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城沸腾!海口拿下“创卫”后,又迎来这件大喜事 ↓

2017-07-18 南海网



点击↑进入网媒行专题


7月14日

相信大家都记住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一天

海口“创卫”成功啦! 

成功的果实

离不开一城人的努力

为了城市的美好环境

环卫工、交警、城管等

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全民积极参与“创卫”,让海口城市环境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张茂 摄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如今,国内越来越多城市政府意识到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借助广大市民以城市主体姿态,来提升城市软实力。


  海口历史上不乏市民投身城市建设的事例,如上世纪50年代挖大同沟、建东西湖,上世纪60年代海甸岛拦海工程,此后建世纪公园、万绿园等等。但凡在这些公共空间付出了劳动、流淌过汗水的市民,必然对此感情深厚、爱护有加。


  “创卫”显然不是一项单一的设施工程,因此始于2015年7月31日的海口“双创”行动,一开始就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然而短短半年,百姓受益,城市环境日新月异;一年之后,众志成城,全市卫生大为改观。这期间,城市的管理者、引导者功不可没,但更强大的力量来自于全市人民。


  “群众发动起来之日,就是海口‘创卫’成功之时。”回想起两年前全国爱卫会专家何爱华来海口授课时的“名言”,海口拿下国家卫生城市这一“果实”,确实与全民的参与密不可分。


  两年夜以继日的耕耘,数不清的动人故事,无法一一罗列,本文仅回顾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动员历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1321x051e5&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视频)


求索改变“运动式”卫生工作



  周末加了两天班,58岁的何荣真周一拟了几封感谢信,感谢省直机关、部队等单位对海口“创卫”的支持。海口“双创”两年来加班是常态,“创卫”已经成功,何荣真觉得工作起来心情特别愉快。


  自1995年调入海口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爱卫办”),何荣真如今已是爱卫办里最老的工作人员。


  “我来后,市爱卫办刚好10个人。”何荣真回忆。而由全国爱卫会评选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始于1989年。次年6月1日,山东省威海市成为第一个拿下这个品牌的城市。


  海口一直没有正式启动过“创卫”工作,何荣真记得“全国城市卫生大检查”的次数倒不少。1995年何荣真刚好参与了第三次迎检,海口拿了第11名。


  “运动”二字,是大部分人对卫生工作的基本印象。一来检查,大家一起搞一场“运动”。很多时候,检查结束,几天后卫生环境又恢复原样。各地“迎检”也摸索出一整套办法,如残破的公共汽车那几天不要上路,太脏的店面关门歇业几天。


  到底要怎样才能真正改变一个城市的卫生环境?何荣真总结,少不了高层重视、部门间协调、群众参与。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不是没有考虑通过“创卫”来改变。“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国内重要城市品牌之一,标准一直在与时俱进,要求越来越严格,后来“打破”终身制,复审整改不合格要“摘牌” 。因此,这块牌子被认为“含金量”极高,且需花精力常态化维护。


  “爱卫办十来号人马,过去在全市资源没有整合的情况下,迎检还能勉强应付,要‘创卫’谈何容易?”海口市爱卫办主任周文雄说,必须“高位推动”。


动员“捍卫省会尊严和荣誉”


  “先做好脱三层皮的准备。”海口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去国内城市取“创卫”经时,被告知这条路太难,最好别走。


  此时,海口刚从财政捉襟见肘的困境中走出来,城市面貌和城市秩序拖住了发展的后腿。面对脏、乱、差、堵的环境,市民抱怨,游客指责,海口市挑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这两块牌子来推动城市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坚定支持。“创文”和“创卫”被看作城市硬件和软件提升的总“抓手”。


  “已经不是可办可不办的事情,不是办好办坏一个样的事情,而是必须办、必须办好的大事,是为海南争光,捍卫省会尊严和荣誉的大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海口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2015年7月31日“双创”工作动员大会上掷地有声。随后应运而生的“双创”工作指挥部开始了对各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层层动员。


  2015年8月13日,挂点指导国兴街道“双创”工作的原海口市委常委、海口市公安局局长宋顺勇召集琼山区和各单位代表、商家代表等1400余人,动员国兴街道7万多名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打赢“双创”这场攻坚战。


  “老百姓不知道创建的标准,不知道整改的措施和方法,先得带着店主、村社区干部、公司单位代表上街走一遍,让他们亲自体会脏、乱、堵。”宋顺勇说,国兴街道流动人口占比50%以上,动员和指导要造声势、有氛围、见效果,言传身教细到门帘如何设计、垃圾如何封装、排水沟盖盖板、厨房储物柜密闭、餐厅不得堆杂物。“百人上街、千人动员、万人示范”,动员有着星火燎原之势。


