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声:未来的十大商业新物种预判,不进化,就淘汰(视频)

2017-08-08 吴声 互联网思想


2017年8月5日下午两点,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在 751D∙PARK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79罐召开了一场名为《新物种爆炸·吴声场景课堂2017》的创新式课堂演讲。咖级人物悉数到场:吴晓波、罗振宇、梁宏达、吴伯凡、李善友、王煜全、廖建文、姚劲波、李静、林依轮、毛大庆、王小川、周航、李翔……都来了。


那么吴声在这场发布会上宣扬了哪些重要信息呢?这里为你盘点如下:


完整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33nz40k5&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两个月前,吴声刚刚宣布要发布一场公开演讲的时候,很多人就说:“吴声终于要举办一场商业talk show了”。


在这份长达 143 分钟、有 40000 多字的演讲中,吴声以“新物种爆炸”为核心,用三年考察和研究的内容完成了一次交付——你会发现,有关商业新物种,一切都是迷人的。


以下根据吴声在8月5日《新物种爆炸·吴声场景课堂2017》的演讲内容整理,文末附有演讲PPT。


“续集”的时代:新书发布,只为了满足大家的期待


小米刚刚发布了 MIUI 9,《权力的游戏》也进入了第七季,可你还在等待 iPhone8 、等待高通5G的到来。我们生活在“续集”的时代,就像张爱玲所说的:“连载,有一种不耐烦的吸引力”。


过去三年,我研究了全球一百多家企业,其中实地查看了72家创新企业,然后将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2015年,《场景革命》出版后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成为了互联网从业者的口头禅。然后我又继续出了《超级IP》,并提出:互联网新物种是这个时代最具备引爆性的发展形态。2017年,让大家久等了,我的第三本书叫做《新物种爆炸》



但新书《新物种爆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我与包括吴伯凡老师在内的诸位师长、朋友打磨出的一套商业方法,我把它定义为“造物学:新物种商业方法”。


实际上,这场发布会就是一次“商业方法发布会”。特别感谢吴晓波、罗振宇、吴伯凡、李善友、廖建文、盛希泰、王利芬、姚劲波、梁宏达、刘江、王煜全、李静、林依轮、王小川、毛大庆、周航、李翔、吴世春、杨守彬、李亚、张蕴兰、张荣耀……你们能来我很荣幸。


什么是“商业新物种”?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生物新物种”,但什么是“商业新物种”?1836年达尔文来到 加拉帕克斯群岛,发现了一些体型很小、羽毛暗淡的雀鸟,他把这种雀鸟的标本交给了鸟类生物学家约翰·古德,请他分类。同样习性的雀鸟,因为鸟喙的不同被分为了14种之多。古德的研究让达尔文恍然大悟——这就是新物种,达尔文将这种雀鸟命名为“达尔文雀”,并将研究得出的“共同由来理论”写进了《物种起源》的第二版。


《米沃什辞典》说:“没有什么科学像生物学一样如此深刻地影响到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从马车、蒸汽车、火车到 SpaceX太空探索,在这个处于加速度的今天,这个时代的“水”:(社交网络)、“土壤”(物联网)和“空气”(云计算),将人、物和算法连接起来,共同孕育着商业新物种。



罗振宇老师说:“新物种就是进化方式不同”,新物种因为它们所处的生态的地位不同、生态优势不同、需要上下游的协作链不同。对照这个时代的“水”、“土壤”和“空气”我们就会发现,不仅是新物种,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之上。


今天所有的商业都要围绕“个体”展开


在2017年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top 10 中,有7家是互联网公司。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建立在这些基础设施至上,譬如腾讯建立的微信,就是创业的基础设施。


可以说,过去的20年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化的20年。在基础设施化的过程中,它“唤醒”了我们每个人的性状,让我们成为了新的个体、赋予了个体前所未有的自由。所以,亚马逊的会员体系Prime才是亚马逊业务的核心。无论是 AWS、Amazon Go、Kindle ,还是并购全食超市,一切亚马逊的战略都是为了满足亚马逊的Prime体系的需求。


