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炒房团”杀入元宇宙!香港地产大亨巨资买地!虚拟房价甚至超现实世界房价

编者按:随着元宇宙的升温:“炒房团”杀入虚拟房产!一周交易额超1亿美元,价格甚至超现实世界城市房价!据《中国经济周刊》援引港媒报道,12月9日早间,香港房地产巨头、新世界发展集团CEO郑志刚宣布投资元宇宙虚拟世界游戏《The Sandbox》, 购入The Sandbox中最大的数字地块之一, 希望打造“创新中心”,展示大湾区新创企业的商业成功。据知情人士透露, 郑志刚对这块虚拟土地的投资金额约为500万美元(约3200万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12月9日,人民日报就元宇宙掀起的炒房热发表了评论《人民日报评元宇宙炒房:热到烫伤的风险得防 》。

“炒房团”杀入虚拟房产!一周交易额超1亿美元,价格甚至超现实世界城市房价!怎么回事?


随着元宇宙概念走热,元宇宙房产交易也变得火爆。这种虚拟世界里的房地产交易在近期频频刷新价格新高,甚至超出了现实世界里很多大城市的实际住房价格。元宇宙“房产”到底是什么?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所谓元宇宙“房产”,其实就是元宇宙中的一部分虚拟空间


在拥有这些虚拟空间或者说元宇宙“房产”后,你可以对它进行建设、装修,可以开设商场,可以用作博物馆展示虚拟藏品,当然也可以直接出租。这样来看,除了自己不能真实地居住在里面,元宇宙“房产”似乎是拥有真实世界中房地产的绝大多数属性,可以买卖、租赁、开发、建设等


今年11月份,元宇宙房地产交易出现一次爆发。

据Dapp(Dappradar.com)统计,在11月22日到28日的一周内,四个最主要的元宇宙房地产交易平台的总交易额接近1.06亿美元


据福布斯报道,有建筑公司在元宇宙中设计一个项目就可以赚近30万美元。大小、位置和高度等指标也都会影响具体的价格。而这些虚拟房产依托于其所在的元宇宙,因此,元宇宙项目的知名度、发展的成熟度和社区的活跃度等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商业前景。


和很多虚拟资产类似,元宇宙“房产”同样存在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如果元宇宙没落,无人问津,或者是市场上的热钱消退,又或者是监管政策出现调整,都可能会对价格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

美国Meta平台有限公司,也就是原来的脸书公司,9日宣布,公司旗下的虚拟现实应用《地平线世界》正式向美国和加拿大的18岁以上人群开放。这也是目前Meta推出的最具象的元宇宙产品。据了解,《地平线世界》是Meta的社交/工作平台,供用户在元宇宙中创建内容与互动。


元宇宙概念如龙卷风一般,席卷了整个科技圈,并在资本市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众多毫不相关的商家也来蹭元宇宙的热度,企图分一杯羹。元宇宙为何会突然大火?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呢?


“炒房热”刮进元宇宙

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



近日,在虚拟现实平台“沙盒”上,一块由程序代码敲出来的数字土地卖出了430万美元的天价,约合人民币2740万元。买方自称是一家“元宇宙”世界的房地产公司。



一周前,另一块元宇宙虚拟土地的卖价,仅为“沙盒”这块地皮的56%。交易价格几天内几乎翻了一番。 



在国内,当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元宇宙”是什么的时候,有人却已靠这个新概念赚到了第一桶金。一些和元宇宙相关的培训项目,在网课平台上受到追捧。



《元宇宙第一课》系统后台截图显示,该培训项目上线后仅十天,付费用户便达到了2673人,累计收入近160万元。目前,众多同类型的课程已占据各大网课平台的主页。 



网课讲师贩卖概念蹭热度尚能理解,但看似和“元宇宙”不相干的旅游景点,也打起了主意。近日,张家界景区官方宣布,成立全国景区首个元宇宙研究中心。但网友们并不买账,纷纷质疑景区并没有做“元宇宙”研究的资格和实力。对此,该中心负责人承认,机构确有蹭“元宇宙”热度的意图。

 


近期,“元宇宙”概念呈井喷式爆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名称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请总量已超过7700条。9月22日之前,参与申请的公司数量仅为130余家,一个月后,这一数字增长至400家左右。截至目前,参与申请的公司已增至1000余家。



