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首富宣布!这个技术,谁也跑不掉!“物联网”之后将是“命联网”!

最新消息,蚊子终于惹了不该惹的人!

比尔·盖茨宣布:捐赠400万美元给一家基因技术公司,用于研究让蚊子们之间互相残杀这些基因改造后的蚊子,将成为“蚊奸”,他们自带自我毁灭的基因,并通过交配杀死对方。

他要灭绝蚊子,原因在于蚊子会传播流行病:每年因蚊子死去的人超过83万,这比打世界大战还严重。


比尔·盖茨花400万美元培育转基因蚊子:交配互杀

科技大佬比尔·盖茨将动用名下基金会资金赞助新研究,力争在“一代人”之内根除疟疾。

       北京时间6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将斥资400万美元(约合2460万人民币),用于研发通过交配减少蚊子数量的“杀手蚊”。这一大胆尝试旨在遏制疟疾的传播,因为这一致命疾病常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染。


  这笔资金来自“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力争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根除疟疾。按照计划,科学家将对雄蚊进行基因改造,再让其与野生环境中的雌蚊交配。只有雌蚊才会叮咬人类,因此这些改造后的雄蚊不会对人类带来任何危险。关键在于,这些雄蚊体内带有一种自限性基因,可通过交配进入雌蚊体内。受该基因影响,雌蚊产下的后代不到成年便会死亡。而只有成蚊才会叮人,因此假以时日,会叮咬人类的蚊子便会彻底绝种,通过这一方式传播的疟疾也将大大减少。


  这些变种蚊由英国公司Oxitec培育,被该公司命名为“友好的蚊子”(Friendly Mosquitos)。当然,和它们交配的雌蚊可不会这么想。


  在部分地区,野生伊蚊(可传播寨卡病毒)的数量已经减少了90%。但携带疟疾病原体的按蚊还需要通过与基因改造后的雄蚊交配、才能得到有效杀灭,Oxitec公司的“杀手蚊”预计将在2020年末之前准备就绪、投入试验。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对通过基因改造杀灭蚊子后代的做法表示支持。环保组织“地球之友”就对Oxitec公司的研究工作大加批评。2012年,“地球之友”组织成员埃里克·霍夫曼曾表示:“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其环境、人类健康与道德风险之前,切不可对这些蚊子开展试验。”


  “地球之友”在当时的一则声明中指出:“这些转基因蚊子的研发目的是与天然雌蚊交配、产生无法存活的后代,从而减少野生蚊子数量,并遏制热带疾病登革热的传播。但该公司因为将商业利益置于公众与环境安全之前而广受批评,他们特意将第一批转基因蚊子选在开曼群岛投放,因为该地没有生物安全法律或法规,这一做法颇具争议,Oxitec公司员工还密切参与了各国关于转基因蚊子风险评估指南的制定过程,因此有审查不够独立、存在利益冲突之嫌。”


  但比尔·盖茨一直是该公司研究工作的支持者。早在2010年,他就向Oxitec公司赞助了490万美元,用于资助“杀手蚊”项目的早期研发工作。此外,他还为根除疟疾事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每年平均有44万人因疟疾丧生。脑血管水肿、肺部液体潴留、肾脏、肝脏或胰脏器官衰竭、贫血和低血糖等疟疾并发症都可危及患者生命。( 新浪科技  叶子)

干掉蚊子,只是基因技术的牛刀小试!

要知道,基因技术,这是当代最重要的科研领域。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生物体的生、老、病、死等都与基因有关。它研究的,是生物自身;它改变的,也是生物自身。

基因技术牛到何种程度?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说过的那句话:未来的5-10年,我们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人造生命的进展可能比人工智能还快!

