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演讲丨刘泓志:城市即服务,城市设计是一种公共关系设计

刘泓志 AC建筑创作 2020-02-27
2019年10月25日,“高质量发展的建筑与城市”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70周年主旨论坛,在北京城奥大厦隆重举行。
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战略与发展负责人刘泓志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表“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与设计策略”主题演讲,就其多年的实践经验,分享对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把握及设计应对策略。


刘泓志,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战略与发展负责人。他密切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和转型,积累了深度的阅历和实务经验,对城市发展的关键课题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致⼒于整合创新跨界设计⽅法和全流程城市⾏动计划,提倡技术创新与⼈⽂关怀相结合,为城市环境和⼈居⽣活定制解决⽅案,使其共享运营效益及⽂化品质。


演讲人:刘泓志
演讲时间:2019年10月25日
演讲地点:北京城奥大厦
演讲主题: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与设计策略
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首先,我想先引用印度建筑大师巴克里希纳·多西
Balkrishna Doshi的一句话

设计可以把居所转化为家,把住宅转化为社区,把城镇转化为机遇的磁石。
Design converts shelters into homes, housing into communities, and towns and cities into magnets of opportunities 。”

这句话给我很重要的启发是,设计的力量并不只是在创造一个单体建筑的美学,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关系。


今天的演讲将分为四个部分展开:


01、理解城市与城市发展课题;
02、关注公共品质的城市设计策略;
03、未来城市的新场景与新思考;
04、高质量城市发展与建筑设计的10个探索。




01/理解城市与城市发展课题


理解城市发展的课题


人居环境质量问题一直是非常根本的城市公共服务问题,包括交通、住房、教育医疗、人口移动等等。但这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环境问题跟建筑的关系是什么呢?



▲ 城市环境问题

一个城市成功的背后,要付出怎样的社会成本,怎样的社会代价?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追求形态成功的背后,还有多少能力,同时去照顾这样社会面向的城市问题?尤其在中国的环境里,我们有大量的人口,甚至劳力,在推动着整个国家的进步,应该是被高质量设计更加关注的社群。


城市的快速发展促成了现代环境,但快速发展,也让我们具体感受到现代跟过去,历史跟未来之间的折叠与转变,这个转变与其说是物理空间的,更多是社会空间的。因此,对城市发展轨迹的记忆也越来越珍贵,越来越重要。城市发展的速度越快,我们就越容易遗忘背后的社会背景及其变迁。


▲ 装满地锁的“广场”


这是东北地区一个购物中心的前广场,这不是景观设计师的作品,而是购物中心的运营者为避免有人在广场上跳舞,于是装满了地锁。
 
所以,本土独特的人情世故应该进入我们设计的视野和设计行动当中,城市的空间如何结合社会空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城市的课题,如不从交通、社会、经济、人口等横向领域来看,也许可以从以下四个竖向的层次来理解更为简单清晰。



▲ 城市课题的四个层次

首先是资源问题,关注的是城市的基底,是城市有什么基础条件支持发展;

其次是安全问题,关注的是城市的韧性,是城市如何保障基本的健康能力;

接着是效益问题,关注的是城市的机能,是城市的投入能得到多少产出;

最后是原真问题,关注的是城市的人文,就像人一样,城市在具备以上条件与能力之后,如何形成自己的性格与辨识度。


用这四个层次来理解城市问题,通常可以找到发展中的优先课题,帮助我们提出有效的,应对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



▼ 理解城市的体系

我们一直认为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复杂体。但如果愈复杂的城市问题能找到最简单的结构来应对,往往能提出更强大的解决方案。我对城市的体系有以下精简的理解:城市首先依托资源(包括文化、自然、技术、人口,数据、时间),其次要有提炼—转化—整合—再生产的循环过程,再者通过行政体系、政策资金、场所空间、技术运用、运营维护等系统和渠道,最后产生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包括能源供给、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居住保障、公共交通)



▲ 城市体系


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城市体系:一边是供给侧,另外一边是需求侧,而且供需的作用绝不是单向的。


这是我对一个复杂城市的简单理解。所以,城市问题,不外乎资源失衡,或者转化不力机制低效,又或者是最后的公共服务本身的品质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开始从这些角度来看城市的问题,那么应对城市问题的策略、方法,以及我们的设计也会跟着改变。