亚马逊的一切都在围绕Prime展开,就像今天所有的商业都要围绕“个体”展开。我将把这样一种个体展开的新物种爆炸,以五个关键词分享给大家。


意义覆盖:哪里还没被“微信身份登录”重构,哪里就是新的商业机会


新的意义正在覆盖原有的生活方式。对于出行,“生活在别处”成为出行居住的刚需。事实上,这正是 Airbnb 崛起的原因。

                                                   

Airbnb 正是基于对生活方式形成的意义覆盖而成为新物种的。估值 310 亿美元的 Airbnb 的对手早已不是希尔顿、洲际或万豪,当2016年11月18号首届全球房东大会 Airbnb 发布了 Trips 战略后,它就已经开始对标Priceline、Expedia、携程为代表的“休闲旅行平台”。


在未来,Airbnb 有机会成为共享型的本地化社交网络吗?如果是,那它的对手将会是Uber和Facebook。可何止是酒店、民宿,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被意义覆盖,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了“进托邦”,像Airbnb 这样的新物种正在把我们包围。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说:“它会慢慢长成你所不认识的样子”。譬如,在2016年的下半年,传统的QQ游戏、联众棋牌,居然因为我们熟悉的“微信的身份登陆”重构了熟人社交,让棋牌游戏加上本地化社交,成为2016年非常热门的风口——闲徕互娱、口袋科技分别以20亿和10.67亿的高价被收购。再比如,二手交易平台转转,在闲鱼占据头部市场后利用微信熟人社交获得了异军突起的机会。


还有哪些熟人社交场景,没有被“微信身份登录”重构,哪里就是新的商业机会。因为今天所有的商业都植根于数据,像“微信身份登录”是利用微信数据一样,茑屋植根于T-Card和T-Point的数据运营能力来获利,通过数据完成迭代,凭借算法完成优化,来快速搭建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反经验:经验也许正确,但往往是不冒风险的赌徒


在孙正义18年44%的年化回报率的投资经历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敢于粉粹存量经验的“反经验”商业方法。“经验也许正确,但往往是不冒风险的赌徒”。

混沌大学的创办人李善友教授曾说过:“如果你的公司已经成为主流,一定要开始自我攻击”。我想,李想的车和家做到了,车和家正是对“反经验”最好的诠释,它的SEV反高速、反整车位、反充电桩、反传统的销售渠道,正是一种轻量级的通勤场景解决方案。


同时,作为个体我们反潮流、反智能、反效率,特别是好奇心,让反消费成为了“对未知的消费”。我们购买盲盒、玩密室逃脱、期待发布会,都是在消费未知。POPMart每年卖掉65万只Sonny Angel的盲盒,每个客人在店里累计消费5000-20000元左右;对于鲜花,花点时间、FlowerPlus都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相继获得数亿元的投资。


甚至可以说,共享经济的底层逻辑就是消费未知的惊喜感


当我们在谈论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租赁经济的差异时,回到消费心智的底层密码去理解,是不是消费未知的惊喜感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文化情绪和社会心理?如果是,在“反经验”看来它应该是何种操作方式呢?它是独特的数据形成反经验的能量值,智能的效率成为破局点,精准的连接成就结果的有效性。


场景流:被认知压力绑架的个体,需要类游戏产品


B站、网易云音乐让情绪流动;数据手环、量化设备让数据流动;微博、今日头条让信息流动、共享际、ideaPod让空间流动……我们处在一个“场景流”之中。

新世代用户表现为“对高尚事物的追求与感动”、“对社群文化充满专注自信”、“极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明确的社交态度”的四大特征,让游戏成为当仁不让的场景。


今天,所有公司都是游戏公司。而我们理解“场景流”,其实就是各类游戏机制造就的类游戏场景的流动,各种卡片、会员、积分体系、奖励机制……国航的白金卡、“航空延误险”、像京东小白信用卡这样“相信年轻”的伴随式金融产品。


