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日本拿下18个诺贝尔奖真相!刚获奖得主,第二天就把1亿1500万奖金都花了

五禾川 互联网思想 2021-02-22

刚拿诺贝尔奖的日本得主,

第二天就把1亿1500万奖金都花了拿来做这个!




拥有1.26亿人口的岛国在18年间,拿下了18个诺贝尔奖;更让人恐怖的是,包括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的两位日本人在内,日本人已经有将近30人将诺贝尔奖囊入怀中。


先来张诺贝尔奖章镇文

来源:东京新青年 (微信号:tokyomen)


要知道,诺贝尔奖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奖项,也是全球乃至人类最有影响力的奖项。(咳咳,没有之一啊。。。)它是用于奖励那些对人类作出积极贡献的人。诺贝尔奖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无数人鞠躬尽瘁一生为之奋斗。



10月1日,来自美国的免疫学家詹姆斯·艾莉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们“通过抑制负免疫调节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发现。”



本庶佑是继2016年大隅良典之后,第2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第5位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日本人,在2016年9月21日,入选当年的引文桂冠奖名单,曾被誉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之一。“


其实,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上,从2013年开始,就几乎被日本人垄断了。连续三年获奖。在这方面,日本是当今无愧的独占鳌头。进入21世纪后,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人数仅次于美国,世界排名第二位。如此拉风的榜单成绩,就当他们上个世纪拯救了银河系的生命吧。



玩笑归玩笑,其实,日本人拿诺贝尔奖拿到手软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之外,还有基础研究的累积;知识的长期积累与重视人才的大量培养密不可分。


对于这次本庶佑的获奖,日本网友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奋和喜悦。在连续暴热;台风;地震等众多灾难接二连三的今年,可以说这是一个及时的非常冲喜的好消息。


真的是非常优秀。就连今天的酒也变得很好喝了呢,这是京都市民的骄傲,国家的反应也非常好,恭喜。

恭喜。在众多台风,地震等坏消息中,好不容易看到一条充分希望的好消息,真的非常感谢。

去年日本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非常开心。恭喜,京都大学真的很厉害呢。


京都大学挂着庆祝本庶教授获奖的板子。


一心投身于研究的本庶教授在记者招待会上决定把诺贝尔奖金约1亿1500万日元全额赠送给母校京都大学,用于支援年轻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日本人在2001年夸下海口,”50年拿下30个诺贝尔奖“。事实证明,日本人的能力并不是吹出来的。



首先,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重点科研项目经费无上限。换句话说,科学家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研究过程中即使一段时间内没出成果,不必担心丢掉饭碗;也不必担心考核;评优等因素的干扰;一门心思投入研究就好。



其次,在日本的小伙伴们细心观察过没有,日本的纸币从1000日元到10000日元,印有的从来不是国家领导,而是生物学家;平民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可见日本人民路子非同一般。相当敬重有真才实学的人!!!



而在日本的187种职业中,大学教师得分83.5,位居所有人理想职业的第二名,远远高于企业高管;高级公务员以及知名演员。社会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当然了,你要是以为日本搞科研如此厉害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的敬佩的话,那你就太天真了!!!



日本之所以出了如此多牛逼哄哄的科学家,更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尊崇自然的教育让孩子真正“赢在了起跑线”。


从小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自己种菜收获;利用废旧报纸牛奶盒子等自制玩具;自己整理物品;老师和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引导者和旁观者的角色。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江崎玲于奈也曾说过,“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也曾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对于大自然和这个世界保有一颗闪闪发亮的好奇心,也许这就是科学家们之所以会走上科学道路的最单纯原因。



从小接触自然;保持独立自主;保持阅读的习惯;有一颗满满的好奇心和独创精神;想必这些是日本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正是这些因为使得他们获得了今后人生里巨大的成功。


而那些揠苗助长;急功近利;一股脑跟风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的家长们,是不是也该反思,究竟怎样的选择和道路才能使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正所谓那句鸡汤一样,“有时候,慢才是快。”



当然,我们最后还是要来盘点一下,加上原籍日本后移民美国和英国的2人,日本历史上共获得诺贝尔奖的27人都是谁!


1949年,汤川秀树,物理学奖。

1965年,朝永振一郎,物理学奖。

1968年,川端康成,文学奖。

1973年,江崎玲于奈,物理学奖。

1974年,佐藤荣作,和平奖。

1981年,福井谦一,化学奖。

1987年,利根川进,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4年,大江健三郎,文学奖。

2000年,白川英树,化学奖。

2001年,野依良治,化学奖。

2002年,田中耕一,化学奖。

2002年,小柴昌俊,物理学奖。

2008年,小林城、益川敏英,物理学奖。

2008年,下村脩,化学奖。

2010年,铃木章、根岸英一,化学奖。

2012年,山中伸弥,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物理学奖。

2015年,梶田隆章,物理学奖

2015年,大村智,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大隅良典,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8年,本庶佑,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个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却不断地涌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背后离不开对科学的尊重,对教育的重视的背景。科学永无止境,这些默默无闻一心投身于科学事业的学者,无论是谁,都值得让人尊敬。


来源:东京新青年 (微信号:tokyomen)


相关文章:

201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官方解读:免疫疗法新原理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