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七年》,决定了你的一辈子

张家明 新周刊 2019-06-21

有些人的一生,从7岁开始就定型了。图/《出路》


现代社会最大的一个悖论: “想要实现阶层流动,关键是教育。”但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父母的阶层、职业和收入”。



中国人有一句谚语叫“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的是一个小孩的品性、天资怎么样,会直接影响他以后的际遇和命运,而且往往是正相关的影响。


这种朴素的宿命论没有考虑到,在影响个人命运的因素中,还有很多东西比个人品性、天资更加重要。


有时,七岁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人一辈子的尽头,甚至下一代的人生也被框定了。


今年高考的前两天,很多考生凌晨五点就起床复习,而此时的英国,人们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收看一档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人生七年》(the up series)的最新一集《63up》。



55年前,1964年5月5日,《人生七年》的第一集《7up》播出。


节目跟拍了14位未谙世事的7岁孩子,他们来自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有来自伦敦富裕地区的孩子,7岁就读《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等财经报纸;也有伦敦东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学校整天只知道嬉笑打骂。



他们的未来会有什么不同?过去的55年中,导演 Michael Apted 每7年拍摄一次,记录下了这14个孩子从7岁到63岁的生活影像,期望通过这部纪录片探索:一个人出生的社会阶级,将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未来。



导演 Michael Apted。


7岁,有人计划读牛津,

有人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在肯辛顿(Kensington)——伦敦最富裕的地区,一所贵族私立学校里,学生们穿着得体,正在课堂上用拉丁语唱着《丛林流浪》。


课间有三个男孩接受了采访,其中一个男孩说:“在这里毕业以后,我会去布罗德斯泰斯-圣彼得学生公寓,再去切特豪斯学校,然后进入剑桥大学。”


另外两个男孩也不约而同地说出了类似的求学路线,不是剑桥,就是牛津。


这一年,他们7岁。



而在泰晤士河以北的伦敦东区——伦敦最贫穷的地区,一间公立学校里,一群孩子在课堂上吵吵闹闹,老师频频点名也没用。


当他们被问到对未来有什么梦想时,有的说想成为骑师或宇航员,有的希望工作之前能到处走走,有的干脆说自己不需要读大学,还有的孩子一脸茫然地问:“大学是什么意思?



7年后,肯辛顿地区的三个男孩14岁了,他们按部就班进入了理想学校,并开始为成为律师、作家而做准备。


14岁的三人。


又7年后,他们21岁了,三人中的两位进入了牛津大学法律系,另一位则入读杜伦大学历史系。


28岁时,法律系的两位男生如愿成为律师,进入杜伦大学的男生成为BBC的纪录片制作人。


《35up》及之后,他们的事业一路攀升,依照7岁就计划好的轨迹,或成为皇家律师,积极进入政界,或创立公司,或成为知名制片人。


而那位想成为骑师的东区男孩,14岁就开始在赛马场打零工,21岁在赛狗场帮人下赌注,28岁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希望成为宇航员的孩子,14岁时,他开始觉得那个愿望只是7岁孩子的美好想象,对未来没有太多信心。


其他的东区孩子,大多没有读大学,21岁的年纪,或在工厂上班,或在工地搬砖,后来他们从事着低薪工作,终日为生计奔波,有的甚至依靠政府救济为生。


搬砖的东区孩子。


在所有穷人孩子中,只有一个男孩依靠奖学金读完了私立寄宿学校,考取牛津大学,最后移民美国,成为大学教授。


唯一一个逆袭的孩子——Nick。


其余的孩子,几乎都没有跳出父母所属的阶层。


《35up》及之后的纪录片中,他们孩子的成长片段也被拍了出来,而那几乎就是父母人生的一个轮回。


《35up》海报。


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基本遵从自己的轨迹,从私立学校一路考入大学,拥有光明而可爱的未来。


没有上过大学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多数也没有读到大学,三十岁以后,也遇到了与父母相似的人生困境,很难向上流动。


当教育越来越不公平,

教育还可以解决问题吗?


英国前内政大臣艾伦·约翰逊看到《人生七年》纪录片后说:“你可以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觉得没有其他国家像英国一样,社会阶级划分如此清晰。”


艾伦·约翰逊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13岁丧母,父亲很早就抛弃了家庭,他只能和16岁的姐姐琳达相依为命,住在政府分配的廉租房里。


他没读过大学,15岁就休学打工,18岁做邮递员,曾经背着邮包在风雪里送邮件。后来他加入工会,成为工会代表,乘着工党的东风进入政界。


英国前内政大臣艾伦·约翰逊。图/维基百科


而现在正在角逐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他的家庭虽然算不上最上流的英国权贵,也足以保证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读伊顿,入牛津,与英国王子是同学,加入著名的布灵顿俱乐部,与前首相卡梅伦等名流谈笑风生。


鲍里斯·约翰逊与戴维·卡梅伦


是的,精英阶层有一条代代相传的“传输带”,能让孩子从私立学校一路稳步进入精英大学,最后成为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


多数情况下,英国上流社会的精英都有着相同的家庭背景。在《人生七年》中,成为皇家律师的肯辛顿男孩就说,很多部长都是他四五岁时就认识的。 


这条“传输带”一直延续至今。


2015年至2017年间,萨顿信托(SuttonTrust)主持研究调查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入学数据:这三年中,34%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申请者来自于私立学校,42%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录取名额属于私立学校