甚至微信也是类游戏产品,因为被认知压力绑架的个体,需要类游戏产品


快剧集”就是类游戏产品,它不是电视剧,也不是网剧,而是快文化时代的产品。玛丽苏剧情、“非黑即白”的人设、升级打怪的模式让《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微微一笑很倾城》创下了全网播放记录。


快空间”也是类游戏产品,Gentle Monster的眼镜质量并不重要,而是以十四天为周期,提出场景式的“快空间”。以新零售为代表的无人设施也是“快空间”,它们的实质是“数据化个体”。从无人便利店、个体健身房、迷你KTV、胶囊旅馆和睡眠仓,都体现了个体设施、无人自助设施的实质是个体数据化。


关于新零售,欧美零售业从业者普遍认为,生鲜对于供应链的要求最高,对于生产力的要求最先进,同时又代表了高频的消费场景,生鲜还能让超市的从业者活得体面。所以,生鲜是今天新零售的主赛道——生鲜是零售的超级入口


一些零售公司,前一天还发布了表现优秀的财报,然而却在2017年6月16日亚马逊宣布收购全食超市的这一天,一共跌去了350亿美金。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意味着“零售核战争”,意味着亚马逊AWS物流开放网络会全面应用在它最难攻克的,以生鲜为代表的零售超市的堡垒中。机器人革命在超市最先到来。


超级物种、盒马鲜生、Amazon Fresh、全食超市、春播、阪急绿洲、掌鱼生鲜、每日优鲜、易果生鲜……生鲜既是入口,也是新零售战役的终点


混合内容:IP+IP=IP²


混合内容是 Remix ,而不是 Remix Content,因为形式成为了最大的内容。朋友圈刷屏的名人大学演讲,是大学作为经典IP和名人作为流行IP的混合结果;罗振宇和罗永浩的《长谈》亦是如此——“IP+IP=IP²”。


这种“IP+IP=IP²”,成为了新的内容生产机制。例如,咖啡馆正在成为品牌的标配,无论是护肤品、奢侈品、车企、家居都有自己的咖啡馆,而在咖啡中没有门店的连咖啡就成为了新物种。



当我们谈论咖啡,在谈论什么?“萃”。冷萃、冰萃,“萃”代表了一种限量、稀缺。内容付费正是我们愿意为“稀缺付费”的表达,所以头部IP是这轮内容创业的关键词。


李翔老师说:“新的生态和平台,会催生出适应于这个生态和平台的新物种”。对于头部IP的收割,无论何种平台、何种生态,都会发现头部IP的收割还在更加重度的垂直细分当中,但是这个流量的窗口期可能稍纵即逝。


在分工协同的时代,即便是头部,也不是无所不能。它们需要分工协作,需要混合,需要社会化的精细,需要能够形成更多的配合,就像米家生态链。小米生态链的核心是米家生态链的混合,从不追求股权的控制。


又比如特斯拉的混合造物。有人不看好特斯拉,说高性能电动车支撑的特斯拉的股价被高估了。但特斯拉不是简单的电动车公司或能源公司。我们看新能源是如何被形成,看新能源向何处去,这些独立的公司,它们最终绘成一个伟大的生态地图。你会发现特斯拉的市值被严重低估,我预测,特斯拉的股价会在未来六个月大幅上涨。


设计力:万物皆可被设计


当下的设计语言、风格趋势是极简?无感?还是复古?是MUJI 、The White Company、Houzz,还是HAY ?可以说,设计正在迎来设计力的时代,为此我们造了一个新词:Artilization,代表“设计力”。


什么是设计力?设计力不是设计,设计是商业工具范畴的功用,是通过合理、愉悦、人性化的设计让产品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而设计力是创造性的商业思维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商业模式的设计。


