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抑郁症更可怕的,是假装抑郁

2016-02-29 文莉莎 新周刊



抑郁症已经成为了第二大致死疾病。而比抑郁症更可怕的是假装抑郁症的,他们错把抑郁症当作身份的标签与天才的血统。


文/文莉莎


不高兴不一定就是抑郁,看个笑话,如果还笑就没大事——这是中国著名的抑郁症患者崔永元给出的非正式判断抑郁症标准。2007年,小崔宣布“我已经不抑郁了!”同年,美国著名女剧作家伊丽莎白·斯瓦多的图文故事书《我的抑郁症》在中国发行,该书在美国一度引起轰动,被大洋彼岸的“抑友们”奉为摆脱抑郁的良药。引入中国时,小崔自然成为出版社眼中作序的不二人选,序言中他便那样说。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这一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而作为一种疾病,目前关于病因的“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假说实在是太大而全了——等于什么都没说。

虽然,根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21亿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至今说不清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常见的公认假说包括: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经过医药广告的熏陶,“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这一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而作为一种疾病,上述关于病因的假说实在是太大而全了——等于什么都没说。


与抑郁症患者同步增长的是号称得了抑郁症的人——其实,真正被确诊为抑郁症的人往往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属于全球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就在这里,已经呈现出日本社会在新世纪前后的“集体抑郁”趋势。近5年来,书店里有关抑郁的书籍从出版到销售均成倍增长;论坛上、微博上提及抑郁的帖子超过了音乐和美食,几乎与爱情主题不相上下——当然,爱情与抑郁往往密不可分;在电视和报章的新闻中,几乎每一天都会出现抑郁的字眼。

积极推动抑郁症教育的还有医药企业。你或许听说过,抑郁症被称为“精神感冒”,可你八成不知道这个说法的首创是一家日本制药公司。在抑郁症治疗药物——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进入日本的前一年,这家公司使用这个“创意”并大肆宣传:“有病就得吃药”。


小崔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明星和公众人物也主动承认自己得过抑郁症。如今,无论是几线的艺人,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一段又重新出现时,例牌原因就是“抑郁了”。这是一个优质的励志故事,比承认被包养和出柜相比,健康圆满得多。 



比看牙医更时髦的是看心理医生。在正规的从业人员看来,合格的心理医生总数不会超过梁山好汉。可是,总有这样一类病人:一个年轻貌美的女白领,笑着对心理医生说“我喜欢来看病,每次看过之后我都很高兴”。


抑郁症不传染,却流行着一种误读:抑郁症患者都是天才;抑郁症患者都感情细腻或者受过感情的伤,值得同情;抑郁症是一种富贵病,得抑郁症的人通常因为压力大,而越有名誉、越有地位、越肩负重职,至少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又过度忙碌的人越容易压力大,就这样,抑郁症摇身一变成了“工伤”和身份的标签。


这便可以理解为何有那么多“妇联主任”、“居委会大妈”、“电话促销员”纷纷成了心理医生。





新周猫也开公号啦!

↓↓扔罐罐请戳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