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京文学》2016年编辑宣传发行工作会在京召开

2016-10-26 北京文学






2016年10月21日,《北京文学》2016年编辑宣传发行工作会在京召开,来自文学界、出版界、媒体界等相关行业的近二十余位专家出席会议。


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杨晓升向与会专家致欢迎辞,并做了主旨演讲。他从文学期刊的作用、挑战和机遇三个方面谈起,视野宏大而立场坚定。他提出的问题关乎文学期刊在新媒体时代中的生存态势,意义重大。他指出文学期刊是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源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首先,文学期刊是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其次,文学期刊是文学发展繁荣的重要根基,再次,文学期刊是国家或地区的文学名片,反映了当地文学创作状况,代表着文学创作水平。然而,每一本文学期刊目前都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挑战。反思当下,文学期刊面临的两大挑战分别来自外部世界和行业内部。首先,新媒体的普及为传统的纸质读物带来一定的冲击,其次,期刊同质化问题、“千刊一面”的现象又为文学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更多考验。在谈及文学期刊的机遇时,杨晓升表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对文化和文学的投入与重视越来越大,这为文学期刊提供了发展的沃土。此外,在互联网信息泥沙俱下的时代,愈来愈多的读者普遍有着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寻求内心安宁的诉求,这对于文学期刊的发展来说也是利好消息。


龙源国际期刊网总编辑穆广菊表示,文学即人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不会因为数字化媒体的诞生和普及而式微。数据证明,国外在线阅读调查中,文学阅读一直排在在线阅读的前端。阅读载体多了,如何保证纸质出版行业的发展。穆广菊认为,推行内容营销,把数字发行与纸质发行并重是文学期刊未来发展的重点。


北京市邮政发行局党委副书记颜廷秀表示,纸质媒体永远不会消亡,她对纸质文学期刊抱有期望。她指出纸质文学期刊应挖掘读者群体,培养、扩大年轻读者群,积极开发年轻读者习惯的订阅方式,保有敏锐触觉,更好地适应数字媒体时代。北京市邮政发行局运维部主任吴叙红也看好文学作品的未来,她表示全民阅读推崇的主要还是文学作品。虽然在数字化时代,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普遍,但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陶冶情操的精神体验,更适合纸质阅读。不过为了顺应时代,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是文学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市邮政发行局市场部业务主管李佳认为,应考虑不同年龄层读者群的阅读习惯,文学期刊可以利用数字平台吸引到更多的年轻读者。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杜卫东、毛成骅、华静、冰峰、刘秀娟、朱玲、李国桢、吴安玉、尚振山、蔡岫、陈新、张书林、毛银鹏、梁翔等文学界、出版界、媒体界、作家和读者代表,在座专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专业视角为《北京文学》的发展出谋献策,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张哲  撰稿)









订阅方式:

①邮局订阅。

②网络订阅:

 杂志铺、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

 我刊发行部:010-66031108

 我刊微店


微  信



微  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