近期,国内各领域知名企业纷纷加入申请元宇宙相关商标的行列:9月发出申请的有腾讯、爱奇艺、理想汽车等企业;10月则是欢瑞世纪、网易等公司;11月,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公司也开始“入局”申请行列。这期间,就连卖奶茶的蜜雪冰城、卖火腿的双汇也没有错过这拨申请热潮,尤其上汽集团更是一口气申请注册了近百条包含“车元宇宙”的字样商标。 

元宇宙考古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种元宇宙


事实上,“元宇宙”概念并非横空出世,此说法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一些企业也早已开始了相关研发,但“元宇宙”为何突然在今年火遍全球呢?



1992年,“元宇宙”一词首次在科幻小说《雪崩》中出现,书中,人们通过特殊设备,以“虚拟分身”的方式住进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这一概念场景被作者称为“元宇宙”。29年后的今天,人们对“元宇宙”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何宝宏:元宇宙本身不是某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理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术,比如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更强调了虚实的融合。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元宇宙,它的概念内涵也会随着不同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的融合,而变得更加丰富和清晰起来。



当人们还在试图理解消化这个概念时,一些科技企业早已开始了对元宇宙领域的探索。今年3月,作为第一个将“元宇宙”写进招股书的初创企业罗布乐思登陆纽交所,首日股价大涨超54%,市值突破400亿美元,是一年前估值的10倍。这成为了“元宇宙”概念在今年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11月23日,罗布乐思的股价迎来今年高点,触及141.6美元/股的价位,较发行价飙升了219%,市值突破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40亿元。
 


很快,技术和资金上更具优势的科技巨头们,接力成为“元宇宙”的重要参与者。10月,美国社交媒体公司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直接将公司更名为META,意思就是“元宇宙”的“元”。


11月,微软则发布了沉浸式在线办公平台“网格”,标志着又一科技巨头进军元宇宙。


方舟投资集团预计,从2021年至2025年,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将翻番,达到39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万亿元;普华永道则认为,到2030年,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万亿元。


各方对元宇宙褒贬不一


伴随着元宇宙汹涌的热潮,对其质疑之声也逐渐增多。元宇宙是机会还是陷阱?是风口还是虎口?是互联网的星辰大海,还是高科技的精神鸦片? 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元宇宙呢?如今各方对此褒贬不一。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 梁建章:元宇宙越来越能够仿真、乱真,可以低成本创造各种各样的乐趣,甚至可以代替亲情和爱情,这就会产生问题,这会带来各种风险。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曾表示,对“元宇宙”这种流行词汇不感兴趣,更愿意将目前的趋势看作是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



今年4月,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做了一段演讲,直至数个月后,人们才通过英伟达官方知晓,演讲者并非黄仁勋本人,而是其虚拟人分身,英伟达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图像处理技术。英伟达正利用这项技术,创造能完全复制现实工厂运作的元宇宙场景,来赋能工业制造。



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院长 宋嘉吉:元宇宙走红,本质上体现的还是基础科技进步和发展。未来长期来看,是对生产效率、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它未来会创造一个增量的社会价值。



元宇宙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目前这个答案还处在比拼想象力的阶段。然而就在元宇宙概念火爆,大家对其未来众说纷纭之际,很多人已开始悄悄撤出这个市场。


数据显示,10月以来,在万得元宇宙板块的85只个股中,至少17只,已经发生股东及高管减持的现象,减持总金额超过12亿元。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何宝宏:目前,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相关的伦理法律法规构建上,我们距离元宇宙的很多设想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认为,元宇宙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我们会不断地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我觉得这是值得期待的。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香港地产大亨3200万购入“元宇宙”地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元宇宙”还没来,炒房团先来了?

近日,“炒房热”也刮进了元宇宙。这种虚拟世界里的房地产交易在近期频频刷新价格新高,甚至超出了现实世界里很多大城市的实际住房价格,还有明星、地产大佬等参与,这股“炒房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不仅国外如此,国内一个内测的游戏里,也上演了囤房抢房的荒诞景象。

12月9日,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谨防热到烫伤的风险!参与“元宇宙炒房”,究竟是财富机遇,还是被割韭菜?