在英国,私立学校的优势远高于公立学校。图为剑桥大学。图/维基百科


读私立学校,毕业后即使不依靠家庭,也可以把公立学校的学生甩在后面。


《卫报》曾作过一项调查,1958年出生的人,到30岁出头时,受过私校教育的人收入比受公立教育的人多7%。1970年出生的人到30岁时,这一差距已经上升到21%。


不止是英国,受Apted导演的《人生七年》纪录片影响,美国、日本、南非都拍摄了自己国家的《人生七年》,日本和美国的节目主角如今都是二十多岁,他们的人生轨迹,无一例外都受到了所属阶层和教育的影响。


《人生七年》美国版海报。


日本版的《人生七年》中,“孩子承袭父母的事业”这一现象更为明显,陶艺师傅的孩子仍然在做陶艺,渔民的孩子仍然是渔民,所谓的匠人传承,背后是深度固化的社会阶层。


经济学家橘木俊诏也指出,日本的社会流动性正在减小,父母职业决定子女职业的比重在上升,“政治家的孩子是议员,医生的孩子还是医生”几乎成为了社会定律。


更荒谬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一组悖论:“想要实现阶层流动,关键是教育。”但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父母的阶层、职业和收入”。


日本社会的流动性正在减小。


今年,美国教育界也爆出丑闻,一些不会踢足球、划赛艇的学生,在父母数十万、数百万美元的贿赂下,作为“体育特长生”进入了耶鲁大学、南加大等名校。


这些贿赂或许会被纠正、杜绝,但富豪们依然可以让孩子“想上哪所大学,就上哪所大学”,给学校捐个钱赞助教育事业便名正言顺了。


让出一个大学名额给富人孩子,好让更多学生可以在奖学金的支持下读大学,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交易”。但正如作家魏城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


“无论在哪个国家,教育都理应是弥合阶级鸿沟的桥梁,但如果教育成为高价商品,那它起的作用就会相反,成为富人固化本阶级优势的黄金天梯,穷人只能望梯兴叹。”


穷人家的孩子想上名校?难!图/纪录片《出路》


不读大学也可以很快乐,

但……


在中国,高考是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最重要的途径。


清华大学近日发布的招生短片《从一到无穷大》,讲述了1949-2019年许多家庭的第一个大学生。


薛其坤,如今是一位顶尖的科学家,而当年他只是齐鲁大地上的一个放牛娃;韩储银,甘肃静宁县曹务乡走出的第一个清华学生。


图/《从一到无穷大》截图


王志龙,四川甘孜泸定县第一个考上清华的人,影片中,他操着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说:我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图/《从一到无穷大》截图


知识当然能够改变命运,但影片中同样提到,做“第一个人”意味着没人能给你建议,犯错的概率高,容错的资本少。


没有读过大学甚至从来没有上过学的父母,他们几乎无法在读书、就业等事情上给你恰当的建议。


做读大学的“第一个人”很难,而且越来越难。


2018年,除天津和上海外,多数省份的985大学录取率没有超过5%,河南、江苏、贵州、山西等省份,考生要进前1%,才能考进985。


211大学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也仅仅接近14%,排名较后的广西、甘肃、安徽、河南等地区,录取率还不到4%。


图/纪录片《出路》


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了一千万。最近来自国金证券分析师吴劲草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考生只有前6%有机会考取一本,能读985的仅有0.79%,211录取率也只有2.41%,想读清华北大,你必须进入全国的前0.03%。


要踏入清华大学的校门,是越来越难了。图/维基百科


当然,人生的成败和意义,不是全部由大学决定的。


《人生七年》走入《42up》时,曾经想当骑师,却成为了出租车司机的男孩,通过努力工作,盖了一栋新房子,生活简单快乐。



24岁就结婚,29岁离婚,单亲抚养孩子的东区女孩,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伦敦大学的行政管理员。


不知道大学是什么的男孩,曾和妻子开车环游世界,如今考取了木匠执照,有稳定的工作。


无论贫穷与富贵,他们每个人都收获了丰富的人生。随着年龄增长,观众聚焦的不再限于影片最初想探讨的阶级固化问题,而是这部片子所展示的人生本质的短暂、脆弱和珍贵。


《人生七年》主角们小时候与年老时的照片对比。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当年想当骑师14岁就辍学的男孩,28岁才明白,受过教育的人显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当年不知道大学是什么的男孩,在56岁时说:“不管做什么行业,我都会劝自己的孩子多读书,我希望教育系统能够改变,因为受到的教育才是夺不走的。”


肯辛顿地区的孩子,7岁就已明白这个道理,一生下来就拥有这些机会。 



参考资料:

《人生七年》的启示,《金融时报》

英国私立教育到底有什么问题?,《卫报》

以日本为镜看《格差社会》:如何破除阶层固化的困境



✎作者 | 张家明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长按下图程序码购买▽

保存海报转发好友,让好友也享受这个福利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沉迷购物的中国人,终于抛弃了大超市


在植物面前,我们是真正愚蠢的人类


时间不会将你的少女心收回,除非你先放弃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