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们坑我流量就算了,还把我当成傻瓜?!

刘强 新周刊 2018-07-07


长久以来,中国手机用户对上网问题积累非常多的不满。一方面流量又贵又不够用,一方面又因为运营商的“霸王条款”,流量每个月还得清零。但让大多数人最不爽的,可能还不是高昂的流量费,而是运营商把用户当傻子耍!



最近,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不限量”流量套餐。但是原本“兴高采烈”的用户们发现,自己又㕛叒叕被坑了

 

有网友投诉称,自己办理的不限量套餐明明还剩13GB的流量,但是因为整体使用流量达到了100GB而被断网。

 

而所谓“不限量”的套餐,其实是在使用一定量的流量之后用户会被限速。流量限速则在“1M/s内”,其实就是100多k一秒,有时候连网页都加载不出来,更别说看视频了。

 

许多网友则表示,三大运营商骗人已经司空见惯。网友们不明白的是,它们怎么越来越明目张胆了呢?


宣称不限量,超过一定流量后却限速,哪里任性了?

 


流量为什么总是又贵又不够用?

 ————————


早在2014年,经济学者、北京市政协委员马光远就在个人微博里“控诉”过中国联通“偷流量”的事情。

 

“连续4个月,我上网流量暴涨两倍,远远超出套餐流量。只是换了新的合约手机,上网流量就多了两倍,请问:你们(联通)在合约机里装了什么偷流量的软件?为什么我手机自己显示的流量统计远小于你们?”马光远称,流量最高的一个月,自己超额使用了600MB以上的流量。

 

流量突然不够用的远不止马光远一人。不少人在抱怨手机流量不够用,甚至许多人开始对手机流量的“非正常消耗”提出质疑

 

有网友在微博上抱怨,下午睡一觉起来,居然跑掉了19.46GB的流量。“偷跑流量”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成为了网络热词。

 

虽然后来根据调查发现这并不是运营商的锅,但流量的问题因此进入了大众的视野——4G开始普及后,人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流量又贵又不够用了。


用户没high,运营商收费收到high了。

 

一方面流量又贵又不够用,一方面又因为运营商的“霸王条款”,流量每个月还得清零。

 

迫于压力,三大运营商终于让步,同意“流量不清零”。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它们又给“流量不清零”偷偷摸摸地加了附加条件:不清零的流量会在下月被优先使用,且只能多用一个月,流量根本存不起来。而且,附加的流量包不参与“流量不清零”,换个套餐流量也会不见。

 

明星韩雪就曾经在微博上吐槽,因为修改了本月套餐,上月流量就清零了。她的微博或许代表了大多数用户的心声:自己改这个月的和上个月有什么关系吗?自己付了钱的,多余的流量凭什么你说清零就清零呢?这不是霸王条款吗?

 

但是在面对这些“小聪明”的时候,大多数用户也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也难怪一提及手机流量,网友们总是怨声载道。


2015年11月,韩雪在网上吐槽运营商。


 

为什么我们总感觉运营商在忽悠我们?

  ————————


政府对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推动,从2015年4月首提,到2018年3月第二次将其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各种会议上至少6次重点提及过这一惠民措施。总理认为,降低网费和流量费并不是政府的决定,而是“不降不行”的市场选择。

 

针对流量又贵又不够用的情况,三大运营商也给出过解决方案:推出更多的流量组合套餐包,供不同的用户自行进行选择。但套餐推多了之后,用户却被彻底绕晕了。

 

不管是移动、联通还是电信,各种套餐都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密密麻麻的套餐加术语,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体验。所以尽管套餐多了之后有很多看上去很不错的“优惠”,但很多消费者的感觉依然是:没有一款是我的菜。

 

资深电信分析人士马继华曾指出,在电信运营商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新旧交替极快,业务繁多,套餐体系庞大,其实不止绕晕了客户,有时甚至连营业人员自己也搞不太明白。

 

面对这么多繁琐的术语和排列组合的数字,用户们下意识会想: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要搞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里面肯定有玄机,用户感觉自己是在被忽悠。


某运营商同时卖99元1GB套餐和99元不限量套餐。

 