2015年《Fast Company》50家创新企业第一名,Warby Parker。它的商业模式就体现了设计力,设计用户的体验,设计支付的环节,设计细节的触点、感官的差异、产品的交互……这些都是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一环。


开场前大家看到由建筑师青山周平设计,博物馆顾问、策展人罗怡策划ThinkPad小黑屋也被认为是深具“设计力”基因的代表,通过设计体验场景,让用户情绪在小黑屋空间里展开,因为设计出了这样的文化和情感连接,它就不应只是我们看到的迄今历时25年的经典笔记本电脑品牌,同时应成为拥抱新零售最好的空间。


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大量的智能云设备纷纷出现,让问答(Q&A)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王小川说:“输入法会变成一个智能对话系统,搜索的未来是一个智能问答系统”,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搜狗不是输入法公司,不是搜索公司,而不是问答公司、人工智能公司。


知乎、Quora、UC问啊、企鹅问答、穷游问答、分答、淘宝问答、网易问吧、悟空问答、微博问答、搜狗立知……2017年关于智能内容分发平台的大爆发,是因为“问答是人工智能完美的应用场景”。


 “新智人商业时代”到来



新物种始终于人。商业围绕个体展开,从“意义覆盖”、“反经验”、“场景流”、“混合内容”、“设计力”分别展开,当最后总结时再看个体的时候是:

被数据量化的人:Instagirls;

被算法驱动的人:剁手党;

被审美养成的人:文具控;

被文化聚集的人:Coser


这些标志着“新智人商业时代”的到来。

我把它总结为:

个体化商业——个体崛起——个体即社群

场景化商业——场景流动——场景即产品

智能化商业——智能进化——智能即赋能


 新物种十大预测



10. 胶囊公寓颠覆Airbnb

“共享社区+胶囊旅馆”成为单身社会细胞体,颠覆Airbnb的将会是“Facebook+Airbnb”的商业模式。


9. 小程序电商

小程序电商,不是微商,但是它是对内容电商的升级,是对“即买即走”的强化。8月5日凌晨,微信官方发布了“一个小程序可以关联50个公众号”的消息。淘宝客被封杀和社交立减金仅仅是开始,内容电商升级,小程序电商是关系电商和社交电商最有可能的引爆形态。


8. 广告物联网

从程序化购买到广告介质的软硬件一体化,万物互联信息,信息智能触达,广告成为最大的内容。


7. 数据化颜值

算法驱动医美大数据和基因编辑技术,个性化定制专属颜值。这一轮消费升级的本质是审美升级,其中“颜值经济”是最具体的表现。未来,微整空间与医美电商、网红咖啡日益普遍。


6. 从短视频到微视频

200s是用户注意力的极限,碎片化的场景会造就微视频的崛起。200秒以内的微视频逐步成为主流,在72小时播放后达到峰值,网红、IP的孵化更加精准和可量化。


5.食品生鲜的故事化与场景化

亚马逊并购的全食商品是基于“故事”。今天我们会消费“褚橙”、“袁隆平培育的稻米”,都是因为“故事”。食品生鲜的原产地溯源与新农人的故事演绎成为餐桌经济的核心和付费价值。


4. “歌单时代”到来

歌单成为人格化标签,商品、产品、个体的歌单表达时代正式到来。


3. 奢侈品消失

科技感、娱乐感、社交化、游戏化、网红化成为奢侈感定价依据。Gucci超越爱马仕是标志性事件,是网红对经典的胜利。


2. 新材料格式化旧产业

以石墨烯、锂电池为代表的能源和材料专利成为智能设备竞争要素。电池会被重新定义,一切设备都会因为能源和材料被重新定义。


1. 企业级服务指数级引爆

生产力工具品类化,以协同办公、云计算、SaaS为代表的企业级服务,以新效率姿态指数级增长。预测,微软市值突破万亿美金,成为全球市值三甲。除云计算公司外,以Slack、Dropbox、Salesforce、Twillo为代表的公司共同构成生产力工具品类。


