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专利,还要懂“游戏规则”
峰回路转!日前,郑州机械研究所再次中标,成为青岛海尔集团钎焊材料的国内供货商。旧弦新续,来之不易。
这一切缘于3年前该所与美国LKS公司开始的一场持续两年的专利“暗战”!
2014年4月,正当海尔集团开始筛选拟定下年度全球采购供货商名录时,一封美国律师函飞到了海尔。称海尔集团目前正在使用的郑州机械研究所的新型钎焊材料,涉嫌侵犯美国LKS公司相关专利权。
为了不受可能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拖累,海尔集团决定不再把郑州机械研究所列入下年度供货商招投标邀请名录。
和海尔集团20多年的供货合作“小船”,怎么让一纸美国知识产权律师函打来就“翻船”?这是每年4000多万元的大单啊!
专利在手,市场还是丢了。
商业谈判中“专利份量”
极度困惑的郑州机械研究所,找到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连续3周,郑州睿信对美国LKS公司及其中国子公司在全球布局的几百件相关专利进行了检索,对其在中国授权和可能授权的相关专利及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及技术进行了比对,最后得出结论:美国LKS公司在钎焊材料技术领域在中国布局了3件发明专利,而郑州机械研究所也在该领域拥有18件专利,郑州机械研究所的产品及技术不落入美国公司及其中国子公司在中国布局的任何一件专利和可能授权的专利的保护范围,不存在专利侵权问题。
2015年8月,海尔集团主持召开了有美国LKS公司中国子公司和郑州机械研究所参加的商业谈判,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受郑机所邀请派员作为专利法律顾问参与了谈判。
郑州机械所出示了多达200多页的美国LKS公司及其中国子公司在中国专利布局的分析报告,明确指出双方产品完全是不同的技术路线,郑州机械研究所不侵犯美国LKS公司的专利。
最终,郑州机械研究所在海尔集团下年度采购中再次中标。一直关注着此案进展的国内另外两家家电厂商,看到郑州机械研究所在与美国LKS公司的专利大战中胜出,也向郑州机械研究所伸出了“橄榄枝”,从该所采购上千万元的钎焊材料。
拥有专利还要掌握“游戏规则”
在一般人印象中,企业拥有了专利,仿佛有了“护体金刚”,所向披靡。然而,事实上,一些拥有专利、甚至大量专利的企业,面对专利指控,依然败下阵来。
郑州睿信总经理陈浩说,在钎焊材料领域也拥有相当数量专利布局的郑州机械研究所,在一纸律师函面前败下阵来的教训,是最具代表性。
郑州机械研究所最初向海尔集团提供的,仅是自己单方的技术、人才、质量等方面的荣誉、实力证据,却没有从技术、法律结合的专利制度角度,对对方的专利分布和技术路线进行分析检索,没有解除海尔集团对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疑虑。
陈浩说,专利制度在发达国家实行了200多年,跨国公司都深谙专利运营、进攻和防守的知识产权“游戏规则”。他们向客户发知识产权警告函,但经常并不指出具体侵犯他们哪几件专利的哪几项权利,这就让很多中国企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无从应对。
陈浩强调,即使企业拥有了很多相关专利,如果不掌握知识产权“游戏规则”,不懂得如何发挥自己专利的作用,最终还是被动挨打。
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王肃教授认为,专利不是万能的“护身符”。拥有专利只能说明你有技术优势和能力,遇到专利纠纷,还要学会熟练运用专利“游戏规则”的能力和技巧,才能真正发挥专利的“护身”作用。
文字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