运营商以前也曾经推出过“私人订制”的流量模式。比如中国电信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全国统一的客户自选型资费方案——积木套餐。

 

积木套餐由语音、流量、短信和3G应用四块“积木”组成,客户可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自由混搭,并随时根据需要变更套餐。看上去这的确是一种尊重用户的模式。

 

但是这种套餐也有缺点。比如积木套餐内的语音部分是必选的,而这一块最低也要18块,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怎么打电话,看到这个必须要选就立刻打退堂鼓了。因此该业务最后在三大运营商中都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与普及。

 

在自行选择流量组合的路因为用户选择成本过高而走不通之后,用户就会倾向于选择简单直接的打包消费。而打包消费虽然让用户享受到了比单项累加更实惠的价格,可是很多人对套餐内的一些“赠送部分”并没有需求,于是往往就感觉自己被强制消费了。

 

这就导致在流量的消费过程中,供需总是不对等。散着卖太便宜,绑着卖用户又觉得不舒服,觉得花钱买了很多没必要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一点,卖流量是挣钱的大头,但是迫于政府和用户的压力,运营商名义上又不能只卖流量,流量也不能卖那么贵。


人民日报批评运营商的隐蔽扣费乱象。

 

 

为什么运营商总死守着流量不放?

————————


三大运营商每次在响应政府号召的时候,总是偷偷摸摸地会搞些小动作。“不限量流量限速又限量”“流量假装不清零”都只是它们不够真诚的表现之一罢了。

 

以中国移动为例,在其“八大举措”中,10元1GB夜间流量、白加黑流量、10元1GB假日流量等等“降费”措施,字面上看上去有很大力度的优惠,但其实只是在把特殊时间利用起来,而在大多数时候,用户很难切身感受到这些“降费”的实际影响。

 

虽然在“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下,这几年国内手机数据流量资费一直在降低,但这同时也给了三大运营商很多压力。目前电信行业的通话收入和短信收入锐减,它们的盈利增长点,只剩流量了。

 

流量收入在运营商收入中的比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运营商的流量收入同比增长31%。今年一季度我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超1.2GB。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35.3亿GB,保持翻倍增长态势。

 

所以,移动、联通、电信在公布不清零政策后还纷纷哭穷。它们可能不是装穷,而是真穷。

 

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对于中国移动这种每年营收达几千亿元的企业来说,损失几个亿的流量收入并不算什么,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就不一样了,这两家企业在营收和利润方面跟中国移动的差距很大,几个亿并不是小数目。”


工信部表示,2018年7月1日前要取消流量“漫游费”。

 

而在运营商的KPI考核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营业收入增幅和利润增幅。而营业收入的来源,主要就是老用户每月贡献的收入和新用户所带来的新增收入。

 

也就是说,运营商如果想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要么就要让老用户多掏钱,要么就要多拉拢新用户。而在如今提速降费的大环境下,想让老用户多掏钱已经越来越难,能保住不降收就不错了。之前移动就曝出过“歧视老用户”的丑闻:同样的流量套餐,老用户要多花50块才能办。

 

于是为了保持盈利增长,通过更“优惠”的流量套餐争抢新用户是三大运营商的主要努力方向。

 

但是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换手机号是件很不方便的事情。移动的这种“降费措施”明面上是在响应政府“提速降费”的号召,但本质上只是为了提高盈利收入的商业手段罢了。

 

而要真正实现“提速降费”,必须还是得一步一步来。真的想让利于民,运营商就必须亏钱,这不可能是个双赢的局面。而且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说,要真的实现“流量不限量”“流量不清零”,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为了争用户,现在运营商打出的噱头都太猛,画的饼太大,步子迈得太宽。在缺乏更多竞争的市场里,当然就容易给用户“喜欢骗人”的印象。

 

要彻底落实“提速降费”很难,这个道理我们都懂。所以,让大多数人不爽的,可能并不是高昂的流量费,而是运营商把用户当傻子耍的同时,还号称是在为人民谋福利的嘴脸吧



推 荐 阅 读

点击封面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刘建宏:人到五十,暮夜击鼓

都别争,广东粽子才是天下第一


新周刊文创:用最好看的伞,去遮最毒辣的太阳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