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云与这位真正高人稻盛和夫请教:“经验越分享越值钱,越分享越珍贵”

他被尊称为日本商界四大经营之圣,身体力行“自利则生,利他则久”的经营理念!

他和日本商界“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齐名!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专程去日本京都向稻盛先生虚心请教“企业家灵魂的问题”!


他出身贫寒,白手起家,27岁创业,成就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领导着189家业绩良好的公司!


他聪敏好学,学业成就斐然,世界上好几所著名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的称号!

他淡泊名利,相信因果命运轮回,认为:“善因生善果,恶因得恶果” 人活着就是要让灵魂纯净!



他笃信佛学,晚年削发为僧,捐出全部资产,著书立说,传播佛法!

他被中国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评价为世界上有史以来“企业家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企业家”!


 他就是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



50岁左右的马云和80岁左右的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在杭州和日本京都做了两次对话。


马云曾经亲自登门拜访,并三次请他到杭州阿里巴巴总部请教如何做管理。


或许与稻盛和夫交流之后,就创办了湖畔大学,用马云话说就是:我十几年的创业管理经验不用于分享那是一堆废物,越分享越值钱,越分享越珍贵。”




2014年6月30日,在杭州西溪湿地的太极禅苑,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和马云做了一次对话。七年前的2008年10月28日,在京都日本京瓷公司总部会议室,44岁的马云拜会了76岁的稻盛和夫,那次对话的摘录可见此。六年之后,两人再唔,又聊了些啥?

马云为稻盛和夫带路

稻盛和夫:在日本,我经常听到或者看到关于你的故事,在IT行业,你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企业神话。


马云那年和您交流后,让我受益匪浅。我把做企业,从当成一种乐趣,到做成事业,再把他当成做人一样。这一路上,我学到了很多。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学、观点尤为赞赏。我认为,中国企业在管理中间,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我听说您去寺庙做了一年“和尚”。我当时说,60岁时也想去做一回“和尚”,但我的太太不同意(大家被马云的玩笑逗乐)。其实,我们做企业的人,天天都在修行,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碰到的所有灾难、快乐都是一种修行。我看了您的《活法》,觉得很有意思。我以前最早学习道家哲学,从中明白到了领导力,而儒家思想讲究管理,佛家思想讲究做人,三位合在一起,方为中国文化的精髓。



我觉得,阿里很幸运,这15年走到今天,未来还有87年要走。前面15年的成绩,有运气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了自己的使命,价值观和文化,坚持“别人好了,我们才能好”的理念。我们无法确保他们一定会过得好,但是希望他们因为用了我们的服务及合作,比昨天要好。


稻盛和夫:你的想法很好,让我很受感动,因为我们的想法很一致。修行,无论是困难时还好的时候,每一天都在进行。阿里巴巴只用了15年,就做到这么大规模,了不起!许多人会因为成功而傲慢。但是,你与其他人不同,你并不傲慢。那么,能否具体说说102年这个概念是什么?



马云:亚洲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比较讲究做“百年企业”。但“百年企业”的概念不够准确。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上个世纪有1年,这个世纪100年,然后,到下个世纪。我认为,我们把基础架构好,我们就能做到102年。我的眼界只能看到102年,也就是2101年。我相信,后人会比我做得更好。



稻盛和夫:你的102年的目标,非常好,非常远。



马云:稻盛先生,我是度日如年,度年如日啊。我特别感谢您,说我现在很谦虚。其实,我也没有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因为,时代的运气,这么多人的努力,几万名员工一点一滴的付出,才有今天的结果。我更明白,当年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有什么,我们要什么,我们又该放弃什么?我们都是穷孩子出生,一点一滴地做出来的。这么多年来,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感恩之心,感恩今天,感恩昨天;二是敬畏之心,所谓信仰,信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我们到今天为止运气都特别好,但未必明天运气还这么好。我们就是把这些想明白了。



稻盛和夫:我非常敬佩您。我听了后,才知道,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企业做这么大,确实有气量,确实大气。我现在明白,为什么这里叫太极禅苑了——这本来是我要问你的一个问题。



马云:道家讲究和谐,儒家讲究规矩,佛家讲究包容。我从太极中悟到:事情并没有好与坏,关键是看你怎么看。太极不仅是健身,也可以产生思想的交流。禅是生活的方式,到这里来的朋友,可以天南海北地聊,发表各种看法。我能与稻盛先生在此交流,我非常荣幸。



