4200字

预计阅读10分钟



徐腾是清华大学建筑系16级的建筑史博士,一次30分钟的视频演讲让他意外走红网络,许多人由此记住了他的另一个身份:不正经历史研究所所长。

2017年8月6日,“一席”在网上发布了徐腾的演讲视频——“热闹观察家”,视频讲述了距离北京100多公里河北易县洪崖山上的一位座“奶奶庙”。在徐腾之前,曾有30余位建筑人登上过“一席”的舞台,站在那块不大的圆形红毯上,通过一支话筒,将自己的专业带入大众的视野。

但没有谁,能像徐腾和他潜心观察的奶奶庙一样,一时间激起全社会蜂拥而至的关注。

2017年8月的百度热搜


三天内,视频的网络播放量超300万。一时间,粉丝增长、留言、朋友圈刷屏、录节目、巡回演讲……几乎将他淹没。调配自己的时间,逐个接受《每日人物》、《新京报》、《环球人物》、《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澎拜新闻、中国青年网、好奇心研究所、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等媒体、网络节目的采访,一度成了他的首要工作。“每天有5个女孩找我结婚,火到快要自焚!是徐腾自己的描述。

然而,来自建筑专业内的报道,我们没能找到任何一篇。外热内冷的两重待遇,引发了我的好奇,在这个“真空地带”里,徐腾正在观察着什么?如果不去解释业内外截然不同反应的成因,他与他的观察值得被两个世界同时关注吗?
如今的建筑和城市正在从严肃的标志和象征,通过不同媒体延伸成为故事、影像、流量,甚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消费导向。我们从专业出发,近距离地对话媒体生态背后的媒体品牌与建筑人,共同探寻这种延伸的可能方向。


本文收录于“AC建筑创作”最新刊建筑传播



01
潜入中心,向外看

来到清华紫荆园的双人博士生宿舍,我找到了沉迷于建筑史研究中的他。踏入房间,瞬间感到有无数双眼睛正在凝视着我俩,呆萌的关二爷、断臂的财神、怒目的钟馗、头戴雷锋帽的佛祖……听他东拉西扯,介绍这些奇奇怪怪的老神仙有半个多小时之后,我们的访谈才切入正题。

抬头看到他书架上夹着一期《EL Croquis》杂志,我说:“想不到你也喜欢《EL》。”

“是别人送的,我现在肯定不会买。”徐腾说。由于从小在湖北荆州农村长大,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系,2013读研来到北京,他对着我说话时,有着相当混合又浓重的口音。

“我本科的时候买的书都是建筑学的,后来就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并不是形式上的操作。最吸引我的是社会性这个东西,一个房子里面、一个社区里面人的组合关系我最感兴趣。这不是建筑学唯一的东西,别人爱玩材料就玩材料去,爱搞科技就搞科技去,我觉得很好,但我朝着自己方向、自己的路子走。”

在采访之前,我就听说徐腾“从来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在重大期间,拍过1.5部有关建筑系学子生活的电影;参加清华考研面试时,带的不是作品集,而是一个小本子,用“很建筑”的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打动了考官,拿到了第一的名次;读研期间也没有闲着,用过一周的时间改造了宿舍,并撰文《此生若在清华宿舍装一次逼》详尽记录改造的全过程。

研究生宿舍的改造方案 图片来源:建筑八卦女


“不务正业”地“搞事情”给他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他与建筑有了更丰富、更亲密的关系。“很全面”“学术也不错”,是徐腾导师王贵祥对他的描述。

“能闹出多大影响不是你能决定的,我能保证的只是做一个好玩的演讲”,徐腾主动说起演讲与成名的经历,“‘一席’的场域本身具有压迫感,站在中间,聚光灯往身上一打,场下一片漆黑,你什么也看不见。许多有一定岁数和经验的人,在台上都紧张到手抖。”说到这里,他又自行为我们的访谈增加了问题,“你问我紧张吗?我紧张个屁,好玩得很,就是才半小时,不够讲。”

回想起上台演讲的乐趣,徐腾一下子追溯到了小学2年级。那时,8岁的他毫无来由地征服了学校一堵两米高的院墙,却被刚好骑车路过的校长抓了个正着,并被训斥第二天在全校同学面前做检讨。看着台上的徐腾神采飞扬、喋喋不休了整整5分钟之后,校长无奈地拦住了他,连说“行了、行了、行了”,终于把他赶下了台。小伙伴们很为他担心,他却说:“我其实可高兴了,校长要是不拦我,我能讲到明天早上。”