香港房地产大亨
3200万购入最大虚拟土地

近日,元宇宙虚拟土地尽相引得名人入驻投资,“炒地”金额也令人咋舌,元宇宙里的“房价”甚至高过了现实中,十分“魔幻”。

据《中国经济周刊》援引港媒报道,12月9日早间,香港房地产巨头、新世界发展集团CEO郑志刚宣布投资元宇宙虚拟世界游戏《The Sandbox》, 购入The Sandbox中最大的数字地块之一, 希望打造“创新中心”,展示大湾区新创企业的商业成功。据知情人士透露, 郑志刚对这块虚拟土地的投资金额约为500万美元(约3200万元人民币)。

据悉,郑志刚将在这块虚拟土地上展示10家特色公司,包括诊断及基因检测开发商Prenetics、物流业独角兽Lalamove、科技配件品牌Casetify等,这些公司都与新世界发展和郑志刚的风险投资公司有连结或合作关系。他还表示,这些新创公司将推出NFT、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娱乐。

11月23日,著名歌手林俊杰在推特表示,他在元宇宙平台Decentraland上持有三块虚拟地块:Prime Gallery 1、Prime Gallery 2、NEAREST to GENESIS PLAZA,据估算这三块土地价值约12.3万美元,约合78.4万人民币。在此之前,林俊杰曾于11号花费125以太坊(约合55万美元币)买入8601号CryptoPunks。

11月28日,同样是在Decentraland上,另一块数字土地创纪录的以约243万美元加密货币售出,买家是加拿大上市公司Tokens.com Corp。旗下子公司Metaverse Group,这笔交易创下当时虚拟房产价格的历史新高,售价已经略高于现实中美国曼哈顿的平均单套房价。

两天后,另一家元宇宙平台Sandbox也不甘示弱,其平台上一块虚拟土地被以约430万美元价格售出,折合人民币约2730万元,顶得上北京顺义后沙峪一套别墅,买家是一家名为Republic Realm的元宇宙房地产公司,该价格再次刷新了虚拟土地的价格记录。

虚拟土地盛极一时,虚拟服饰、NFT头像等虚拟资产也热度不减。近日,虚拟游戏平台Sandbox Metaverse以149枚以太坊(一种虚拟货币)约65万美元卖出了一艘Metaflower超级游艇,这是该平台上迄今为止售出的最昂贵的NFT资产。

此外,据了解,2019年Nike品牌运动鞋就出现了《堡垒之夜》游戏当中,今年10月,耐克正在为各种虚拟商品注册商标,包括虚拟的鞋子和服装,似乎已经准备好步入元宇宙了;Dior和Gucci等时尚品牌也已经在元宇宙平台Zepeto上推出了虚拟服装系列。


虚拟海景房标价20万
国内虹宇宙一房难求

作为现实世界的刚需, “住”也延续到了元宇宙世界。进入元宇宙先买块虚拟地,成为一些人口中的“致富经”。

据外媒报道,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虚拟世界Decentraland在2017年首次进行土地拍卖时,一些地块售价约为20美元,而仅仅4年后的现在,转手价格已经高达数十万美元。

国内,一个内测的游戏里,也上演了囤房抢房的荒诞景象。

10月28日,由天下秀开发的虚拟社交元宇宙APP—— “Honnverse虹宇宙” 开始内测,产品推出两周,预约测试人数已超过13万人。日前开放线上限量版虚拟房产的预约抢号活动时,因参与人数众多,服务器一度崩溃。

用户需要提前预约抢购虚拟房产,摇到号才可以进入游戏。从内测开始起,就有用户大量囤积房屋。虹宇宙世界排行榜第一名的“榜一大哥”名下房屋已经有100多套。

由于现在处于内测阶段,只有抢到房屋,才有资格登录游戏, 有人为了进入游戏,在闲鱼上租用账号,价格是24小时5元。这还只是小钱。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虹宇宙当前是发行现成房屋,用户只能装扮房屋,国外头部元宇宙游戏平台是出售地块,用户可以自主在地块上建造房屋。

天下秀官方消息称,“虹宇宙”平台将总计发行虚拟房屋 350000套, 这些虚拟房屋根据P星球的不同地貌,共有六个等级房屋,共有13种房型,每种房型的发行量和稀缺度都不同,房子的等级从高到低分为SSS、SS、S、A、B级,级别越高越稀有。预计免费发放2万套。