在我的观点中,城市即服务,即最后产出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城市的核心要素。城市不是人口或建筑的简单聚集,而是有系统有组织地输出公共服务,满足这种供需关系,才是这个城市的核心要素。

由此理解,公共性才是城市的核心品质,公共空间才是城市或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而基础设施当然就是这个城市的核心系统。

关于基础设施,我要做进一步的说明。基础设施是满足公共品质跟供需关系的服务体系。我们总把基础设施的重点放在“基础”两个字上,显得它的调性比较低,但是它对于城市的问题,甚至对于建筑设计都非常重要。基础设施不是一个物质的公共工程,而是一种服务体系。



02/关注公共品质的城市设计策略


在以上的认知前提下,跟大家分享城市设计的策略。

我认为,用“城市即服务”的角度看待城市,用城市设计为手段应对城市发展的课题,可以总结为3个重要的城市设计策略,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城市空间手段关注城市公共品质关注如何建构城市的基础设施从而完善这些公共服务的供需关系。


下面,分别说明:

▼ 资源管理策略,以求经济效益最优化


▶ 转化土地资源为空间的资产



▲ 哈德逊城市广场(Hudson Yards, New York)


从资源到资产的这段距离,需要大量的智慧和有效的行动。这是纽约最近完成的哈德逊城市广场(Hudson Yards, New York)。在一个铁道厂站上面建造一个大平台,再造一个高强度的城市中心区。这个项目有很多争议,而我今天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城市设计,使得城市中一块寸土寸金的土地的价值被放大,然后再谈如何满足各方利益。城市设计创造的不是楼板面积或地标形象,而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价值,一种可运营资产,这是城市设计策略要起到的一个非常核心的作用。


整合零碎资源为高效资源


▲ 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New York)


这是大家熟悉的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New York)。我希望与大家分享的关注点,不是设计本身,而是它在原有的物理设计空间条件下,通过设计使得一个有问题且低价的地区,成为平均房价超越曼哈顿总平均水平75%的地区,极大地增加了政府税收和房地产收益,也就是公共收益。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这个项目利用线型的空间元素将城市中许多低效的、破碎的资源,整合成为成为一种可以被高效利用的资源。

平衡自然资源为城市资源




▲ 伦敦“国家公园
城市”计划(London National Park City)



伦敦在几年前提出了“国家公园城市”计划(London National Park City)

什么是“国家公园城市”伦敦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世界城市,它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必须更聚焦于人居环境品质的高质量发展上,因此企图以国家公园的高生态质量结合城市生态来塑造一个更宜居的环境。伦敦现在有47%的土地被归类为广义的公共空间或开放空间,他们希望这个比例达到50%,但是量体提升不代表质的进化,而是希望在此基础上把所有可以作为人与自然结合的资源,都转化为城市资源。一座城市的空间格局可以因价值取向而改变,城市设计的策略所起的作用很关键的是建立这种资源平衡与价值再造的引导。


 公共利益策略,以求服务能力最优化


更开放公平的供给


▲ 纽约,布鲁克林(Brooklyn, Newyork)


这是纽约西南的布鲁克林区(Brooklyn, Newyork),AECOM在这里同时进行了3~4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通过城市设计策略,我们把这3~4个工程整合成一件事情交给了纽约市一本白皮书。

在几年前桑迪飓风(Hurricane Sandy)登陆美国东海岸的时候,这里是是纽约市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为什么最严重?
因为缺乏基础设施的投入。
为什么缺乏?
因为这里长期是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提供不到4个就业岗位,没有税收,没有足够的钱去建造基础设施。

城市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创造形态和形象,而是在基础服务供给的层次上提供一个有目的的计划。我们用内部发展出的一套“三合一底线评估”技术(Tripple Bottom Line, TBL模型),去衡量“财务”“生态”“社会”这三个的投入产出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也就是城市的设计如何带动这个地区的人口结构更多元化发展,改善职居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平等的现状。例如,设计策略在创造居住地45分钟的路程范围内能接触到200万个就业机会,又如公共绿地的布局在使新旧社区同样可达而受益。纽约正需要更多可负担土地和优质服务继续吸引人才。城市设计的策略,在于如何以物理空间使得更开放公平的社会空间成为可能。


