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第二个央行吗? 两大巨头悄然垄断支付70%份额,网联恐将熄火!

2017-04-25 支付圈

这是美国大片的情景吗?一两家科技巨头拥有类似政府的能力,掌握社会关键的基础设施,从而掌握大多数人的生活。


  

支付宝、财付通就像两个巨大的漩涡,把客户、商户都往里吸,越来越快,近两年,支付宝财付通的市场份额以每年十几百分点的速度在快速提升。当今天你作为收单机构去拓展商户,商户说你不受理支付宝、财付通,就不和你玩。在这个趋势下,所有国有银行与中小银行都被甩到一边了,那些中小支付机构纷纷傍大款,漩涡之下,再好的支付产品都没有机会。

有一个数字怵目惊心,宝宝与小微这两家机构现在占有了支付市场的70%以上份额(个人客户的线上线下合计交易笔数占比,下同),可以说事实上掌控了支付市场。估计央妈没有想到,打个盹儿,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加上几十家股份制、中小城商行等,要被两大民营巨头捆住手脚了,而以往以银联为核心的“四方支付模式”,也将被宝宝与小微的“三方模式”给打蔫了。

不知不觉中,两巨头成了发卡行


众所周知,央行一大职能是监管支付结算市场,推动社会支付结算体系的高效、健康发展,保障社会资金的安全、有序流动。支付体系在金融体系中,居于重要的位置,首先,支付结算需求是公众最主要的金融需求;其次,支付结算体系直接影响社会的交易体系;第三,支付结算业务沉淀了大量的公众存款,甚至可以说是活期存款的主要来源;第四,支付结算体系处理经济社会的大量交易信息,这些信息的监管,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非常重要,对公众的信息安全也非常重要;第五,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最主要的流量来源,沉淀客户的存款、数据、接触场景,直接影响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理财业务。正因为支付结算业务有很强的公共性,对金融体系影响巨大,对支付结算市场的监管,一直是央行的重点,这些年市场的演进,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有无形的力量正在取代央行的影响力。

转折性的事件就是二维码支付,2014年3月,央行曾经发函叫停二维码支付,但支付宝、财付通并不买账,采用互联网惯用的补贴大战,在市场上高歌猛进,短短两年多时间,把传统POS支付打得丢盔卸甲,主宾易位,支付宝和财付通已经占有了支付市场的70%,央行也不得不在去年8月份,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合法性,毕竟影响几亿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这个罪名谁也担不起啊。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难办了,支付市场今时不同往日,以往以银联为核心的四方支付模式,发卡机构、收单机构、转接清算机构各得其所,发卡机构负责发展C端的客户,收单机构负责发展商户,通过银联实现互联互通,这个市场中,谁都重要,谁也都不重要,离了谁,地球照样转,即便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银联,手中既不掌握C端客人,也不掌握B端商户,股东还是各银行,凡事也只能跟大家商量,不能想干嘛就干嘛。(银联心里有一万个吐槽啊,要是我能想干嘛就干嘛,今天能被打这么惨?)。形成这个结构,得感谢央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力推的金卡工程,实现支付市场的互联互通,才有了市场生态的多样性,谁也不能托大,央妈照章办事,该管管、该抓抓,谁也不怵。今天不一样了,支付宝和财付通的结构是三方模式,说白了,是一家机构把发卡、收单和转接清算的事情全办了。这里要解释下,快捷支付名义上,账户是在银行,但其实在支付过程中,核验的是支付宝、财付通的用户名和密码,由支付宝、财付通负责交易的放行,并承担支付风险,银行只是负责后台的资金划拨,在这个结构里,支付宝和财付通实质上就是发卡行了,客人实质上是和支付宝、财付通在接触,也只对支付宝、财付通有认知,今天是央行把账户限制了,不然,支付宝、财付通的账户,分分钟就把银行的账户给干掉了。更要命的是,这两家机构现在占有了支付市场的70%以上份额,可以说事实上掌控了支付市场,这让央行怎么管?每家后面都有几亿的用户,”挟用户以令天下”,今天两家支付机构哪家在市场上,使点坏,把责任推给监管部门,央行都吃不了兜着走。