在中国做企业,需要好的“中药”,把儒释道几家合在一起,才真正是好的“药”,否则任何一味药可能是都是“偏方”。太极是整合了儒释道的具体路径,太极讲究的是化,而非攻,这里面其乐无穷。


来源:《浙商》杂志全媒体 作者:冯永明 (记者)


【马云2008年对话稻盛和夫】灵魂问题:企业与人性的关系


    马云向稻盛和夫请教的是灵魂问题:企业与人性的关系,人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发展到最后到底为了什么?
       
  尽管马云这两年学习道家哲学、佛家思想,在海南三天“禁语”,在道观里抄写经书,“对人、对社会、对文明、对灵魂这些兴趣越来越大”,但马云还是有很多东西放不下的,也不表明阿里巴巴就成为不再犯错的公司。“只是你到了这个阶段,人文的关怀、终极的思考一定要跟得上,不然底蕴不够了。”

 

  悟道的马云也并不凌虚蹈空,“不管你飘得多高,你必须站在地上”。

 

     2008年10月28日,京都,日本京瓷公司总部会议室。44岁的马云和76岁的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做了一次对话。
 

 

         
     稻盛和夫:“你也考虑到自己几年之后要退到二线的情况吗?”

 

  马云:“那当然。一个人不为未来做准备,你很难做好今天。为自己负好责任,你才能为别人负好责任。”

 

  稻盛和夫:“你现在还年轻,未来还很长呢。”

 

  马云:“有一点要想清楚,人活着为什么?当想清楚人要去哪里的时候,其实没有早晚之分。”

 
       稻盛和夫:“这很深,非常有道理。”

 

 


  看懂人性

 

  马云:我对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今天看了京瓷公司所有产品的介绍,我心里感触很深。我觉得我们早就应该安排时间见面,因为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两年才想清楚,但是稻盛先生多年前已经想清楚了。

 

  稻盛和夫:我看到你写给员工的信《冬天的使命》,在这种不景气的时候号召员工,我觉得你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洞察力,还有应对的方式是非常合适的。我本人是以电子制造业为主,对互联网不太了解,但你的公司,阿里巴巴搞电子商务非常成功,也非常出色。


       马云:谢谢!阿里巴巴到今天(2008年10月28日)为止九年,我一直不敢用成功两个字,因为跟稻盛先生比,跟任何一家日本长期发展的公司比,九年几乎是刚刚开始。所以每次提到成功,我心里面都会感觉有麻烦出现——我比较怕成功,我觉得互联网的历史才刚刚开始,阿里巴巴的历史也是刚刚才开始……


        稻盛和夫:创业的经过非常感人。你的创业过程跟我们京瓷创业比较类似,虽然创业的地方和时代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我是比较幸运的,我本身也没有什么才能,成功的根源在于有很多人支持我。我在五十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在世界经济这么混乱的情况下,我一直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所以有了现在。我觉得你也非常谦虚,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这样的,如果他不谦虚的话,成功之后他马上会坠落下去。


        马云:我听了以后觉得很有意思。刚才您讲的话正是我心里想表达的,我觉得自己也很有运气,我考了两三次重点中学也没考上,考大学考了三年,找工作八九次没有一个单位录取我。从各方面来看,我不像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无论长相、能力、读书都不见得是这个社会上最好的,为什么我有运气走到今天?我觉得我们可能是看懂了人性。人都有善良和邪恶的一面,希望灵魂不断追求好的一面,但如果不能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控制住,把美好的一面放大起来,你不会成功的。我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价值观、使命感,把公司优秀的年轻人善良的一面放大起来。正因为此,像我这样的CEO每天仍乐此不疲地在做事情。

 


  尖峰时刻

 

  稻盛和夫:我想现在整个经济的大危机,正是因为人们盲目追求欲望所导致的结果。我想这样的一种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也有古谚“谦受益,满招损”,这次金融危机就算上帝给我们的一个惩罚吧。作为一个经营者,必须要在知足的情况下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马云:我非常同意。其实我觉得天下没有完善的制度,无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各个社会制度都不是完善的,但是人性,人的本性必须超越外部的环境,也必须不断地把自己安定下来看清楚自己。