更安全舒适的场所


▲ 曾经的纽约布莱恩特公园(Bryant Park, New york)


纽约的布莱恩特公园(Bryant Park, New York)拥有着很强的场所吸引力,然而在80年代这里是一个犯罪十分集中与活跃的公园,也叫 “针头公园”。1943年的设计改造,把地坪抬高,边缘灌木密植强调边界感,改造成一个视觉上表达强烈几何形式的一个公园。但是抬高的地坪和灌木隔绝了和外部环境的视觉联系,公园失去了内外互动的透明度,从而公园内滋生了很多犯罪行为。为防范犯罪,警察进一步把整个公园用铁丝拒马封起来,但反而让公园内部更加隐蔽,犯罪率急剧增高。



▲ 现在的纽约布莱恩特公园(Bryant Park, New york)

后来成功的改造策略,就是把边界的藩篱、植物都去掉,连通内外视线,同时大量增加周边进入公园可达性,有效解决了暗角滋生犯罪的场所问题。最有效的城市安全性来自于开放性与透明度。这个公园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私有企业以公共空间为资产成功运营的案例。城市设计的策略,通过提供更舒适安全的场所来最大化公共利益,非常重要。


更丰富多元的选项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是一种基本的底线思维,不代表能创造城市的品质与活力。在满足基本服务量的前提下以丰富多元的供给选项才能进一步实现城市的活力或品质。


在参与雄安城市设计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同时也提出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的指标体系。比如说,同样15分钟活动圈可以达到的餐饮种类、或可选择的就业性质、可享用的公共空间设施与尺度的多样化。这类指标表达了除了基本配套以外对活力要素的探索。



▲ 伦敦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 London)

例如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London),它相信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更应该为不同的人创造不同的但更便捷的服务供给和文化体验,在城市设计改造时候就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也是方法,就是创造多元的功能选项,而不仅是基本配套。我们相信城市设计有条件有必要引导城市环境去发展出更丰富多元的生活选项,这是高质量高活力的重要基础。



 社会人文策略,以求人本价值最优化

追求城市的原真


▲ 赫尔辛基灯光节(Lux Helsinki)

我非常喜欢赫尔辛基的灯光节(Lux Helsinki),这个节日从20年前开始,同时带动了全世界很多城市都举办灯光节。赫尔辛基曾是欧盟甚至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城市,也季节性忧郁症发病率最高的城市,而今天都已经回到了正常水平。 
 

这个活动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它不只是一个城市活动,更是出色的城市设计。这个设计不是以土地作为基地,没有四界的范围,不需要钢筋混凝土的建设也不需要建筑,而是需要灯光。“光”的力量是为应对这个城市最深刻的问题——这里的冬夜太长,使得罹患季节性忧郁症的人太多。


在黑夜最长的时候,赫尔辛基的市民知道,全世界的艺术家、设计师都会来到这座城市,点亮他们最黑暗的时刻。城市的原真性来自它的生活,包括好的生活条件也来自这个城市如何应对生存发展的问题。

▶ 重视社群的交融




▲ 新加坡“组屋政策”(HDB Flat)

新加坡的组屋政策(HDB Flat),希望在同一个社区里面有不同种族、不同收入、不同背景的人住在一起,通过政策促成社群的有效交融。城市设计不只是形态的设计,也应该在这种促成社群交融的价值引导下创造空间条件并支持政策环境。

用生活孵育文化

城市的文化和风貌应该是由生活孕育出来的,而不是被设计出来的。我们国内很多城市谈风貌设计导则,我个人也给过很多这方面的意见,城市风貌设计最大的无力感是把这副重担交给设计师,用少部分人的文化和审美判断来决定城市样貌,用设计语言来框套生活内涵。城市设计有条件去建立策略去尊重和提升生活的形态和质量,用设计丰富生活,然后让生活形成风貌,而不是去设计风貌。


▲ 哥本哈根“绿波计划”(Green Wave)

这是哥本哈根2007年开始实行的绿波计划(Green Wave)。通过科技集结通勤的自行车促成类似鱼群的游行,当他们时速超过20公里的时候,所有经过路口的信号灯都要为他们开路,汽车都要停下来。