支付不仅止于支付:央妈“网联”熄火


即便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两家机构是负责任、有底线的商业公司,是尊重政府管理的。支付市场的高度集中,带来支付体系集中度风险也是巨大的,两家中,任何一家出现问题,对支付市场都是灾难性的影响,若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市场监管机构的央行是不是也得扛这个雷?更何况,支付不仅止于支付本身,会很自然延伸到金融业务的集中化,首先是资金的集中,支付结算的集中,很自然会形成活期资金的集中,今天去看看两家支付巨头客户备付金的快速增长,就能得到印证;其次是信贷业务的集中化,当通过支付,掌握最大量的客户数据、客户的接触场景时,消费信贷业务也自然就集中在支付巨头身上,看看这两年借呗、花呗、微粒贷的快速成长,看看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的增速放缓,已经可以看到这个趋势;还有就是资产管理业务或者说是理财业务的集中化,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产品大量要通过银行渠道去销售,很大的原因是银行通过支付结算业务形成了稳固的客户关系,成为了理财产品很好的销售渠道,但当支付结算业务往支付宝、财付通迁移的时候,支付宝、财付通自然也就成为了理财产品最好的销售渠道,余额宝就是个典型的例证,余额宝的收益率低于很多类现金的理财产品,但这不妨碍其占据了货币基金市场的一半份额,道理很浅显,是其支付结算的海量流量成就了巨额的理财规模。当支付结算的集中化延伸到金融的集中化,这两个宝宝谁打个喷嚏,市场都得天旋地转,那时,铁路总公司和铁路管理局,谁管谁啊?且悠着呐。

央行当然也看到了这样的危险。近期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限制了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的额度和用途,从而限制虚拟账户的存款沉淀;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把支付结算的资金沉淀,回归到备付金定位,严禁挪用,严控资金风险;设立网联,实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集中转接清算,实现资金通道的互联互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是设立网联,体现了央行想将支付市场引导到四方模式、互联互通的监管意图。但是,央妈数年来的精心布阵,被国有银行中的“千年老二”“的一阵乱拳给冲散了——没成想,具有“四方模式、互联互通”支付顶层设计概念的网联还没开张,支付宝和建行即匆匆签了一个合作协议,说彼此开放自己的收单商户。潜台词很清楚:“不跟央妈引导的网联玩,支付市场的规则还得听我支付宝的。”可以想见,网联的未来,恐怕还得看两家支付巨头的脸色。

其他支付都成了传说


大家可能会说笔者危言耸听,央行发了200多张支付牌照,还有众多的银行,哪能就让两家巨头把支付市场全拿走,即便是全拿走,一旦他们做不好,马上会有别人顶上去,自由市场嘛,谁好谁上。

果真这样吗?那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其他哪些支付机构?快钱、易宝、汇付天下等这些最早从事支付服务的机构,今天市场已经不太听到他们的声音了,要么卖身投靠大BOSS,要么就是艰难维持。是产品、服务不够好?支付市场是典型的双边市场,必须要同时有大量的C端客户和大量的B端受理商户,在四方模式中,一家支付机构做好一头就有机会发展壮大,比如:做好C端的发卡,就可以共享到整个支付网络的受理环境,那客户也就可以选择这家机构的服务,但在快捷支付模式中,大家都各自形成自我封闭的圈子,中小支付机构就苦了,好不容易发展了一些C端的客户,客户发现受理商户不多,用处不大,就放弃了,加大B端受理商户发展吧,给商户带来不了几个C端的客人,一个月也做不了几笔交易,商户慢慢也就不跟你玩了,基本上,就陷入了先有鸡或者先有蛋的死循环,玩完。支付宝、财付通就不一样了,已经手握数亿的淘宝用户和微信用户,这时候,只要去拓展B端商户即可,而且,双边市场有自强化能力,当有大量的C,会吸引大量的B,当有更多的B时,就会吸引更多的C。今天的支付市场,支付宝、财付通就像两个巨大的漩涡,把客户、商户都往里吸,越来越快,近两年,支付宝财付通的市场份额都以每年十几百分点的速度在快速提升。今天你作为收单机构去拓展商户,商户说你不受理支付宝、财付通,就不和你玩。在这个趋势下,银行都被甩到一边了,那些中小支付机构就更没有活路了,漩涡之下,再好的支付产品都没有机会。