官方发布的房屋数量有限,这样一房难求的饥饿营销,直接导致闲鱼、微信和QQ社群里的虹宇宙虚拟房产交易热火朝天。

在闲鱼、微信和QQ群里,虹宇宙的房产 “一天一个价格,三天就能翻一番”, 当前最高级别SS级房产已经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闲鱼上,以8000元成交SS级房屋的交易记录也不少。

另据《中国经济周刊》,11月21日,记者登录闲鱼APP发现,一套稀有度0.12%的虹宇宙“SS环海岛屿”虚拟房产,挂出的价格为10万元,下面有人出价12万元。更有用户挂出 一套“地契编号前5”的“SS环海岛屿”虚拟房产,标价20万元, 截至11月22日,共有3人“想要”。

人民日报评元宇宙炒房:
热到烫伤的风险得防

12月9日,人民日报就元宇宙掀起的炒房热发表了评论《人民日报评元宇宙炒房:热到烫伤的风险得防 》。

文章中指出,虚拟房地产引来不少人抢房囤房。买地皮,买房屋,买物料,搞装修,等升值,再出售……虚拟房地产买卖,与现实生活中的房地产交易,在过程上大致雷同,只是所处空间不同、场景各异。不过,究竟是投机还是投资、是泡沫还是风口、是炒作还是趋势,仍需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新事物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新认识。对于“元宇宙炒房”,如何界定性质、如何预估走向、如何看待趋势,人们的看法千差万别。有人视为机遇,认为是未来的“财富密码”;有人感到魔幻, “肉身还没地方寄托,就开始精神造房了”;有人参与投机,“如果能涨到几百万,就把它卖了”; 有人视为炒作,“制造轰动性传播效应,以吸引投资者”;有人充满期待,认为这类房产具备交易和流通属性,有升值空间;有人不免担忧,恐其暗藏“击鼓传花”的骗局……凡此种种,每种观点都犹如多棱镜的一面,还不足以呈现全貌。或许,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在更长时间段内,才能观察得更清晰、理解得更深入。

当前,元宇宙及其相关应用场景,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是围绕相关话题展开分析与讨论的基本前提。特别是作为一种产业的元宇宙,虽然存在无限可能性,却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不管是丰富概念还是开掘延伸、不管是发展产业还是市场投资,仍是基于技术、构想与需求的探索尝试。 这是一个渐进式发展的过程,从虚拟到真实,从看得见到摸得着,还有不小距离,不妨冷静三思,谨防热到烫伤的风险。

新的事物也必然伴随新的风险。目前,“元宇宙炒房”往往基于NFT(非同质化代币)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房地产交易, 存在“炒房”又“炒币”之嫌。

有专家指出,NFT投资市场存在交易平台的合规风险、发行方是否构成发币行为的合规风险、购买方再售时是否有流动性风险等。与此关联的“元宇宙炒房”,也存在产品金融化倾向及暴涨暴跌、炒作欺诈、非法集资、赌博洗钱等风险。更重要的是,我国对NFT的法律性质、交易方式、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等,尚未明确;一些其他形式的虚拟资产交易行为,在我国及其他很多国家都未受法律支持。其实,任何创新产品的价值增长,都应建立在安全的市场环境、正常的金融秩序中,意识到并防范住潜在风险,才有助于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因此,新事物的超前发展,既不能无界也不能无序,既需要包容也不能纵容,应该鼓励监管走在创新前头。

参与“元宇宙炒房”,究竟是财富机遇,还是被割韭菜?目前,号称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产品很多,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出现衰退,投资者购买的虚拟产品必将血本无归,这类教训在游戏道具交易史上比比皆是。“元宇宙炒房”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还是潘多拉魔盒,我们不妨且行且看。不过理应清醒的是,置身虚拟空间,锚定赚快钱的投机,有可能是一戳即破的“泡沫”。说到底,新概念及其产业的成熟,仍需要一砖一瓦建造出来,有了技术的发展、现实的支撑、规则的约束、共识的凝聚、观念的进步,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相关文章

为伟大思想而生!

AI+时代,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第一必读自媒体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或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