▲ 哥本哈根曾经的出行危机

哥本哈根市民因为60年代石油危机而选择了自行车做为主要交通工具,几十年后形成这个城市最深刻的绿色出行文化。用反映生活选择的方式去孵育城市文化,正如哥本哈根的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形态和文化信仰,这个城市存在许多生活驱动设计,设计引导生活所生长出来的独特风貌。



 策略实践

▲ 伦敦2012奥运总体规划,AECOM

AECOM的伦敦2012年奥运总体规划能比较综合地呈现以上三种城市设计策略指导下的一个项目实践。我们选址在伦敦化工污染最严重的下利亚河谷(Lower Lea Valley),地理区位上是全伦敦相对最好,同时也是交通最不发达和开发最滞后的地区。


伦敦不是第一次办奥运,我们提出的这一城市设计也不单是伦敦的一个奥运规划,而是伦敦150年来最重要的城市更新。所有预算中,只有30%是奥运投入,70%给到城市更新。选址考虑的核心是城市低开发土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分配;以“遗产规划”的理念优先投资在后奥运社区再为赛时设施做调整,着眼城市公共服务提升而不是奥运品牌营销;通过场地建设串联周边五大建成社区,用生态规划出伦敦最大的伊丽莎白公园为大环境孵育出健康生活的文化。


▼ 城市设计是一种公共关系设计


城市设计最终不是形态的设计,而一种公共关系的设计。空间形态更多是关键性的手段和工具。我们刚才提到公共服务、公共性,公共空间才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

▲ 罗马地图

这是Noli在1748年绘制的罗马地图,这幅地图从我第一次接触到现在,始终是我的城市空间座右铭,不停地游走在图中,不停学习与体会。

这幅图底关系的“始祖”启发了我们对开放空间和公共空间两者之间不同的认识。真正的公共空间是人可以自由使用、自由到达的空间,即使是室内的。这个时候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无比紧密,这也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之间重要的共同内容,即公共空间,引导到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但被忽略的概念介面。


城市设计是一种介面的设计,而城市设计的美学是一种关注公共关系的空间美学。如果城市设计是一种介面设计的话,那么城市设计的路径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这些介面意味着什么?我特别强调介面的“介”是中介的介,不是边界的“界”,谈的都是一种关系的质量,但前者的内涵是联结,后者的内涵是区隔。


从城市的角度来说,介面可以是城市和自然、公共和私人,移动和停驻、中心和周边、功能和使用,以及最重要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介面。


城市设计的方法要从主体的设计进化到介面的设计。城市设计是是让这些关系发展得更美好的工具。城市设计的内容也要从形态设计进化到关系设计,用关系的质量解释城市设计质量,用介面品质决定城市空间与活动的品质。




我们可以试着从社区、街区、和建筑的尺度去探讨介面如何改变或引导不同空间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社区尺度下,满足城市发展与生态控制的前提下,介面的作用如何使两者之间的红线不止于保护与控制,也创造有利的渗透与互动?街区尺度下,满足相同的道路与开发用地比例我们可以怎样去布置公共设施和道路的使用,使公共和私有领域的互动性和缝合度更高?建筑尺度下,在满足容积率等各方面条件下,如何创造更积极的水平与竖向的介面关系,是建筑之间消极的“开放空间”更大程度成为积极的“公共空间”从而使城市设计结合建筑设计来完善人与人和人与城市的关系?


最后,我给出的关于注重公共品质的城市设计策略总结是:

·城市设计是形态的设计,更是关系的设计
·城市设计要重视空间尺度,更要重视活动尺度
·城市设计是可表现方案,更是可行动方案
·城市设计创造精英化价值,更要创造普世化价值
·城市设计不是产品,而是贯穿全程的治理工具


03/未来城市的新场景与规划设计的新思考


▼ 未来城市发展的新驱动

谈过对城市设计的一些思考后,面向未来城市发展,我想与大家继续分享,未来城市的新场景与规划设计的新思考。


我们从人力时代,进入到马力时代,再到电力时代,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算力时代。这个过程,“人”的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始终是内核的动力。我相信未来还会进入想象力时代——运算力带我们走向未来,想象力带我们回归人性。



▲ Quayside


Google引领的Quayside,号称目前全球最典型的智慧城市案例。我希望用这个案例来谈谈我们对未来城市的向往是什么。这个案例颇具争议,包括数据与隐私的边界也因为它的实践性而台面化、具体化。大家会说这样利用高端科技实现出来的城市,就是我们要的未来吗?