留给中小支付机构唯一机会就是卖身,卖给拥有大场景流量的巨头们,卖给京东、美团、滴滴们,这些巨头之所以有机会,是因为他们有场景、有C端的客人,通过强引导,就可以获得大量的C端支付客人,起码在自己的场景内形成支付闭环,有一个生存的空间。沿着这个逻辑,支付不再是支付服务本身的竞争,而是场景的竞争,互联网巨头纷纷利用资本优势和流量资源优势,抢占场景流量入口,抢出行、抢共享单车、抢视频网站、抢外卖、抢餐饮服务……。当支付不再比拼支付服务本身,当支付不再是独立的公众服务,而是各类巨头用以形成自身流量闭环的工具,这种所谓的降维攻击,是支付体系之福还是支付体系的悲哀?互联网的产业割据向金融割据的延伸,尤其支付宝、财付通的高集中度,已经给产业、金融都带来了巨大困扰。

今天很多电商的业务与腾讯集团、阿里集团是有竞争关系的,虽然担心支付会泄露自己的商业信息,仍不得不接入支付宝、财付通,更别谈支付手续费率的事情了,当你70%以上的支付依赖支付宝、财付通的时候,你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普惠金融”真的普惠吗?


对银行而言,当你70%以上的客户支付场景依赖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时候,银行其实也失去了对等谈判的空间,只需说你的客人在部分场景不能使用,你银行就得乖乖就范。其实,今天就有很多小银行是求着支付宝和财付通,接入自己的银行卡;而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当你发现你为了在淘宝上买东西、为了在微信上收红包,而不得不开立一个支付账户,留下大量敏感的账户信息,当你发现你的交易信息越来愈多的集中在两家支付机构,你会不会为了你的隐私和信息安全而担忧?但是你没得选择,今天你会发现离开了支付宝、财付通,你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你可能会说我是阴谋论者,人家支付宝、财付通可是有价值观、有使命感的企业,一心为民谋福利,是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和实践者。Too yong,too simple,这些互联网巨头员工的超高收入,你当是因为他们做慈善而获得的吗?阿里、腾讯的高估值,你当是资本看中了阿里、腾讯对社会公益的贡献吗?看看他们的ROE,都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看中流量高度集中带来的超额利润,这才是高估值的秘密所在。借呗、花呗的年利率15%以上,而其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加起来也不过4%左右,即便加上2%的运营成本,中间利润有九个百分点,哪怕把这些流量放给消费金融机构来做,也要收取5-9个百分点的手续费,远远高过银行的收益,你还觉得这是普惠金融吗?估计目前这只是“中国好歌手”中的歌王秀吧。

当这些互联网巨头成为李开复所讲的数据黑洞,连开放客户流量给银行办理信用卡,也要求这些信用卡的交易数据都必须回传给他们的时候,你会不会对这些互联网巨头的掌控欲感到一丝的担心?

不能说支付宝、财付通的做法有错,在商言商,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利益是再正当不过的。公众的利益不能安放在一家企业的良心和觉悟之上,而必须安放在健康的市场生态之上,安放在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之上。

现在的问题是,央行还来得及监管吗?当面对的是拥有数亿用户的支付机构,当支付市场高度集中的时候,是不是也在无形中培育了第二个央行在争夺支付市场的规则制定权?

此时你不妨闪一闪美国科幻大片由科技巨头掌控社会运行的场景,你会不寒而栗吗?


相关阅读

可免年费的高级白金信用卡,超高额度,秒批链接!

支付宝和腾讯真的要糟?央妈牵头的网联平台是个神马平台

专家:警惕“网联”被互联网巨头垄断

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为何迟迟不发?8家申请机构无一家合格


  点击下面二维码回复“报告”直接获取全套的报告!

统一点击上面二维码回复“报告”直接获取

目录

拉卡拉IPO招股书全文
支付机构自律评价
中国2015年支付体系发展报告
2016年中国支付市场分析报告
普华永道:技术制胜、场景为王 抱移动支付新浪潮
第三方支付洗牌,从“流量”到“金融生态深度报告 
WordPAY2015q全球支付报告
最新文件: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
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 10大案例 (高清版)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可疑交易报告 PD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