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差评发声:主动退还腾讯投资 独立发展吸取教训
5月28日下午消息,差评发布声明,决定将主动退还腾讯相关投资,并在周末向腾讯表达了这一意向。腾讯已接受其决定。
差评称,由于近期引发的相关争议,差评团队自上周起,已经持续展开自查与反思。同时团队也认为,在完成新一轮版权规范之前,接受腾讯投资并不合适。
差评表示,差评团队将努力独立发展,并吸取教训,在版权和原创保护领域,承担更大的责任。
5月23日,自媒体“差评”宣布完成由腾讯TOPIC基金 (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云启资本、中寰资本等等跟投的3000万A轮融资。消息传出后,引起诸多争议。
一方面,差评被指责“洗稿”,而腾讯的投资被认为“价值观欠奉”,与其此前宣传的保护原创理念不符。
以下为差评声明原文:
声明
由于差评近期引发的相关争议,差评团队自上周起,已经持续展开自查与反思。同时团队也认为,在完成新一轮版权规范之前,接受腾讯投资并不合适。差评团队将努力独立发展,并吸取教训,在版权和原创保护领域,承担更大的责任。
差评团队已决定将主动退还腾讯相关投资,并在周末向腾讯表达了这一意向。腾讯已接受我们的这一决定。
在与腾讯达成一致之后,差评立即开始推进这一安排。由于涉及各方的流程较多,请大家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也将在第一时间向关心此事的社会人士同步进展。
人民日报批洗稿:本质是抄袭侵权,要用法律武器棒打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王石川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5月27日消息,日前,因投资涉嫌“洗稿”的微信公众号,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希望通过类似事件的正确处理,重申移动互联时代的原创规则,对那些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个人和企业形成警示。
“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拼凑,看似与原作区别不小,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近年来,洗稿现象频发,一些写作者不堪其烦,深受其害。与搬运工式的抄袭相比,洗稿无疑更隐蔽,也更“聪明”,但同样为人不齿。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所谓的“矩阵”公众号背后,实际上存在洗稿工厂。概言之,洗稿已经形成流水线作业,越来越产业化、规模化,这显然戕害原创精神,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容忍洗稿,放任洗稿者赚大钱,谁还安心搞原创?”有网友如是称。
洗稿大行其道,与一些人态度暧昧、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有关。社会公众如果对洗稿行为无所谓,洗稿者自然有恃无恐,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从目前出现的一些案例来看,一些洗稿者可以说“无本万利”,败露后至多遭受道德谴责,有时连道歉都吝惜给出。所获甚巨,成本几乎为零,这是洗稿者不断涌现的一大原因。因此,应该从制度和管理层面入手,让洗稿者付出较大成本,并让其承担法律层面的代价,杜绝其洗稿冲动。有专家指出,所谓的洗稿,本质上是一种抄袭侵权行为,要鼓励被侵权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法律武器对抄袭、洗稿者说“不”。此前,就有著名作家琼瑶诉于正抄袭案胜诉,这对所有无视知识产权者都是一记警钟。
任由洗稿的不良风气蔓延,不仅将造成大量的文字侵权,还可能导致原创力的枯竭。知识共享时代,如果人们丧失了原创力,那么看似繁荣的文化市场下,流动的将是大同小异的“伪劣产品”。正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多年来,我国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保护知识产权体系。从完善立法,到加强执法,再到提升违法成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调动拥有知识产权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创新输送强大源动力。
不久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今年,我们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法律持续释放威力,无论洗稿者还是抄袭者,就会受到触动,心生忌惮;公众日益凝聚共识,对洗稿零容忍,不沉默,更不纵容,它的生存空间就会更加逼仄。一定程度上说,捍卫原创,就是守护我们的审美,捍卫我们的文化权利。原因很简单,原创受保护,原创力量才会生生不息,优质内容才会源源不断。相反,让洗稿者获利,长久下去必将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写作从来都是一件呕心沥血的事,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原创,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护原创。有网友说,希望每一次原创都被善待,每个优质作品都被尊重。反对洗稿,反对抄袭,我们有决心更有能力。用法律手段呵护原创精神的火花,创新之火才会燎原,高质量的原创产品才会井喷,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的审美,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
(原题为《拒绝洗稿,用法律保护原创》)
相关文章: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