我觉得这里有三点很重要的启发:

第一,引领一个新城市发展的技术主力是一个高科技公司,谷歌,而不是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公司。这意味着传统城市行业与专业开始了全面且深度的重构;

第二,这个实施计划至少是三方:技术提供方谷歌、城市规划设计团队、负责运维的房地产商,从起点开始就平行进行的。例如让实际运营这块新区的地产开发商介入顶层设计,能避免空间产品跟衔接运营脱钩,但这个方式在中国国内基本上不可能或很难实现;

第三,这样一个未来城市设计是由场景设计来引领物理空间的设计,也引领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的场所塑造依然关键,但是去支持顶层的场景规划。



▼ 未来城市的二元化发展新场景


未来的城市,我相信会是一个二元化发展的城市。当我们大量的关注新科技带给我们城市变化的时候,传统的、具有想象力的、人本的依然存在。面向未来,我们将更敏感于城市哪些该变、顺变,哪些是我们选择的不变甚至重建,例如城市的交流场所,情感资产与人本价值。以下我先分享对几方面可能的二元发展场景的思考。




网联化与独立性:科技的网联化为更多的人与物建立相互依存与需求的关系,但传统城市中独立性元素如地标、事件、感情、与记忆的存在将过更丰富城市未来。



定制化与标准化:未来,产品的定制化会随着科技进步变得简单,成本相应降低,普遍的定制化可能成为新的标准。




虚拟化与物质化:今天,科技使虚拟化的空间成为新的服务及产品选项,但可触知的物理空间始终是最重要的生活、服务、及产品内容。




智能化与经验值:人工智能在城市尺度和领域创造出突破传统思维的城市问题解决方案,人类的经验值一方面将被挑战或打破,另一方面也成为智能时代下的新的人性资产,创造新经验值。



快效率与慢生活:科技的发展的目的可以简单总结为取得更好更高的效率,因高效换取的时间资源除了让我们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也让我们有条件选择步调放慢的生活。



移动化与定点化:网联的空间从过去的PC端发展到现在的移动端,科技已经使城市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介面从静态走向动态。但是在移动化的趋势中,我们对物理环境中个性与记忆元素的辨识度与空间定位的参考框架,仍然存在根本的需求。



分布式与中心化:当地点优势这一概念继续保持它的重要性,科技还是会加大城市功能的碎片化,城市不再依赖中心或单中心,“中心”的机能可以被释放到城市每一个角落。



迭代性与恒久性:固化的空间凝聚了场所记忆,但却无法全面应对创新技术带来的更高的弹性使用与迭代需求。这种趋势将会催生出城市土地、公共空间包括街道,以及建筑的新形态和新使用模式。



交互性与单一性:在未来,强调响应能力的互动式交流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单一目的或单一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保持纯粹的机能与形式的城市空间会成为多样化趋势下的独特资产。



信息网与空间网:如果说信息沟通与资源串联是互联网的本质,城市的街道网络可以说是第一代的互联网,串联城市不同尺度、质感、时间、场所、和事件。而数字空间的信息网络强调信息通道的开放和速率,如何融合和叠加两类城市空间网是规划设计的一大机遇。



全球化与本土化:科技赋能城市空间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的界限进一步消失,讯息通道从线放大为面,资源共享没有边界与时差。因此,本土化所保留的独特人文与技术资源才成为全球化的前提和互通有无的基础。



创建性与原生性:城市发展在持续创造更多的建成环境与创新体验的同时,原生的自然环境将更成为珍稀资源和平衡条件。



城市的变化不是无目的的,我们可以选择。一边代表科技的发展,一边代表人本化的需求,这些二原化的场景,一边代表运算力驱动,一边代表想象力驱动。我们认为,运算力驱动的城市科技化,跟想象力驱动的人本化,在未来城市会形成平衡,共同创造的新场景,而不是单科技就能进化我们的生活。我们选择哪些是不变的,而这些变与不变的平衡就是城市设计,是我们建筑设计师拥有巨大能力与能量的地方。

▼ 传统规划设计的三大误区


从个人理解,我认为,在传统的规划设计中存在三大误区:

