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不只美食,还有社会企业 | 堂主干货

2015-10-15 堂主 807创新空间

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

-----英国社会企业联盟

(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


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而是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这几年,大陆各地对社会企业这个议题的讨论增多。在此,我们不妨参考台湾社会企业的发展经验。


2014年被称为台湾的“社企元年”,因为在这年,台湾政府通过了《社会企业行动方案》。该方案预计在未来三年投入1.6亿元新台币,计划催生100家创新型社会企业、协助50家社会企业走出台湾、完成200件社会企业辅导案例。

实际上,社会企业早已在台湾民间成为热议话题。多年来,经过社会团体不断地酝酿、实践,这个话题终于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9月11日,我们在807图书馆开办了「807有名堂·第7期」台湾社会企业走过的路分享会。这一次,我们邀请了台湾社会企业研究专家郑胜分助理教授,为广州地区关注社企发展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政府官员、商界人士、学生及公众,分享台湾社会企业的案例及台湾当地促进社企发展的相关政策,本次文章根据郑胜分助理讲授当天分享的内容整理而成。



光原社会企业


光原社会企业台湾第一家以社会企业名义登记的公司,经营有机农产品。

运作方式帮助原住民将有机厨余转变为有机肥料,进行作物栽种,培养有机产品并使其流向市场,获取利润。


台湾的原住民部落中也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和中国大陆一样,年轻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多数选择离开部落前往各个城市谋生。同时,他们把故乡的土地租或卖给汉人,致使土地被喷洒农药、过度开垦。实际上,如果在故乡有工作机会,许多人愿意回乡生活,更好地照顾父母和子女,还能留在自己所爱的土地上。而光原社企重视了这个问题,它在开发有机产品的同时,为部落本土提供了工作岗位、为原住民回乡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但光原社企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给原住民提供就业机会,一份短期工作,类似于“假性就业”,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它希望做到的是让年轻人重新回归乡土,留在部落发展,守护自己出生的那一篇徒弟。在这个案例中,光原社企完成了售卖有机产品的经济目标,也实现了相应的社会目标——帮助部落永续,改善环境发展。



2015年4月16日阿里山手采龙春茶





大志杂志


大志杂志是一份由“游民”(流浪汉)在街头贩卖的刊物

运作方式:流浪汉或社会弱势群体通过招募、培训、实习,取得The Big Issue的识别证后,将获得10份免费的杂志以供贩卖。当流浪汉在大学校门口、捷运站口卖出杂志后,从赚取的费用中取出一部分继续买更多的杂志。


与公益慈善组织不同,大志杂志社不是简单地提供工作,而是在创办一本有内容的杂志的基础上,为流浪汉创造一个接触人群的机会,消除社会疏离感,让他们找回自信心,回归主流社会。这份杂志由特约撰稿人供稿,内容包括全球议题、商业科技、文化、设计、艺文活动和专题等六大主轴,可读性强,吸引了不少年轻读者。这种商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游民问题,为社会公益作出了贡献。


而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知道这个信息后,也十分愿意主动购买杂志来支持这个做法。甚至有企业因为认同大志杂志的理念,愿意以更高的价格向出版社长期订阅杂志。虽然这些做法看上去类似于一种变相“捐款”,但与完全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所不同,这种购买行为更多是产生于“希望继续购买一份真正有阅读价值的杂志”。


唯有将一份社会企业产品,当做是一份符合市场价值需求的产品去经营时,它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续。


左:大志杂志2010年创刊号

右:大志杂志2015年10月刊




黑暗中对话


黑暗中对话工作坊运用黑暗作为媒介,创造自我觉察与改变的教育训练平台。


运作方式:黑暗中对话(Dialogue in the Dark)工作坊提供黑暗中的体验培训课程。将视力正常的人投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中,参与者平时积累起来的常识和能力将无处可用,从而开启其它的感官能力。失明或弱视人士将陪伴参观者完成整个体验,并将这样的经历投射到参观者的日常生活中。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全黑环境下的“角色转换”让健视者体验失明,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同时为盲人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


2011年,一群关怀台湾社会的社会企业先行者在机缘牵引下,经过多方沟通与争取,终于获得 DSE 正式授权成立「黑暗对话社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台北DiD ),由曾经义诊行脚遍及中印新马台湾各地偏乡的谢邦俊医师担任董事长,延续拓展对话社会企业价值的使命感,谢医师不但是台北DiD的引入创办人,同时也是财团法人爱盲基金会的董事长。2011年上半年,DiD一共举办了40场工作坊,主要以企业与学校为主。目前有1位主引导师,15位助理引导师。

在一般的观念中,盲人是弱势群体。但在一个全黑的环境里,不能适应环境的视力正常人才处于弱势。黑暗中对话利用了这种“翻转弱势”的方式,为视力障碍者提供了适合的工作岗位。

