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炮轰监管层后,央行与银保监会联手放了一个大招,重磅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份监管新规被媒体解读为:几乎为蚂蚁金服花呗、借呗量身定制了一个紧箍咒。比如新规第三章十五条规定: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如黄奇帆在一次论坛上透露:蚂蚁金服的杠杆高达100倍。蚂蚁曾经放贷的钱绝大部分都是银行的,它自己的资本金只占2%,所以才能够通过360亿表内贷款驱动1.8万亿联合贷款。如果将蚂蚁出资比例提高到30%,意味着同样驱动1.8万亿联合贷款,至少需要5400亿元表内贷款。这意味着阿里集团去年净利润900多亿,这相当于阿里要把5年利润全部拿出来。关键是:新规出来前,阿里2块钱杠杆,可以赚16块,收益率高达800%.新规出来后,蚂蚁要承担30元本金,收益还是16元,收益率足足低了15倍多!仅仅是这条新规,就将蚂蚁的赚钱空间缩小了15倍,这就会直接触发资本市场另一重反应。对此,近日有媒体称:经济学家刘煜辉:蚂蚁集团不可能在中国上市了】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在微博发文,疑似回应其关于“蚂蚁集团不可能在中国上市了”的言论的相关报道。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表示,前段时间证监会开会,重申坚守科创板定位,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的潜台词是——蚂蚁集团不可能在中国上市了。”对此,刘煜辉回应称,“今天外面传我说那什么上不了市了。唉,我也不好怎么说,这自媒体时代,真是木有办法。”刘煜辉澄清称,“我是讲,消金一缩规模,就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原来的招股说明书变成一张废纸,上也无意义了 ”。刘福寿: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完全归零!(全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
来源:财经网
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和国际格局变化,刘福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斗争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他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刘福寿认为,“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大步推进,从2017年初到今年9月末,银行业处置的不良资产超过之前八年总和。”而对于金融违法行为,刘福寿表示,“金融违法、腐败行为受到了严厉惩治,一系列重大非法集资案件、不法金融集团和中小银行机构风险得到了稳妥的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价,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有序化解,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了遏制。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初步得到控制。”对于未来,刘福寿指出,要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决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构建现代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张燕冬(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媒体同仁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的现场,这是我们年会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从前两天的情况看,昨天晚上我们的初步统计流量已经过亿。今天我们将把目光关注于财富管理、保险业、注册制以及副中心建设和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等话题,我们今天请来的嘉宾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各个领域也都是很有造诣的,包括一些企业家。首先有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先生。刘首席在央行、在IMF、在地方政府都有工作经历,包括在美国,也有工作经历,他从理论和实践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今天的题目是“新阶段新格局持续推动银行保险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请刘首席。刘福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受郭树清主席委托,很高兴参加《财经》年会,这几天政商学界专家齐聚一堂,深入讨论了宏观形势,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格局新变化,探索未来中国与世界发展之道。借此机会,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已经超过6000万例,美国累计确诊超过1200万人,欧洲的疫情又出现“二次爆发”,全球经济、科技、安全和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的调整。经济复苏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较大,经济的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了威胁,国际治理体系危机进一步加剧。国内方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十三五”期间,银行业、保险业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在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已经达到了3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为1.96%,拨备覆盖率179.8%,资本充足率为14.41%,总体上保持平稳。我们的保险公司总资产也达到了22.4万亿,比年初增长了9.1%,保持平稳增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第一,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基本建立了金融扶贫长效机制,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的力度,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到2020年9月末,全国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了4.33万亿元,334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国贷款增速4.22个百分点,增长是比较快的。全国扶贫的小额信贷累计发放5038亿元,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204.3万户次。农业保险扶贫增品扩面,到9月末,全国备案扶贫专属农业保险产品993个。“十三五”期间,农业保险累计为9840万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9121亿元,累计为3031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30亿元。8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已经达到99.66%。第二,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打赢污染防控的攻坚战。银行机构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纳入信贷管理的全流程,鼓励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积极发展绿色信贷、能效信贷和绿色信贷的资产证券化。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到今年6月末,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各项贷款比重9.7%,绿色贷款不良率明显低于各项贷款的平均水平。在高风险行业,我们还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不断提高覆盖率,“十三五”期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685亿元。第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大步推进,从2017年初到今年9月末,银行业处置的不良资产超过之前八年的总和。金融违法、腐败行为受到严厉惩治,一系列的重大非法集资案件、不法金融集团和中小银行机构风险得到稳妥的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有序化解,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初步得到控制。第四,金融开放进一步扩大,我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扩大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的双向开放。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推出50余项开放措施,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和持股比例的限制,扩大业务经营范围,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已经基本完成,外资银行的条例和实施细则、外资保险公司条例和实施细则都做了修改。2018年以来,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获批来华设立各类机构将近100家。与此同时,我们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保险机构优化全球网络布局,在境外中资企业集中地有序发展,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走出去”。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十三五”即将圆满收官,“十四五”规划新征程即将启航,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对经济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望未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引导银行保险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强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培育更加稳健的金融风险文化。具体来说,第一,要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是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落实落细已经出台的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的各项政策举措,努力提升政策落地的精准性和直达性,继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因疫情遇到困难的企业和制造业、外贸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巩固复工复产的成果。二是继续推动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提质、增效”,着力提高普惠性小微企业“首贷户”、信用贷款和续贷业务占比,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服务,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三是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推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家发展绿色金融,进一步夯实降成本工作的成果,推动降低综合的融资成本。四是统筹兼顾创新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强化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完善信息科技的治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的监管,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特别是信息隐私的安全。一是前瞻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督促金融银行业机构做实资产分类,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二是有序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的化解,做好高风险非银金融机构的处置工作,持续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的业务,严查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积极配合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三是坚持推动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常态化,严厉打击金融腐败和违法犯罪,坚持全链条治理非法集资,把防范打击涉非犯罪同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统筹起来,切实消解社会安全风险的隐患。四是前瞻性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准备,指导涉外金融机构做好风险预案,提升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银行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关联交易的监管。二是扎实推进城商行、农信社的改革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深化改革和化解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结合起来。三是稳步推进保险机制改革,做实保险在灾害防护体系中的作用,加快商业养老金融的发展。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等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强化专业投资和价值投资。四是坚定不移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抓好已经出台开放政策的落地实施,支持拥有良好市场信誉和信用记录,特别是在风险管控、养老金管理、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鼓励中外机构在产品、股权、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一是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提高监管透明度。二是完善风险全覆盖的监管框架,增强监管的穿透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三是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大力推动金融监管科技建设,提升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交叉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提升监管的数字化水平。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银行保险业做好新一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银保监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动态平衡,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塑金融发展的新优势,推动银行保险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联合主办,于11月25日-27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
为伟大思想而生!
AI+互联网思想时代(wanging0123),第一必读自媒体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或271684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