用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需求

少数设计师或所谓决策者以专业或经验为复杂的全城市人群服务,存在明显的挑战。过去条件有限,但今天科技赋予我们这样新的能力的时候,我们能够通过感知参与形成智能决策,一定程度解决这第一个误区。

 

▶ 用静态空间应对动态发展

传统的规划设计产品都是静态或固化的,然而城市的需求场景多变,城市发展更加动态化,空间产品和城市发展需求的调适度愈加重要。我们有机会通过结合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产品,做到实时响应,动态匹配,一定程度解决这第二个误区。


▶ 以理性体系指导感性质量

对建筑或城市质量的判断,最后应该回归使用者或大众的感知和体验。传统规划设计体系是一个理性系统,如何有效转化设计投入成为感性质量的产出?脑机互动交互设计,有可能使我们僵化的体系更加灵活,使我们城市的风貌,真的符合我们的环境。


▼ 高质量发展需求下的“三跨”

我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之下,有三件事非常关键:

▶ 跨行业的运营模式
一旦跨行业,各行业的运营逻辑就要受到一定突破和挑战。

▶ 跨专业的技术路径。

缝合不同专业的技术路径,而不只是平行分工,才可以找到创新的技术力量。


▶  跨时间的空间思维

规划设计本身就是提炼经验、谋划未来的工作。提高我们对未来的敏锐度,考虑的时间跨度不同,做法也是不一样的。


▼ 未来城市发展的三大空间维度


通过近几年的项目实践,我整理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理念模型跟大家分享。这个理念模型帮助我们团队在思考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的时候,创造新的思考角度和空间产品。我们用三大空间属性的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服务能力,即物质空间、数字空间和社会空间。
 
具体说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属性差别在于,一个是固定化,另一个是流动性;数字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属性差别在于,一个谈中心化,另一个是去中心化;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属性差别在于,一个谈多元化,另一个具备响应力。这三大属性空间模型尝试补充数字孪生在社会维度,也就是对经济、人文等社会性质量的导入。三大空间的核心是基于人本价值的协调与整合平台,我认为将是一般所谓城市大脑技术可以继续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物理空间要发挥的是环境能力,例如纽约高线公园的物理空间设计的成功带给城市的价值;数字空间要发挥的是一种科技能力,例如自动驾驶或区块链为公共服务供需系统带来的革新效益;而社会空间要发挥的是一种人文能力,例如哥本哈根绿色出行通过生活的价值观去形成城市的政策、设施和需求。


通过这样的一个模型去思考,就会发现,从单纯的物质空间中加入社会空间的思考,就会形成场所(place)。同样的思考应用在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之间就形成场景(scenario)。在建筑和城市领域里,场景设计平行于场所设计将形成非常重要的顶层结构。我对场景的定义就是一组清楚的供需关系。一旦这种供需关系被准确设计,我们就知道怎么去采集、分析、使用数据,就知道如何更有效用空间设计适应未来。另外,物质空间和数字空间之间,即数字孪生的结合介面,形成场域(field),包含智能空间、区块链、分布式云计算等数字化基础设施。


场所、场景和场域,是未来设计的三大课题,也是三大创新产品。



04/高质量城市发展与建筑设计的
十个探索

最后这部分,想跟大家分享的高质量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的10个探索。这些可能听起来都耳熟能详,但通过前面分享的思考,这十个探索还释放出巨大的可能性,包括如何善用科技的变,把握人本的不变,并借此挖掘出规划设计的新能力和新机遇。

 

▼ 整合化

建筑专业结合城市专业,不等于城市设计要去指导建筑设计。


▲ 阿梅格尔资源中心Amager Resource Center垃圾焚烧厂

BIG在哥本哈根做的阿梅格尔资源中心(AmagerResource Center)垃圾焚烧厂,利用它的屋顶设计成一个滑雪场,而烟囱里喷出来的烟圈的量和频率代表这个焚烧场的碳排量。这意味着,一个建筑的设计,在形态、功能和社会价值上,都在传递一个讯息,这个讯息让建筑、城市和市民结合在一起。


▼ 轻简化


我们应探索轻建筑微空间的重大城市功能,而不是偏倚重大建筑工程。

▲ 伦敦第一条自行车快速道路(Cycle Superhighway)