最近华大基因流年不利、浑身跳蚤,汪建这话也免不了被喷得一塌糊涂,乃至被讥讽为“基因神棍”。其实,还有比汪建更神的,那就是顶级大牛、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

库兹韦尔预言,十年之后,人类将长命百岁,乃至开始实现永生。为此,他每天吃一大堆维生素,以确保在那一年到来之前不会死掉。

这种话,在外人听来,近乎胡言妄语。但是在基因科学家看来,则是技术正在抵达的疆域。

比如,癌症,是人们眼里的噩梦。但癌症说到底是一种遗传病,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从根本上征服它,还得通过基因科学。

现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正在批准一系列基因治疗:比如诺华的Kymriah,适用于治疗患晚期白血病的儿童;吉利德的Yescarta,它适用于一种成人淋巴瘤。这些疗法从人体中提取出T细胞,对其进行遗传改造,使其对抗患者的特定癌症。

默克(Merck)的Keytruda则是美国第一个获批的癌症治疗药物,它适用于带特定基因组生物标记的实体瘤,而无论其在身体中的何处。

近年来,当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更是给基因科学如虎添翼!现在,在人工智能和基因科学的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下,人类正在越来越快地向“不死之地”迈进。

第一步: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和深度检查结合,成千上万人将在患病之前接受深度检查,由人工智能给出你的生命预测。

第二步:人工智能医生将逐渐取代目前最优秀的医生,用基因治疗的方法,重塑体内一切组织和器官的活性。

第三步: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改造人类体内的“生命软件”,即人体内被称为基因的23000个“小程序”,通过重新编程,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和衰老。

库兹韦尔认为,到了2045年,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将达到巅峰,超过今天所有人类智能总和的10亿倍。到了那时,人类将彻底改造基因的编程,我们上千年不再使用的陈旧基因将被抛弃,我们的生命升级成为一个更高级的操作系统。

在这一阶段,人类不仅能做到延缓衰老,更可以返老还童:到那时,八十岁的你,看上去只有四十岁的样子。

一个基因科学+人工智能的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向我们迎面而来!

谁率先在这些重大领域取得突破、占得先机,谁就将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

这方面,中国也吹响了集结号!前不久,央视曝光:我国已经启动“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这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首个重大国家计划,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25now49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央视这条看似低调的信息,其中却饱含深意:要知道,而这次启动的“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就是要绘制中国人精细基因组图谱。

一旦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就等于彻底破译了中国人体内25000个基因的密码,中国人的疾病健康和基因遗传的关系将一览无余,没人跑得掉!

世界各国,同样也在基因科学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2012年12月,英国政府宣布启动针对癌症和罕见病患者的英国10万人基因组计划。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将搜集100万人的个人健康信息以及测得他们的基因组序列。

2015年11月,韩国政府宣布以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为依托,启动万人基因组计划, 绘制韩国人基因组图谱, 建立韩国标准化的基因数据库。

近日,法国政府则宣布投资6.7亿欧元启动法国基因组医疗2025计划,誓言建立起一个国家基因组医疗产业,将法国打造成世界基因组医疗领先国家。

是的,你没看错:基因科学+人工智能,正在十倍速增长、十维度飞跃。惊雷正在云端酝酿,一场风暴正在扑来!!

“物联网”之后将是“命联网”?

来源: 秦朔朋友圈  作者:朱岩梅


所谓物联网,顾名思义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其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IT技术的“摩尔定律”(Moor’s Law)支撑下,“物联网”的世界得以构建。

无论是硬件软件、电脑、手机,还是O2O、云计算、区块链;无论是网站、APP、微信,还是阿里巴巴、亚马逊(The Everything Store)、Facebook、Uber、美团、e栈,都是将万物连在一起,让生活、生意更方便快捷。“0101”构建的“万物互联”已经成为现实,世界变平了,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平等。

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完成了对一个人全基因组的解读,A、T和C、G这两对碱基——几乎所有生命的通用“密码”,可以被解码成为“0101”,生命进入数字化时代,世界从此启动了一个全新时代——生命时代。

人类从狩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一路走来,这些时代都可以归为“物质时代”。而生命科学的进步将带来根本性变化,我称之为“radical innovation(根本性创新)”,它比disruptive innovation(颠覆性创新)的影响要深刻和猛烈得多。

根本性创新,至少要具有这几个关键因素:

  • 需要新的科学发现和知识基础。从1971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起“肿瘤大战(War on Cancer)”,到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启动,人类对生命的认知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

