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几为什么那么美?| 退藏。
◎明 黄花梨三足圆香几,在今年3月于纽约佳士得以584.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38万元)的价格成交。
香几的美感,似乎最适合用一个词形容,叫“亭亭玉立”。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有句很好的话说:“有女名憨园,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
一泓秋水照人寒,真是对“亭亭玉立”的极恰当描述。
亭亭玉立,只言少女姿态,及至少妇,言婀娜尚可,若说亭亭,那应该是没有了。香几姿态娴静,“身材”修长,“四肢”如玉,正当得起“亭亭玉立”四字。
◎黄花梨五足圆香几
◎黄花梨四足香几(晏如居藏)
◎ 明 五腿带拦水线黄花梨香几(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
家具品类繁多,唯独香几,大概与香关系密切的缘故,所以充满了静雅、天真与灵性之美。
王世襄古文功底深厚,大学时的一篇《鸽铃赋》,游戏文字,堪为天人。然而,《明式家具研究》全是白话和术语,唯独写到香几时,先生似乎久违地诗兴大发,文采也斐然多了:
富贵之家,或置厅堂,上陈炉鼎,焚兰煴麝;或置中庭,夜色将阑,仕女就之祈神乞巧。道宫佛殿,也设香几,焚香之外,兼放法器。
短短40余字,香几之姿、之用、之美,皆该罗无外了。
◎黄花梨五足圆香几。王世襄曾要加十倍价钱求陈梦家转让,陈梦家说:"加一百倍也不行。"
◎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黄花梨五足带台座香几,1989年购自黎氏。
◎清早期 湘妃竹黑漆面香几(马克斯旧藏)
谈香几,要从香说起
Incense stands
香几,顾名思义,是焚香用的几。
家具在古籍中常称“几榻”或“几案”。如《长物志》中是“几榻”,《闲情偶寄》则有“几案”,大体上,凡桌、椅、案、几、杌、榻之类,皆以此类称。
古人因生活较简单,所以都直接桌椅板凳地叫,而从无“家具”之名,当然更没有“家具产业”。
但古代几的种类却很多。说得上名称的,就有隐几、凭几、琴几、台几、天然几、炕几、花几、茶几以及香几。
这其中,隐几、琴几、花几和香几,可说是最有文化的。
◎金漆三足隐几(故宫博物院藏)
◎黑漆朱绘花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黑漆凭几(安徽马鞍山市三国吴朱然墓出土)
◎清早期 御制鹿角凭几(北京保利2017春拍)
隐几既是一种几,也指一种姿态。
最著名者,属《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意思是说,这位南郭子綦先生,靠着几坐着,仰头向天,缓缓呼吸,进入超越对待法的无我状态,好像失去了自己的身体。禅定修行中,有一种“持身法”,此时身体犹如外物,大概便是南郭子綦的状态吧。
《庄子》中这段话的下文便是南郭子綦和子游之间关于“天籁之音”对话,有同道者,或可往一参。
◎《金谷园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归去来图》局部(美国檀香山美术学院藏)
陆游为人也很潇洒。他写过一句好诗,叫:“世事无端自纠纷,放翁隐几对炉熏。”
人在世间,很多时候,无论庸人自扰、小人戚戚还是丑人作怪,其实都是无法去说的,与其试图“济世救人”,或许效仿陆放翁,或隐几而坐或焚香自处,来得更自在洒脱。
琴几不用多说,摆古琴用的几,其外型简洁低矮,与古琴最配。
香几,其上常摆香炉焚香,亭亭玉立之外更有袅袅青烟,仿佛那一处角落,便是对身心的出离,也是仙人赞许的人间清欢。
◎五代 浣月图
◎宋 刘松年 唐五学士图(点击放大找香几)
◎清 姚文瀚《婴戏图》(点击放大找香几)
香的身影在中国人生活中无处不在。
焚香读书、焚香静坐、焚香弹琴、焚香听雨、焚香拜月、焚香祈福,凡此种种,总之香是人心的明月,是幸福吉祥和清静逍遥的信使。
但这些内容若要说细说透,就要说一部“中国香文化”,因此略过不提,还是回头说香几。
香几为了焚香而有,自然有香的气质,其造型便注重观赏性和灵性。
王世襄说:“香几不论放在室内或室外,总宜四无依傍,居中设置。因此它的形制,适宜用面面观看皆宜的圆形结体,于是圆形便成了香几的常见形式。”但我想,香几之所以常见圆形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香炉通常都是圆的,若是圆香炉放在方香几上,总不免有失协调。
香几通常较高,即便放在榻上的矮香几,看起来必定是“修长型”,这也与焚香有关。
焚香适宜于高处,这样有岸然和清虚姿态,若是在低矮地方焚香,只跟点蚊香差不多,暴殄天物之余,也少了许多意趣。
◎北宋 宋徽宗 《听琴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 宋 李嵩《听阮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高人”们怎么看香几?