伦敦的第一条自行车快速道路(Cycle Superhighway),它是一种交通基础设施,但除了解决大量通勤人口的交通问题,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引领世界的城市已经有更多的出行人口选择用双脚去生活与体验城市,轻简的方式满足未来更人性的需要。


▼ 原生化

建筑设计为城市找回原真是一种创新,而不是守旧。


▲ 多哈的降温设施:空调与采风井


AECOM在多哈(Doha)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市中心设计。左图是多哈原来的样子。右图是现在多哈城市普遍的样子。这里气候非常炎热,技术常规是用空调来解决,但历史的智慧是用采风井。多哈临海,海风吹来,通过建筑把风导向室内、地下和骑楼。



▲ 多哈市中心设计,AECOM

我们在多哈街道的设计上也采用不对称的手法,使地面阴影最大化,也就是在街道的断面上把南侧的阴影留给行人,车尽量走在北侧阴影覆盖不到的地方。建筑离岸越远,我们希望它越高,因为可以捕捉吹进城区的海风,通过建筑导向街道和室内。

 

反映一个城市原生环境条件的设计方法,自然会形成这个城市的形态特色。当我们在创新和原生之间进行这些设计思考,选择去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形成的城市设计,它创造出来的风貌就是从风土里生长出来的。


▼ 立体化

串联空间的价值创造城市的价值,而不是更多的开发面积的串联。

▲ 香港中环,室内外步行环境的串联

这里是香港中环。所有室内外的可步行环境都被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络。今天,我们通常把立体化当成一个要求、一个设计手段或者一个设计亮点,而我认为真正的立体化还包括社会要求,是多层次社会维度的介入,是更真切的立体化。


▲ 通州车站“森林月台”,AECOM

这个项目是我们在通州副中心的一个优胜方案。这个车站虽然地处大运河边但跟滨水环境还有一段缺乏步行驱动的距离,所以我们提了一个“森林月台”的设计概念,让车站建筑本身一直延伸到岸边,到站即到城,到城即到运河。建筑设计结合城市设计来达到功能和空间更明确的方位感和更直接的动线联系,楼顶形成通向运河边上的生态公园。这样的立体化串联给予城市更多的流动性与辨识度。


▼ 去界化

用活动定义空间,而不是用空间去定义活动。


▲ 迈阿密新世界中心交响音乐厅(New World Centre, Miami)

这是迈阿密的新世界中心交响音乐厅(New World Centre, Miami),厅外有一个简单的大银幕,分享厅内的音乐活动,外面聚集了爱好音乐的市民。这个场所的形成不是物理空间导向,而是通过有效的介面,用社会活动与需求定义了这个场外音乐厅。


▲ 雄安容东城市设计,AECOM

去界化还有另一个内涵。我们在雄安容东的城市设计提案中,通过介面设计,让城市和自然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居民居住在城区里,其实还是享受着场地原质感的绿地,把开放绿地转化为积极的公共空间。严格来讲,这基本跳脱了传统由红线刚性控制的绿地空间与开发地块的关系,让城市与自然结合得更紧密。


▼ 弹性化

设计应该创造城市空间的自主性,而不是固化的功能。


这也是我们在雄安城市设计提案里提出的,我们设计了9个不同的40米×40米的“共生单元”,可以灵活从两个、四个到六个单元组合成十几种不同的小街区。这里的建筑和开放的公共空间,也随组合模式都串联在一起,按需开发,形成一种适应迭代的需要、自下而上生长的行动方案。




▼ 生态化

建筑设计创造城市资源,而不是利用自然资源。




▲ 新加坡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


这是新加坡经典集合住宅案例——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


传统做法是把建筑竖起来,留出更多地面做为开放空间,而这个案例把房子倒下来,保持容积率要求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可绿化面积。




▲ 新加坡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绿化率112%

如果加上屋顶的再绿化面积,这个案例的绿化率是112%。新加坡100%的绿化率要求,促使许多建筑的做法采取不同的举措去满足这种取之于地、还之以绿的要求。立体的绿色空间在新加坡随处可见,其实这正是一个政策的驱动,而这个政策的背后是一个对环境价值的价值观。


