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李小云确认出席2016年会!| 年会速递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6年会邀请李小云老师作为主题演讲嘉宾出席。
中国社会的未来,在于能不能发育出有生命力的公益
在《公益社会:中国社会之未来》一文中,李小云谈到:中国的财富正在迅速累积,那种有钱就可以随意消费的思想对于社会的和谐来说是有害的;有钱人将财富传承给家人,从而维系了社会的分化,更是有害;因此,公益作为除了税收以外的社会和谐的契约,无疑是财富最终回归社会的最佳方式。
中国社会的未来,在于能不能发育出有生命力的公益;而发育有生命力的公益,则要看能不能和政府与市场建立起共生的关系——因为发达的公益既能促进财富的积累,又能调节财富的再分配,公益这个社会和谐的隐形契约弥补了市场和政府在财富创造和分配上的不足,成为一个发达社会有效运转的重要机制之一。
李小云倡导朴素公益、大众公益、方案公益、引导公益资源下沉,引发公益界的关注与讨论
公益的实质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隐性契约。
当前的公益文化是“城市化”、“精英化”、“中产阶级化”的,推动公益的人文化偏好与大众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还没有形成大众化的公益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公益头上好像有着“三座大山”。有时候公益人和公益机构被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三座大山是:钱,看得见的“金山”;权力,看不见的“大山”;学,是一座都想攀登的“书山”。
关于李小云老师的思想精华和公益洞见,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6年会,11.22-11.23,上海见!
点击以下图片了解年会详情~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李小云的公益探索与实践
“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接触NGO这个名词的。1989年的春天,我作为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项目中方副代表见了一个德国NGO的访华团”,当时是他第一次听说NGO。
90年代初,李小云赴德国及荷兰进修学习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学,回国以后开始在国内倡导NGO的发展,曾经长期支持行动援助、国际计划、德国米索尔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德国EED等国际NGO在中国的发展实践。
作为一名农村发展领域的高级研究人员和专家,李小云曾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两年,进行农村发展政策研究,并在多个国际组织供职,其工作和学习经历遍及二十多个国家,足迹遍布中国所有省份。
在从事了数十年的研究工作后,李小云决定从“观察者”转变为“实践者”,去亲自进行一场农村扶贫的实验。他的实践,从云南边陲的贫困村落起步。
2015年春,李小云在云南成立“小云助贫中心”,他将勐腊县河边村作为第一个项目实施地,致力探索“公益+政府”的联手整体助贫模式。
“小云助贫中心”依托微型助贫项目,希望促进优质公益资源下移,促进基层公益组织发育,探索有效瞄准穷人的助贫机制、村级综合扶贫治理模式。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这是“小云助贫中心”的愿景,李小云说,这也是他的奋斗目标。
count down
34
2016.11.22年会报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