今天,我们也带来了场景实验室2017年的企业级学习产品——《奥迪·造物学:新物种商业方法》


为精心打磨《造物学》,我们请到20位跨界精英共建。吴伯凡、廖建文、王煜全、王小川、毛大庆、吴晓波、张安定、周航、姚劲波、李叫兽、汤维维共计11位导师代表也来到了现场。


本次“新物种爆炸·吴声场景课堂2017”仅是《造物学》第一讲,全套“新物种商业方法”将会由20多位奋战在商业前沿不同领域的实战精英一起共同诠释:20位导师、4个模块、8天、24节课、1次路演。感谢首席合作伙伴奥迪的大力支持,英杰汇聚,众行更远。


让我们用《造物学》一起为持续生长注入新物种元基因,开启一次预见未来的实验。 


本文整理自《新物种爆炸 · 吴声场景课堂2017》现场演讲内容


附:《新物种爆炸 · 吴声场景课堂2017》PPT




◇◆◇



  在过去的三年,我们看到了匪夷所思的加速度,我们看到它们无与伦比的呈现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是生活方式,还是黑科技?是美学还是消费升级?是各种我们能够找到、想到、求到和求之不得的意义。



  我们要把视野,落向一个人——达尔文。

  1836年,他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发现18个小鸟形态相似,但嘴各不相同——这些鸟后来被以达尔文的名字命名,这些达尔文雀就是基于同一个由来,进化出现的新物种。

  在《物种起源》中,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叫做共同由来选择,人类、动物、植物有没有共同的由来呢?




  在人类感知到的科技、商业……是否也有共同由来的选择?如果有,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水、土壤、空气。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导致了新物种的诞生——




  罗振宇说,新物种的不同,就是进化方式的不同。这句话带来了很大的启发:需要的资源不同,上下游的协作链不同,生存的优势点不同,它们在长成不同的样子。

  当今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都已经进化成了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基础设施化的 20 年,对个体意味着什么?互联网正在唤醒每个人的性状,让我们成为新的个体。


强大的数据供给喂养和饲养能力,是激发新物种生态价值的关键要素。

亚马逊围绕 Prime 会员体系,与 Netflix 展开的爱恨情仇——我消灭你,但与你无关。


  这意味着今天谈论新物种爆炸,是因为所有商业都在围绕个体展开。接下来的内容围绕 5 个关键词展开——“意义覆盖”、“反经验”、“场景流”、“混合内容”、“设计力”。





    意义覆盖 - 新物种关键词 ①


  对于年轻人来说,出行住宿不再是传统酒店,而是Airbnb、途家、小猪……

  Airbnb 估值已经逼近传统酒店品牌万豪,可能很快就能实现超越,因为它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已经覆盖到了新的领域——休闲旅行服务平台。




  当 Airbnb 的对标对手改变后,它的估值体系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Airbnb 有机会成为共享型的本地社交网络吗?如果是的话,Facebook的估值是 5000 亿美元,那么 Airbnb 的估值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们感慨跟不上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完成了它们的“意义覆盖”——


滴滴覆盖了出租车、得到覆盖了出版物、优客工场覆盖了办公……


  又如微信的身份登录功能,很多人认为这只是让我们更方便、更有效率……

  基于微信身份登录,深刻的重构了熟人社交——



  这也产生了一种不基于传统流量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背后的逻辑在于精准流量的巨大价值——口碑、分享、关系链




◇◆◇



  还有这家在朋友圈刷屏的最美书店——茑屋书店,不要被颜值欺骗,它完成了怎样的“意义覆盖”,它的盈利模式在哪儿呢?



  今天所有商业都根植于数据,通过数据完成迭代,凭借算法完成优化。








    反经验 - 新物种关键词 ②


  孙正义 18 年取得的 44% 年化回报率惊为天人,虽然他有那么多的失败案例,但是我们毫不在意。

  Supercell 盈利能力很强,为什么他要抛售?阿里如日中天,为什么他三次减持?