▲ 雄安启动区城市设计,枢纽站设计提案,AECOM

我们在雄安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里的城际铁路车站,也通过不同手法提出这样的概念。在北方的严冬,我们希望车站空间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让公共活动成为城市地标,让生态取代形态,而不是建筑本身。在严寒的冬天,旅客在站区依然享有一个有保护的有活力的公共场所。

▼ 共享化

建筑的完成度取决于是否创造城市的价值,而不是单体的品质。

▲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这是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Helsinki Central Library)。严格来说,这里只有20%的建筑面积用做图书馆,其他都是提供给城市居民各类活动的场所。

 

将特定功能的建筑通过共享延伸为城市中心区位上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建筑地标质量已经不是形态而是公共品质。



▲ 纽约6 1/2大道(The 6 1/2 avenue)


我很喜欢这个案例。在纽约有这么一条大道,叫6又1/2大道(The 6 1/2 avenue)

▲ 纽约的长形街廓

纽约有典型的长形街区。当你在长向街面中间想要跨过马路十分不便,所以形成很多强迫性跨街行为。在第六大道和第七大道之间多个街区的许多办公大楼开始开放了它们的大堂和中庭,街区中间的道路也开始正式设置跨街的步行设施,形成了在两条大道之间另一条人行大街。



▲ 开放一楼大厅及穿堂堂,串联街道

这样的举措,企业资产借让私有空间作为公共使用,反而促成一个适应使用者需要的活力廊道,企业品牌和商业价值都提高,也提升了环境的亲切和安全感。这个“公共空间”其实是私有领域,“建筑空间”也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这是典型的私有公共空间模式(POPS, 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的生动案例。

 

这些建筑以现在的标准看,“设计”乏善可陈,但这正是我要说的:今天建筑品质的衡量标准到底在哪里?空间比例细节表达或是材料搭配光影塑造?或是最朴素简单的空间,但是为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价值?这也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的介面,一种关系的设计。


▼ 数字化

用科技进化建筑和城市,而不是在建筑与城市中应用科技。


▲ 数字化与城市设计


今天提到很多科技和设计的思考,如何从交叉到交集,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不是科技本身,而是这个数字化过程如何启发建筑与城市对设计所能提供的价值。科技的价值不是被更多的应用,而是它开启的全新过程帮助我们更接近各种技术希望达到的目的,包含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技术。


▼ 人本化

创造城市生活都质感,而不是设计建筑的立面。


▲ 购物中心VS菜市场

就好比现代购物中心和传统菜市场,二者给我们的意义和感受不同,关键是设计的高形式感要落在生活的高人性品质。


▲ 佛罗伦萨美术馆VS街道

经典的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长廊空间,跟我们熟悉的街道场景,同样是城市生活的环境,而不是舞台的布景。


▲ 现代城市VS传统建筑

无论是与天争地的现代城市,或贴近土地的传统的城市,形态的背后都是城市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方式。满足、改善、并提升人性需求,应该成为一切新技术、新空间、新模式的核心诉求,和创新动力。



这十个探索都是我们追求建筑和城市协同创新的一种探索。它们分别代表了新的专业认知、新的设施标准、新的生态价值、新的空间模式、新的场所定义、新的迭代模型、新的建筑类型、新的互动模式、新的智能手段和回到新的城市原点。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我们怎么看待城市课题,怎么理解城市系统,归纳出公共服务是城市的要素,而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建筑跟城市设计一起去完成的最重要的城市品质,就是公共品质。所以,通过介面设计去完成的城市设计是一种公共关系的设计。资源管理、公共利益和社会人文三个策略,不管通过什么方法,都在促成城市环境中非常理想的公共关系的建立,这种关系的完成度和丰富度,决定了城市的质量。

 

今天我们谈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质量必须从建立公共质量着手。建筑是城市里绝对关键的元素,建筑设计应该更积极地建立这种为城市公共质量负责的价值观。

 

最后,我希望积极去推动,在城市设计中包容建筑设计创新,在建筑设计中去追求城市的公共质量,我相信这是我们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非常有意义、值得开辟的道路。

 

谢谢大家!




▼“高质量发展的建筑与城市”主旨论坛回顾▼

高质量的建筑与城市

北京建院成立70周年主旨论坛


2019年10月25日

北京城奥大厦


主办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学术支持

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图文来源丨刘泓志
编 辑  | kre+cha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