       我在去年有强烈的感觉,人是很容易健忘的。阿里巴巴尽管没有多少年,但是我们经历了不少的灾难。我看到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我也看见了整个互联网2001年、2002年的网络泡沫。去年已经很明显地感觉到人们又忘掉了这些,所有的投资者跟你讲你的钱可以赚多少倍,所有的小企业在考虑在股票上赚钱,而不是做自己实实在在产品的时候,你知道这个世界已经在发生变化了。其实不是时代变了,是人性已经被欲望拖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所以我坚信这个灾难是一定要来的。所以我们在去年年底就做了准备工作。


        面对这样的经济情况,要处理这样的问题,我自己有两步。第一,中国有一句话叫人定胜天。这个“定”不是一定的“定”,是镇定的“定”,人要镇定下来,是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灾难。也就是说在所有人头脑发热的时候你必须镇定冷静下来,所有人恐慌的时候,不能恐慌。


        第二,任何一次商业危机,都是一家伟大公司抓住机会的时候,最优秀的机会一定在危险之中。我们九年的企业经历过几次危机,当然这次的危机是一百年才一次碰上的危险,也同样是一百次才有可能碰上的成长机会。我是充满着期待,希望把这次危险变成一个机会。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那种既看到危险又看到机会的兴奋状态。


        稻盛和夫:对于危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企业必须有它的现金储备。也许华尔街的人对我不太感兴趣,因为我本身在公司中储存了很多现金,有了非常雄厚的积蓄之后,再有危机,也有体力能够维持住,而且能够找到机会,更能发展下去。


        马云:我非常同意。我相信稻盛先生的很多观点,我们两个都属于创业者和企业家。企业家很重要的是远见,看到别人没看见的东西。前几年我花最大的时间就是在考虑什么东西会打垮我的公司,而不是什么东西会让我的公司成长。只要不被打倒你就有机会成长。


        经济好的时候我一定开始融资,形势不好的时候我开始投资。我永远坚信公司里要放下足够的现金。不管别人怎么笑我,我还是把现金放在那儿。我有一个原则叫阳光灿烂底下修屋顶,不能下雨天去修。面临今天这样的经济危机,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考核我们的原则。我们不仅仅是想自己活下来,还要帮助几千万中小企业客户活下来,要帮助员工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能够有激情更努力工作。这是我今天所面临的挑战,也是面临的最大乐趣。

 


        经营哲学

 

  稻盛和夫:我在日本有一个经营组叫盛和塾,海内外有五千多家中小企业参加,主要是学习经营哲学和人生哲学。盛和塾在中国的无锡有事务所,在天津也有学习会,你要感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协商。


         马云:我是老师出身,喜欢探讨成长的方式方法,我十几年的创业管理经验不用于分享那是一堆废物,越分享越值钱,越分享越珍贵。我后天回国,就是成立阿里巴巴商学院——培养未来创业者的大学。我自己马上又要成立一个阿里巴巴湖畔学院(湖畔花园是我创业时的公寓),目的是要帮助无数的中小企业老板、总经理们沟通交流做人、做事的原则和道理。我知道盛和塾,其实我们的思想和出发点是一样的。


         我自己也分三个阶段,从开始学习创业到开始学习企业经营、发展,到去年开始特别是今年我对人的兴趣越来越大,所以一有空我也去学习道家哲学、佛家思想。可能我们都走过了这样一个阶段,但是稻盛先生的境界比我高多了,我现在需要导师。


        稻盛和夫:我想你这个过程是特别出色、想法特别好的。人们在每个成长过程中最终还是涉及到人的问题,走到探索人的阶段,所以学习宗教也好、哲学也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刚才也谈到杰克·韦尔奇,包括哈佛商学院,很多经营战略本质上都是人的哲学。很多企业家成功之后不能持续下去最后失败了,就是因为他没有达到对人的深层理解。



马云亲自登门请教,但稻盛和夫最重要的十二条经营秘诀其实都在这里

马云曾经亲自登门拜访,并三次请他到杭州阿里巴巴总部请教如何做管理。


岛君说

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他,在企业的每一个阶段都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日本泡沫经济全盛时期坚守实业,泡沫破灭后带领员工在不景气岁月里打造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后临危受命,拯救了日本航空。马云亲自登门拜访,并三次请他到杭州阿里巴巴总部请教如何做管理。他的经营哲学值得深思和学习。本文精选自稻盛和夫口述《京瓷哲学》。

