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务答辩,“重量级”评委开启接连追问……


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
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
刑事检察业务答辩开考——
练好内功,站能“辩”坐能“述”


坐定,读题,沉思后娓娓道来,继而“重量级”评委开启接连追问模式……这些都发生在给定的20分钟里。9月24日,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开启了最考验刑事检察官基本功的环节——刑事检察业务答辩。


“马力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不构成诈骗罪……”从容作答的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杨小颖言语中散发着自信。“目前,盗窃罪与诈骗罪的辨析向来是司法难点。对办案中经常遇到的争议点涉及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进行考察,既基础,又必要。”她告诉记者。

下午场的第三道考题涉及分案起诉、并案审理等诉讼程序的正当性问题,令福建省福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林承杰印象深刻:“这是基于现实需要。在传统犯罪向网络迁移的大背景下,跨省甚至是跨国的案件数量也在增多,必然会对司法管辖权提出挑战,需要检察官灵活运用规则解决跨地域办案问题。”

“考题紧跟新时代检察工作步伐。”河北省沧州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王文砚提到,“题目在很大程度上考察了检察官对最高检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理解与运用。一线办案检察官要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运用好,才能真正解决办案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什么是预设的同意?”“犯罪对象是什么?”“这与信用卡诈骗有差异吗?”

……

在答辩现场,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胡森刚作答完,评委追问的声音紧随而来。“有点类似于检察官联席会讨论案件时的场景,直击问题,刨根问底,弥漫着一份紧张氛围,非常考验选手的基本功。”平时就不吝惜“自虐”的胡森坦言,这样的赛制更激发了他的斗志。

“考题设置旨在引领办案检察官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的司法理念。”最高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记者了解到,答辩案例部分来自于实践,部分是根据“检答网”相关内容改编的。

及时解决基层办案难题,是“检答网”的魅力所在。而提供与省级院、最高检的业务专家直接探讨交流的平台,是“检答网”持续“圈粉”的一个亮点。

笑言自己是“检答网重度依赖者”的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赵文涛注意到,考题还涉及监察调查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等问题。“除了对类似或关联性法律法规充分理解、领会外,还应练好内功,落实好最高检党组提出的要求,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内涵更丰富、水平更高的新需求,把检察业务做精做深,搞好改革‘精装修’,提供更多优质检察产品,不断践行时代赋予的检察监督新内涵。”赵文涛如是说。

精彩回顾


【视频】大比武!公诉精英齐聚京城,精彩对决马上呈现!

【视频】开考!新增科目打头阵,答题过程很“烧脑”!
【视频】大赛第三日,10个小时“魔鬼淬炼”!


来源:正义网
作者:史兆琨 郭璐璐 刘亭亭
编辑:张   奕
监制:王   倩


欢迎大家『三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