  • 需要新的基础设施。从运河、铁路、公路、电网、互联网、超算中心,到基因库,都是因技术变革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又反过来推动了技术变革的加速。

  • 伴随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从矿产、石油、信息,到基因,资源从有形到无形,逐步升级,也显示了人类的不断进步。

  • 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包括科研方式。科研从试错、假设驱动(Hypothesis-driven)到数据驱动(Data-driven),跃升到了新的阶段。这可以解释为何科研越来越依赖大团队作业、大数据平台。

  • 孕育管理方式的变化,产生新的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从泰勒制到扁平化、网络化组织,从大规模生产到个性化定制。

  • 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生育方式、伦理等各个方面。代孕的兴起、对同性恋的认同、“人工子宫”的研制、“永存和永生”的可能……这一切看似违反伦理,却是必然。生命科技的进步,像涟漪从中央到外围展开,影响必会逐步放大、扩散,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强大的溢出效应。

生命科技的不断突破,揭开了生命时代的序幕。

基因测序的成本和速度,正以“超摩尔定律”在发展。以一个人的全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为例:2003年相当于一架隐形战机,2013年相当于一辆普通轿车,2023年也许会只相当于一辆自行车,甚至是打了一趟出租车。成本的加速下降,不仅会影响医学、健康,还将改变农林牧副渔、环保、材料、化工等各个产业和领域。简而言之,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生命科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酝酿“万命互联”的世界。“命联网”正在向我们走来。

随着被测序的物种不断增加,科学家们发现,猪和人基因相似度为95%,果蝇和人的基因相似度为60%……,也即是说,各个物种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只是ATCG的排序和多少不同。

科学家们同时还发现,人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关系密切。人的肠道生存着超过百万亿的微生物,包含了细菌、原生动物以及病毒等,因此,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

另外,肠神经系统里80%至90%的神经纤维都联结着肠道与大脑。当迷走神经切断后,消化系统甚至完全不需要大脑就能运转。换句话说,肠道也是“第二个大脑”。

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健康的肠道菌群。也就是说,人自身的基因和肠道菌群的基因需要健康的“互联”。从这个角度看,人体也类似一个地球,包括附着和生长在人体内外的各种微生物也是“万命互联”。

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洪堡(1769-1859)最早提出“生命之网”,将世界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他曾说过:“一切事物都相互作用,有往必有还。”达尔文坦承,正是洪堡的《旅行故事》促使他“去游历那些遥远的国度,并最终志愿登上女王陛下的‘小猎犬’号”。他一直将《旅行故事》带在身边,并在其中读到了洪堡关于“物种的逐渐转化(transformation)”的论述。洪堡写到,动植物通过“持久的竞争”获得养分和领地,不断“限制彼此的数量”,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物种起源》的最后一段就提炼自《旅行故事》。

正如歌德曾经将洪堡比作“一座多头喷泉”,“各股泉水喷涌而出,清新、源源不绝,而我们只需把容器放在下面承接”,我们也相信,这座喷泉从未干涸。

从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70年代,关于自然的政策制定越来越反映出人类对生态的重视——一种洪堡式的全景思考。

2017年,华大基因与全球科学家们发起“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EBP)的联合倡议,着重对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和单细胞生物在内的真核生物群体进行测序。倡议团队估计,得益于测序技术的进步和成本下降,可能只需10年时间以及与HGP相当的费用,就能完成对全部真核生物的测序。

这是人类在向“万命联网”迈进的一大步。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菌物和人全部测序后,自然会形成一张由ATCG构成的四进制“命联网”(Internet of Life),人类对于罕见病、人畜共患病(如SARS、包虫病等等)、植物和土壤之间的基因“飘移”等的认知将会到达难以想象的新高度。它对世界的改变,将远远大于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影响。

到那时,人对生命的认知和领悟,人对生命和自然的谦卑,也会上升到新的层面。

  • 作者:博士,华大基因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人才官。曾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互联网思想综合自新浪财经、财经内参、秦朔朋友圈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