纪晓岚曾说,为人处世,该说的道理,古人早已说过,也都说透了,为何还需今人著书立说、喋喋不休呢?
是啊,后人谦卑学习,照着古人教导修养自己就好,何必再有许多啰嗦?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果然圣贤指心之言。
明清时期也有众多啰嗦的人。
他们常称“山人”“道人”“居士”,大概皆自觉可游戏人间,于是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江河山川、书酒香茶,似乎都对自己含情脉脉。
◎《林亭佳趣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刘贯道《消夏图》(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他们置身其中、放浪形骸,长吁短叹之余悠游笔墨,一片真性情便酣畅淋漓地铺展开来。陈洪绶、陈继儒、屠隆、黄图珌、高濂、张潮、李渔、张岱,大致便都属这一类人物。
寄情于物是情的实现,胸无半点尘,一片闲情似乎超出人我生死,所以只好是偶寄而已。
香几便是这些“高人”们经常偶寄的一具灵物。
他们最惬意的起居场景是“明窗净几”。
常见人们说香几而引赵希鹄《洞天清录》说:“明窗净几,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
但很遗憾,这里的“几”却不是香几,而是一种矮桌子。一间干净整洁的屋子,明亮的窗户,摆一张简易桌子,焚香其中,这就是居所中的山水田园,好古清修的尘外之客。
◎《倪瓒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槐荫消夏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香几比较流行于明清时期。陈继儒说:“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
又说:“半窗一几,远兴闲思,天地何其寥阔也。”眉公自称“山人”,于世事了无挂怀,他经常焚香宴坐,那亭亭玉立的香几一具,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高濂从养生角度写香几,写的是香几之制。《遵生八笺》:
“书室中香几之制有二,高者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岐阳玛、瑙等石……用以搁蒲石,或单玩美石,或置香椽盘,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置一炉焚香,此高几也。”
黄图珌喜欢批评,他写香几也在“骂人”。
◎黄图珌《看山阁闲笔》善本
黄图珌批评其一:
“时人往往以香几架炉,直贴画轴。日插线香,致画常烧孔,而炉钉香桩拔之难尽。其俗气入于膏盲,不可医也。”
这画面如今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吧。
批评其二:
“香几陈设玩器除炉、瓶外,仍有他物可以助观。如几长则罗列三五件,几小只容一炉或一瓶而已。勿效世俗,以一炉居中,一瓶居左,一香圆盘居右,觉刻画而无生动之致矣。”
既然那么喜欢香几,上面胡乱摆设物件,未免有亏待于它。
把“中国”两字说清楚
Incense stands
说香几是香文化器物是合适的,所以它可能是中国家具中最有灵性色彩的一种。
中国香文化,往深了讲,是“道”,往浅了讲,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无论宗教修行、朝堂礼仪、文人风雅还是民间风俗,都有香气氤氲的景观。
◎香几可谓最具灵性色彩的一种家具。
◎唐 卢楞伽《六尊者像》中的藤制香几
黄庭坚和苏东坡放在今天自然是“香学大师”,他们都焚香、写香,还自制了许多香方。
例如黄庭坚的“婴香方”,苏东坡的“雪中春信”,另外还有两人友谊之象征的“闻思香”。苏黄唱和中最有名的一首即是苏东坡的“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因此,香,是超越了香本身的那种香,香几之美,大概也是如此。
◎南宋 李嵩《罗汉图》中的香几线描图
◎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中的香几
中国文化实际是灵性的文化。
传统器物都有文化美感,但这种美感,无法完全用今天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来解读。这一点看一下今天仿古产业就最清楚不过。如今制作家具,无论技艺、工具还是方法,可说皆胜于古人,然而制作出来的家具,总觉气质刚硬,缺少一种底蕴和温度。
形容香几的美感,分而析之说其功能、造型、线条、装饰图案之类,这些角度和语言本身是没有美感的。
◎楠木嵌竹丝回纹香几(清宫旧藏)
◎清康熙 铜胎掐丝珐琅高束腰香几(中贸圣佳2017春拍)
◎明 红漆嵌青花瓷板鏍鈿香几(北京保利2017春拍)
◎明晚期 紫檀有束腰倒垂如意腿带托泥香几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展
◎清乾隆 紫檀高束腰蕉叶云蝠纹三弯腿带托泥香几成对
成交价1265万元。(中国嘉德)
或许,与众多中国器物一样,不受固有观念影响,超越自我,把香几身上的“中国”两字说清楚,才能冷暖自知地熨帖中国古人心灵。
然而,这就说来话长了。
-END-
文章来源:《中国古典家具》7月新刊
长按上方二维码,可以购买这期杂志
▼ 阅读原文:购买《中国古典家具》7月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