讲故事、逗大家玩儿,是徐腾天然的爱好。比爬墙更小的时候,在乡下的无数个夜晚里,徐腾手拿大蒲扇,坐在家门口一边打蚊子、嗑瓜子,一边乐此不疲地听大人们聊天。与此同时,他开始自己琢磨讲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

有计划地进行表达训练,则源自于本科设计课上的一次方案汇报。特别针对文字能力的锻炼,开始于博士一年级期间,因为硕士论文初稿完成时,他的导师对他说:“你这论文写的像高中作文。”

 

02

借物理空间,说社会的事儿

 

2016年12月26日,徐腾发布了公众号“不正经历史研究所”的第一篇文章——《他奶奶的庙》。以“所长”自称的他,后来陆续边写边寻访了诸多独特的“民间建筑”,它们没有经过职业建筑师设计,既不在建筑专业学习的课程范围内,也从未被社会关注过、研究过。

河北易县奶奶庙


徐腾曾记录的白洋淀大鳖馆、郑州朗香烤肉店、辽宁“干”字文化广场、新疆八卦摩天轮、潍坊宫崎骏垃圾乌托邦、石家庄影视城、重庆山寨蓬皮杜……对阅读它们的人来说,每篇推送都是一份令人愉快的小甜点,吃一口就是那个味道。他所写的有关民间自发盖房子“犟人精神”的系列文章,曾多次得到了10万人次以上的传播量,公众号粉丝量也在持续增加。

“野生建筑”


“五体投地、醍醐灌顶、热泪盈眶、内心激荡、甚为汗颜、惊不惊喜……”是“所长”的独特语文。

用这些感情色彩激烈的词语是因为他的经验是,能被广泛传播的东西都是浅知识,尤其是很活泼的语言最能拨动情绪。相反的,稍微深一点的内容就不会有人转发了。徐腾认为这其实是阻碍建筑传播的一大困境,因为作为一种思想性的表达,建筑还是太重了,怎么都不取巧。比如为了说明同一件事,发表一番演讲、画一幅画,甚至拉一个横幅,都比盖一座建筑物能更轻便直接地达到效果。


与此同时,尽管徐腾只将自己定位成“观察家”,没有明确分析奇特现象背后的东西。但是,“审美低,给清华丢脸”“侮辱建筑”“辣眼睛”“丑哭了”等等的非议和口水却不断涌出,虽然从未惹过徐腾生气,但他还是多次认真地叹息,“我说的是创造力,而大家讨论的是审美。我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这个东西给大家看到。

潍坊宫崎骏垃圾乌托邦


“我其实就是借物理空间来说社会的事儿。不是说空间比其它载体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我学的这个,只会这个。”徐腾说,“我第一想做的是趣味的传达,为大家图个乐子,思考是否到位都在其次。不管是微信文章还是演讲,希望你看完能哈哈一笑,如果回味的时候,还能感觉到这个小家伙在里面藏了东西,这就很好了。让我最开心的是能够逗大家玩儿。”

说到这里,徐腾好像自行参悟了传播的诀窍,在采访过程中露出了经验丰富的笑容。他说:“比观众熟悉的东西高那么一点点的地方,就是传播者的用力点。高多了,大家会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不高的话,大家会觉得太傻了,有什么可写的。”

那薄薄的一点点,就是传播的唯一生存空间,也是徐腾最游刃有余的地方。

 

03

用建筑专业的底子,
为变动的城市留下一份资料库

 

2018年8月,徐腾突然出现在腾讯新闻出品的一档视频节目“@所有人”中。他在现场手拿蒲扇,脚蹬人字拖,与他的伙伴岳阳、曾毅一起向观众讲述了一些发生在重庆的神奇故事。原来,奶奶庙只是一个插曲,徐腾真正“潜伏了五年”,并决心十年、十五年继续做下去的项目是一项针对重庆城市空间的行走和观察计划——意外重庆。

徐腾在节目现场/“意外重庆”联合发起人曾毅与岳阳


2013年,因为有感于重庆一条 “红灯区”街道的衰落,徐腾发现这里针对具体生活需求而生的城市形态是任何一本学术书籍都没有记载过的,于是他发起了“意外重庆”计划,试图用建筑专业的底子为重庆留一份资料库,记录一个存在过的、但是又时刻在变动的独特城市样本。

