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琢古凝晖:去古建榫卯构件中找寻中国建筑之美。| 退藏

2017-02-16 谢谷 退藏


《琢古凝晖:中国古建榫卯构件精品展》


展览地点:石家庄市博物馆(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65号)

展览时间:1月28日—3月28日


主办单位:石家庄市博物馆

联合主办:静港文旅集团

承办单位:吉古堂 石家庄当代美术馆


策展人:王谏 马振东 牛铁军

展览策划:牛铁军 吴振文 张学勇


展品提供:张春林 刘传生 蒋念慈 张爱红

牛铁军 吴振文 闫腾云 高阳







漆木佛龛


1920年代,梁思成先生赴美留学攻读建筑学专业期间,饱览西方建筑史的经典著作,掩卷沉思之余,他深为一个文明古国竟然没有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建筑史专著而感到惋惜。


从1931年起,他加入了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与学社同仁开始对中国古建筑展开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十余年的时间里,他们共计考察了全国二百多个城市、县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囊括了由汉至清的许多重要遗存,并且对其中大多数建筑进行了精细测绘。即便在抗日战争时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生活条件下,考察与学术研究仍未终止。


梁思成得以在此基础上大致廓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并最终于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在李庄这个小村里,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书稿。


展览现场








现场:隔扇、佛龛等


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的序言里,他坦言研究中国建筑是逆时代的工作。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这样的感慨,仍旧振聋发聩。而他要做的,便是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


各式花板、门楣


梁思成眼中,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而保存古建,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他写道。


雕刻是一大看点








花板上的雕刻


1934年,梁思成出版了《清式营造则例》,林徽因女士在为此书所作绪论中,申述了中国建筑的沿革,并略论其优劣。从宋代的《营造法式》到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就所确知的则例,已有将近千年的根基了。“这九百多年之间,建筑的气魄和结构之直率,的确一代不如一代,但是我认为还在抄袭时期;原始精神尚大部保存,未能说是堕落。”


现场,从左至右:张春林、张爱红、刘传生、蒋念慈、吴振文


那时,已有新材料新方法在欧美产生,她敏锐地察觉到,“其基本原则适与中国几千年来的构架制同一学理。而现代工厂,学校,医院,及其他需要光线和空气的建筑,其墙壁门窗之配置,其铁筋混凝土及钢骨的构架,除去材料不同外,基本方法与中国固有的方法是相同的。这正是中国老建筑产生新生命的时期。”


在那个尚未堕落的时代,古建在她和先生梁思成眼中,便是有极大可能性的。


林徽因与梁思成








古建模型


几十年过去了,面对古建,如今的人们更多的是像林徽因在绪论中所言及的那样,“以现代眼光,重新注意到中国建筑的一般人,虽然尊崇中国建筑特殊外形的美丽,却常忽视其结构上之价值。”


她认为,轮廓、色彩、材质等,只是建筑上浅而易见的美,但美的大部分精神所在,却蕴于其权衡中。长与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分配,立体上各体积各部分之轻重均等,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玄妙。“无论美的精神多飘渺难以捉摸,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


“建筑上的美无法独立存在”







现场:门、花板、斗栱


就单个建筑而言,从中国最古代简陋的胎形,到最近代穷奢极巧的殿宇,均始终保留着三个基本要素:台基部分,柱梁或木造部分,及屋顶部分。


对此,林徽因认为,在外型上,三者之中,最庄严美丽,迥然殊异于他系建筑,为中国建筑博得最大荣誉的,自是屋顶部分,但在技艺上,经过最艰巨的努力,最繁复的演变,登峰造极,在科学美学两层条件下最成功的,却是支承那屋顶的柱梁部分,也就是那全部木造的骨架。“这全部木造的结构法,也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关键所在。”


集各种工艺于一身的门


所谓的“墙倒房不塌”,就是这种结构原则的一种表征。古人构屋,先用木材构成架子作为骨干,然后加上墙壁,如皮肉之附在骨上,负重部分全赖木架,毫不借重墙壁(这也是丰富多彩的门窗出现的重要条件)。这种结构法,便是林徽因所说与之相同的现代建筑构架的基本方法。







现场古琴演奏


如果现在去石家庄市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琢古凝晖:中国古建榫卯构件精品展。它突出了“榫卯构件”这个概念,这恰好呼应了适才所说中国古建“结构上之价值”。正是这些榫卯构件,形成了那些富有智慧的结构。


《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手绘图,介绍建筑各部位构件名称


在展厅墙壁上,悬有数张来自梁思成所著《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手绘图。《图像中国建筑史》,是在《中国建筑史》完成两年后的一部英文版书稿,为的是能更方便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与辉煌成就。而其中的手绘图,是专为此书量身绘制的,达到了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准,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插图中的经典之作,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这些或交待建筑各部位构件名称,或构件历代演变图,或制度图样等的手绘图,既为展览做了很好的补充、说明,也可视作对前辈的一次致敬。