  由街道网格员负责,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商铺、各居民小区签订的《“门前三包”责任书》,在动员之初起到了全面覆盖的作用;各级媒体和大街小巷铺天盖地的宣传,让“创建”立体传播到每一位市民。


海口“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市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图为干净整洁的金鹿菜市场。 本报记者 张茂 摄


冲突各方利益难以平衡


  针对城市管理顽疾,海口打响了整治“门前三包”、道路交通秩序、“三无小区”、占道经营等一系列“战役”。这让很多散漫惯了的商贩、市民极不适应,也引发了不少冲突。


  “商户认为影响了他们做生意,非常不配合,有的甚至追着我们工作人员打。”秀英区海秀街道办副主任纪小虎说,在时代广场、丘海一横路等繁华路段,当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抵触。


  劝导夜晚光着膀子吃烧烤的市民,劝导摊主进店经营,不要将污水直排马路,一开始,并无多少人理会。纪小虎只好带着街道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买了200多包洗衣粉,用鞋刷子刷了4天,之后又巡查盯守,动辄守候到凌晨。


  秀英大道港丰农贸市场门口曾有6名擦皮鞋的摊主,因属占道经营,网格员巡查的时候都会劝导他们离开。但网格员刚离开一会儿,他们又回来了。


  吃惯了小店的市民感觉不方便了,无证照经营的摊贩失业了,抱怨和责备接踵而来。“我想不通,一个存在了二十几年的摊子,每天只在下午4点以后营业,经常把周围卫生打扫干净,没有阻碍交通,‘串串’从来没有让人闹过肚子,味道一如既往,如此良心的摊子为什么就这样没了?”网上的帖子让海口市委、市政府倍感压力。


  在整治“三无小区”过程中,因触及很多人的利益,一开始街道干部和市民也是矛盾重重。如破产改制企业的宿舍秀英区储运小区,长期无人管理,很多居民直接在小区内养鸡、鸭、鹅,或在一楼搭房子,租出去赚取租金。


  海秀街道干部前往制止养家禽,拆除违建,小区居民分成了支持与反对两派,邻里矛盾一度上升到了极点。


  

转变“点亮百姓门前灯”


  “‘创卫’一开始,确实释放了许多矛盾。但归根到底,首先是有些顽疾长时间没有被触碰,部分市民把违法违规当成理所当然,现在去纠正觉得是政府跟他们过不去。此外,我们干部的工作也没有做细,没有做到有堵有疏,只想着‘消灭’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海口市政协副主席、“双创”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冯鸿浩说。


  “‘双创’并不是要抹去美好的记忆,而恰恰是要抹去‘脏乱差’,让‘美好’更为凸显。当然,对受到市民喜爱的美食,对有文化价值的‘旧东西’,对一些易于流逝的记忆,我们将本着尊重与敬畏的心妥善进行安置、保存、呵护,这本身就是‘双创’的应有之义。”海口市委主要负责人回复网友帖子。


  道理归道理,“整治——反弹——整治”几轮下来,连海口的许多干部都心里打鼓,创建真的能成功吗?


  转机出现在几条背街小巷的成功改造。


  “修好群众脚下路、点亮百姓门前灯。”何爱华在来海口授课时透露了赢取市民支持的“秘诀”。


  2015年9月底,海口龙华区中山街道居仁坊社区改造完工,火山岩地砖铺地,墙壁粉刷一新,街心装点了花池,幽暗的巷道安装了漂亮的路灯,排水沟、路沿石一应俱全……居仁坊由老旧形象摇身变成了“小清新”。


  海口拿出4亿元分给4个区的小街小巷改造,率先在龙华区显出了效果。居民随意在干净舒适的街头小憩,闲谈中满是对政府创建工作的点赞。


  原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毓芬和工作人员摸索出一套“小清新”装扮经验,卫生要如何做细,门前污水管、下水道要如何改造,老街古巷如何既保留历史味道,又干净靓丽等等。


  小街小巷古朴典雅,店铺也随之升级。海口西门街满街摊贩都搬进了店面,连一处1平方米不到的菜摊都有了门面,申请了工商注册,合法合规起来。海秀街道办在港西小区东联茶店协调了一个铺面,让许国盛从一辆三轮、几张小桌的流动摊贩变成店主,不用风吹日晒,还多了回头客。