来源:正和岛( ID:zhenghedao )

作者:稻盛和夫

整理:马克

1959年,一群赏识我技术能力的人向我提供支援,并帮助我创立了京瓷公司。创业伊始的京瓷是一家资本金300万日元,员工28人的小公司。连公司用房都是租借的。

刚刚创立后,京瓷就立即遇到了诸多问题。而每当遇到问题时,员工总会接二连三的要求我做出裁决。当时的我,只要判断稍有失误,就可能会让襁褓中的公司陷入危机,使员工流落街头。于是,对于公司经营既无经验,又无知识的我,开始绞尽脑汁地思索“要怎样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要怎样才能让公司持续发展?”

作为人,何谓正确?

经过苦苦思索,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首先要问自己“作为人,何谓正确?”一旦认定是正确的,就毫不动摇地贯彻到底。大家小时候,学校老师和自己父母肯定教过你那些平常的、原始的伦理观。比如“莫贪心”“莫欺骗”“莫说谎”“要诚实”等。我把这些最为稀松平常的伦理观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准绳。

这样的判断基准似乎过于单纯,但它正是能够看清事物本质、做出正确判断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如此明快的判断基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才能在经营京瓷、KDDI以及日航的过程中做到判断正确,从而使各公司发展成长。

我们并不依赖所谓的经营常识。比如说,“因为一般的公司都这样做,所以……”我们不会依据这类常识做出轻率的判断。

无论是组织、财务还是利润的分配,如果认识到事情本来应该怎样,以事物的本质为依据做出判断,那么,即使是在国外,即使面对至今未曾遇到过的新的经济状况,判断也不会失误。

我所说的“至今未曾遇到过的新的经济状况”,指的是类似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那样的意外状况。面对剧变,企业家必须做出正确判断。而在做判断时,企业家必须遵守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

换言之,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时代,在判断事物时,都必须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原则。我称其为“依据原理原则做出判断”。

不努力,暴富也不长久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不少人因舞弊行为被揭发,甚至被判刑。在泡沫经济的全盛时期,那些盛气凌人的所谓“商界精英”在银座和大阪等地大兴土木、高建高楼、大摇大摆地走在繁华商业街,天天纸醉金迷、花钱如水,每晚少则消费几百万日元,多则几千万日元。而在短短10年间,这些人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企业家,切不可只专注于满足一己之私欲。必须把全体员工的幸福放在心上。如果公司倒闭,那么为其赌上将来而拼命努力工作的员工们就会流落街头。身为企业家,哪怕仅仅为了不让这一幕发生,也应该做到“吃苦在前,努力表率”。如果企业家以美好的心灵来描绘“想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的愿望,那么从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势必会得到相应的福报。

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众多企业陷入了经营危机。在泡沫繁荣期,这些企业几乎都曾染指地产与证券投资。有的企业家可能会说:“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参与这种投资,所以逃过一劫。”但这或许只是因为当时没有多余的资金。如果有钱投资,可能也会被那些财富故事所吸引,早早上钩,最后陷入破产境地。

当时有不少人建议我投资地产和证券,对于对方开出的条件,我是这么想的:“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即便有,也是违反常理的。如果不靠努力奋斗也能赚大钱,那人人都会觉得努力的人是傻子。这样一来,社会势必会出问题。如果我参与其中,哪怕能够暴富一时,也绝对不会长久,还会对我以后的人生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拒绝了所有的相关建议。不管对方如何用“高收益率”做诱饵,我都不为所动,因为我相信,这种不劳而获的投机方法属于邪道,无法让公司良性发展。

在日本泡沫经济的繁荣期,各家企业争先恐后地投资房地产,随着泡沫破灭,它们都背负了巨额的不良资产。究其根源,便是步人后尘、盲目跟风的思想所导致的恶果。打个比方,当双脚踏入四下无人的泥田时,必须自己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快速地把脚从泥地里抽出来?”“如果鞋子掉进泥坑了,怎样才能拿出来,去哪里洗干净?”