梁思成著《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读库】出品







梁思成手绘的历代斗栱演变图


斗栱自然是重中之重,它是中国建筑的真髓所在。


屋顶的特殊轮廓是中国建筑外形上显著的特征,屋檐支出的深远则又是其特点之一。为求这檐部的支出,用多层曲木承托,这便是斗栱。它的职能,是使房檐的重量渐次集中下来直到柱的上面。除了檐下,建筑物内部柱头上亦多用之。


孩子们正在现场参加中式古建榫卯玩具决赛


“斗栱不唯是中国建筑独有的一个部分,而且在后来还成为中国建筑独有的一种制度。就我们所知,至迟自宋始,斗栱就有了一定的大小权衡;以斗栱之一部为全部建筑物权衡的基本单位,如宋式之‘材’‘契’与清式之‘斗口’。”林徽因在《清式营造则例》的绪论中写道。


早期的斗栱形式简单,在房屋尺寸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后来斗栱就变得小而复杂了。梁思成手绘的《历代斗栱演变图》,清楚地交待了这一演变过程。斗栱原为支檐之用,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的宽度加大到比柱径还大,而将梁直接放在柱上,因此斗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比例上大大地缩小,除在柱头上的尚有相当结构机能外,几乎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75c0yfln&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斗栱:中国建筑的灵魂

(来自纪录片《故宫100》第19集)







梁思成手绘的独乐寺观音阁。观音阁建于公元984年。


斗栱演变的结果,直观地反映在了建筑外观上。在另一张手绘图《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中,自唐至清的建筑外观变化,不可谓不大。梁思成将其分作三个阶段:豪劲时期(唐、辽及宋初)、醇和时期(北宋末、金、元)和羁直时期(明、清)。


就这三个时期,林徽因认为中国建筑艺术演进和退化的现象是极明显的。“早唐和宋初实物比较,其间显明的进步,使我们相信这时期必仍是生气勃勃,一日千里的时期。结构中含蕴早期的直率及魄力,而在技艺方面又渐精审成熟。以宋代头一百年实物和刊行于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的李诫《营造法式》比看,它们相差之处,恰恰又被证实成熟期到达后,艺术的命运又难免趋向退化。”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若说大木作的原始骨干精神在逐渐退化的话,那么小木作却在日益精进(至少工艺上如此),这在展览的数件门、隔扇、花板、门楣,乃至雀替上,都可见一斑。这些来自知名收藏家手中的北方构件精品,呈现了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另一面——对装饰的愈加重视。


尤其是那些粗犷、浑厚、凝重、规范、正统的雕刻,让形体略显笨重的建筑构件,呈现出一种藏巧于拙、大智若愚的质朴美和大气,具有一种威严气势。







工艺精湛的攒接纹饰


“琢古凝晖”系列展已举办过四届,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今届将焦点放在中国古建筑文化上,展览策划之一的吴振文先生就说,“古建是凝固的历史华章。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感触中国古代建筑的这些元素,去体会古人给我们带来的想像和智慧;去感受那至精至美的建筑构件,给我们展现的高超技艺;去体会古建承载的浓厚的传统文化信息;去发现这千功琢细的建筑元素,给现代人带来的审美愉悦和时空享想。”


功能性之外的装饰性


能呈现这样一个展览殊为不易。由于天灾、战乱、拆毁等原因,能够完整遗存的古建筑尤其是木建筑数量有限,即便有幸遗存下来,如何有效地修复、保护亦不简单。建筑构件精品,就显得更为稀少。这更像是一次抛砖引玉,把人们的视线再次拉回到中国古建筑文化上。


“一种藏巧于拙、大智若愚的质朴美和大气”


1934年,梁思成和助手来到山西应县,这里有一座历时千年、高约六十七米的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一个晴朗的午后,他专心致志地在塔尖测量和拍摄,未曾注意头顶的云层迅速合拢了。随即一声惊雷突然在身边爆响。他大吃一惊,险些在高出地面二百英尺的上空松开手中冰凉的铁链。


如今我们不必再冒这样的生命危险,足可踏着前人的足迹和手执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再出发,去看看那些尚存的各地古建筑,去领略那徜徉其间的历史悠悠。


重要的是,走出去。








报道丨谢谷

主编丨程香

出品丨退藏






长按右侧二维码
腹有诗书气自华



投稿 | 合作 | 分享
微信:shuangyu_love

电话:18310765815

邮箱:191805765@qq.com





▼ 点击阅读原文,走进东方美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