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岁就抑郁了,被妈妈逼的

新周刊 2021-04-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七门 Author 心疼孩子de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东七门

(ID:dongqimen)


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了吧?


在最新播出的一集里,小学生子悠在「请你夸夸我」的校园活动上讲出了一句压在心底已久的话——


“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当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松了一口气。


庆幸他还愿意表达,庆幸他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出来。


因为我怕再这样下去,这句猜测会成为现实——

 

 

子悠,在这部剧里是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家庭优越,成绩优异。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把“小学生”和“抑郁症”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认为小孩不开心没必要太在意,玩一会儿就忘记了......

 

更何况是一个看起来“生活不错、吃穿不愁”的孩子。

 

怎?么?可?能?抑?郁?


他才11岁,为什么会抑郁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剧中的子悠到底遭遇了什么。


开场第一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在外公家吃饭。

饭桌上,子悠的妈妈为了攀比,让儿子站起来当着全家人的面背圆周率,炫耀子悠马上就要背到第2000位了。

 
子悠对当班干部没有意愿,却被妈妈要求声情并茂地背演讲稿,说“我是一个热情、阳光、友善、兴趣广泛、品学兼优的男孩。”
 
子悠只是放学忘记带错题本回家,结果遭到了妈妈一顿数落,骂他整天玩的东西都是恶心兮兮的。
 
 
我承认,这些东西发生在中国家庭再正常不过了,甚至对于有的人来说早已到了见怪不怪的程度。
 
我也承认,这位妈妈一定是爱孩子的。
 
可是偏偏就是这些日常生活里的细枝末节和所谓的“爱”,正在摧毁一个本该快快乐乐长大的少年。
 
 
看到子悠,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同系列的另一部剧集《小欢喜》里的英子。
 
和子悠一样,英子也有一个控制欲极强、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的妈妈。
 
要求她每一次考试成绩必须名列前茅,要求她吃下自己不想吃的食物,要求她在气球上写下不属于自己的心愿......
 
最后还要不忘告诉她:“妈妈只有你了。”
 
 
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英子的结果是什么?
 
是没缘由地整夜失眠、整日发呆,吃不下饭,后来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和自残行为,险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终被爸妈带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中度抑郁。
 
 
让人庆幸的是,目前子悠只是被网友们担心患上抑郁症,而不是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可是我真的不想看到未来的子悠成为下一个英子。

现实里“抑郁症低龄化”存在吗?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都是电视剧里的内容,又不是真的。
 
所以在写这篇文之前,我特地去搜集了一些数据。

2017年,人民网发布了一则报道:《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中国10~24岁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自2005年至2015年间显著增加,接近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1.3%的患病率水平。
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博主@罗玲的空间提到:从抑郁症检出率来看,小学生一成,初中生三成,高中生四成;其中重症抑郁,小学生1.9%—3.3%,初中生7.6%—8.6%,高中10.9%—12.5%。

由此可见,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抑郁症的确在走向低龄化。
 
患得抑郁症的小孩变得越来越多了。
 
 
看到这个数据,我突然想起了三年前去医院心身科看病的场面。
 
人满为患的候诊室里,站着的不止是不太开心的成年人们,还不乏有一些小朋友。
 
在我前一位问诊的是一个穿着中学校服的男孩,男孩的妈妈一脸焦灼地跟医生讲述孩子的情况,一旁的男孩双眼无神、面无表情地坐在凳子上。
 
当时,我原以为像这么小的孩子患上抑郁症的情况是偶然事件,也就没太在意。
 
没想到三年后的今天,微博超话「抑郁症」里,类似情况的孩子们已经多到数不清了。
 
 
一位正在读高三的抑郁症患者发微博提问:
 
“初中高中休学的宝贝们有么?我高三休学,想找几个休学的小宝贝聊聊天。”
 
底下有将近三百条评论,全都是未成年抑郁症患者在诉说自己的病情。
 
有的上高中了,有的还在念初中,有的躯体化实在太严重不得不休学在家,有的仍被父母强迫着在继续上学。

 
从他们的言语之间可以感受到,相比成年患者,心理还不够成熟的孩子在抑郁症面前似乎更加无助。
 
对抑郁症认知不完全的恐惧,同龄人视他们为怪物的目光,家长表示不理解的言语中伤......
 
每一个都是随时能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诚然,人和人之间无法达到完全的感同身受。

但是作为一个曾经患过抑郁症的成年人,我很清楚患上抑郁症是什么样的感受,也很难想象让一个孩子独自去承受这些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所以现在,我想帮帮这些溺水的孩子们。

记住,少年的抑郁不是“想太多”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之前有两个话题很微妙地同时出现在了话题榜上。
 
一个是#抑郁症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另一个是#家长不知道为什么小孩会得抑郁症#。
 
 
不可否认的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很复杂,学习压力太大、遭遇校园暴力、碰上某些意外......都有可能让他们陷入这场“心灵感冒”之中。
 
孩子患上抑郁症,不一定全都是父母或原生家庭的错。
 
我也不是专业的医生,没办法在这里留下关于治疗的指导性建议。
 
但我觉得,作为他们最亲近的家人,应该和他们一起正视心理疾病,重视他们抛出的每一个求助信号,在发现他们不太对劲的时候及时带他们去正规医院就诊。

我见过新闻里有初中生留下一封遗书毅然决然地离开这个世界;
 
也见过身边有父母突然接到孩子自杀的消息后嚎啕大哭,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孩子的异样。
 
不希望这样的悲剧一次又一次在我们身边上演。
 
 
记住,每个人都有脆弱和痛苦的权利。
 
生病并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事情,既然生了病,患者本人一定比任何人都难受。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且想要听到的话,不是——
 
“这么小的年纪,你有什么好不开心的?"、“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能不能乐观点?”、“你肯定没抑郁,就是瞎矫情、想太多了”、“我给你吃,给你穿,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而是——
 
“没事,我在呢“、“我们都很喜欢你”、“有什么心事都可以跟我说,我等你电话”、“抱抱你吧”、“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喜欢你”、“你已经很努力了,下次肯定可以的”、“我理解你的脆弱,人可以脆弱”、“你值得被爱”。
 
这些话都是我在「作为抑郁症患者,你们最希望别人对你说什么?」的微博评论区搜集到的。
 
以上,想要分享给抑郁症患者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也想送给正在溺水中的每一个人。

愿世界少一些抑郁症患者
希望患上抑郁症的大朋友和小朋友
都能早日好起来
《世界卫生日:关注抑郁症低龄化》http://edu.people.com.cn/n1/2017/0407/c1053-29194902.html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男性观众不爱看剧?
那可能是国产剧的问题


特斯拉可能不需要公关

但肯定需要刹车


全球房价飙涨,刚需还能去哪住?


美国人想建高铁?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