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师必知的调色常识

2016-02-21 拍微电影

在数码影像飞速发展的现在,为了获取更好的影像文件,并便于后期调色进行创作发挥,拍摄Log视频文件,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个方法。但是,以log记录的视频文件,拍摄出来的效果,在显示器上乍一看,是有点吓人。

比如这种(无渲染无调色原始素材):


画面看起来是不是特别平,对比度特别低,饱和度也特别低?

那就引人发问了:我们为什么要拍这种东西。。。

别急!接下来看这张图,我们来找不同:


这就是经过调色之后的小哥!

与之前的画面相比,经过调色后的画面立即充满了戏剧性,色彩和力度


调色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说到调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坐拥各种显示器和操控台,和卫星航天飞机升天的指挥台差不多高大上的调色工作室。


哦,不对,是这个。


调色师就这样被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关着灯,吭哧吭哧的给每一帧画面调色。但是也因为调色师这一角色的存在,才让原本看起来平淡没有层次的画面,具备电影画面应有的质感,层次和色彩。


那么举两个例子来说明log格式给调色带来的好处:


例子1:面对视觉上有纵深感、浅景深、光线条件复杂的场景时,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当焦点对在后面的远山时,前面的景色就会欠曝甚至全部黑掉,或者是将焦点对焦在前面的景色或人物时,后面的高光部分就全部过曝,甚至于看不到一点细节。但是如果拍摄log,就会尽可能的保留了全部画面的曝光信息,这样就可以在后期调色时,极大可能的还原真实的光线场景,并且还原真实的饱和度和对比度。

调色前


调色后

例子2:室内拍摄带有人物的场景时,拍摄log素材,就可以满足导演对当时剧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的需要,给导演和剪辑师更多的选择。第一张图,表现了log记录下的画面,在当时的光线下,细节保留的很完整。

调色前

调色后,可以呈现出高色调(High-key scene)

也可以变成低色调(Low-key scene)

如果你理解了调色的意义,那么就不要再犹豫选择log格式拍摄素材吧,调色师会感谢你的。许多摄影师对于什么时候是拍摄log素材的正确时间存在疑问,事实上,如果使用数码设备,不管是DSLR单反拍摄,或是专业的电影级器材,只要想得到完美的影像,那么,在开拍前第一步,就选择用log进行拍摄吧。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u0174lubtb7&width=670&height=502.5&auto=0

(来自Jordan Drake 和 Chris Niccolls的视频,其中详细展示了如何处理风景和人物肤色的log原素材)

什么是log?

Log是一种视频格式,最早追溯到胶片时期的胶片光密度法,这种胶片成像原理最早由亨特(Hurter)和崔菲(Driffield)于1890年发明,所以叫H&D曲线,简称为LogE。它绘制了曝光量(E)在横轴上的对数分布,而光密度的变化量在纵轴上表达。


在现代数码影像的运用上则是柯达首先发起的。1990年柯达发明了一套基于数字电脑的胶片扫描系统Cineon System,为了最大化的获取胶片上的光学信息。尽管现在这个系统不再出售,但是它所留下来的10比特Log文件记录设计成为了现在的数字摄影标准的基础。所以在目前,有着快一百年胶片研究经验的Arri公司的LogC算法,是最受电影摄影师欢迎的Log。


为什么需要Log格式?

Log是对数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要是Log?答案很简单:因为对数最符合人体的感知。


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们有一盏灯,你会觉得是一个亮度单位,再点亮一盏,一会一下子就觉得,比刚才亮了一倍;但是这时候如果再点亮一盏,你并不会觉得亮度的改变有刚才一样大了,也就是说,三盏灯的亮度和两盏灯的亮度相比你并不会感觉到什么。可如果总共亮起四盏灯,对比两盏灯的亮度,就会像是两盏灯和一盏灯的对比了。这就是对数变化的效果。


Log是胶片转数码储存最优化的方式。因为这种数字信息有非常多的灰度,非常低的对比度和饱和度。


不同厂商拥有各自的Log曲线系统:

Arri称为LogC,SONY有s-log、s-log3,佳能的则是Clog


那么,为什么要在拍摄开始的时候就使用log格式呢?


首先要说的是,拍摄log并不总是必须的。因为log最先是被用来最大化记录光线动态范围的,这就可以记录一些在极端光线环境下的情况。log让阴影变亮,提供了阴影部分更多的数据,佳能DSLR使用者知道,如果把阴影提亮,就会出现噪点。那么使用log格式,就能让你获取画面中最暗的阴影部分。


NOTICE:但在一些可控的光线环境之下,例如棚拍和绿幕拍摄时,用log格式拍摄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并且会对之后的后期制作过程造成困扰。

log格式的原素材


调色时将阴影部分调暗,但并没有那么多噪点

第二,噪点的问题。因为log曲线让更多的暗部细节可见,就会出现更多的噪点。这之后会让你更头疼,但这有一些方法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你可能听说过“ETTR”,或者是“Exposing to the right”。其实就是在拍摄时,要使用高出一档或两档的曝光(但要确保你的高光不能完全丢失掉),然后,在之后的调色过程中,拉低一点曝光,这样就可以确保你的图像有更清晰的阴影部分。


拍摄时过曝1-2档(注意看左边曲线的变化)


这样调色时就可以及时调整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却不丢失任何细节信息

最后要理解的是,影像数码时代,拍摄log格式其实就是为了保留更多的曝光和色彩宽容度的图像信息,方便之后的后期创作,留给调色师和导演更多的创作空间,获取更完美的色彩影像,不断贴近于人眼所能呈现的视觉效果,为创作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点击图片查看近期文章


上帝给了一束光,用好了,才能叫摄影师



仅需199,爱情微电影免费学



拍微电影联合亚洲微电影协会开办微电影制作全流程班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加客服有惊喜哦~

客服微信号:paivdy123


客服在线时间:早8:40--晚17:4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