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立在宁夏大地上的丰碑 |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

宁夏日报 2023-05-13

点击上方↑↑↑“宁夏日报”关注我们

  风云激荡70年,宁夏大地山河万象。一个人口少、占地面积小的省份,从积贫积弱的状况起步,创造出了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成果。在这片承载了包兰铁路顺利通车的土地;这片创造了煤制油发展奇迹的土地;这片奋力书写新时代电力、水利、交通答卷的土地上,崛起的一座座标志性工程,犹如一座座丰碑,见证着宁夏起飞、升腾、奔向未来。宁夏日报创刊70年来,记录了这些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宁夏日报客户端从即日起开设《70年,立在宁夏大地上的丰碑——宁夏标志性工程巡礼》栏目,带你回顾这些伟大的工程,让我们再出发,奔跑、跨越,不负新时代。(姜盼)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

白雪莽莽,青铜峡水电站犹如一条巨龙横截在峡口之间。记者 马楠 摄

  可能你对中国水利事业不甚了解,但仅凭这句话,就应该就能感受到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之于宁夏,甚至是中国的重要性。

  黄河九曲,唯富一套。黄河的泥沙,肥沃了银川平原,秦渠、汉渠、唐徕渠,不断开拓着宁夏灌区。

大坝雄风巍然屹立。陈少林 摄

  20世纪中叶,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建设,使之成为中国最早的闸墩式水电站。

  至此,宁夏结束了2000多年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从此,肆意奔腾的黄河水可测可控!

坝基浇筑。资料图

火热的建设工地。资料图

  1958年8月开工建设、1968年第1台机组发电、1978年8月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至1999年底,电站已累计发电254.82亿千瓦时,创产值近21亿元。

  1974年,新华社刊发通讯《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记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塞上明珠”!

大坝出平湖。资料图

顺利截流。资料图

  “塞上明珠”的问世,除了工程本身的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水利工作者不屈不挠的建设精神也弥足珍贵。

第一台机组(2号机组)投产发电。

  岁月荏苒,它矗立在银川平原,灌溉下游几百万亩农田,守护上百万人民群众的财产和希望。

  悠悠五十载,它初心不改,仍在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清洁廉价的可再生电力能源。


银川通报12家民营医院,因存在这些违法违规行为!(附名单)

再也不担心开电动汽车出远门了!333台充电桩遍布全区

我与《宁夏日报》的不解之缘 | 我与《宁夏日报》征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