  很多人都有大量的经验,孙正义信奉中国的孙子兵法——只有当所有一切都被吞噬之后,战斗才会结束。——没有盖棺定论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验”,这是孙正义的投资心法,也是他的创业心法。

  “反经验”的核心是坚决、果决、绝不拖泥带水,是对存量经验的粉碎。





◇◆◇



  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有一个项目叫做“车和家”,这个项目是这样粉碎存量经验的——





◇◆◇



  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说过这样的话——




  反经验很难,难在它要让我们反潮流、反智能、反效率……甚至是反消费。

  一切已知的确定性,都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消费意义,反消费才能打动用户,制造惊喜,想象力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消费主张和消费场景。




  我们对于发布会的期待,也是缘于期待未知,共享经济的底层逻辑,也是因为我们对于消费未知的惊喜,抱有一份期待。




  回到消费心智的底层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情绪和社会心理,这种变化在“反经验”看来,应该怎样操作?







    场景流 - 新物种关键词 ③


  未来所有公司都是游戏公司?NO,是今天

  我们身处在一个场景流动的时代,游戏是当仁不让的场景,很多产品伴随着特定的场景出现了。





  这里总结出新时代用户的四个特征,只有把握住新时代的互联网用户,才有可能抓住这个时代的互联网红利——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阴阳师的花火大会,但这场夏季盛会,轻松占领了微博头条。

  腾讯占领了几乎每一波游戏迭代的高地,甚至可以说没有腾讯游戏,就没有现在的微信。

  就连微信本身,又何尝不是一款游戏化的产品呢?





◇◆◇


  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两部豆瓣评分并不高的电视剧,屡屡打破优酷的点击记录,成为网剧之王。



  它们是“快文化”时代的产品,是“快剧集”,我们需要它玛丽苏杰克苏的设定,需要它美轮美奂的舞美,需要它简单、非黑即白的人设……

  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疲惫不堪的生活里面,快速的释放彼此。

  还有,眼镜品牌 GENTLE MONSTER ,唯独不是眼镜零售品牌……它是“快空间”。它具备艺术零售门店的逼格,在意的是美轮美奂的场景。




  它也不是空间,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媒体”

  我们还看到很多的无人便利店和基础设施……这些新物种的出现遵循了哪些逻辑?





  太多的场景在流动,孤独的个体,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和互联网商业模式。只有这样的流动,才能生成社区的内容。




  这些场景流动、信息流动、数据流动……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新零售。

  新零售,是围绕消费者体验为核心,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它有理性的精密和感性的慈悲。




◇◆◇



  为什么新零售都是以生鲜开始的?为什么生鲜成为了新零售的主赛道?

  因为生鲜对于供应链和生产链的要求最高,有着较高利润率的同时,很难被电商攻克。




  虽然亚马逊在做生鲜零售时,遭遇了种种挑战,但它依然选择收购全食超市。

  虽然收购并未成功,但已经导致大型超市的股价大跌,一天跌掉了350亿美金的市值。

  因为这次收购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引发了零售核战争!




  这意味着,亚马逊的智能机器人、IWS物流开放网络,将全面应用在零售的堡垒里面。

  实际上,这个堡垒已经被攻克了,机器人技术在超市领域将最先得到应用。





◇◆◇



  2017 年,国内有哪些新零售优秀代表呢?——





  场景流带来新机会,也是新物种诞生的诱因,能不能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呢?

  我们要抓住这三个“感”——





  接下来,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知识产品——《甦》(音:Su)。








    混合内容 - 新物种关键词 ④


  大学演讲,为什么往往能成为一个人粉墨登场的场合?我们被大学演讲刷屏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在激励我们?

