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颗芯片的全球之旅”:给逆全球化一记响亮耳光!
它先在日本由硅锭切割为光硅片,然后运到美国,进入晶圆厂,进行晶圆测试,切割为晶片。随后,晶片从美国运往东南亚进行封装测试,接着包装成芯片成品出货,从东南亚运往中国,集成到终端产品上,最后被美国客户消费。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的分工协作专业且复杂。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给半导体产业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半导体是一个全球性产业,虽然芯片的生产制造受疫情影响不大,但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可以说,这家科技巨头给了逆全球化们一记响亮耳光!
计算机芯片,也叫“微处理器”。简单来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控制计算机的“大脑”。一块芯片的身材也就是你的指甲盖那样大小,但身体里面藏着数十亿个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是一个个精密的开关,有了这些晶体管,芯片才能运作。
芯片可不是什么造物主的杰作。作为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产品,芯片从设计、生产、到交付到客户手中成为这个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的一部分,这一路的丰富经历,就得从6个接力棒、11个英特尔人全球接力的故事说起了。
第一棒 研发设计
事实上,一颗芯片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芯片架构师的设计。
在JK看来,计算机工程这个学科最特别之处在于它需要对抽象层有深刻的理解,从最底层的原子、材料,到功能元件,再到数据中心,芯片出生的完整路径都印刻在芯片架构师脑海中。
芯片架构师是芯片的灵魂,而信念则赋予了这灵魂以生命力。JK是摩尔定律的信徒。他调侃着“预测摩尔定律死亡的人每两年翻一番”,更会笃定地跟人们说,“我们需要跟着摩尔定律走、依照摩尔定律做设计,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摩尔定律是一个自证预言。”
阿L的电脑,日常铺满整屏的代码;而小C则成日扑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里,修改着一个芯片架构图纸里那几十层百转千回的电路的图样。
在一个芯片体内,有大约30层电路,共同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高速公路。其中一些电路层用来铺放晶体管,而另一些连接层则以独特的姿势将单个的晶体管连接起来。晶体管就是一个个开关,其开关速度则可以达到每秒50亿次。在这样精妙的设计下,现代的计算机才得以高效地进行大规模的计算。
听JK本人说,在英特尔硅工程事业部(SEG)部门的实验室里,有2兆瓦的服务器阵列用来运行CAD系统。
第二棒 光罩制作
不止是设计工程师们需要从设计实验室里一直跟着芯片走到客户那里去,在中间这个环节的M姐也同样需要兼顾电脑前和光刻机两边的工作。
光刻机堪称半导体行业里的“印钞机”。用JK的话说,“有了设备,你可以把整个沙滩和一点海水变成计算机。成本不在沙子,而是在设备上。当你造出了设备,成本就几乎是0了。”
第三棒 晶圆厂制造
M姐这边制作好所有的光罩后,就会把它们交给欧小哥所在的晶圆制造厂,而由日本材料厂商提供的晶圆也到货了。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晶圆一定是圆的呢?这是因为硅的提炼过程需要高速的旋转,形成的硅锭就是一个圆柱体,切割出来的晶圆自然也是圆的了。
正是在晶圆厂里,芯片正式进入了制造阶段。
欧小哥和他的技术员、工程师同事们在厂里生产出一个个披萨大小的圆盘——晶圆,晶圆正是由沙子里提炼出来的硅制成的。
晶圆的外包装叫做前开式出货盒(FOSB),运输和储存晶圆用到的都是它。RP哥习惯了靠数字说话:“每片晶圆上面可是带着成百上千的晶片,而每个FOSB里能放25片晶圆,这一个FOSB轻轻松松就值个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随着制程的飞速发展,1个晶圆上能放下越来越多的晶片,那RP哥所做的工作也就越来越重要了。
英特尔晶圆厂每日不间断地进行着大规模的生产,供货全球,晶圆厂自然也是规模庞大。晶圆厂之大,轻轻松松就是大几千人的规模,占地可达4个足球场的面积。仅仅是美国亚利桑那州FAB 42里的机器和工具,就有大大小小1300件,一台机器就要用40个大木箱来装,整个晶圆厂前前后后,运进来超过超过5000个大木箱。
Alikie每天既要在密密麻麻的图纸上写写画画、也要戴着安全帽和护目镜在厂里实地考察,像在拼一个世界锦标赛水平的拼图。她用食指和拇指小心地捏着指甲盖大小的晶片,感叹道:“每每想到这样一个微小的产品,需要1、2层楼高的超大号机器去生产,总要赞叹人类发明发展出来的制造工艺的复杂和神奇。”
第四棒 芯片分拣
John有一双非常清醒的眼睛,也有一双看起来很有力的手。这样一份掌握着晶圆厂动脉的工作,要求他时刻保持着警觉。而能够参与到英特尔创造改变时间的技术的过程中,让他的笑总是幸福而纯净。
第五棒 封装测试
封装不仅仅是芯片制造过程的最后一步,它正在成为芯片产品性能提升、跨架构跨平台、功能创新的催化剂。近年,英特尔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封装基础工具,包括将EMIB和Foveros 3D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应用(Co-EMIB),全方位互连(ODI)技术,和全新裸片间接口(MDIO)技术。
封装之后,最终产品测试可确保每个芯片都能优于我们的性能和质量标准。
英特尔成都工厂正是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2019年6月,英特尔成都工厂完成认证,可以实现从组装、测试到完成的整个生产流程,酷睿i9-9900K也可在这里生产。
在成都厂里工作,小莱的幸福感有一半是来自于工厂食堂。听说成都厂的食堂装修了好几次,每一次都更厉害了,菜品也更丰富了些。3月的某一天,小莱下了班回到了犀浦的家里,在某点评上留了言:“无比怀念能正常炒小炒和点美食岛菜的时候…连续吃了快一个月的盒饭,今天突然来了红烧肉,瞬间眼睛发光,狼吞虎咽争了两大块,突然觉得自己的饭也香了,胃口也好了。”
第六棒 成品出货
小龙总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货车里放着价值连城的货物这么简单。而是他所处理的这些芯片经过数以万计英特尔人的接力,传递到客户、合作伙伴的手中,再流入市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融入这个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变成驱动这个世界的计算力。最终这些计算力将汇聚在一起、改变世界、造福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半导体是全球产业合作的典范,而英特尔正是一家生产足迹遍布世界的全球性公司,产品销往世界各地。11万英特尔人的24/7全球接力,从设计、制造、到封装,在各个环节都发挥着英特尔一体化设计和制造能力的整合优势。英特尔全球制造和供应网络规模极为庞大,2000多家客户、16000多家供应商的生态圈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同整个生态圈一起,英特尔除了为每一代新处理器带来更高性能和更多功能外,还推动着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各种技术创新,对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互联网思想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互联网思想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互联网思想。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或271684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