无独有偶,北京有一档广播节目,主播分别是视障者与肢体障者。由于视障者对声音敏感,他们反而能出色地完成这份工作。这档广播的内容平平无奇,与维护残疾人权益无关。这种工作环境令残障人士得以发现、发挥他们自身优势,依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而不是依靠公众的同情与捐款获利。


黑暗对话工作坊中秋游园会


参与者在体验活动后手拿盲杖合影





岸咖啡


岸咖啡是为出狱人士建立的中途预备职场,为的是帮助出狱人士更好的适应重返社会后的生活,完成“心灵重建、模式重建、生活圈重建”。

操作方式:吸毒犯罪的人出狱后,面临着“新生”。而这个咖啡馆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工作岗位,例如厨师、咖啡师等,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社会定位,发挥价值。他们通过成员每周聚会,彼此安慰、勉励、监督,或者加入地方教会积极融入教会生活,参与事奉,以「弟兄」帮助「兄弟」。由此,他们得以重返家庭、社会,创造更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有的出狱人士被邀请到学校做反毒、守法的宣导。这些有着亲身经历的人们可以更有效地震慑、劝阻叛逆少年。在台湾的反毒教育宣传收效甚微的背景下,他们发挥了极其正面的教育效果。


此类社会企业,既利用平台为出狱人士提供了工作机会,达到反馈社会的目的,同时改善了大众对这个群体的偏见与排斥。一举多得。



岸咖啡推出的健康套餐

涨知识


SE≠福利企业≠CSR


社会企业(SE)不等同于福利企业。福利企业为了达到公益目的,可以罔顾成本,甚至需要股东、政府的补贴。在台湾,政府官员如果不回应类似的补贴需求,就会被大众媒体批判为“没良心”,有苦难言。相较之下,社会企业要兼顾经济与社会目的,而且是在盈利的基础上达成后者。

社会企业也不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CSR)。一般的企业同样可以做公益,但不等于就是社企。社企是通过合理的模式盈利,并直接反馈于社会。在做社企之前,人们应该思考规划的商业模式和社会目标有没有必然联系。

如今,大陆官方也开始推广社会企业这一概念。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反思社企的运作模式,他们不希望它被导向错误的方向。为此于不久前成立了社会企业发展联盟,其中的三十多个成员包括团体代表和学者。他们渐渐意识到,很多人打着社企的名号,却是为了牟取商业利益;政府的推广更是盲目。在这种情形下,鱼目混珠,社会企业难免被污名化。一旦社会企业丧失了公信力,做任何登记、认证都没有用,社企的名号只会被当成盈利的噱头。

台湾社企现状

发展困境

实践证明,台湾政府部门对社会企业知之甚少。他们之所以重视社企,只是希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尽快向选民展现政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并不清楚如何引导社企健康发展,只好求助于“外援”。2014年12月发布的第一期《社会企业电子报》的执行单位是KPMG(安侯建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把关注重点放到了财政部分,要求创业的青年提出财务计划、财务报表。但这些并不是当务之急,也超出了青年人的能力。

台湾社企对盈余分配的规定也有待商榷在英国,小区利益公司条例(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Regulations 2005, CIC)第22条规定,分派之股利不可以超过年度可分配盈余35%。韩国的社会企业促进法(Social Enterprise Promotion Act 2007)第8条规定,公司型态社会企业,应将年度可分配盈余的2/3以上用于社会性目标。而台湾额《社会企业行动方案》规定(公司型),组织当年度可分派盈余应至少有30%保留用于社会公益目的,不得分配。显然,这个比例远远低于他国水平。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台湾在社企领域遇到的问题可以成为很好的参考。对比之下,大陆社企方兴未艾,尚处于更早期。大陆要发展社会企业,首先要寻找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项目,并且寻求政府的支持、合作才能通往共赢之路。但在目前阶段,政府对社企所知甚少,对社企采取保守、抗拒的态度。可见,离社企的全面推广仍然道阻且长。


活动介绍


主讲嘉宾

郑胜分

台湾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

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助理教授

彭婉如文教基金会董事


主持嘉宾

吳佳霖

中华组织发展协会秘书长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系硕士

专长:社会企业、组织经营与管理


组织方

联合主办

广州公益慈善书院

广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交流中心

广州社会组织联合会

广东人文学会

807创新空间


学术支持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



「807图书馆」

聚焦人文体验与思想交流

倡导知识共享与公共参与


- 带上一本书 认识一群人 -


807有名堂

大咖参与,独家分享

跨界讨论,火花互动


在这里遇见

公益人行动家

思想派推动者创新邦

……


「807有名堂,大咖在厅堂」

(点击姓名查看往期精彩)

李志强 | 梗叔 | 陈嘉俊 | 韦然

willa | 吕植 | 郑胜分 | 梁晓燕


×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807创新空间所有

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