  大学是经典的 IP,这些名人也是 IP,这似乎告诉我们,IP + IP ,生成了 IP 的平方。




  说到混合内容,必须提到咖啡。

  从 1650 年开始,我们的生活被咖啡馆占满……咖啡馆也成为了品牌 IP 的标配。


现场进入连咖啡品牌的冰咖啡发放互动环节


◇◆◇




  谈论咖啡的时候,有一种工艺称为“萃”。我们也生活在为稀缺付费的时代。




  头部流量还在越来越垂直和细分化,但机会窗口也非常短暂,稍纵即逝。

  视频网站的会员机制,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稀缺——跳过广告、要比你早看三集,这也是稀缺的资源。

  我们在为意义付费、为场景付费,我们还愿意为情怀付费。




  我们消费的场景变了、意义变了、逻辑变了……因为时间和注意力成为了我们最好的祭品。




  在分工协作的时代,头部不再是无所不能。他们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区分、更多配合。

  就像米家生态链,核心是混合,从不追求股权控制,但是必须成为最专业的头部。




  小米生态链,加上米家的物联网,就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开发平台……不,它已经是了!

  所以,忘掉雷军的铁人三项,他们最大的新物种形态目标,肯定是智能家居开放平台。




  李翔的判断很重要,如果平台不能创造出新物种,那这个平台的价值本身就是存疑的。

  在这些新物种里面,我们可堪比照的是特斯拉。

  以这个逻辑去看特斯拉,就能理解它到底是什么?——在埃隆 · 马斯克的宏图里,特斯拉不是我们想象的电动车,而是未来的人类生活,是我们关于能源的看法和这个时代的判断方式,它是新物种形态。




  混合内容方法的背后逻辑,是过程而非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内容、商业方法、价值观……是形成新作业模式的可能性。







    设计力 - 新物种关键词 ⑤



  当算法和数据成为所有公司标配的时候,只有创意和设计,才能正确打开这个时代——万物皆为设计!




  这些设计语言,已经逐渐变成了生活方式表达的底层元素。设计迎来了“设计力”的时代。

  设计力时代有很多表征,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商业模式。



  眼镜是生活场景的痛点,Warby Parker 设计的商业模式是——你订购眼镜,会邮寄给你 5-8 副,买一赠一,再将挑剩下的寄回去,让你具有利他的情怀和慈善感。

  它在设计用户体验、支付环节、细节触点、感观差异……其中,设计力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设计。




◇◆◇


  我们也在持续输出新四大发明,输出新的商业模式。

  摩拜、ofo……在国外看到的共享单车模式惨不忍睹,但这并不妨碍这成为伟大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很重要!PPT 很重要!

  一切围绕女性出发,成就了探探;一切围绕玩家出发,成就了 YY 的辉煌。

  狼人杀是游戏吗?游戏是它的形,社交是它的魂。

  游戏社交本身就是新品类、新物种。




  就连问答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模式,成就了智能语音设备。

  问答模式,甚至改变了既有产品的进化方向。




  我们越来越懒,我们所见即所得,我们所问即所答,我们所欲即所求……

  设计力是用户角度的提案。








    新物种始终于人


  基于每个“人”,我们再来总结这五个名词,意味着什么?




  我们是被技术赋能的人(自拍达人),是被数据量化的人(Instagirls) ,是被算法驱动的人(剁手党),是被审美养成的人(文具控),是被文化聚集的人(Coser)……

  我们都是“新智人”,新智人商业时代到来了。

  个体、场景、智能都发生了变化,迎来了改变和崛起。









    10 大新物种预测


  基于对于新物种和新智人的理解,吴声发布了 10 大新物种的预测——




◇◆◇



  临近尾声,发布新物种训练营计划。价格是单人 19380元,三人以上 16830元。



最后,用一句话对“新物种”做出总结——“所有的去处,都跟来路相关。”

至此,场景课堂发布会结束。

来源:涛说PPT。文末,再次感谢本次发布会幻灯片制作团队——MASSNOTE 提供幻灯片素材。


演讲者:吴声;来源:场景实验室(ID:changjingshiyanshi

  


  •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