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1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朋友借车又出大事了!血的教训,河北人,看看吧!

2016-06-11 河北经视



我可以开车送你,但不借车!

湖南都市频道报道——艺人郭彪把自己的沃尔沃S60借给朋友去化龙池,借车人酒驾+超载+超速 飞下十二米浦沅立交桥…四死两重伤ICU抢救…驾车人已死。


郭彪面临700万以上的经济追偿…这个车就借的够给力的啦~~~这世间~唯独老婆和车不能借也~

再次申明: 车子一律不能外借!特别是喜欢喝酒的朋友!

此帖以警网友们:别人不借车给您不是小气,是这车咱借不起啊!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唯一做得到的是预防。


案例一

石家庄栾城曾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宝马x6越野车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高速冲上河堤,飞跃洨河,在空中翻转180°后,车底朝上,车顶向下,直接拍在了对岸的河堤上,车体几乎扁平,车内四人殒命。


而更悲剧的是,驾驶人并非车主,属借用,原车主已近崩溃。由于肇事者已经死亡,车主不但要自行承担车辆的损失(基本报废),还需承担4名乘客的死亡赔偿金,借车借出几百万的官司。




遇到这样的事,后悔当初已经晚了,这辈子被自己的无知害惨了,家人也要跟着一起备受折磨。


案例二

2015年7月,周口项城一位市民,饭局上将车借给朋友开去接人,朋友因酒驾酿下1死3伤的惨祸。肇事司机因犯下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入狱8年,而借车给他的车主,因草率借车之举同样对事故发生应承担责任,车主被法官判决与肇事司机连带承担近60万元的赔偿。

把车借给喝酒的人驾驶,保险公司不会赔你一毛钱,这是罪上加罪,自己酿下的苦果,用一辈子的代价来偿还。



你把车借给别人,如果发生事故,会产生的后果有:

一、如果借车人没有责任,那没有关系,但发生死亡事故,仍要担道义,如果有责任,特别是车上有人受伤,一般保险是一人一万,而借车人没有钱,那车主负连带责任,就是要交钱。



二、如果借车人酒后驾驶,保险公司一分不赔,他赔不起的都要你买单。


三、如果开你车的人(无论他是否你的家庭成员)撞了你的家庭成员,保险公司还是不赔。保单列明,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司机及其家庭成员是不赔的。其他的什么无证驾驶、逃逸等,保险公司不赔的都要他来赔,赔不起就算你的,就要先代他买单。



四、你借车给人后,他又转借第三人,出事了会怎么样?如果第三人和转借的人都赔不起或不愿意赔,索赔失败的,你还是得负连带赔偿责任。


五、如果你明知道或没办法证明你不知道对方没驾驶资格,还把车借给无证的人,或者你明知道对方没有安全驾驶的能力,例如酒后驾驶,吸毒等,还把车给他开,如果事出大了,可能就不是连带赔偿责任那么简单了。


律师:车主要不要担责,有个唯一标准


河南安多律师事务所杨勤律师说,借出去的车出了事儿,车主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有个唯一标准,就是车主是否在出借自己的车时存在过错,如果车主在借车时并没有任何过错,车主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解释,车主的过错包括出借拼装车、报废车或其他有问题的车,将车借给没驾照的人,将车借给饮酒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人,车主自己套牌等方面。”杨勤说,“在案例二中,车主因为将车借给了喝酒的朋友,所以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在案例一中,只有当车主有过错,才应承担车上人员的死亡赔偿责任。如果车主没有过错,案例一的结果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借车出去前,最好签个协议


“尽管网上的一些传言并没有法律依据,但外借机动车时应当谨慎是没有错的。”河南大进律师事务所谢亮律师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自己的机动车最好不要外借。

“即使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之间借车,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也不妨签订一个协议,对双方的行为如借车人不得饮酒驾车、不得随意转借进行约束。”谢亮说,“比如车主把车借给一个有驾照的朋友后,这个朋友又把车转借给了一个没驾照的人,结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如果有协议证明车主不知情,车主就不用承担相应责任,但如果不能证明车主不知情,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非要借车一定要签署一份协议!

如果非要借车一定要签署一份协议!

如果非要借车一定要签署一份协议!



不要因为是朋友就不好意思签署协议,签署借车协议能够更好地维护借车双方的相关利益和责任,避免事后扯皮不清。当然借车人可以主动提起签协议,既显诚意又能不让朋友过于尴尬。




拒借秘籍

拒绝借车秘籍一时不时更新微信圈告知天下,车是我的宝,外人不能碰,连老婆都不行,更何况外人了,别人一看,就明白了,自然不会向你开口了。


拒绝借车秘籍二:称自己是妻管严,借车出去,就别进家门了。有时候拿老婆当挡箭牌好使,谁也不想破坏别人的夫妻感情。



车和老婆,概不外借!

同意的请点ZAN!

来源:河北青年报、FM93交通之声、搜狐新闻、洛阳晚报以及网络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荐读NEW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