然而,现实中却有许多贪图安逸的企业家,他们只要遇到些许经营方面的挫折,便立刻去向别人请教解决对策。如果是中小企业领导去向大企业领导请教,那我还可以理解;如果大企业领导向取得成功的中小企业“取经”,那就是原则性的错误了。我认为,领导的这种错误思维,正是企业无法顺利发展的症结所在。

以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在人的行为中,最值得敬佩和最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为。人们往往倾向于首先考虑自身的得失,但其实人们同时也具有把“为他人做贡献、为他人带去欢乐”作为人生最高幸福的利他之心。

我总是一有机会就强调“为世人、为社会尽力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与“为世人、为社会”相比,“为伙伴”确实属于狭隘得多的利他行为,但在企业经营方面,这点至关重要。

企业家奋斗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与商界对手决一胜负。换言之,我们不是为了把别人打垮而努力工作的,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让自己的企业变得出色。如果自己的企业已经发展得非常优秀,就可以用余力去帮助别人的企业发展成长,这当然是善莫大焉。但首先一定要做到拼命努力,让自己的企业变得出色,这点非常重要。

如何处理部下请示的问题,如何下达各种指示……企业家需要做各种判断。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家往往会凭直觉做出判断,但如果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其判断过程往往基于人性中的“本能部分”。

人在对事物做出判断之前,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这件事是否对自己有利”“这么做是否能让自己公司赚钱”大多数企业家都是以这种本能模式来判断问题的。

然而,这样的判断方式或许能让自身获益,但也可能给周围人造成困扰。举个极端例子,有的人发现客户对行情一无所知,便试图把产品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推销给对方。客户对行情不了解,如果以不合理的高价买入,势必会遭受损失,这是显而易见的。可卖方却强词夺理:“是他自己说要买的,交易属于双方自愿,我有什么错?”

如果在思考问题时仅仅基于本能,就可能会做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而这会成为日后发生严重问题的导火索。相反如果以利他心进行思考判断,就会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就会想到:“如果卖高价的话,自己或许能赚上一大笔,但会损害对方的利益。”于是悬崖勒马,对客户说:“我不会让你买贵了的。我会给你提供合理价格。”这么做似乎有点吃亏,但日后势必能给双方带来共赢的结果。

稻盛和夫的十二条经营秘诀

以心为本的经营

京瓷公司是从一个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信誉和业绩的街道小工厂起步的。当时,它依靠的只是仅有的一点技术,以及相互信赖的28名员工。

在创业初期,真可谓是无依无靠。我本人对企业经营也是一窍不通,因此每天都极为不安。“企业应该以什么为支柱?”“我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在资金缺乏、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心为本”便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换言之,我当时想到的唯一出路是“让公司的28名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奋斗”。

常言说,人心易变,但同时,比人心更坚固的东西并不存在。正因为大家心心相连,才有了京瓷今天的发展。

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

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追求利润既不是可耻的事,也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在自由经济的市场环境中,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以这个价格堂堂正正地做生意所赚得的利润,就是正当的利润。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努力推进合理化,提高附加价值,才能增加利润。

不是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而是靠投机和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梦想一攫千金。在这样的世风中,光明正大地开展事业,追求正当的利润,为社会多做贡献,这就是京瓷的经营之道。

如今充斥着无良企业和企业家,他们通过投机和违规行为牟取暴利,妄图一夜暴富。而我反复强调,京瓷一直坚持走“合法开展事业,追求正当利润”的光明大道。

遵循原理原则

京瓷自创建以来,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遵循原理原则的前提下做出决断的。公司的经营应该合乎情理,遵循道德。否则,经营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更不可能长期发展。

贯彻顾客至上主义

我一直用“顾客至上主义”这个词来概括“取悦客户是从商之本”的道理。

极度重视技术研发,从不懈怠;尽力满足客户对于交货期的各种“无理要求”,哪怕大半夜,也要按照客户的指示送货上门;总是尽量接受客户的压价。京瓷公司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基于“取悦客户”的真诚意愿。

在我看来,经商的根本便是“无论如何都要取悦客户”。如果做不到这点,企业便无法持续获得利润。

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

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同甘共苦,我们一贯重视这种家族式的信赖关系。这是京瓷员工携手并进的出发点。