  市民尝到了创建的甜头。


  

拥护“主动维护环境卫生”


  大部分市民都参与了“双创”的行动。


  2015年12月中旬,省委办公厅40名党员干部来到文坛社区和群众一起捡拾垃圾、拔草清污;省直机关工委40多名党员干部到土尾社区清扫沿街路面,移除多处道路通行障碍;省卫计委调动了全省卫生系统、省工商局、省食药监局伸出了援助之手;海口市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更是连续半年多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打扫卫生死角,仅滨海公园就动用了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官兵近千人。


  坡巷村路口卖虾饼的阿婆、海秀镇残疾商贩李和平、曾在兴丹路占道经营的尤思宏夫妇……越来越多城市低收入者被妥善安置。原大同路27家裁缝铺从布艺街搬到万国大都会开张营业,从原来面积仅6平方米左右的铁皮房迁入有空调的大商场,收入明显增加。裁缝们说,以前觉得“双创”是在为难他们,现在才发现“双创”是在造福他们。储运小区的鸡棚、违建全部被拆除后,街道干部、志愿者、党员带领居民们一起把小区的垃圾、杂草全部清理干净。接下来,还要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提升。


  “怎么建,居民自己说了算。”海口海秀街道工委书记孙副林说,海秀街道组织居民召开了数次会议,挨家挨户敲门拜访,让大家说说小区究竟应该修点啥。超过三分之二的居民同意在小区建停车场、球场、文化室。耗资150万元的“两场一室”修好后,街道工委又指导储运小区成立了临时业主委员会,通过收取物业费、停车费,聘请保安和保洁人员。


  金盘路魅力秀理发店的老板何滨一开始对“创卫”的各种要求很不耐烦,每一个员工都得办健康证,消毒设备也要齐全。但当店门口人行道被修葺一新后,店里也越来越干净,最明显的就是没有客人在店里抽烟了,烟瘾一犯会主动出去。“每一个人都在主动维护城市的环境卫生。”何滨称赞。


  “群众发动起来之日,就是海口‘创卫’成功之时。”何爱华两年前已一语中的。



方向将“创卫”机制常态化


  全国爱卫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董言德现在在全国各地授课时,最喜欢使用一张2016年8月中旬暗访海口“创卫”时的照片。照片上,海口市美兰区白沙街道锦山里社区的一名妇女正侧身挤进两栋房屋之间,在仅40厘米宽的缝隙里打扫卫生。


  “很感动,说明环境卫生意识已经深入这个城市的人心。”董言德说。


  从省级各项检查、考核、评估、审核到国家级的申报、审核、检查、评估、公示,海口“创卫”一步步走来,充满激情,直至万众一心。


  “最累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身体顶不住,快倒下了。”回忆“创卫”最艰难的日子,海口的许多干部群众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大家走到了胜利?或许有层级上的压力,监察纪委的监督,爱民为民的情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冲力,环境干净后爱护美好的感染力……所有力量加在一起,成了这个城市200多万人共同的推动力。


  如今海口“创卫”成功,周文雄和同事们又有了新任务,编写“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将“创卫”的机制化为常态和长效,确保每年省复检和每三年国家复审(查)的顺利通过,并着手实现海口健康城市目标……


  全市人民的创建之力,正在转向城市更新,构建滨江滨海花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将海口建设成为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全国第3批“城市双修”试点名单出炉 海口榜上有名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保定等38个城市列为第三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的通知》,继三亚首个试点城市和福州等19个第二批试点城市后,全国38个城市被列为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海口榜上有名。


《通知》明确规定了6方面试点工作任务:一是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方法;二是探索推动“城市双修”的组织模式;三是先行先试“城市双修”的适宜技术;四是探索“城市双修”的资金筹措和使用方式;五是建立推动“城市双修”的长效机制;六是研究形成“城市双修”成效的评价标准。


  海口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将以此为契机,对照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城市双修”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和可持续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 海南日报 

记者:刘贡、计思佳、梁君穷、叶媛媛

见习编辑:猫熊


小编推荐


1、这两天海南这几个市县将涌进一大波美女帅锅媒体记者,究竟啥好事,快看↓

2、【视频】海口当街“尬舞”男子投案了!听他自揭“公上身”真相,让人呵呵……

3、“亚欧币”传销头目刘琅被捕!海口警方披露这些案情细节,细思极恐↓


我们大海口这么棒

点个zan鼓励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