“意外重庆”正式启动的时候,徐腾和曾毅正各自在北京和上海攻读研究生,重庆的调研工作由另一位发起人,21岁的大三学生岳阳来主持。团队后来在重庆大学发展出前后30多名成员,他们持续深入探访,记录下了13种别具特色的建筑类型,几十幅完整的空间图景:重庆圆庐、旧茶馆、车库剧场、自建船屋、缝缝庙……大到砖瓦墙壁,小到锅碗瓢盆,再现了山城独特的民间生活。
“意外重庆”团队对圆庐的观察与记录<<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其中一处有趣的空间“圆庐”,由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建于抗日战争初期,在重庆作为陪都时是孙中山之子孙科的住所。新中国成立后,圆庐被收归国有,改为重庆第二印染厂的职工宿舍。不到500 平方米的圆形建筑内,居住了17 户人家,每一户的年租金是300 元。由于居住者的变化和空间的稀缺,人们自发加建,改造了圆庐。最常规的方式是增加夹层,原本作为孙科和太太举办舞会的中央大厅,成为了混合功能区,六户人家的厨房聚集在此,两户人家还设了洗澡间。

2007 年,圆庐被评定为重庆市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这些曾经记录了居住者在局促中生智的加建被逐步清理干净,恢复成孙科故居原本的样貌。徐腾称“这个房子就这样死掉了,又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悲剧。”

而在岳阳看来,我们看似日常的建造行为背后,都具有某种或经验、或创造的想象与诉求,使建造行为成了一种有力的民间语言。

徐腾认为,相比类似于小甜点的“不正经历史研究所”,“意外重庆”才是一盘大菜,也暗藏了更多的私货。从项目一开始,团队就想用通俗的方法来传播,但比起“不正经”里讨论的宗教、民俗等话题,一说大家都懂,徐腾认为“意外重庆”里的具体场景有着更多建筑学系统内的语言,传播门槛更高。

参与录制 “@所有人”节目让徐腾对建筑学在传统媒体的处境有了更深的认识,“意外重庆”试图记录的是空间的非常规状态,是人物活动于宏达空间场景之间的张力,但是节目制作方在拍摄和剪辑中比较侧重于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空间场景”则多是作为空镜起一些章节转换的过渡作用。

车库剧场<<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比如磁器口川剧团的故事,团长龙群带领剧团根据演出需求自发而充分地改造了一个高架桥下的立体停车场,还创造性地设计了能应对雨季被洪水淹没的空间用具。然而,在剪成的片子里,这些车库里的人怎么在有限的条件下运转,并因此生发出独特的生活场景都没有被讲到。片子大量的篇幅都在讲川剧没多少人关注,但是团长依然在坚持。

“这只是那个事而已,景对事情的推动作用没有加进来,我觉得蛮可惜的。”徐腾说,“尽管他们很感兴趣也很努力,但是他们还是不大会用影像来讲建筑。未来可能会自己组建一个团队吧,策划、拍摄、剪辑一起弄。”

项目成立之初,徐腾就做好了向社会传播的打算。虽然在尝试之后,他发现对空间趣味的表达依然缺乏相应的社会土壤,但在大众不关心,媒体人不擅长的情况下,挖掘大家不熟悉的空间价值,并且表达出去让更多人接收到,就是观察与记录的价值。

或许,从带着大家“看热闹”到引发大伙对物理空间“有所思”,从平行世界的相互观望,到这些平行聚集成更丰富的真实,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徐腾没有灰心。



点击图片查看新刊概览


建筑传播:被动、主动与互动
第一次从专业出发
探访8家大众媒体品牌
6位参与大众传播的建筑人
汇集变幻中的新旧传播视角
聚焦建筑与当今社会之间的交流关系


其中包括出版“建筑史诗”书系的图书品牌“读库”,拍摄“中国最孤独图书馆”的“一条”视频,策划“中国城市十大败笔”专题的杂志《新周刊》,发布“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数据新闻媒体“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前后邀请过44位建筑人发表演讲的新型媒体平台“一席”……
“外部”受访的8家大众媒体品牌


参加过两季“梦想改造家”的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知乎”论坛建筑内容优秀答者袁牧,向30万听众讲述“私搭乱建局部史”的建筑师朱起鹏,与“奶奶庙”和各类“民间建筑”一起走红媒体的建筑史博士徐腾,面向大众讲故事的互联网创业团队AssBook……
“内部”受访的6位建筑人


我们用专访、图解、摄影、标杆文章、学术文献选编等方式,以外部媒体品牌的多角度“包围”,内部建筑人“突破”专业圈的发声为线索,构建出一幅大众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图景。


专辑目录 

采 写丨小明
 编 辑丨chen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