这种家族式的关系,使员工们互存感谢之心,相互体谅,建立起彼此信赖的关系,成为做好工作的基础。正因为像家族一样,当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够无条件地互相帮助,甚至个人的私事也能像家人那样相互交谈。

我们所说的“以心为本的经营”,也可以说,就是指重视这种家族式关系的经营。

贯彻实力主义

运营一个组织最重要的是,这个组织各部门负责人是否由真正有实力的人来担任。

真正有实力的人,不仅拥有胜任职务的能力,同时具备人高尚的格,值得信任,值得尊敬,愿意为众人的利益发挥自己的能力。要给这样的人提供出任组织负责人的机会,并让他们充分施展才能,一定要形成这样的组织氛围。贯彻实力主义,组织就会得到强化,进而达到为全体员工谋福利的目的。

重视伙伴关系

公司同事间的关系,不是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那种纵向的从属关系,基本上是横向的伙伴关系,是同志关系。大家朝着一个目标一起行动,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团结奋斗。

“重视伙伴关系”与之前阐述的“以心为本的经营”和“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的两大条目一样,都是我在创业初期思考的结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身为企业家的自信”。

企业家与受雇者、资本家与劳动者、当权者与服从者,如果把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引入企业,公司便会以“上级命令,下级执行”的官僚方式运作。一旦上级指示错误,恐怕会殃及整个组织。

全员参与经营

普通企业往往采取“金字塔式”的经营模式——顶层是社长,社长下面是核心干部,核心干部下面是各组织的部长和科长,命令自上而下传达,各部门奉命行事。京瓷非常重视“全员参与经营”,在创业初期,我就毅然决定,让公司仅有的28名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为经营出谋献策,并参与制订经营计划。这里的关键在于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当每个人都通过参与经营得以实现自我,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团队的目标就能实现。

全员参与的精神,也适用于公司活动和聚会。为了培养开放式的人际关系、伙伴意识、家族意识,我们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并同工作一样,要求全员参与。

统一方向,形成合力

为了实现统一方向,形成合力,要彻底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从本质上说,本条目与“全员参与经营”基于相同的道理。

“如果员工不情愿参与企业经营,那该怎么办?”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就需要员工凝聚到同一个方向。“思维方式”是经营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企业家的首要任务是让全体员工的思维方式保持一致。此外,还要确定一致的前进方向和目标。

换言之,让全体员工参与经营时,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企业的前进方向和目标具有统一的认识。这点非常重要。

重视独创性

京瓷自创业之时,就非常重视独创性,从不模仿他人,一直凭借独特的技术与对手一决胜负。其他公司不敢接手的订单,我们欣然接受,之后全体员工拼命努力,创造出这种产品。随之也就确立并积蓄了一项项独创性的技术。

譬如,京瓷曾获得过大河内纪念生产特别奖、科学技术厅长官奖等奖项,特别是多层封装技术的开发成功,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这项技术为京瓷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抱着无论如何也要成功的强烈的使命感,每天钻研创新,一步一步积累,必将孕育出卓越的发明创造。

玻璃般透明的经营

光明正大的作风是企业家的威信与魄力之源。员工作为受雇于企业的劳动者,往往会产生“企业家可能在通过剥削我们而发大财”“企业家可能独占了我们大家创造的利益”等想法,而我想消除这种偏见。

京瓷以信赖关系为基础开展经营,包括会计在内的所有业务全部公开,形成了毋庸置疑的体系。

举例来说,按照“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所有部门的经营业绩都向全体员工公开。自己的组织的利润是多少,具体内容如何,任何人都可以轻易了解。另一方面,每个人也都敞开心扉,在工作上追求公开性。

公司内部如同玻璃般透明开放,我们就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树立高目标

创业之初,京瓷的厂房是租来的,员工不足百人。但从那时起,我就提出“京瓷要放眼全球,向着全世界的京瓷前进”。公司虽小,却把目光投向世界,这就是树立高目标,树立远大的目标。

只有设定高目标的人,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功。只追求低目标的人,只能得到渺小的结果。如果自己设定了远大的目标,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就能走向成功。

只有胸怀大志,乐观开朗,描绘宏伟的蓝图,树立远大的目标,才能成就难以想象的伟大事业。


互联网时代,必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每日分享互联网、科技思想、动态。按住“扫一扫”,加入我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